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为了支持我省经济发展,多年以来,国务院给我省批准的各种省级以上的园区数量在全国属于比较多的。根据有关资料,截至2018年底,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园区目录中,全国共有2543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2家,省级开发区1991家。甘肃共有66家开发区被纳入本次公告目录,其中,国家级开发区8家,省级开发区58家。另外,我省还有国家级新区1个,几个国家级农业园区,省政府历年批准和建设的市州级开发区30个,县级园区约有几百个,还有若干专业市场以及孵化园、电商园等,总体数量在300多个。但是,目前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不要说与东部的园区比较,就是与西北周边省区同类型的园区比较,差距也非常大。不仅如此,近年来在我省园区管理中还出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这就是园区升级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我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总体发展状态来看,园区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园区建设的目标难以实现。经调查可知,我省目前园区的发展整体状态不好,没有形成一定的总体经济实力,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小。2017年,全省各种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451.47亿元,约213亿美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2.0%,分别约为成都和新郑保税区进出口的40.96%和42.34%。2017年,全省工业园区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2.54亿美元,约占全省进出口的55%。2018年的发展状态也呈现一般化,没有什么亮点。
二是从占有土地规模的角度看,截至2016年,全省35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际建成面积为488.2平方公里,累计批准企业用地为357.8平方公里,现入驻企业6408家,带动就业60.5万人。再加上2018年我省再增加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原有的市州和县级园区等,估计所有园区占地面积有数万平方公里,其中,相当部分土地属于耕地,有些属于城镇用地。大量园区的建设,目的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平台,希望能够借助园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增长区。但是,发展状态一般,同时还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
三是从园区结构来看,国家级园区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领军功能,省级园区状态一般化,县以下园区情况更加糟糕。关于国家级园区,如果包括我省的国家级新区和农业开发区,我省的国家级园区就有10多个,但是,这些年以来的发展效果不是很理想。2018年,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家的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6%、7%和8%,增长速度尚可,但是,这三个“核心园区”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总计却只有205亿元,约30亿美元,只比银川国家保税区的进出口多26%,如果把地区生产总值也加进来比较,就远不如银川保税区一个园区了。(www.daowen.com)
四是从园区发展总体效率来看,我省与其他地区差距很大。多年以来,在全国主要园区发展效率评比中,总体效果都比较差,几乎在所有类型的园区评比中都没有入选。比如,依据2016—2018年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发展业绩评估结果来看,我省没有一个园区进入前列,也没有一次进入前100名。而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新疆和宁夏等,却都有入选的园区。
五是从与西北邻近省区的比较看,差距也很大。现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比较如下项目:进出口增长速度,陕西省是29.3%的增速,我省只有6%左右;陕西省的中欧班车“长安号”共开行1235列,平均每天能够开出3.8辆,国际货运班列货值17.2亿美元,重载率、货运量、实际开行量三项指标稳居全国第一,而我省武威市的国家级保税区全年平均每17天才能开出1列货车;西宁国家经开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1亿元,而兰州经开区只有60.3亿元;2018年,乌鲁木齐经开区完成4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5亿元、进出口总额175.7亿元,综合发展水平位列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第55位,而兰州经开区的进出口贸易额只有11亿元。
六是从园区管理体制来看,虽然模式相同,但我省大多数“管委会”的工作思路和效率确实存在问题。就园区管理体制而言,我省园区基本上都是采取政府管理体制,所有的管委会都有行政级别,管理干部也分成等级,园区级别越高,管委会的领导干部和科室配备干部的级别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园区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上,而是放在升级上的根本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省某些园区实际上已经变成当地的“第二行政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