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2013年4月下旬,我在浙江一带考察诸如民间信贷、P2P、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新金融业态。4月25日,我们一行离开略有些灰蒙蒙的温州。前不久刚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和“跑路潮”似乎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些阴影。我们沿高速公路从温州向北,穿过一片山岭后,视野渐渐开阔,看到的青山绿水提醒我们这里已是江南。几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台州。台州是浙江中部的一座工业城市,有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化工、模具塑料、家用电器、服装机械、阀门水泵、工艺礼品、食品饮料、鞋帽服装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台州虽然也有像吉利这样的大企业通过收购沃尔沃实现规模上的突破,从而在2012年跻身《财富》全球500强,但在企业构成上主要还是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为主。
我们的调研目标是台州银行。台州银行、民泰银行和泰隆银行这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上都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几乎覆盖了台州境内的所有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征信困难,使小微企业贷款难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台州的小微企业似乎没有这方面的烦恼,这在中国近300个地级城市中是个异数。民营银行也因此变成了台州的名片。在台州银行并不奢华的会议室里,银行执行董事施先生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台州银行的历史、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会议和随后我们之间的若干次电话交流中,“商业模式”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台州银行的前身是路桥银座城市信用社,创建于1988年,2002年3月13日与8家台州当地的信用社合并为台州市商业银行,是中国第一个非国有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9月9日,台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台州银行。经过近25年的发展,台州银行已经具有相对较大的规模。截至2012年底,台州银行注册资金已达18亿元人民币,全行存款总额达579亿元,贷款总额439亿元,贷款不良率仅为0.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台州银行有超过62000个客户,平均贷款金额仅为人民币43.6万元,并且绝大部分贷款是信用贷款,没有抵押品。台州银行是名副其实的小、微企业的银行。
中国金融体系一直面临金融服务覆盖面窄的结构性桎梏,尤其反映为经济生活中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长期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台州银行以此为机遇腾空出世,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在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台州银行最近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都保持在30%左右,比国有银行平均高一倍,展示了该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独到之处。“专注于小、微企业,心无杂念”;“员工有理想、激情,把小微金融当作事业来做”;“我们找到了服务中国小微企业的合适方式……”谈到台州银行的成功时,施先生特别强调这几点。的确,台州银行现有的5 000多名员工中,一线业务员就有3000多人。他们薪酬虽然比其他金融机构要低,但他们不怕付出,勤跑客户,执着于小、微金融服务事业。(www.daowen.com)
把施先生所描述的点与面结合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坚持企业理念,不懈努力提升投资资本收益率的图景。这样的优异表现如果能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必然会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本身。按照本书第三章中提出的定义方式,台州银行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企业!但是,台州银行的商业模式是否是最优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施先生谈到了监管机构对城商行异地开设分支机构的种种限制,这阻碍了台州银行在规模上的提升,台州银行在小微金融方面的比较优势很难获得规模经济。他也谈到了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台州银行又不像国有银行那样有丰富的资金来源和国家的隐形担保,在吸收存款方面完全没有优势。一旦出现银行挤兑,台州银行将非常脆弱。虽然台州银行现在很成功,但什么才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获胜商业模式呢?施先生讲到了他的纠结……
时空转换,北京,2013年7月的一个下午,我在朝阳公园附近的一家咖啡厅里和泓华医疗集团的董事长曾人雄先生讨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商业模式。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已是大势所趋。曾人雄谈到了中国医疗保健业的现状。中国2011年的医疗开支只占GDP的5%,而美国同年医疗总开支占到了GDP的18%;中国人均医疗开支在2011年只有278美元,美国则高达8608美元,中国的人均医疗开支甚至远远低于同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807美元)和巴西(1121美元),仅比印度高一些(注:印度2011年人均医疗开支为59美元)。
曾人雄也谈到了他的医疗梦想。泓华医疗集团致力于提供卓有成效和温馨便捷的全面医疗健康服务,提高中国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医护人员幸福感。医疗行业需要大量的投资,基于对中国医疗行业多年的研究,他深知在这个领域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在商业模式上有大的突破。医疗行业进入门槛很高,它可能是所有行业中资本密集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就根本没有进入的可能性。而大量的资本投入也使得在医疗行业中获得比较高的投资就资本收益率变得极为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产业资本投资医疗保健行业,但真正成功的例子尚不多见的原因。大家仍在苦苦追寻好的商业模式。什么是中国医疗行业未来的获胜商业模式呢?曾人雄提到了他的理念——通过各种创新方式探索“轻资产”模式,通过打通医疗保健行业的产业链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盈利水平等。我很高兴他的这些思考和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应和了本书中一再强调的围绕提高投资资本收益率来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
我知道,在同一时刻,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家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在中国,该怎样去寻找可持续的优秀商业模式?企业该如何做到从大到伟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