《庄子·逍遥游》一文以汪洋恣肆的笔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马行空的图画。文中,庄子提到“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用来解释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借助风的力量。我们在撰写软文的时候也是如此,一篇好的软文需要想象力的承载。一旦想象力不足,文章则会枯燥无味,难以吸引读者。通常情况下,我们撰写软文需要使用有关想象力的三种思维方式——联系思维、发散思维、整合思维。
联系思维
联系思维可以将两个元素通过想象力连接在一起。这一思维从一点到另一点,如同线段。如何连接这两点,就要依靠你的想象力了。要解释联系思维,我们还是要从《庄子·逍遥游》说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文章开篇,两种迥然不同的生物展现在我们眼前——鲲和鹏。其实,在《列子·汤问》中也有关于鲲和鹏的记载,不过其内容与《庄子·逍遥游》略有不同。
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不难看出,《列子·汤问》中的鲲和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庄子·逍遥游》则认为鹏是鲲变化而成的。说到这里,便出现了联系思维。这种思维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有时这种思维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且存在一些误区。举例来说,假如我们没有读过《庄子·逍遥游》一文,但是要讲一个关于鲲和鹏的故事,可以有哪些方案?
从理论上讲,把这两个元素连接起来的方式有无穷多种。但这只是引申层级,若要从根源寻找二者关系,方案只有两个,即“鲲等于鹏”与“鲲不等于鹏”。显然,《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属于前者。
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运用联系思维,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方案往往仅限于引申层级。这种思维定势如同没有明确软文的本质就开始着手撰写文章一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长此以往,这种思维定势会禁锢我们的想象力,使方案总数大打折扣。因此,在遇到需要将两个元素连接起来的问题时,我们应先从根源考虑,“刻意”运用联系思维。
在实际运用联系思维时,我们应首先判断是否需要将两个元素联系起来,即“点对点”。在确定之后,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此时需要运用联系思维。下一步工作就是找到两个元素的根源联系并选择其中之一。最后,就已选的根源联系进行引申,以一种自己满意的方式将两个元素连接起来。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与联系思维相似,但我们只能确定一个元素。由于缺少一个“端点”,这一思维从一点出发,向外延伸,如同射线。不同于联系思维,这种情况下,你不仅需要找到联系的方式,更要在此之前确定联系什么。让我们继续以《庄子·逍遥游》为例说明。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在讲完蜩、学鸠与鹏的故事后,引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接着,他以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为例,进一步解释上述观点。这一举例环节便是发散思维的实践过程。与庄子相似,我们运用这种思维,通常是在需要寻找支持某一观点的案例时。(www.daowen.com)
为了支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庄子先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例子解释何为“小年”,接着用“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例子阐述何为“大年”。最后,他又以彭祖为例,说明其长寿虽常被众人拿来与自己比较,但与“冥灵”和“大椿”相比,也只是“小年”而已。
我们可以发现,与联系思维不同,发散思维对思维方式本身的要求并不太高,其更看重平日知识与素材的积累:只有尽可能多地积累案例才能应对写作时出现的各种观点。换言之,如果脑内空空,那么寻找案例的过程就会变成“大海捞针”。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详细说明。
就运用方法而言,发散思维有些类似于头脑风暴,即以一个确定的观点为基础,自由思考,寻找支持该观点的案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先对案例进行罗列,不去对任何一个案例加以判断,待案例全部罗列完毕,再对其进行评价和筛选。
除寻找案例外,发散思维也可运用于线性故事的创作,且该过程较为注重元素间的逻辑性。
整合思维
如果说联系思维和发散思维仅限于“点”和“线”,那么整合思维就是一个“面”。从“面”的角度分析,整合思维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需要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元素联系起来,且你可以在其中加入其他非必要元素;第二种情况是已知一个条件范围,你需要在该范围内加入各种元素,以充实这个范围。
从图形角度来说,第一种情况的各元素可看作顶点,将这些顶点连接起来之后便形成了一个平面图形,即元素驱动型。而第二种情况则是已经确定一个平面图形,但需要用诸多元素充实其内部面积,即条件驱动型(如图6-1)。
图6-1 整合思维的两种情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元素驱动型的整合思维更像是囊括所有元素的联系思维;若将一个观点看作“束缚”案例的范围,条件驱动型的整合思维则与发散思维类似。为进一步解释整合思维,让我们继续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例子来说明。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很明显,这段文字前面的部分皆服务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论。与线性的发散思维不同,整合思维在确定条件范围后,需要将一个个或独立或有联系的元素“填”入这一范围中。庄子在文章里就把“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放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范围内。其中,“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和宋荣子之间存在联系,即后者嘲笑前者,但列子却相对独立。
实际运用方面,元素驱动型的整合思维更倾向于“编故事”,即发现元素间的联系,选择恰当的联系方式将其“串联”在一起;条件驱动型的整合思维需要在明确某一观点的条件范围的前提下,需找符合该条件的元素,将该观点充实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