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空间集聚分析: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制度影响

空间集聚分析: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制度影响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代表的制度影响的空间集聚主要集中在沿海的长三角和华东区域,而珠三角地区却没有体现很强的空间集聚现象,因此两个区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长三角的集聚力与扩散力较强,但扩散力远小于集聚力,不利于有效动态空间集聚。离群的制度指标,也是分工、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中不显著的变量。

空间集聚分析: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制度影响

“如果地图的阴影和颜色很好地呈现它们的地理范围,一些习俗和它们在世界相对流行的分布就是一个很有用的想法”(Galton,1889),空间集聚地图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一)非国有从业比重空间聚集地图(1996—2013年)

从空间关联的局域指标(LISA)空间集聚的历年变化情况来看,非国有从业比重(变化率高值)主要集聚在中部省区。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代表的制度影响的空间集聚主要集中在沿海的长三角和华东区域,而珠三角地区却没有体现很强的空间集聚现象,因此两个区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符合郭晔(2010)实证分析(1994—2007年)的研究结论,珠三角虽然起步早且逐步形成较强集聚效应,但其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相对落后,使集聚效应逐步减弱,向周边扩散转移更多的是低技能的劳动力和低技术的产业,使得这一地区形成低技术均衡现象。长三角的集聚力与扩散力较强,但扩散力远小于集聚力,不利于有效动态空间集聚。进一步考虑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异质性问题,该结论似乎不同于洪国志等(2010)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珠三角内部城市同质性更强,长三角、环渤海区内部城市群收敛性差异较大,甚至呈现扩散非显性。可能因为珠三角同属省域,且长期实行一体化发展战略,而北京、天津、上海市与周边省域城市在行政上是独立的,吸引外资和国家资金安排具有优势,辐射作用强大而空间不均衡。

取综合空间权重时,比地理邻近所测Moran I值要小。历年Moran I稳定在0.11~0.16之间,且Moran I越大则P值越小,从而得到一个稳定的空间自相关值。从空间聚集地图也可以看出,集聚区基本不变,只是1998年之后中部河南从高集聚区消失,而安徽开始进入高集聚区,2009年之后广西从高集聚区消失,2006年开始江苏省也进入高集聚区。总体上高集聚区(HH)包括11~13个省市,低集聚区(LL)基本上集中在东北区。高低区(HL)包括河南和海南。(www.daowen.com)

(二)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空间聚集地图(1996—2013年)

综合权重的非国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空间聚集地,虽然历年有变化,但热点地区都在东南沿海省份。其他指标(如进出口总额、政府消费、专利批准数、外商投资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等占比)没有表现出空间集聚,表明其呈现空间离群(分散)状态,这些指标没有显示很大的影响作用,或许正是可发掘潜力的地方,尤其是专利批准数占比所显示的日益增强的相关趋势。离群的制度指标(如Pri),也是分工、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中不显著的变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