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空间近邻效应的含义的分析介绍

空间近邻效应的含义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研究提到“空间近邻效应”,但没有给出具体定义。他还指出要“利用空间近邻效应去更有效地促进企业之间、经济部门之间或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发展,同时,正确对待他们之间的竞争,寻找发展机会,避免相互损害”。吴殿廷和吴传清将空间近邻效应作为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对空间近邻效应的定义及相关论述与李小建完全相同。他们都部分涉及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和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影响。

空间近邻效应的含义的分析介绍

(一)国内外对空间近邻效应的相关界定

Marshall(1964)认识到知识外部性的重要作用,将其称为“弥漫在空气中的秘密……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思想,就会被别人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他就成为更新的思想源泉”。Young(1928)认同马歇尔动态外在经济思想,并指出产业增长导致劳动分工的扩大,出现从事新活动的部分厂商专门为其他厂商服务。分工是一个网络效应,某一行业的规模同时取决于其他相关行业的规模。劳动分工还与地理邻近相结合,“更专业化的产业能将地理区位优势与其他较小的合适条件更好地结合起来。……某些迂曲方式确实是可行和经济的,因为它们的优势可扩散到整个产业”。Scitovsky(1954)列举了四种直接相互依赖性,其只是将其中的“单个生产商的产出不仅依赖于他自身投入,还有赖于其他厂商的活动”称为外在经济。他认为,“在经济决策分散的经济中,需要一个交流系统,使得做出经济决策的每个人能够了解别人的经济决策,并将自己的决策与之相协调”。后来,外在经济概念还包括世界性市场的相互依赖相关联,以及前向后向联系效应(Hirschman,1958),现在外在经济更多的仅表示一种相互依赖性。

Friedma(1988)指出,垄断“阻碍了有效的自由,以及来自‘邻近的影响’(Neighborhood Effects),即对不可能向之索价和赔偿的第三方的影响”。Arrow(1969)提到,“其他类型的外部性(externalities)同时与多个商品相关,不涉及个别,例如近邻效应,一个人的效用取决于别人的行为(如审美、犯罪)和他们的位置”。E.M.Hoover(1990)在论述“近邻效应与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中,“由于土地利用集约度高,各种产业彼此紧邻配置,因此,某一地点价值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周围所发生的情况而定”。在这里,近邻效应与本地外部性代表同样意思。他也指出邻近(proximity)可能有不利或有利的影响,“被作为负的近邻效应(adverse neighborhood effects)或集聚的外部不经济的个案”(胡佛,1971)。国外社会学的近邻效应,基本上还是马克斯·韦伯(2010)的“邻里”概念,“不仅是乡村聚落中的那些‘天然’邻里,还包括所有那些由于空间距离较近而形成的长期性或临时性利益共同体”。Hunter(1979)强调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有不同的近邻(neighbourhood)含义。Galster(1986)将很多文章中一些新奇的、不同的想法聚集成统一“场理论”的近邻概念。其认为不同的“场”适用于不同的家庭活动,同样的家庭和不同的家庭周围有不同的场模式。Bogart(2005)的“近邻效应”理论认为如果他们的邻居也采取同样的行动,个体更可能采取某种行动。近邻效应广泛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现象,Galster(2012)和勒普顿(Lupton)、Kneale(2012)建议政策设计要反映近邻效应这个重要假设。近邻问题不仅是某地方的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总和,也是区域差异多方面的直接反映。在Hedman和Van Ham(2012)的研究中,对近邻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回顾,有助于对近邻效应给出明确定义。

国外研究提到“空间近邻效应”,但没有给出具体定义。国内关于“空间近邻效应”的文献最早源于牛文元主编的《理论地理学》(1992),他将该概念作为外部性来考虑,以举例形式进行说明,“经济行为或生产过程的外部效应(externality),即本书所指的空间地理场效应……也把这种效应形象地称为近邻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牛文元,1992),该界定偏重于地理学方面。“地理空间的场效应,引出了(在一个平面上)地理事实分布的实际不均衡……又必然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产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覃成林等(1996)给出了其定义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近邻效应是企业之间、经济部门之间或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对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空间距离不一样,相互间在发展方面发生影响的机会及程度都会存在差异”。他还指出要“利用空间近邻效应去更有效地促进企业之间、经济部门之间或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发展,同时,正确对待他们之间的竞争,寻找发展机会,避免相互损害”。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1999,2006)参考覃成林等(1996)的定义,去掉“企业、经济部门或区域”这三个主体,“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李小建,2006)。吴殿廷(2003)和吴传清(2008)将空间近邻效应作为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对空间近邻效应的定义及相关论述与李小建(1999,2006)完全相同。袁立科(2007)研究邻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时涉及区域空间近邻效应的定义,也完全套用以上内容,“是在区域创新活动中,企业之间、研究机构之间或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对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他们都部分涉及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和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影响。

法国动力学派主要研究社会学方面的空间邻近性(即本书为区别空间近邻效应而界定的邻近效应),李琳大量借用法国动力学派的邻近理论。本书重视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但偏向从“场”的角度去理解空间邻近性。引申“制度场”的概念,并结合多维邻近,则“邻近”作为一种概念可扩展为同时包括空间和时间。在时空耦合语境下,空间近邻效应的元素对应Goodchild(2010,2011)提出的具有空间特性的二元知识(Binary knowledge)。从这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将空间理解为一个社会,而不是一个物理现象。(www.daowen.com)

国内部分学者将neighborhood effect翻译为“邻居效应”,且基本从地理邻近的角度看待“空间近邻效应”,即将其定义为地理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徐旸慜,2009)、经济发展(许培源,2009)、区域创新能力(张建升,杨勇,2011)、地区失业率(陈丁,张顺,2011)、居民消费(王悦,2012)、腐败程度(魏锋,2010)等对其他地区的影响。部分涉及制度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陈丁,张顺,2008;许培源,2009),这些研究证实地区因素影响经济效率,比对外开放引起的技术溢出更直接更显著。如章锦河等(2004)、聂献忠等(2006)将近邻效应与“场效应”区别对待,实际上他们的近邻效应就是本书所指的邻居效应。陈丁、张顺(2008)认为空间效应分两种:邻居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是指受具有共同地理边界的相邻地区的影响;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受到没有共同地理边界,与之相邻更外围地区的影响。这些文献的定义与牛文元和胡佛的略不同。在经济学中,“溢出”特指主体活动的外部性,用于描述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主体的影响(如市场开拓、贸易联系、知识传播、技术进步、环境污染等),如果将其纳入统一的框架中,陈丁、张顺(2008)和张建升、杨勇(2011)等所指的邻居效应可看做一阶近邻效应(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可以看作二阶近邻效应。空间近邻效应是邻居效应和溢出效应二者的总和。实际上Can(1990)也区分了两种空间效应:邻接效应(Adjacency effects)是与各观测的绝对位置相关的外部性(即决定房价的空间依赖性);近邻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s)是导致家庭对某些位置住房需求差异的区位特征阵列(即随地理变化的边缘属性价格)。这已经超越了陈丁、张顺(2008)和张建升、杨勇(2011)等仅就地理距离所进行的界定。因此空间近邻效应有两个超越:第一,超越地理空间。主语包括了地理、制度、组织、社会、认知、技术邻近等。第二,超越本地知识溢出效应。分析知识流涉及的另一个相关概念是有意溢出和无意溢出(unintented and intented spillovers)的区别。研究证实,产业内部的知识扩散以无意溢出为主,产业间的知识溢出以有意转移为主(Roger Smeets,Albertde Vaal,2008)。邻近可能导致知识扩散,并不直接依赖于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在有意溢出效应的情况下,知识跨空间网络流动,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主体间的思想交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交流也可能是市场和非市场介导的,即要么是金钱,要么是纯技术的溢出效应。

(二)空间近邻效应的定义

国内有些学者将“proximity”直译成“接近性”或“邻近性”(徐占忱,何明升,2005;王孝斌,李福刚,2007)。本书将“接近性”“邻近性”统一为“邻近”,空间邻近效应用“proximity effects”,而“空间近邻效应”用“neighborhood effect”。从国外社会学角度出发的邻近效应主要从人际关系律研究社区邻里关系,国内大多数研究在产业集聚中知识、技术的邻近外部性。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近邻效应”主要沿袭物理“场”的概念。三者的共性是随着(地理、时间、组织、技术、制度等)距离变化都会产生促进或抑制的正、负效应,在组织上都存在同构与异构的问题。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实体要素,由于近邻关系对经济增长、区域发展等产生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影响力符合距离衰减原理。随着地理邻近发展到多维邻近,实际已经包括了社区邻里关系问题。故文中以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结合马歇尔、阿罗的外部性和多维邻近理论进行分析。

每一区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同时具有与邻近其他区域类似的共性,且这些同质性、异质性随时空变化,空间距离也随着多维邻近产生不同的变化关系。由此,“空间近邻效应”可定义为:由于区域独特性和共性对多维邻近区域间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或各区域间的相对邻近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注:后半句类似但不同于周志春,孙玮琳,2004)。其可表现为外部性的溢出在空间距离(地理、经济、社会、技术距离)上的衰减,不一定符合地理第一定律但符合第二定律。其中包括:(1)正近邻效应。不同经济主体具有某种程度差异和共性的变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出现,增强该区域的吸引力,竞争力增强,即吸引力引起共性在其附近出现并加强。(2)负近邻效应。不同经济主体具有某种程度差异和共性的变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出现,使主体之间产生空间竞争,分流资源,从而使该地区的吸引力被相互抑制。正负近邻效应可分别对应后文的空间正相关和负自相关,以说明独特性和共性的动态调整存在某个门槛值,超过该空间距离则产生区域竞争,这可部分解释地区间产业同构与异构的原因。现有关于邻近的实证研究主要以验证邻近概念化为主,更多的研究开始评估邻近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国内对空间近邻效应的研究大多以区域分析(次区域合作、旅游区资源、区域差距)、城市或企业集聚、工业布局、人口流动、土地利用、外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创新或企业技术和知识溢出等为角度,结合制度分析的较少。制度变迁空间分析的任务,还在于“认识经济活动在具体区位如何关联,以及与其他区位的另一些经济活动如何相互关联,进而认识经济活动在这些相互关联发生变化时,空间分布如何发生相应变化”(陈宗兴,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