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融发展的定义衡量金融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衡量金融结构的状态。此外,因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所以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金融内部结构指标,二是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一)金融内部结构指标
戈德·史密斯提出了许多金融结构指标。
(1)主要金融资产(如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股票等)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2)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该比率是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的尺度。
(3)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该比率更详尽地衡量了金融机构化程度。
(4)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及保险组织)的相对规模。
(5)同类金融机构资产之和与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称为分层比率,它衡量金融机构间的相关程度。
(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部融资的相对规模。
(7)在外部融资方面,不同金融工具在已发行的各类债券和股票中所占的比重,如国内部门(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www.daowen.com)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増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1.金融相关率
在对不同国家金融结构进行比较时,可能遇到统计数字不全的困难。为此,戈德·史密斯提出把金融相关率作为金融比较的工具。该指标由于简单、适用、合理而被广泛使用。
所谓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时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的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它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规模的最广泛尺度。金融资产包括: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即股票、债券及各种信贷凭证);金融部门(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清算机构、保险组织、二级金融交易中介)发行的金融工具(如通货与活期存款、居民储蓄、保险单等)和国外部门的金融工具等。在实际统计时,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经济活动总量。
2.货币化率
货币化率是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主要用来衡量一国的货币化程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用货币作为商品与服务交换媒介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这种现象,可称为社会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货币是金融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货币化率是反映一个社会的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使用货币化率指标时,要注意使用的是哪个层次的货币统计量。
随着金融深化和货币化过程进展,发达国家的货币化率呈现倒U型,有一个峰值后再趋于平稳。我国还处于上升阶段,高货币化率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达。中国货币化率如此高的原因是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化的过程扩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进一步放大了M2。
除了以上提到的指标外,还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构造适宜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例如,用流动性负债比率即金融体系的负债(现金+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以及有息负债GDP的比值来衡量金融深度,该指标与金融相关率类似,反映了整个金融中介部门的规模:用私人信贷比率即分配给私人部门的信贷与国内总信贷的比率,以及通过金融中介分配给私人部门的信贷与GDP的比率来衡量信贷在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分配;用股票市场成交量比率(即股票成交量/GDP)以及股票的换手率(即股票成交量/流通股本)来衡量股票市场的发展程度等。
在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时,需要区别质和量两个方面。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风险的降低等反映了金融发展质量的提高,这些指标的发展通过便利经济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管理风险等加速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相反,单纯的金融数量扩张并不一定能产生上述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当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出现金融危机时,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就暴露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