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读事前和事后过滤器的作用

解读事前和事后过滤器的作用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之下,我所说的那些推荐和搜索技术都是“事后过滤器”。你大可以把任何东西扔进市场,由市场本身来完成去伪存菁的任务,而事后过滤器就是市场的心声。表6-3是两类过滤器的一些例子:表6-3两类过滤器事后过滤器就是市场的心声。放大而不是预测消费行为是事后过滤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当然,正如事前过滤器并不完美一样,事后过滤器也不完美。由于事后过滤器往往都是业余性的,有时候独立的评论不足,随性的恶意诋毁有余。

解读事前和事后过滤器的作用

这个世界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过滤器占据。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我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生活在一个匮乏市场中,货架、银幕和频道都是有限的,各个行业都是围绕寻找和推广好东西的目标成长起来的。这就是唱片公司的星探们要做的事,也是好莱坞的执行官和商场的采购经理们要做的事。在世界各地的董事会议室里,市场研究队伍天天盯着一堆数据,绞尽脑汁地预测什么样的东西可能卖得好,所以值得在宝贵的货架、银幕或页面上占据一席之地……当然还得预测什么样的东西可能卖不好,所以没资格得到这样一块风水宝地。

上面这一段的关键词是“预测”二字。这些过滤器和我所说的过滤器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它们是在产品上市之前实施过滤的。事实上,它们的任务就是决定哪些东西能够上市,哪些东西不能上市。我把它们称为“事前过滤器”。

相比之下,我所说的那些推荐和搜索技术都是“事后过滤器”。事后过滤器会鉴别特定兴趣领域内已经存在的东西,突出那些精华(也就是中肯、有趣、新颖的东西等等),压制甚至忽略那些糟粕。你大可以把任何东西扔进市场,由市场本身来完成去伪存菁的任务,而事后过滤器就是市场的心声。它们会疏导和放大消费者的行为,而不是试图预测这些行为。

表6-3是两类过滤器的一些例子:

表6-3 两类过滤器

事后过滤器就是市场的心声。它们会疏导和放大消费者的行为,而不是试图预测这些行为。

放大而不是预测消费行为是事后过滤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在现在的短头市场中,销售成本太高,货架空间太宝贵,市场中的供给方不得不极度苛刻地筛选产品。这些生产商、零售商和营销商们试图猜测消费者的意愿,提高自己创造大热门的几率,而且已经把这种事发展成了一门学问。显然,他们不可能每次都猜对。值得推向市场但却被忽视的产品与推向市场但却一败涂地的产品一样多。但幸存者们总会获得一种荣誉:他们对消费者的精神世界似乎有某种神秘的洞察力。(www.daowen.com)

但在长尾市场中,销售成本很低,货架空间有的是,你完全可以相信任何东西都有上市的那一天。

所以,在长尾市场中,过滤器的角色已经由守门员变成了顾问。像Google这样的过滤器不会去预测品位,只会去评测品位。像Netflix这样的事后过滤器不会把消费者一股脑地归入既定的人口和地理类别中,只会把消费者们当成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根据他们的行为判断他们的独特兴趣。像MP3博客这样的事后过滤器不会把产品赶出市场,只会刺激新的需求,为业已存在的产品创造市场。杰夫·贾维斯把这称为“第一人称市场”和“第三人称市场”的不同。

但在长尾市场中,销售成本很低,货架空间有的是,你完全可以相信任何东西都有上市的那一天。

总的来看,博客正在成长为推荐信息的一个强大源泉。我们有PVRblog和Horticultural(一个有机园艺博客)这样的独立爱好者博客,有Gizmodo和Joystiq这样的商业博客,还有随时可能偶然读到的其他任何博客的建议。(世界上似乎存在一个天然的行家联络网,他们知识丰富,也愿意通过博客分享他们的知识)。他们或许不够风光,影响范围也有限,但他们的可信度大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他们的读者们知道,这里有一个他们可以信任的真实存在的人。

当然,正如事前过滤器并不完美一样(星探们挑出的歌手并不一定都能成功),事后过滤器也不完美。由于事后过滤器往往都是业余性的,有时候独立的评论不足,随性的恶意诋毁有余。另外,用户反馈都是在信息发表之后才出现的。这样一来,原本可以被编辑发现的错误有可能悄悄渗入,即使事后过滤器的集体反馈能最终纠正这些错误,它们可能也永远不会彻底消失。

【注释】

[1]酸性爵士这类音乐是成长在爵士、funk、hip-hop之间的音乐。酸性爵士有三个基本元素:它作为一个极富力度的撞击而存在,起初的风格类似于爵士和非洲、古巴舞曲,但是它又固执地游离在funk、hip-hop和舞曲音乐之间。——编者注

[2]原AT&T的市话部门在1984年的一次反垄断行动中被分拆为7个地区性公司,这些小公司被统称为小贝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