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指引下,人民军队的建立、红色政权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和管理人民兵工厂奠定了基础。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兵工厂,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就有了新的来源基础。
1.官田兵工厂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先后在江西、安徽、湖南、四川等地建立了修械所等兵工厂,代表性的是“中央红军兵工厂”。1931年10月,中央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和闽西地区连成一片,中央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原有修械所和修械处的基础上,组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承担日益繁重的修械和弹药生产任务,成立之初,对内称呼为“中央红军兵工厂”,因厂址选在江西省兴国县莲塘区官田村,故称中央红军官田兵工厂,简称“官田兵工厂”。官田兵工厂创建初期设枪炮科和弹药科。枪炮科内设修理股、制造股、木壳股、牛皮股、刺刀股;弹药科内设炸弹股、子弹股。1932年夏,官田兵工厂在枪炮科、弹药科基础上,组建了枪炮厂、杂械厂、弹药厂。枪炮厂下设修理股、机器股和机枪股;杂械厂下设红铁股、刺刀股、木壳股和牛皮股;弹药厂下设子弹股和炸药股。官田兵工厂是当时红军最大的兵工厂,当年兵工厂生产的弹药、修配的枪支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33年10月底,官田兵工厂奉命迁至瑞金冈面,职工人数增加。1934年10月,除留下百余人坚持打游击外,由吴汉杰厂长所率领的108名兵工战士随红军北上长征,最终只有7人到达陕北,成为八路军兵工生产的骨干。
官田兵工厂的建立,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规兵工厂的诞生,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和深远的基础作用,体现着革命精神。在如何建设人民兵工企业上,进行了奠基性设计,在组织领导上,确立了党、行政生产、特派员、职工委员会委员长的体制。官田兵工厂直属中央军委,第一任厂长是吴汉杰,党委书记张健,特派员陆宗昌,职工委员会委员长马文,技术力量是来自沈阳和上海的技术工人。这一体制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管理军工企业的基础制度:在政治领导上,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为打胜仗服务;在技术生产上,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在员工管理上,发挥职工委员会作用,保护职工正当利益;在产品质量上,发挥特派员等作用,沟通军队需求,保证符合军队战斗要求。这一党委、行政、技术生产、工会和军代表的体制至今仍然是我国军工企业的基本体制。
2.黄崖洞兵工厂
长征的胜利、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始了党领导人民军队抗日的新征程。1938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每个游击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的程度”。全会决定把“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击实力”作为“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之一。根据决定,各抗战根据地建立兵工厂,其中,八路军总部于1939年5月成立军工部,7月开始在山西省黎城县深山之中的黄崖洞,正式建设八路军的兵工厂。八路军总部所属的黄崖洞工厂是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生长能力最强的兵工厂,成为抗日根据地人民兵工的标志。黄崖洞兵工厂年产的武器弹药包括步枪、枪弹、小炮、炮弹等,有效地增强了八路军作战火力。1941年冬,日军集中5000多人的兵力,妄图摧毁兵工厂,左权等率领特务团奋勇还击,以敌伤亡1000余人,我伤亡160余人的战绩,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黄崖洞保卫战”模范战例。1942—1943年,在日寇疯狂“扫荡”之下,黄崖洞兵工厂等的生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有力供给了八路军。这支既军又民、既生产又打仗的队伍,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不仅创造了令敌丧胆、赢得胜利的武器装备,而且发扬革命精神,体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生动而具体地诠释了抗日战争的太行精神,即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铸就了弥足珍贵的黄崖洞精神,即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无私奉献精神,以民族图强为特质的艰苦奋斗精神,以集成攻关为实践的科技创新精神。
黄崖洞兵工厂不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证了武器供应,而且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锤炼出了一大批有着红色基因的工业建设人才,传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1949年后,这些人才奔赴各地,成为各级工业部门的领导骨干。80多年来,黄崖洞精神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芒,它所聚集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鼓舞和激励着军工人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奋力拼搏、建功立业。黄崖洞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凝聚着先进思想文化的理想信念,与“红船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它先进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灌注于历史,光照于时代,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3.人民兵工厂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人民兵工厂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工厂数量增多,而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军械维修发展为能生产制造轻武器。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兵工生产的承前启后时期,无论从工厂的数量和规模,还是从生产制造武器装备产品种类和质量以及人员素质,都较解放战争时期以前的兵工生产有一个较大发展;同时,它又为我党领导新中国的兵工生产奠定了基础。(www.daowen.com)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在晋冀豫陕根据地兴办了一批兵工厂,制造各种兵器,并在改进枪炮性能及手榴弹、地雷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从在山西省榆社县韩庄村筹办制造步枪的兵工厂(韩庄修械所),到建设黄崖洞兵工厂,到先后在山西、河北、河南和陕西等地建立几十家兵工厂,兵工厂得到迅速发展,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做出历史性贡献。
1938年3月,胶东兵工厂的前身——修械所正式成立,工人们挑着炉担,随部队开进,负责保障修理枪支。当时的兵工生产,一没技术,二没原料,三没设备,完全是白手起家。1938年5月,修械所扩建成为胶东根据地第一个兵工厂——黄县圈杨家兵工厂。兵工厂成立不久,工人们就制造出了步枪。整个生产过程完全手工操作:枪膛是用锉刀锉、钻子钻,一点点“啃”出来的;最复杂的来复线也是用铁板扭成螺旋形的胎具,装上铣刀,捅进枪筒里来回拉转制造出来的。兵工厂成立了党支部和工会。1941年,根据地军民缴获了部分敌人的兵工厂,将其改建为根据地的兵工厂,先后改建了数个兵工分厂。1943年,成立兵工总厂,统一领导各分厂的生产工作。在此期间,各兵工厂研制出“捷克式”轻机枪、“九二式”步兵炮和炮弹等。在研制武器过程中,工人们奉献了智慧和汗水,甚至奉献了生命,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一开始,淮南地区新四军为保障部队作战和日常生活需要,立即着手组建兵工厂和军需保障单位。设在安徽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具有代表性。战争年代,烽火硝烟中的兵工厂辗转各地,处于经常迁移、穿梭在深山密林之间的流动状态。兵工厂的设备也非常简陋,条件极端艰苦,由于缺少必要的试验和生产的设施保障,试验和生产兵器都是十分危险的,以吴运铎为代表的兵工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研制生产武器装备,及时供应前线。
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东北局带领群众迅速建立、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特别是兵工生产,以支援供应全国弹药等武器装备补给,先后在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等地建立了兵工企业,其中包括大连兵工企业。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萧劲光先后两次亲自到大连调查,并认为“大连建立军火生产的条件非常好”,于是向中央提出了在大连建立兵工厂的建议,并抽调技术力量支援东北。由中央、华东军区派往大连的兵工干部包括吴运铎等。1947年5月12日,建立裕华工厂的炮弹生产工厂。1947年6月初,吴运铎率领建立为炮弹配套的引爆装置工厂——宏昌工厂,随后,这两个厂与由苏方移交中方管理的化工厂、钢铁厂等工厂共同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现代化的兵工联合企业——建新公司。在1947年至1950年的4年间,建新公司等东北兵工企业生产了五十多万发炮弹等军用物资,有力支持了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同时,东北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
4.以吴运铎为代表的兵工人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在人民兵工厂不断发展壮大中,涌现出千千万万个优秀的兵工人,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文化的传承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吴运铎同志,他是“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人的光荣写照。
吴运铎,191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汉阳镇,家境贫寒,因家庭无力支持其读书,在读到小学四年级之后被迫辍学,曾经在江西省萍乡安源煤矿做过挑煤工,经人介绍,吴运铎进矿当了学徒,后来当了电机师傅。在这段时间里,吴运铎利用在矿上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刻苦自学机械知识。抗战爆发后,吴运铎参加了新四军,后被党组织派往安徽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工作,从此,吴运铎就在极其简陋的条件里开始了他的兵工生涯。战争年代,兵工厂的设备非常简陋,条件极端艰苦,由于缺少必要的试验和生产的设施保障,试验和生产兵器都是十分危险的工作,吴运铎同志多次受伤。一次,在检修枪支实弹射击时,土造的枪管突然爆炸,致使他的左手被炸伤;一次,他的左脚被突然掉下的发动机摇柄砸伤,伤口发炎,并高烧40多度,左腿严重感染,医治时,医生只得挖去腿上腐烂的肌肉,从此,他的踝骨处留下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洞;一次,在使用报废雷管中拆取出的雷汞做击发药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时,雷管突然爆炸,导致他的左手被炸掉了4根手指,左腿膝盖也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被炸得几近失明;一次,在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时,炮弹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了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和生产过程中,他的身上留下了100余处伤口,身体伤残。就是在这种条件和环境都极为简陋、常与死神相伴的兵工厂里,吴运铎同志带领同事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制造出一批批弹药,修复、自制一批批武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吴运铎同志1939年5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一名真正把一切献给党的人。他发下誓言:“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无悔的誓言。1949年后,吴运铎同志主持了无后坐力炮、高射炮、迫击炮和轻武器等多项武器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兵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奉献了毕生精力。20世纪50年代,吴运铎同志曾撰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记录了他与枪炮制造紧密相连的一生。这本书问世后,曾教育和激励了整整一代人。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吴运铎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同志在北京病逝。吴运铎同志感人至深的事迹和他身上体现出的老兵工人的兵工精神,感动着亿万中华儿女,激励后来者为祖国的兵工事业和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