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广东是国内最早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省份,“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扩展和提升速度也比较快,但整体看,城乡、区域、不同人群之间非均衡特征依然突出。一是农村民生建设“欠账”依旧较多。广东省社科院关于“粤东西北地区的农村社会治理”调查结果显示,接近70%的村民认为农村增收困难,就业机会不足;此外,农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出好价钱、教育质量和条件太差、农村道路桥梁饮水等基础设施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突出。例如,目前调查中有干部和群众反映,乡村医生不仅人数比较少,且大部分是原来的赤脚医生,有医师资格人数更少。二是不同地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不一致。由于目前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采取的是以县(区)为主体的局部均等即相对均等为主导的推进战略,省市县共同负担的财政支出模式。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市县两级财政困难,自有财力满足不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部分项目即使有中央、省的补助资金,但由于市、县级配套资金保障不了也难以实施,影响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的推进。三是流动人口的民生诉求难以真正满足。广东是全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全省人口分离的流动人口超过3000万。尽管近年来各地已经通过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积分享受公租房等政策创新让部分流动人口获得市民待遇,但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向流动人口开放市民待遇的口子仍然比较窄,能够通过现有政策创新获得市民待遇的名额和人数非常少,离流动人口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庞大的流动人口长期处于“半市民化”状态,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容易形成城市新“二元”结构,引发社会矛盾,给社会治安、公共秩序造成较大压力。
图3 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布(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