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朝着“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扎实迈进。
在这一年里,社会与民生领域发展被作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受到高度重视。2016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提出,“要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切实保障底线民生,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使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超过七成;继续深入实施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水平稳步提高;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不断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年里,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劳动就业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居民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有效缩小;教育现代化扎实推进,教育公平逐步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卫生强省建设扬帆启航;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持续强化;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工程深入实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层治理创新百花齐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这一年里,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不仅关心关心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而且关心民生背后的权利和利益分配问题。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公共参与意识和要求明显增强。广东积极回应社会发展趋势,把惠民生与促民权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保障公民权利,更加注重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强化管党治党意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继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做好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尊重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权;积极开展民生服务需求调查和评估,强化网络问政和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www.daowen.com)
尽管当前广东社会与民生发展整体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毋庸讳言,广东社会与民生领域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经济下行压力条件下,社会与民生发展在有的地方往往容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社工委与政法委机构深度整合后,社会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和顶层设计亟须重新理顺;社会各界对社会民生领域发展的共识尚未形成,政府是否应该介入公民福利以及介入的方式和程度等问题依然争论不息;居民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对接的难度越来越大,政府自以为做了很多事,老百姓却不买账;大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甚至抵消掉了部分政府改善民生的成效;陌生人社会的社会信任机制尚未建立,特别是民间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感较强,甚至面临陷入“塔西佗陷阱”的风险;等等。总之,广东既存在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存在包括优质公共服务在内的各方面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这种不公平情绪的不断酝酿发酵,甚至有导致社会撕裂的风险。
广东社会与民生发展亟须将共享发展理念转化成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安排。发展与公平是一个善治良序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两翼或双轮,任何偏废都可能发生坍塌而落入陷阱。共享发展本质上是公平发展,既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变,又强调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实现共享发展,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共享权利。未来广东社会与民生发展的重点要从简单地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向现代社会制度和现代社会福利模式的重构转变,要把社会体制改革变成一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进步运动,以共享发展重振社会团结,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