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采油厂成立信息中心,负责油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十二五”以来,按照“两化深度融合”和“数字化油田”建设总体思路,建成前端、中端、后端一体化数据采集、传输、应用系统。前端:建成油田光纤工业控制网,配套视频监控、数据自动采集、重点站场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现场生产过程实时监管、生产数据实时获取;中端:建成油田光纤局域网,实现前端信息系统数据的实时展示,配套相应数据分析及管理系统,满足生产管理及安全环保需求;后端:利用互联网及中国石化内网,实现前、中端数据分析管理,配套油田勘探开发、油藏模拟描述、生产作业等专业软件及相应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为采油厂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前端:生产现场数据采集与自动化控制】
自建油田光纤工控网络 2012—2013年,采油厂在建设集输管网的同时,采取与管道同沟敷设的方式,完成以综合服务基地为枢纽,以各增压站、转油站为节点,扩展至各新建生产井场的“星型”油田光纤工业控制网络建设,共敷设光缆497千米。期间,采油厂将2012年之前的46个老井场以无线传输方式接入油田光纤工控网络。
井站场视频监控 至2014年底,采油厂建成井站场视频监控点366个,实现井场、增压站、转油站和联合站等全方位实时监控。井场视频信号通过光纤和无线网桥方式传输至各增压站,在增压站实现一级视频观看及录像存储,同步传输至采油作业区实现二级视频观看及录像存储;增压站、转油站、废液处理站、联合站和物资库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球机,全方位进行监控。管理人员对视频监控系统实施24小时值守。
道路卡口视频监控 2013年,采油厂为减少油区内打孔盗油事件发生,经过对油区内交通情况详细分析后,在油区内10处关键道路口设立卡口监控,实现过往车辆实时抓拍,能够及时发现并跟踪可疑车辆,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2014年,采油厂又结合涉油案件发生概率为油区重点监管区域实施加密卡口监控安装,油区外围难监管区域实施补充卡口监控安装,共计15处。至2014年底共建成25处道路卡口监控点,并于当地公安系统形成联动机制,在保障油区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协助当地公安机关完成监管任务。依靠系统提供的线索,现共计破获涉油案件14起,追回被盗原油142.7吨,挽回经济损失42万余元。
穿河干线视频监控 油田集输管线穿越河流共计22处(含支线),前期主要以人工巡检方式进行监管,遇雨雪天气巡检存在极大困难且不能及时发现管线故障,为解决此问题采油厂依托已有监控网络传输体系及井站场设施,经多次现场踏勘,优先在6处主干线穿越河流段安装视频监控,监控设备全部采用360度可旋转的高清网络球机,全方位清晰监控,降低了管线巡检难度及打孔盗油、管线破损导致河流污染等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油井生产数据自动采集 2010年,HH105井区建成示功图自动采集诊断系统。2012年起,新投产油井配套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含一体化示功仪、电流采集、温压采集三大功能模块,由承包商北京玛斯莱特科技有限公司承建。2013年,采油厂针对生产需要优选24口早期投产油井进行数据自动采集改造,由承包商郑州兰盾电子有限公司承建。至2014年底,安装数据自动采集装置265套,实现示功图、电力参数、温压等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预警。
联合站自控系统 2012年12月,红河油田红一联合站投运,配套站内自动控制系统包含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ProSafe-RS)、紧急切断系统(ESD)、火气报警系统(F&GS)四大模块,应用日本横河电机有限公司的CENTUM CS3000系统展示及过程控制软件。系统采用数字化计量监测设备实现重点容器液位、加热温度等关键参数实时监测采集,关键操作流程远程控制,安全情况实时监测等功能。
转油站自控系统 红一转油站及红四转油站自动控制系统含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切断系统(ESD)、火气报警系统(F&GS)三大模块,应用日本横河电机有限公司CENTUM CS3000控制软件。三大系统完成站内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显示,及生产流程的远程控制、报警、联锁保护、紧急切断。
增压站自控系统 红河油田16座增压站,除红十四增外,各站均配有一套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PLC控制系统,实现增压站流程数据、加热炉数据实时显示,外输泵变频远程控制功能。
钻井废液处理站自控系统 废液处理站配有一套西门子公司PLC控制系统(PLC313C),采用组态王组态软件完成显示,实现站内区域流量、液位等生产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功能。
【中端:油田生产指挥预警系统】
油田光纤局域网 2012年之前,采油厂通信网络主要依托地方网络。2012年,采油厂经前期调研,确定以油田光纤网络为主干,地方运营商网络为辅助的油田大局域网建设思路,2013年,初步建成以采油厂机关、综合服务基地为枢纽,星状扩散至各采油作业区、增压站的油田局域网,至2014年,油田光纤局域网基本建成(图3-1-10)。(www.daowen.com)
GIS地理信息系统 2012—2013年,采油厂建成油田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期间,采油厂指派专人,历时2个多月,完成油田所有油水井、油水管线、各类站库、油区道路等油区生产及辅助设施的现场测绘与数据入库工作。采用地理信息技术,以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实现地形地貌及管网、路网、电网等油田地面工程数据的可视化查询与展示。与生产数据库集成应用,实现生产信息的查询与预警功能,为采油厂生产运行、地面工程建设、应急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集输管网泄漏光纤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油区内管线分布广,地形地貌复杂,巡检难度大,造成管线故障难以及时发现。2013年,采油厂进行实地考察和外出调研,决定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配备光纤DTS温度敏感监控、光纤DVS压力敏感监控、中心服务器等设备及监控软件系统,实现管网故障实时监控、预警。采油厂优选2条集输干线(红二线:联合站—红四增—红九增—红五增—红七增,全长22千米;红三线:联合站—红六增—红十一增,全长12千米)开始实施,2014年11月,该系统投入运行,实现集输管网事故点的及时准确定位与预警,最大限度减小因管线刺漏、偷盗油、环境污染等造成的损失。
车辆GPS定位系统 2014年,采油厂对自有车辆、外雇车辆203台安装GPS定位装置,实时定位车辆、测量车速。车辆管理部门通过跟踪监控系统,及时掌控车辆运行信息,保障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后端:生产经营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油田生产数据库 采油厂成立初期,油田生产数据存储分散。随着油田规模不断扩大,数据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2011年以来,采油厂以Oracle数据库为平台,建立源头数据表27张,生成成果数据表19张,录入历史数据百万余条,建成油田生产数据库,为油田生产经营管理奠定数据基础。
图3-1-10 红河油田局域网络拓扑结构
综合应用管理平台 2012—2013年,以Oracle数据库为基础,研发采油厂综合应用平台,包括油水井生产报表查询、阶段对比分析、产能对比分析、措施效果分析,开发数据分析、生产预警等6大功能模块,为油田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油藏研究专业软件应用 2010—2014年,为更好完成地质基础研究、油藏模拟工作,采油厂相继引进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平台(Gxplorer)、水平井地质设计与随钻分析系统(Sharewin-HW)和测井评价系统(FORWARD)等多套专业软件,基本满足研究人员管理测录井资料、绘制地质图件、统计地质参数、分析钻遇地层情况等方面的需要。
即时通讯系统 2012年,采油厂为解决与各基层管理单位之间的通讯问题,在服务器上安装腾讯通(RTX),后成为采油厂内部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视频会议系统 2014年,采油厂机关、研究所、采油作业区配备视频会议设备,利用地方运营商网络及油田光纤局域网进行通信,满足采油厂视频会议通信需求。
经营管理应用系统 按照上级要求,采油厂配备OA办公、ERP企业资源规划、合同管理、企管信息等系统。结合采油厂实际,自主研发物资管理、自助培训等系统,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