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肩负着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作用,作为全国第二大发展集团,中部地区拥有交通网络密集、产业聚集效应明显、煤炭能源充足、人口资源丰富等众多特点,自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六省在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东部的优先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是全国协同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中部地区同东西部地区的开放合作趋势明显加快,且呈现出中心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发展的良好态势。因此,充分了解中部地区的协作发展可以为甘肃下一步的城镇化、工业化带来启发。
(1)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运城市(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渭南市(陕西省)和三门峡市(河南省)四个市,共辖47个县(市、区)。其中,临汾市17个县(市、区),运城市13个县(市、区),渭南市11个县(市、区),三门峡市6个县(市、区)。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6%;总人口1686.84万,占全国的1.27%;耕地总面积2634万亩,占全国的1.43%;地区生产总值2202亿元,占全国24.66万亿元的0.89%;人均GDP约13000元,为全国(人均17500元)的74.2%。[14]作为黄河流域覆盖的地区,三地区习俗相同、文化相近、人文交流频繁、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延伸程度高。当前,三地区要在黄河流域治理、现代化农业产业、交通物流、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协同发展模式。到2020年,“黄河金三角”整体经济质量得到提升,协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将会更加成熟,承接全球产业、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制度、产业链将会更加健全,黄河流域协同治理取得明显的成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等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2)中原经济区域
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全省及山西、山东、安徽、河北部分地区,涵盖5省30个地级市及3个市辖区、县,总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总人口16529.78万人,生产总值68616.33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全国经济第五增长极。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中原经济区规划》施行。该规划提出,为加快中原地区的互通性和外部连通性,要建设河南郑州至江苏徐州、河南商丘至安徽合肥、河南郑州至重庆万州等跨省域的快速铁路,为打造横纵相连的铁路网络提出明确目标,继续实施郑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增强郑州机场客货两运输送能力和外通能力,着手研究炼化、水利、能源、物流等实体产业项目布局。该规划指出,未来要加快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城镇化推进速率,为构建功能化的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中原地区与长三角经济区、津京冀经济区的联通速率,同时做好对珠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承接工作,有序实现产业自东向西的战略转移,加快地区协同性发展,减少资源同质化竞争而造成的浪费,最终实现发展中部、带动西部、支撑东部的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步伐。
(3)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安徽合肥为中心城市,构建涵盖大部分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群组合,其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等众多中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3%,总面积为世界城市群占地面积之最。据有关数据,2014年,该地区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目前,由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先后在交通、旅游、商务、科技、农业、卫生、知识产权、文化、教育、水利、工商等领域签署了跨区域合作协议。省市县三级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协同发展机制。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较好的产业技术优势,目前已建成分布在武汉、襄阳、长沙、株洲、合肥、芜湖、景德镇、新余等8个城市的2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借助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基础较好的优势,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四个地区的城市腹地的经济质量日益提高,为打造融合产业、延长产业链提供了产业优势。杭州—新安江—景德镇的高速公路、武汉—长沙—南昌的环路,形成了四省之间的高速公路主体,再加上众多高速公路穿织而过,从而形成了全国公路网最为密集的地区,为地区之间的密切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www.daowen.com)
(4)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8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总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未来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大,消费水平尚有大幅度提升空间。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空间日益受限的情况下,必将是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是未来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区。因此,加快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进一步做强汽车、冶金、化工、家电等优势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增强该地区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其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能力,提升周边提取协同发展的意愿,从而有效保障该地区在产业选择、制度设计、市场选择等方面向着地区开放合作的方向发展。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3个市,以及鹰潭、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总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环鄱阳湖地区由于水系发达、水产丰富、土壤肥沃,因此属于资源开发型地区。该地区海、陆、空交通发达,拥有20多个内陆港口,目前已经构成了我国最为密集的内陆港口群,形成了以港口为依托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货物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该地区借助码头经济、港口经济,已经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同时,依托现有资源,逐步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纺织、食品等支撑该地区发展的重要核心产业。下一步,按照国家的战略定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成为全国战略型产业重要的培育基地、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以及极具特色的资源型产业重要的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6)大太原都市圈
大太原都市圈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中心,以晋中市的榆次、平遥、太谷、祁县、介休,吕梁市的汾阳、文水、孝义、交城,阳泉市的郊区和盂县,忻州市的原平和定襄等16个县级地区为核心圈,总面积大约为2.5万平方公里,在经济总量上占山西省的40%左右,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山西与其他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根据《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草案》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太原都市圈主要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基本圈层、拓展圈层。核心圈层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和阳曲县城组成,是整个太原经济圈的经济带动中心和辐射中心,也是全省旅游业、服务业、交流业、物流业的重要聚集区域。基本圈层则是与经济圈核心区外围扩散、支撑并且紧密联合的区域,范围包括3个地级市的16个市县:太原市的市区以及下辖的古交、清徐、阳曲、娄烦4个经济大县,晋中市的榆次、寿阳、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7个与太原市经贸往来频繁的县区,吕梁市的文水、交城、孝义、汾阳等4个与太原市产业关联程度较高的县区。拓展圈层则定位为未来大太原都市圈向外发展以及接受其他中原地区的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区域,主要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五市中心城市之外的城镇区域,这些区域城市待开发程度较高、土地空置率较高、开发成本较低、区域之间经济关联度不强,因此,是经济圈主要拓展的地域。三个圈层功能化程度较高、互补优势明显、产业结构合理,自2010年《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太原—晋中之间的投资大幅度增长,人口聚集程度大于流出程度,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因此,中心化地位明显突出。基本圈层作为支撑中心区域和对接外围区域的地区,其在主要产业优化、现有资源整合、技术攻关研发等方面加强区域关联度,为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外围经济区重点以太原—晋中—清徐—阳曲为城镇化建设中心区,以介休—孝义—汾阳为经济圈次核,巩固和拓展两个区域投资与经济的关系,充分挖掘各个县区的优质资源。下一步,大太原经济区在中原地区的中心带动作用会大幅度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产业协同优化程度日益提升,承东启西的发展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