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速亚洲债券市场建设

加速亚洲债券市场建设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背景下,应加快培育建设亚洲债券市场,通过积极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来促进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与亚洲区域内部各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通过建立区域内的评级公司,形成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为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国际投资环境。

加速亚洲债券市场建设

未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应充分利用债券市场获得与项目投资期限匹配的长期资本。近年来,亚洲债券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本币债券规模(不含日本)从2000年的4 154.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年底的81 803.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3.7%。然而亚洲地区内部的金融市场结构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整个债券市场仍然是以政府信用债券占主导地位;亚洲内部的投融资机制还不是很匹配,亚洲外汇储备规模约占全球的2/3,却配置了大量的美元国债。尽管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亚洲地区的经济结构等客观上加剧了亚洲资金配置美元资产,但金融市场深度有限也限制了大量的资金投资渠道,亚洲地区巨大的财富供给与有限的金融市场深度形成了现实制约,亚洲地区的投融资机制并不顺畅。

一个区域性的亚洲债券市场,能够将区内储蓄转化为区内企业投资和生产服务,不仅有利于促进亚洲实体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亚洲区域金融市场结构,强化区域金融市场的抗冲击能力。因此,无论是从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角度,还是从扩大亚洲地区直接融资比例、优化亚洲区域金融结构、完善亚洲投融资体制建设的角度,建设亚洲债券市场均显得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应加快培育建设亚洲债券市场,通过积极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来促进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扩大亚洲债券基金的规模,进一步推进亚洲本币债券市场建设;并在东亚地区设立亚洲投资银行,负责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当前,进一步推进亚洲本币债券市场的建设对尽快扭转东亚地区高度依赖美元的现状,减少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亚洲经济的稳定复苏,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亚洲债券基金的总规模仅为30亿美元,与亚洲国家目前接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因此,笔者认为,应扩大亚洲债券基金规模,用于投资各国的本币债券,切实发挥亚洲债券基金对于本地区债券市场的推动作用。另外,东亚地区还可以在亚洲开发银行下属的亚洲债券市场建设管理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各经济体政府出资,私人资本参加的亚洲投资银行,专门负责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内的债券品种开发、债券承销、债券定值货币的选择及汇率确定、投资组合的建立等,消除彼此存在的重大分歧,并与亚洲债券基金一起共同推动本币债券投资,加快亚洲债券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在此进程中,中国应成立专门的债券市场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并落实如何使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与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推动在亚洲各国债券市场之间进行彼此的债券发行与投资,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

可以倡议先从债券市场结构差异相对较小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开始尝试设立合作交易平台,跨国界进行债券发行与投资交易,然后再逐步覆盖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债券市场。具体而言,各经济体应优先发展多边框架指导下的双边债券市场合作,考虑在本国债券市场上引进合作国或地区的发行主体,发行双边本币债券。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与亚洲区域内部各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鉴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仍存在不少的限制,因此,现阶段一方面应优先考虑在华的境外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再逐步开放境外所有合格的发行主体在境内发行“熊猫债券”,从而使中国对外提供融资、规避美元贬值风险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者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允许在华的境外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率先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并不断扩大发行规模和加快发行的频率,为下一步人民币债券扩大区域发行和流通范围积累宝贵的经验。此外,中国政府还应考虑在香港发行不同期限的国债。因为国债的发行将有助于为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上交易的其他产品建立基准收益率曲线。

第三,以中、日、韩三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合作为主,组建地区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形成统一的评级标准,并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国内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

亚洲信用评级机构的合作是地区债券市场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完善亚洲债券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已经占据了全球评级市场份额的90%以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由于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对亚洲地区的经济、社会情况并不熟悉,不能真实反映本地区债券的价值,再加上此次金融危机又暴露出这三大评级机构的信誉问题,故打破现有三大评级机构垄断的局面,重塑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大力发展区域性信用评级机构,这已成为金融危机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认为中、日、韩三国应该首先加强各自评级机构的合作,携手发展亚洲的本土化评级体系。通过建立区域内的评级公司,形成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为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国际投资环境。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产业目前还很薄弱,所以也迫切需要借助亚洲债券市场在发展亚洲评级的同时促进中国建立有国际公信力的本土评级机构。此外,亚洲评级机构还要注重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内部治理与外部的评价惩罚机制。(www.daowen.com)

第四,从开展双边结算体系的合作逐步走向互联的多边结算网络,最终实现建立亚洲的统一清算中心。

跨境结算体系的构建不仅关系到债券发行交易的结算路径,而且决定着亚洲债券市场未来的结构、甚至关系到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框架和走向。为此,我认为从亚洲的现状出发,在多边合作的框架下,应先开展双边结算体系的合作,建立高效的双边支付结算系统,加强债券支付与资金支付间联系的及时性,缩小风险缺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互联的多边结算网络,并最终建立类似欧洲清算机制的统一的亚洲清算中心。这符合存在较大差异的亚洲地区逐步开展金融合作,稳步推进的特点。此外,推动结算体系的互联能够实现亚洲托管结算机构的互联,并以此为动力推动各方市场、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协调。现阶段,中国可以利用中国香港的制度便利及技术优势,包括市场庄家制度、托管机制以及支付、交易与结算系统,支持发展人民币债券市场,使香港成为人民币债券的境外离岸中心;同时,逐步将境内外的金融基础设施如支付系统、清算系统以及托管系统对接起来,促进资金和金融工具在境内外的金融体系间自由流动,从而提升资金融通的效率

第五,由东亚新兴经济体各成员国出资建立区域性投资担保公司,并按照商业化方式运作和管理,促进本地区债券发行主体信用等级的提升。

亚洲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信用缺失严重制约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只有缩小信用缺口,增强信用等级,才能有效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亚洲各国应该有效利用既有担保体系,鼓励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区域内各经济体政府为亚洲债券提供担保。例如,日本的国际协力银行已先后为印尼及菲律宾政府在日本发行“武士债券”提供担保。同时,还应建立以各经济体政府为主的、吸收部分私人部门参加的区域性投资担保机构,以弥补目前担保机构的不足。此外,尽快建立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债券的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东亚新兴经济体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第六,在加强亚洲各国和地区的金融监管的同时,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监管体系。

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深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崛起成了金融全球化的动力之一,私人资本在国际资本流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国际游资的规模也日益膨胀。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给各国开放的金融体系带来风险,而且也使得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播更加迅猛且更为广泛,给各国造成的冲击也更大。为此,亚洲地区需要尽快建立一个权威的区域监管机构,负责本地区的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如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合作,完善对对冲基金的跨境监管以及建立区域统一的并账监管制度等。相反,如果亚洲债券市场的构建不能建立在有效的跨国监管协调基础之上,它将难以维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另外,亚洲地区的许多企业目前并不为投资者所了解,因此,有必要建立信息披露网,加强信息交流,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