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目标的分解
质量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及员工,这是实现质量目标最根本的一条措施。所谓分解,就是将上一级的质量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目标,由下一级来完成。相关的员工应把质量目标转换为各自的工作任务,即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应承担完成质量目标的任务。
案例 质量目标的分解
这个企业的质量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展开,将部门目标落实到岗位。
2.质量目标管理的实施
质量目标管理的实施可按PDCA 循环实施。即先制定,再实施,再检验,再评价改进。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时时关注质量目标的分解是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关键工序、岗位及操作人员是否设置了质量目标;各部门之间的质量目标是否相互协调;是否定期对顾客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目标的实施是否进行定期考核;是否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与之配套实施;目标的实施程度如何;有哪些差距;针对差距是否分析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是否包括对目标改进或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质量目标在持续适宜性方面是否得到必要的评审。
1)制定目标和计划(Plan)
首先要确定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执行计划。质量目标制定必须是明确的、可行的、有挑战性的、具体的、可以验证的;计划必须是有依据的,切合实际的,便于展开的。
2)开始行动,执行计划(Do)
按照初定的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时时把质量目标作为工作和行动的中心,积极探讨最优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落实对每一个计划步骤的责任鉴定,以便进一步地改进。
3)行动结果检查(Check)
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要分阶段予以检查,了解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记载,做出适宜的评估结论。主要检查工作情况是否出现偶然、质量行动计划是否可行等。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讨论是否能完成相应质量目标,并研究不能完成的原因。(www.daowen.com)
4)纠正错误,调整方向(Action)
将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确定需要改进的部分,对错误的做法与员工交流后解决,对必须改进的计划部分,重新以PDCA 执行。
案例 海尔的质量目标及管理
1984年,海尔前身——青岛市东风电机厂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主要生产电动葫芦等小的机电产品。1984年时已亏空147 万元,企业已陷入发不出当月工资的困境。而现在它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 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 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
海尔的质量战略是: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先生有句名言:“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这是海尔为实现“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这一战略目标而提出的口号。1985年,一名用户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通过企业实地调查,发现有76 台冰箱不合格,在召开干部会议时,有人提出对不合格品内部处理,张经理则是带头砸了第一台,然后命令直接责任者一起用铁锤当众砸毁这76 台冰箱。会后从自己到相关责任人按企业规定全部进行了处罚。这一举措,使在场的千余名职工目瞪口呆。当时员工工资每人每月40 元,一台冰箱800 元,76 台冰箱的砸毁,在员工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彻底砸毁了海尔员工低劣的质量意识,使海尔从此走上了质量管理的路子。
“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青岛海尔以质量为根本,制定了“向质量要效益”“靠质量起家,靠优质名牌发展”的质量管理目标,处处体现“质量至上,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假如我是用户”“下道工序就是用户”,实行了严格的“三检制”,成立了质检处,定员人数占全公司人数的7.8%。
在此基础上,青岛海尔重视职工素质的提高。制定了5年教育计划和年度计划,实行全员培训,组织了36 次近千人的培训班。鼓励员工参加全国质量管理统考,有913 人获得合格证书。公司共成立了32 个学习小组,取得了38 项成果,其中6 项获青岛优秀成果奖,3项获省优质成果奖,3 项获国家优秀成果奖。
强烈的质量意识和优秀的质量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 000 万台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了400 多万台海尔家电。海尔正向“中国的松下”目标奋进,一位欧洲客户说:“海尔品牌改变了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影响。”
【自检】
简单阐述如何实现班级设定的卫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