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的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于1919年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论点。俄林继承了他的导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或相对差异。但假若同种要素在不同国家的绝对、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完全相同,贸易是否还有产生的基础?要素禀赋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
H-O理论认为,商品会从价格低的国家向价格高的国家流动而谋利,价格差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而商品的价格差又是由生产的成本差决定的。一个国家如果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劳动供给丰裕,工资水平就会相对较低;资本相对丰裕,则利息率较低。这时,即使生产相同产品,使用同样的要素,因各国要素价格不同,也会形成产品的成本在各国之间的差异。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从而导致要素价格不同,所以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www.daowen.com)
H-O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应该在自己所拥有的丰裕要素方面发挥优势。例如,一个国家如果劳动力相对丰裕,则该国就应该集中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要素存量相对丰裕,则该国就应该集中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果两个贸易伙伴国家都按这一原则进行生产和交易,则每个国家都会得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福利水平将会提高。
H-O理论最基本的政策含义是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遵循的原则。如中东国家出口石油,是因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具有极大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