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汉关税务司裴式楷的建议:调整总税务司筹划管理体制

江汉关税务司裴式楷的建议:调整总税务司筹划管理体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接奉札谕内开:现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查得中国近年出往英之茶日渐衰弱,恐将来难免不有日下之势,则业户、商人、国课均不能不受亏损,是以总署饬令总税务司转饬各关税务司会商各处华洋茶商,查究其茶之所不善者,无论其小疵大病,务将其不善之处,必须如何能使其不善而尽化为价者,应饬各该关税司查明申复等因。此两成茶之担数,无论由英国运往,或由他国运往,或竟由中国直运,此项生意中国总不能丢开。

江汉关税务司裴式楷的建议:调整总税务司筹划管理体制

为申呈事。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接奉札谕内开:现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查得中国近年出往英之茶日渐衰弱,恐将来难免不有日下之势,则业户、商人、国课均不能不受亏损,是以总署饬令总税务司转饬各关税务司会商各处华洋茶商,查究其茶之所不善者,无论其小疵大病,务将其不善之处,必须如何能使其不善而尽化为价者,应饬各该关税司查明申复等因。

奉此,本税司当即邀同在汉茶师各商及本口华商茶业公所会议,该洋商茶师人等可惜皆系在汉经手买茶之人,其茶之受病系于造作之时,由何法受病不得而知之,即造作之时所用各样分法之意,亦均不知。若造作不妥,茶叶之不善亦难知系何时办理不善。大概系中国现今之茶不如往年,并不如印度所产,皆因此故也。

一因产茶之地多不肯培治肥腴,则地力已薄。茶叶萌芽,其浆汁遂亦不能浓厚,香味亦淡。一因茶树老株不肯铲去,则老本之树,精力已竭。即有滋生新芽,其汁必不能佳。下种之子,亦不捡择,此因产茶之地并茶树与印度种茶不同也。印度种茶多用粪培,见茶树有毛病,立将好茶子所种之秧移换,且印度种茶之地皆系大块公局富家之产,有力经营培治,非若中国产茶之处,多在荒山参差之地,又皆山户贫苦之民,无力培修。一因业户、茶行贪图早作早运好赶行情,不免过于冒失,则造作必不能精细炮制,山户造作之法有五:曰摘择、曰干枯、曰压卷、曰酝酿、曰烘烤,其摘择皆用女子、小孩为之,其内纵有生手,摘择即不能精其干枯之时,或在日下晒干,或在房内风干,印度于干枯时全在屋内风干,免受日光晒去其香味,其压卷之时,较印度做法更属有别,中国压卷将新茶装入布袋用脚踩压,将叶中浓汁流去,始将叶卷收。印度则从不用脚踩压,叶中本汁亦不去,但用机器轻轻将叶卷收。照华商云,用脚踩压去叶中浓汁,是去其苦味也。若照此两样做法,难言某样为善,不知将来可否试将中国茶照印度作,印度茶照中国作,果能相宜否。大约中国做法于中国之茶相宜,自系中国茶之好处,然印度做法不知于中国之茶相宜否,其酝酿之法,系将压卷之茶用筐篓盛贮,上盖棉絮毡毯,取其外气不入,叶内发热始行取出,印度则用板将所卷之茶摊开,平铺板面于在暧室中,不用棉毯遮盖,此时最关紧要务,须仔细留神,设未及时或又过时,则茶叶均不能好,但两种酝酿之法,未经试看,不能定其孰优孰劣。然运英之茶,印度所产至英后常有霉变,而中国之产至英可以久存,大约系中国酝酿之法为宜,其烘烤之法,系酝酿成功之后,中国所用炭火皆系柴炭,或用松木柴,是以烘烤之时,每有烟熏气味,又有松油之味,湘省醴陵之茶多有此病,且常有燋枯之气。印度则全用硬木炭,烘烤时即无烟,可免各样不好气味。印度茶户于烘烤时,或一次或两三次,烘好即用箱装妥出售,中国茶户于烘烤后必须运至某处茶庄出售,其茶庄离产茶之处窎远,运往之时又久,并无论天时之晴雨,总要起运,及至茶商收买,又系零碎收来,积多饴行,送至立庄之处归总、拣择、筛晾、掺合、烘拷,方能装箱贩运到口。印度做法皆就近于产茶之地造作装箱,且又在特盖之房屋内造作,不过一两日即可成功,无论天气之晴和与否,皆无大碍,耽搁之日所以较中国大有不同。中国作茶于茶之萌芽,至成功装箱之时,耽搁之日须有七八日之久,此七八日内难免不有天气霉变之虞。

一茶箱到汉,据茶师云:箱中多有碎末,因装箱时用力过于积压,此事实系本茶之末,并未掺杂伪物之末,不能谓为大病,但末多则价必减,是于商客有碍。印度装箱并不用力积压,皆系用手筛摇,使茶皆落实,自不致有多茶末。一因茶商所送茶样,每至成交,多与大帮之茶不符,致洋商虽有不便,而华商更多为难。两湖之茶先亦有此弊,经地方官严申禁令,不准出样箱,其弊渐少,而两江宁州、祁门等处之茶,仍属如此,似应由总署转咨两江大吏,饬令地方官禁出样箱,须同大帮之茶齐运,庶此弊可免。以上各情,系就中国产茶作茶而言。

中国出口之茶不但往英国一处销售,每年出洋直运英国约有五成之多,外运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其余各国,共有四成,香港不足一成,其到香港之茶,皆系闽省台湾并两粤所去,多半仍运往英国,所剩即系转运澳大利亚、美国各处为多。除英以外,其余他国皆系用中国之茶,茶愈好则更喜多用,至今并不习惯用印度之茶。因此看来,似觉到他国之茶生意尚旺,若精细用工去作茶业,尚可有为,若不究心考察,货色不能精美,则生意亦难保兴盛矣。即直运英国之茶,并由香港转运英国者,非尽在英国销售,约有两成,复由英运往欧州阿美利加各国,即英国全不用中国之茶。此两成茶之担数,无论由英国运往,或由他国运往,或竟由中国直运,此项生意中国总不能丢开。中国之茶在英所销每年约有七十万担左右,比中国出口之茶,约有四成。查在英国所用印度之茶,一年比一年多,系何缘故?照洋商所云系印度茶色味好,力量足,价亦便宜,若以中印同价之茶较,则印度货高,印度之茶在英市价照中等之价,约在关平银十七两左右,尚可赚钱,即少值几两,亦不亏本。此等贱价,虽在印度公费用项多,尚可赚钱,实因无厘税之故。中国之茶若照印度之价销售,难保不亏,其故何也?缘山户必须先完山厘,每担七百六十文,合关平银四钱六分。华商又须完纳运厘库平银一两二钱五分,约关平银一两二钱二分,又有零杂各样,捐输约一钱余,合关平银九分。另有作茶各工,约市平银四两,合关平银三两六钱八分。又运来汉口船费约关平银七钱,统共合银六两一钱五分,此皆系茶本之外所用经费,卖给洋商之后又完关税银二两五钱,运英水脚关平银二两二钱六分,另有汉口伦敦栈费、汇费、利息、驳费、保险、经手零用各费,共有关平银二两一钱六分,通共华洋各商所用之费有十三两零七分,运到英国后,除去此十三两余银下余之数,岂敷山户之本,各商焉能有余利可沾?须思一善法,能将中国之茶到英国可以得利。有洋商云:必须将中国所收厘金、关税悉皆裁去,或生意必然兴旺,于商民均能有益。又有洋商云:中国之茶若仍照现在式样,即将厘税裁去,英国卖茶之生意仍不能有起色,并且有日下之势。看此光景,英人皆盼货色比目下尤好,而他国亦皆喜用中国好茶,中国须将此茶务要留心考究,必使毫无弊病,生意自可兴旺。若使此茶作好,须用何法。据洋商云:因皆不知悉中国做法,有各样分法之意,而亦不知于印度做法有何分别,且不知两处所用之法,何优何劣,更不知印度作茶之好处,于中国之茶相宜与否,并且于中国民情商规均不知果能相合否,必须遴选明白之洋人到中国茶山作茶之地察看所用各法,并将各法中之不善与善者,均察看得实。俟笫二年再遣原遴选之洋人,偕同中国久习茶业之茶师、茶商一两人,往印度产茶之区察看印度做法,并将印度所用之法考验,再将两处之法合同参酌,体验研究其故,务将中国不善之法指出,印度所用之法有与中国茶相宜者,均一一开具清册,详细登记呈报。

再查茶叶厘税,乃国家正赋,倘若减免不容轻议,必须从常商酌,以中国每年出洋之茶,英国所用约在四成,各国所用约在六成,此六成之生意,无论中国免征厘税与否,大约此项生意全在茶叶好歹,果好必不致大坏。若中国减免厘税专为英国所用四成茶之生意而论,固属有益,而他国所用之六成亦必照办。因约章内有一国得有利益,各国一律同沾。虽目下中国往英之茶用者日渐其少,而印度之茶用者渐多,然总不致专用印度,绝不用中国之茶,因印度之茶,力过大,味亦苦,人有不喜用者,恐其养生有碍,是以在英市零星售卖,皆系中印掺合之茶颇多,因此近年虽运销较少,然亦不能不运。此本税司所探悉茶业各情形也,即将所拟办法开列:

一、请总署移知各省出示,谆劝茶商、山户过细留心,将以上造作不善之处,务须删除净尽,事事专心考究。

二、山户皆系贫苦小民,本无余资,终岁恃此山茶度日,况山厘无几,或可全免输纳,以示鼓励。(www.daowen.com)

三、请总署移知南洋大臣转饬产茶处所地方官,仿照湖广严禁茶商先出样箱,务须大帮茶箱同运,以免样箱与大帮之茶不符。

四、遴选明白洋人往内地及印度查看,往返不过两季,为日无几,船费有限,即此时内茶业光景尚不致大坏,本税司拟此法似可照办。

五、此第二年后,已据查看之人将中印茶叶情形考较清楚,即可商定税厘应否减免,不到此时则仍旧办理,合行备文申复,为此申呈。

宪台请烦查核施行,须至申后者。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四日。

计粘抄茶市情形节略壹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