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发展特点

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发展特点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部的地理标志都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发展关系较为密切,但是吉林省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在农业部的注册数量进展缓慢,年均增长率为9.04%。根据中国品牌研究中心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的结果可知,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上榜数量自2015年开始逐步增加。榆树大米、梅河大米、双阳梅花鹿、长白山人参登上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发展特点

1.农产品区域品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发展速度不够快

吉林省十分重视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推进,截至2017年12月,吉林省初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到129个,分别来自原工商总局、原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的批准注册数量为61件、49件和19件。截至2017年12月,吉林省共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53个,其中注册的农产品驰名商标为30个,注册农产品驰名商标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如表3-22所示,在利用数据计算了商标局、原质检总局、农业部登记注册的地理标志数量之后,计算其自2008—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由于在2008年时,有一部分省区地理标志注册数量为0,为了计算值有效,设定这些省区在2008年的注册数量为1。吉林省在商标局注册登记的地理标志数量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28.42%,在全国各个省区中列第12位,但是低于东北三省中的黑龙江省,也略低于东北地区的平均增长率。重庆、贵州、山东、湖北四个省的年均增长率在40%以上,西藏、陕西、黑龙江、内蒙古、云南5个省区的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因此,吉林省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与这些省区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在原质检总局注册保护的地理标志中,吉林省2008—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0.53%,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在第21位,属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地区。从东北三省看,吉林省比辽宁(15.97%)和黑龙江省(15.46%)的年均增长率也要低很多,东北地区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4.13%。吉林省的地理标志发展速度最慢的是农业部的登记注册数量。农业部的地理标志都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发展关系较为密切,但是吉林省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在农业部的注册数量进展缓慢,年均增长率为9.04%。同期的辽宁省的年均增长率为32.75%,黑龙江省为27.61%,东北地区平均为25.36%。吉林省与排在前几位的四川省(65.37%)、新疆(59.47%)、广西(58.96%)的年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农业部的地理标志注册数量增长较为迅速,全国七大区域的平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年均增长率在60%以上的是四川省,有7个省区的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6个省区的年均增长率在40%以上,4个省区的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9个省区的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

表3-22 全国地理标志注册数量年均增长率

续表

续表

2.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逐步增长,但是发展稳定性不强

进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必须要提升品牌价值。根据中国品牌研究中心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的结果可知,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上榜数量自2015年开始逐步增加。榆树大米、梅河大米、双阳梅花鹿、长白山人参登上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黄松甸黑木耳当选为2018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食用菌类第八位,长白山人参为中药材第五位。其中,双阳梅花鹿是吉林省上榜较多的农产品,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7年三次登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而且品牌价值逐步提升,由42.06亿元提升到44.28亿元、46.79亿元。但是从品牌价值排名情况,在全国的位次由2014年和2015年的第19名下降到2017年的第23名,说明品牌价值的提升速度相对较慢,容易被其他农产品区域品牌所超越。2017年,有374个品牌被有效评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总价值共计6080.26亿元,平均品牌价值16.26亿元。长白山人参品牌以190.4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的首位。吉林省是人参产业大省,2016年底,全省人参总产值达到505亿元。2017年,延边苹果梨也登上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吉林省上榜农产品上升为3个,只是目前延边苹果梨的品牌价值还不高,只有2.32亿元,在全国排在第316位。从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登上品牌榜的2011—2017年历年上榜情况看,2011年有双阳梅花鹿、延边大米、乾安黄小米、延边苹果梨和集安五味子5个产品,品牌价值为73.3亿元;2014年和2015年只有双阳梅花鹿上榜,品牌价值分别为42.06亿元和44.28亿元;2016年万昌大米和梅河大米上榜,品牌价值分别为65.15亿元和31.84亿元;2017年上榜产品再次发生变化,成为长白山人参、双阳梅花鹿和延边苹果梨。由此可以看出,双阳梅花鹿反复上榜下榜,其他产品也总是在某一年份上榜,不能持之以恒。

3.农产品区域品牌带动性不断增强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带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有的企业,如东福米业,在吉林大米等区域品牌推广过程中,将大米的新品种开发培育、稻田立体化生产、现代化加工生产线、教育参观、休闲观光等都糅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带动区域内其他产品的品牌化发展。由地理标志注册申报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存在着一定的学习效应。如集安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集中在果品和中药材类别,说明在当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申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学习效应,在当地类似产品品类中不断发掘出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发展中,这种学习效应体现越来越明显。除了集安之外,还有许多这种类似情况,如长白山人参、长白山红景天、长白山淫羊藿、长白山五味子、长白山蓝莓、吉林长白山香菇、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吉林长白山灵芝;如靖宇林下参、靖宇西洋参、靖宇平贝母;白城燕麦、白城绿豆、白城油葵、白城甘草;安图人参、安图大米、安图黑木耳、安图香瓜

表3-23 2008—2017年集安农产品地理标志

续表

三是带动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学习。在自然资源相近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学习模仿的效应。如吉林省许多地区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适合种植稻米,关于大米的地理标志申报,各个地方相互仿效,截至2017年,吉林省已有地理标志大米品牌26个。其中,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个。即使扣除6个在不同主管部门申报的同一名称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者证明商标,吉林省还有20个不同地区的地理标志大米品牌,分属于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通化市、延边州、四平市、白城市7个地市州,仅没有覆盖到辽源市和白山市。这就说明在大米这个地理标志的区域品牌建设上,各个地区之间有明显的相互学习效应。在区域品牌的建设培育上,某一个品牌的成功申报注册,会对类似产品的品牌培育形成带动作用。

表3-24 截至2017年吉林省地理标志大米品牌

续表

除了大米之外,各个地区在中药材的品牌培育上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学习效应。如表3-25所示,截至2017年,吉林省有21个地理标志中药材品牌,主要分布于通化市、白山市、吉林市、白城市、延边州,覆盖5个地市州。其中,单纯人参类产品的区域品牌就包括了长白山人参、集安边条参、抚松人参、抚松林下山参、安图人参、靖宇林下参、靖宇西洋参等七个不同品牌。(www.daowen.com)

表3-25 截至2017年吉林省地理标志中药材品牌

续表

4.农产品区域品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但影响力不显著

一方面,拥有区域品牌资源,优质农产品不仅能通过电商和物流销往各地,还成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7年水稻上市以后,平均收购价格每斤1.6元,高出最低收购价0.1元,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2017年吉林省稻谷加工业产值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10%,这得益于吉林省近年来扎实推进大米品牌建设。如“万昌大米”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后,有机水稻生产订单已从2012年的200公顷发展到2016年的1100公顷,绿色、有机、超有机水稻订单面积超过7000公顷,带动农户760多家,每年可为农民多增加收入550万元。通过组织在区域品牌农产品的产地横向推动土地集中连片生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形成地区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如“舒兰大米”注册以来,规模不断扩大,9户舒兰大米协会会员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基地,共计20万亩以上,年产值由起初的千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6个亿,利润率由2.5%提高到4%。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商标,以地理标志为核心纵向促进三产融合,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营销渠道共享等,带动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如黄松甸镇借助“黄松甸木耳”的地理标志身份,在木耳种植加工产业发展的辐射下,与之相关的锯末子、麦麸子制菌配料、草帘子、塑料薄膜、菌锅、菌袋发酵、压缩包装、浇灌设施制作和木耳饮料深加工等配套产业相继生成并得到快速发展。以产业链为纽带,加大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形成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黄松甸镇还实施了“地理标志商标+协会(企业)+电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借助“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商标,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来促进商品的营销。全镇已有100多农户在天猫商城开设了网店,自从在网上开店以来,销售额已突破100万元。

为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化发展,吉林省近年来由政府部门牵头,在北京、天津、广州、杭州等地多次组织吉林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宣传活动,加大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吉林省现有农产品区域品牌美誉度的传播,加快信息流的辐射传导。如舒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舒兰大米协会在2016年春运期间,在全国330个高铁候车室内播发的电视天气预报里,为“舒兰大米”广告贴片宣传;在首都机场、珲乌高速公路上,竖立“舒兰大米”擎天柱广告牌;邀请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农经频道、农民日报、搜狐网等50多家媒体报道“舒兰大米”稻花香米上市。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推介,大大提高了“舒兰大米”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8年,组织参加了第十六届中国农交会,按照“吉字号”品牌进行组展布展,全省共遴选参展企业59户,产品285个。组织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产主体参加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全国有机食品博览会、全国农产品交易会地理标志展,宣传推介吉林特色产业和品牌。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长春农博会,谋划品牌农产品展销与经贸交流等13项展示和活动内容,重点展示宣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并首次成功举办了“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品牌评选活动”。将品牌宣传与吉林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推介方式受一致好评。有效提升了“吉字号”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企业逐步扩大了市场,产品已进入广东等地。

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方向选择上明确确定的是大米、玉米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山珍、优质畜产品等方面。如获得2018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农产品品牌”的是“查干湖”大米、“社稷尚品”大米、“德乐圆”鲜食糯玉米、“北显”圆粒香大米、“大荒地”大米、黄松甸黑木耳、“马记”鹿茸、“郑家屯”碱地杂粮、“汪特”中华参、“乾方谷粒”弱碱黄小米。其中4项大米、1项玉米、2项粮食杂粮、2项山珍、1项优质畜产品。在大米这个方向,尽管吉林大米拥有多个地理标志,但是有黑龙江五常大米与辽宁盘锦大米的南北夹击,要脱颖而出,难度较大。在玉米区域品牌等培育发展上,一方面由于批准注册的地理标志数量较少,市场影响力较小;另一方面,尽管品质优异,但是大多数是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品,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原料,直接让消费者体验其优良品质的产品品种类型较少。目前市场上的玉米产品主要是真空包装或者速冻玉米,部分产品在微商销售平台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进入超市销售的品牌寥寥无几,而且覆盖的地域面积大多限于省内,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形成较为明显的消费人群。

5.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品牌培育具有一致性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梳理,可以发现吉林省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方向具有一致性与吻合性。利用长春市生产玉米及大成玉米加工已经形成的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发展长春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利用吉林市包括舒兰、蛟河对于大米、黑木耳等食用菌类产品的区域品牌优势与产业加工基础,发展吉林生态食品产业集群。利用通化市包括柳河山葡萄的区域品牌以及通化葡萄酒的生产传统工艺技术发展通化葡萄酒产业。围绕长白山地域资源优势,通化的集安,白山的抚松、靖宇,延边州的安图等地的中药材都具有一定的区域品牌基础,通化、白山、延边州都建立了医药产业集群。同样依据长白山的山珍系列产品的区域品牌,通化、白山、延边州分别建立了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松原市依托“查干湖”大米、“北显”圆粒香大米、“乾方谷粒”弱碱黄小米等粮食类区域品牌,白城市围绕着白城燕麦、白城绿豆、白城油葵等杂粮杂豆的一系列区域品牌,分别建设了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载体,目前吉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为内在核心,其龙头企业的壮大与集聚化发展的实施,也必然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