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质量经济性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

质量经济性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质量对组织和顾客而言都有经济性的问题。伴随着质量概念的不断演变,从符合性发展到追求顾客满意,质量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8月1日颁布的ISO/TR 10014 《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给出了实施质量经济性管理、改进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如图1-7 所示。

质量经济性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

质量对组织和顾客而言都有经济性的问题。如从利益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对组织而言,则需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从成本方面考虑: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这些都是围绕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1.质量与经济

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努力开发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正从“消除不满意”向“追求满意”方向发展。伴随着质量概念的不断演变,从符合性发展到追求顾客满意,质量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质量经济性管理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来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减少资源投入。由于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会给组织带来损失,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其他的损失也可能会使市场份额减少,如组织形象和信誉不佳、顾客抱怨、责任风险等,以及人力和财务资源的浪费,因此减少这些损失,可以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1998年8月1日颁布的ISO/TR 10014 《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给出了实施质量经济性管理、改进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如图1-7 所示。(www.daowen.com)

图1-7 实施质量经济性管理、改进经济效益的层次结构

案例 国企的悲哀

内地某国营企业曾经与外商草签了一份供销合同,合同规定由外商给该企业提供价值300 万元人民币的生产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合同期为三年,三年后该企业将无偿拥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权。合同约定,在三年合同期内,该企业按双方商定好的价格每年为外商提供某种产品10 000 件。合同同时约定,若第一年少交货1 件,该企业将按每件1 000 元交付赔偿金,第二年少交货1 件,该企业将按每件2 000 元交付赔偿金,第三年该企业将按每件3 000 元交付赔偿金。该企业几个主要领导商议后认为有利可图,便与外商正式签订了合同。300 万元的设备到位后,该企业立即组织生产,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虽经全体职工的努力,第一年只生产出了8 000 件产品,按合同规定,被罚金额2 000 件×1 000 元=2 000 000 元。第二年该企业调整好生产组织方式,准备大干一年,挽回经济损失,但第二年只能生产8 500 件,结果被罚金额1 500 件×2 000 元=3 000 000 元。第三年只交货7 000 件,被罚金额3 000 件× 3 000 元=9 000 000 元。辛苦三年,损失竟然达到了14 000 000 元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