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层次低碳试点示范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近年来,广东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在全国首创的碳普惠制正式落地,建立起城市、城镇、园区、社区、企业、产品等多层次的试点示范体系,通过示范带动凝聚社会共识,使得低碳生产生活深入基层,并真正惠及群众百姓。目前,广州、深圳市被列入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首批确立广州、珠海、河源、江门和珠海横琴、佛山禅城、佛山顺德、韶关乳源、河源和平、梅州兴宁、梅州大埔、云浮云安等四市八县(区)为省级低碳试点。低碳城镇方面,选取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国际低碳城纳入国家首批低碳城(镇)试点,佛山南海西樵镇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低碳示范重点小城镇。低碳园区方面,选取广东状元谷电子商务产业园、广东乳源经济开发区、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为省内首批低碳园区改造试点,安排超过1500万元支持园区项目建设。低碳社区方面,选取中山市小榄低碳社区、河源市和平县鹤市镇低碳社区等5个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开展低碳示范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断完善全省多层次低碳试点示范体系,加快建设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碳强度考核工作组考核结果显示,2015年广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为0.8451吨/万元,“十二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累计下降率为24.0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累计下降19.5%的目标。
2.大健康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作为全国著名的医药大省、医药强省,广东继续发挥骨干企业的支撑及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大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初,深港两地正式形成深港大健康科技合作建设方案,两地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要方向,利用深圳的产业配套能力和香港国际信息中心的有利条件,搭建大健康领域的“两平台一园区”(包括深港大健康科技基础平台、深港大健康交流合作平台,以及深港大健康科技产业园),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引导企业聚集,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预计5~8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成以中医药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为核心,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培育发展若干自主创新能力强、在国际上具有科技引领作用的著名企业和研究机构,新建一批创新载体,在生命信息、个体化治疗、数字化健康管理等领域实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阶段性成果。目标到2020年,入驻园区的企业达到500家,国际著名医疗机构达到20家,健康管理、康复疗养、健康服务等机构达到120家,产业每年增加值达800亿元。(www.daowen.com)
3.科技服务“三农”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广东通过粮食春耕、农业科技、医疗卫生科技下乡活动,加深了农民对科技的了解,营造了广大农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实施效应逐渐显现,突破一批农产品安全新技术,制定一批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技术和产品在多个企业和生产基地进行试验示范,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追溯一体化链式农产品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填补了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相关技术规范的空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全省还着力组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农业科研成果项目库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盘棋”农业科技创新格局和“一条链”农业科技组织模式。当前,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7%,居全国第二位;农业行业累计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励174项、农业部科技奖励82项、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1056项目;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00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0多家;产出“温氏WS501”配套系统、超级杂交稻“五丰优615”等一批具有巨大产业价值或开发潜力的创新技术与新型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