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员收费
会员收费是一种最直接的变现方式。只有支付了社群规定费用的人,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服务。有的社群采用会员制,缴纳一定的服务费,便可以获得相应的会员福利。这些福利包括持续获取一定的内容,定期获取只有会员才能享有的礼物;以比较大的折扣或较早时间获得某项产品的购买权。例如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罗辑思维”,其会员有三个不同的级别,缴纳不同数量的会费。“罗辑思维”除了每个月给会员提供一本免费书籍,并不承诺给会员什么具体的物质回报,而是鼓励会员之间提供产品或是服务,实践罗振宇本人所提倡“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有人打趣说,不同的会费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这一理念的认可程度,起到了人群筛选与定位的作用。“罗辑思维”目前已不再公开招募会员,想要获取这一会员资格及其相对应的资源,只能通过会员资格的转让。
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例如国内主要服务于在校大学生与职场新人的学习型社群创建人——秋叶。只要购买了秋叶团队在网易云课堂上的任意一门课程,就可获得一个专属的学员编号,加入相应的学习QQ群。这些群定期安排内容分享、针对学员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每当秋叶团队开发出新课程,社群里的某些成员又往往成为首批体验者,或是以优惠的价格获得新课程,或是获赠其他机构提供的免费产品体验。
2.打赏机制
打赏是一种只为“我”觉得有价值的内容付费的方式。虽然会员制承诺的服务期限较长,但毕竟要缴纳相对较多的费用。因此,相对于这些“全包”的方式,有些社群就推出了单个付费项目。比如文章的“打赏”功能,或是付费后才能继续阅读某篇文章等。
3.分享服务
分享服务是另一种直接变现的渠道,只有借助因互联网而兴旺起来的共享经济模式才能得以实现。随着智能手机应用软件(APP)的发展,知识变现也越来越形式多样化、便捷化。果壳网的“分答”、知乎网的“值乎”,更是把付费知识服务往“轻型化”发展。以“分答”为例,用户付费向特定人员提问,这些负责回答问题的人员都是在某些领域有一定建树或口碑的人,他们可以选择是否回答问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回答录音回传到APP上。如果一条提问及相应的回答,有其他人感兴趣,也想听个究竟,他可以付费“偷听”。所得收益,提问者与回答者分享。这一方式,把单向的知识服务变成可互动的,把原本只想获取知识的人也拉进来,成为知识服务及财富的创造者,并能分享这些财富。(www.daowen.com)
4.购买课程
社群针对成员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这是最常见的变现方式。例如,沙龙会开设一些课程或是组织周年庆活动,社群成员通过缴纳一些费用来参与。如果某位成员长期为群管理或是运营做出贡献,还会得到力度很大的折扣甚至减免。收费课程如何定价、要不要折扣,还是以这个社群的运营原则为准。
借助互联网,人们希望更加便捷地学习课程。一个社群若能提供线下的培训课程固然能增加学习交流,但把课程搬到网络上更便于学习者自主安排时间。社群给成员一定的优惠,促进其上线购买课程;非社群成员,可以通过购买课程成为社群一员而获得学习交流和帮助;社群成员、学员又会借助口碑帮助课程或是社群进行推广,从而扩大影响力。
5.付费订阅
付费订阅为深入了解某一领域内容提供可能。互联网作为学习媒介,被人诟病的最大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它把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了,知识学习也碎片化了,不能让人对某一知识或某一领域全面、深入地学习。我们不讨论这个观点本身是否正确,但它还是真实地反映出互联网学习的一种状态。以线上课程来说,即便开发者及时更新、增加内容,一门课程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它的呈现视角也是相对固定的。而付费订阅可以做到专题化、及时性地对某个领域持续地提供知识、资讯。例如,“樊登读书会”“李翔商业内参”“雪枫音乐会”等,有的是带领成员以“拆书帮”的方式每期读一本书;有的是以商业记者的独特视角解读市场;有的是以专业知识带领非领域的人探索知识。内容虽然不同,但对专业知识与解读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