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重点和方向,展望未来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重点和方向,展望未来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未来将依托“一带一路”的建设,不光在传统能源领域,在新能源领域也将不断加大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或多边新能源合作关注的重点在于降低成本、合理确定开发时间和速度。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毗邻,具有开展新能源合作共同的外部驱动力和互补的内部驱动力,在发展新能源的战略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并且已经开展了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重点和方向,展望未来

中国未来将依托“一带一路”的建设,不光在传统能源领域,在新能源领域也将不断加大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挑战,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实施“两个替代”。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开辟了应对气候变化新道路。加快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实现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加快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中亚国家面临传统能源资源开采成本增加、工业能耗高居不下、多地区供电不稳定和农村偏远地区缺电等突出问题,各国通过制定规划战略、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开展新能源国际合作。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或多边新能源合作关注的重点在于降低成本、合理确定开发时间和速度。

现代化新能源技术普及率不高,电力基础设施老化,电力供应效率不高是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挑战。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毗邻,具有开展新能源合作共同的外部驱动力和互补的内部驱动力,在发展新能源的战略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并且已经开展了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哈萨克斯坦的新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新能源发电是哈国内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主要路径,哈国内运营的发电站共有76座,主要包括水电站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和火电站。哈中部地区的主要发电源为水电站和火电站。哈地处风带,50%以上地区年均风速4—5米/秒;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地,约占65%;最适合建造太阳能发电站的地区为南哈州、克孜勒奥尔达州和里海沿岸地区,年日照时间达2 200—3 000小时,日照强度1 300—1 800千瓦时/平方米,但目前太阳能加热和发电还未广泛使用。《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提出,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积极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技术,2030年可再生能源覆盖率达到30%,2050年达到50%。

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在向绿色经济模式过渡相关问题上有一定的共识,哈国提出“向绿色经济模式过渡”,未来将努力提高生产效能,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中国在“巴黎气候峰会”所承诺的完全一致,而此举将引领两国的新能源合作。(www.daowen.com)

中国与中亚国家未来将在以下新能源合作和倡议中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的使命。

第一,推进项目建设,加强产能合作。中哈和中乌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已开展合作,哈国内处在能源设施建设的扩张期,能源装备尤其是新能源组件和设施装备需求大,乌方有太阳能发电的市场和实力,中方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新能源装备、组件的研发和生产优势明显,依托已有企业、市场份额、项目开发的基础上,稳妥开展项目合作,鼓励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快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深企业互促交流,促进中哈及中乌的产能合作。

第二,推广技术援助与转让,加强技术合作。中国部分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已达到世界前列,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中方已规模化应用,经验丰富,分布式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对缓解哈萨克斯坦农村偏远地区生产生活用电十分必要。需将我国集中式新能源技术结合哈国特殊国情,进行适当的本土化改造,依托企业、项目载体,实施技术援助、转让和合作,提高中亚各国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第三,建立对接制度机制,推进合作进程。国家间开展新能源合作不仅需要大规模的设备、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投入,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保障双方合作的利益和权益。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无缝对接,不定期召开会议妥善处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合作障碍,建立政府间长期性、机制性的合作关系。

第四,充分利用现有框架内的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对新能源合作项目予以资助。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创新、项目建设与运营、设备更新与改造、人才引进与培养等环节需要资金量大,中哈新能源合作共同融资资金池的建构应在当前“一带一路”密切关联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组织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四大初始资金池框架下,通过合理的融资制度安排,积极从国家新能源发展基金、外汇储备、地方政府性基金及其他投资基金、银行信贷、民间资本等多渠道融入资金,保障合作的顺利开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为新能源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