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化发展”调研组一行9人赴江苏和四川两省开展调研。其间,与江苏省科技委、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天华专利代理公司、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以及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四川行之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成都天嘉等机构进行座谈交流,并参观了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清华昆山启迪孵化器,以及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绵阳)科技城。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基本情况
江苏省近年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坚持把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放在整体经济发展布局中推进,始终按照“创新机制、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发展产业”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总体呈现出量质并举、重点推进、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在全国位列前三位。一是知识产权服务规模不断扩展。“十二五”期间全省专利代理机构发展至224家,执业专利代理人增加至886人,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截至2016年5月,江苏省拥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800余家。业务范围从单纯的专利、商标代理业务逐步拓展到质押融资、金融保险、评估运营等新兴知识产权服务业务。二是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逐步扩大。全省培养知识产权高级工程师186人,知识产权工程师413名。三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了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管理示范化建设试点、组织专利代理机构星级评定等工作。
(二)四川省知识产权发展基本情况
四川省始终把知识产权作为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以实施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以深化企业、园区、城市、县域知识产权工作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一手抓创造运用、促进自主创新,一手抓宣传执法、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营造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实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成为西部省份的排头兵。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拥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300多家,从业人员3500多人。其中,商标代理机构有273家;专利代理机构有41家,分支机构有26家,从业人员达2479人。2015年,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利润1.54亿元、税收0.60亿元;代理专利申请61259件,同比增长27.95%,约占当年全省专利申请量的55%;代理商标注册量52006件,同比增长19.20%;促成专利许可转让2324件,同比增长52.99%。
二、两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江苏和四川两省的政府作用发挥较好,尤其在理念创新、政策制定、政策落实方面作出了较好示范,江苏省的做法在全国都具有较好示范,四川则在西部省份中拔得头筹。总体看,两省在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及政府作用发挥、知识产权服务载体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重大工程、“三合一”改革、“科知局”改革、行业自律、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值得北京学习和借鉴。
(一)知识产权高端化发展的思考
知识产权服务涵盖六个领域:办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商用化服务、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每个服务都涉及市场平台、机构、机制、人才、环境、监管,而且每个服务都有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时间内,政府较少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企业的政策较多,原因在于服务和佣金都来源于企业,企业在创造财富、提供税收。
目前,服务层面有基础服务和高端服务,知识产权是以权利为中心,获权、维权和用权。获权和维权工作属于基础服务,而高端服务在于用权。在服务的六大领域中,办理服务和法律服务是基础服务,信息服务和商用化服务是高端服务,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既属于高端服务又属于低端服务。作为政府部门,重点在于搭建市场平台、完善机制等。高端服务是整个产业链延伸的需要,是根据条件、基础、队伍循序渐进;除此之外,高端服务还取决于需求。无论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是机构提供的社会服务,主要指的是对企业、高校院所等机构服务。有需求就有服务,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提供服务方也会引领需求。过去认为是需求拉动服务,而现在是通过供给来改变需求,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提到了激发需求。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需求不明确,好多企业不知道专利有何用处。目前,四川省在基础需求上已发展起来,但高端方面的需求还没发展起来,而且高端服务难度比较大。
由于需求的上升,在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前提下,从供求关系来讲就要考虑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关系的平衡。从公共服务来讲,政府对搭建平台的意识和投入强度不够,特别是知识产权方面。在知识产权工作上,政府的犹豫体现在,认为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制度,不需要政府的管制。科技的平台替代知识产权的平台,科技的平台和知识产权的平台两者的关系与大环境、体制机制、投入机制等都有关联。实际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没获得更多的支持平台建设的能力。伴随着“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社会服务变化很大,基本上完成了基础服务方面的积累,正向高端服务前进。“十三五”期间,公共服务的支持和社会服务的支持如何在政策层面把握,需要针对供需关系作深入研究。
(二)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政策体系
江苏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省知识产权局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全省各地出台财税、人才等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到江苏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江苏省具备较强实力的服务机构开展跨区域经营。2016年以来,江苏省先后印发了《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江苏省专利代理管理条例》《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江苏省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江苏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促进计划实施方案》等。在江苏省局的带动和引导下,地方也印发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四川省12个省直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在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育、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监管和管理以及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环境6个方面提出了23条措施。此外,成都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颁布了市级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成都市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出台了50余个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文件。成都高新区先后出台了《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
(三)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载体建设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建设了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南京中心)、国家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泰州)中心和中国南通(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南京中心)建成了南京中心门户网站、服务与管理系统、检索分析系统等特色业务系统,探索建立了南京中心理事会、知识产权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构建了以中心为主导、各地服务中心为节点、服务联盟与专家顾问委员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服务模式,服务区域覆盖了江苏、浙江、山西、辽宁、吉林、新疆、河南、安徽、河北9个省(自治区);国家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泰州)中心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中国南通(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正式运营。依托4个国家级中心,全省积极构建了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四)推进“三合一”改革试点
专利、商标、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等都属于知识产权范围,但长期以来,知识产权局只管专利,而商标、版权等分属于工商、版权局等部门管辖。由于执法部门不一,执法标准不一,管理中常常出现“多头管理”的尴尬局面。“三合一”体系改革,将由一个部门负责所有知识产权,通过专业队伍统一管理和执法的方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有利于避免重复调查,促进执法标准统一,进而提升执法权威,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软环境。2016年,江苏南京开展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旨在解决知识产权领域“条块分割、多头执法、执法力量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一工作列入了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要点。(www.daowen.com)
(五)加强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联系,开展“科知局”改革试点
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促进知识产权和科技发展深度融合,机构之间的融合发展非常重要,也更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四川省部分城市采取了科技局与知识产权局合二为一的做法,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产权局隶属于科技局,因此机构名称是“科知局”,体现了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科知局”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若干工程
江苏省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发展,在加强贯标、战略推进计划、高价值专利分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省战略推进计划,每个项目资金额度高达几百万元,体现了江苏省重视知识产权发展的力度。同时江苏省结合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加强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深入研究。建议北京知识产权局结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深入开展若干知识产权发展重大工程,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
(七)推动设立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成都市探索以知识产权大数据为核心,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为载体,挖掘海量知识产权数据深层价值的新模式,按照“政府引导、专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导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和企业开展专利托管、收购、高价值专利池布局、转化、交易、产业化,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同时成都市还积极推动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共同出资建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引导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推动发展投贷联动、担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新模式。探索知识产权创造与运营的众筹、众包模式。
支持“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成都市建设了成都“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采用O2O模式对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知识产权服务,汇集各类科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454家,提供服务产品近1674项,已面向成都市10513家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服务。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完成7个行业数据库和46个企业专题数据库建设。建议北京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建设。
(八)加强行业自律,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
加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发展非常重要,江苏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行业自律。
(1)推进专利代理人协会组织建设。专利代理人协会组织的建立,为专利代理行业提供了一个凝聚力量、规范发展的平台,对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建立健全了协会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专利代理人协会会议,研究代理人行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推动协会管理工作正常化。推进协会工作智能创新,并将专利代理机构星级评定、百件优秀发明专利文件评选、专利代理机构报告公示和专利代理人在职培训等工作职能逐步向协会转移。
(2)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江苏省建立了代理人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引导代理机构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转变,提升行业诚信度。加强诚信评价结果运用,将诚信情况与年度报告公示、优惠政策享受、机构评选等工作结合起来,促进代理机构自律发展。
(3)发挥专利代理机构惩戒委员会作用。推进专利代理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定期对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标准、诚信状况、职业道德等情况开展调查和综合评价,对违反专利代理管理办法、严重影响行业声誉及给创新主体造成损失的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给予严肃查处。
(九)采取多种形式,培育高端复合型人才
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在知识产权人才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2013年9月,江苏省发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为高端合作培养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开创了新的模式。2013年11月,集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和专利转化中心为一体的苏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正式成立。江苏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16年,江苏省共有各类知识产权培训机构12家,基本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相互协同的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体系。2013年,成都市高新区获批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截至2016年,累计接待医药部等15批次77位审查员到硅宝科技等40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及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参加实践交流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和产业技术专题培训14期、专利诊断面对面座谈会2期,参与企业、高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共计12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实践基地服务审查员和地方知识产权事业的平台作用。建议北京采取设立知识产权研究院和培训基地、增加培训机构、加强对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地位和价值的认可等形式培养知识产权人才。
【注释】
[1]本报告由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各民主党派及北京市科研院联合完成于2016年,报告中各项数据的统计日期均截至报告完成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