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

企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是Selznick,他于1957年最早使用“企业能力”的概念。Mahoney和Pandian认为,企业潜在资源转为活动就是能力。因此,企业应注意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张钢认为企业能力是指以整合的方式,通过组织活动过程来配置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总的来说,企业能力理论发展得非常快,目前已成为分析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企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企业能力概念的提出,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根据这种理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并决定了企业成长的规模界限。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是Selznick,他于1957年最早使用“企业能力”的概念。Selznick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企业能力或特殊能力(Day,1994;刘玉来,张襄英,2005)。在此之后,学者将企业能力称为企业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组织能力或企业动态能力等。1959年Penrose发表了被学术界认为是资源基础理论源头的著作《企业增长理论》。Penrose认为,从“企业内部知识积累”的角度看,企业的成长就是逐渐积累知识以拓展其生产领域的过程(Day,1994;刘玉来,张襄英,2005)。1984年,Wernerfelt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资源基础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以Penrose和Wernerfelt为代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能力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应把企业看成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每种资源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特有的资源则形成了企业的特殊能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Prahalad和Hamel等(1990,1992)发展了特殊能力理论,提出应当以最本质的东西来规定企业的内涵,这种本质的东西就是“能力”。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关于能力的竞争以及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研究成为90年代以后战略研究的主旋律(夏清华,2002)。

归结起来,企业能力理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强调能力的独特属性。(1)能力是独特物质。(2)能力的积累过程具有独特性。该领域的研究学者认为,企业的资源(能力)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确定的、难以预测的、其他企业难以仿制的,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连企业自身都不能复制的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在解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时使用了黏性原理。他们认为,独特的资源具有黏性,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企业的特殊资源,这种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金。(3)核心能力来源和构成的独特性。其代表人物巴顿(2000)认为,核心能力不只是技术和人力技能,更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能够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体系。Mahoney和Pandian(1992)认为,企业潜在资源转为活动就是能力。Grant(1991)认为能力就是完成一定的任务或活动的一组资源所具有的能量,但能力不能简单地视为禀赋或信息,它代表了组织内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的惯性及企业专有性,从属于学习并随实际问题的解决而改变(Dosi和Marengo,1994)。Teece等人(1997)认为竞争力和能力是根植于组织流程之中的。

第二,强调能力的动态性。从本质上说,公司资源和组织能力是一种动态机制。公司竞争优势的形成、巩固,创新、变革,同公司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形成、积累、维持和淘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Volberda和Baden-Fuller(1998)、Per Andersson和Michael Kaplan(2004)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主动的管理活动获得能力。(www.daowen.com)

第三,强调能力的无形性。核心能力不是那些看得到的物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组织群体和个人脑中的无形的东西。Petroni(1998)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这一资本确保其拥有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由其促使企业以自己特定的方式更有效地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现实难题。Richardson(1972)认为能力是企业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第四,强调能力的协调性。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认为企业不应仅仅强调核心能力,如果缺乏对流程的协调能力,核心能力照样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注意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管理者应把自己的管理重点放在流程管理和员工培训上(范黎波,李自杰,2001)。

国内学界目前以介绍国外能力理论研究现状、对引进的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发掘能力理论的价值为主要研究方向,但也有不少学者对能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项保华(2003)认为,资源指的总是那些能够由管理者所完全掌控的外显、静态、有形、被动的“使役对象”,能力指的总是最终会体现在具体个人或群体身上的潜在、动态、无形、能动的可以胜任某项工作或活动的“主观条件”。资源需要通过能力去实现增值,能力只有通过使用资源为顾客提供了价值才得以表现。核心资源可以看成是一种存量,而核心能力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利用存量开发流量的活动。拥有资源,但不具备识别该资源价值或运用该资源增值的能力,最终不能表现为企业实力。张钢(2001)认为企业能力是指以整合的方式,通过组织活动过程来配置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企业能力是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的资源运用和操作过程,它是企业专有的,并通过企业资源间复杂的互动作用逐渐发展起来。

总的来说,企业能力理论发展得非常快,目前已成为分析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能力理论相对于企业资源理论来说,在理论上是一大进步,尤其注意到企业自身的自发性、主动性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等方面。企业能力理论同样也存在和资源理论相同的问题,即未能对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