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需求增长缓慢、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产业竞争力削弱等问题,加快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工业4.0将产生一系列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并推动制造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深刻变革,将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需求增长缓慢、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产业竞争力削弱等问题,加快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工业4.0将产生一系列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并推动制造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深刻变革,将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1.应对工业4.0背景下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

工业4.0以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对全球制造业影响深远,导致制造技术、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使未来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新趋势转化。诸如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增材制造等新技术将重构制造系统,生产者、服务者与消费者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互动交流,大众化趋同的消费模式逐渐被个性化趋异的消费模式取代,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逐渐被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一般技能劳动力逐渐被知识型劳动力取代,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模式。这些转变都可能导致中国制造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削弱,使中国制造原本的超大规模经济体所带来的规模优势、产业配套优势等国际竞争优势可能显著下降。

作为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的中国,受到新工业革命的影响可能远超其他新型工业化国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给中国带来一次利用新技术“变轨”实现跨越和利用全球价值链“重构”实现跃迁的重大机遇。利用好后发优势,实现“换道超车”,将是中国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

首先,工业4.0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导,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和生产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加速制造业的服务化、专业化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分工细分,服务业也将加速向制造业渗透。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制造业规模和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利用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加速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不仅将提升制造业效能和产品附加值,还将带动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孕育新动能。同时,新技术将驱动生产格局向网络化、分布式方向发展,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定制将占据主流,网络化的制造平台不断涌现。中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更加广泛、深度地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有望快速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其次,新技术革命将给大量处在后发追赶地位的中国企业带来“换道超车”、迈入前沿的重大机遇。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基础日渐夯实,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必将带来全球产业布局甚至经济格局的变革,引发新一轮竞争优势的更迭。就新兴技术或需求而言,特别是对处于萌芽期的新兴产业,技术体系尚不健全、技术壁垒尚未形成、产业竞争格局远未成形、需求变化和商业模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些都为后来者的追赶与跨越提供了全新机遇。近些年中国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领域迈入世界领先地位,恰恰是利用新技术变革实现快速赶超的显著案例。与此同时,新技术扩散也促进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发展,也给市场发展带来大量机会。

2.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面对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技术引进效应递减、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挑战,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点。(www.daowen.com)

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被破坏,各类要素成本急剧上升,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快速上升的要素成本和日益紧迫的环境、资源压力,倒逼着产业转型升级。中国要素成本在2000年之后快速上涨,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作为例,2001年和2006年先后突破了10000元和20000元,基本上五年翻一番。另一方面,土地、能源和环境状况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中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6年的18.27亿亩,十年间减少了1.24亿亩。同一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1996年的13.52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06年的25.87亿吨标准煤,十年间接近翻倍,年均增长率为6.7%。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更多的土地和能源资源为代价的,这种模式自然是不可持续的。

与此同时,当前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是,中国的工业还没有完成自动化。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应用率、设备数控化率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18年发布的报告,自动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转向自动化来满足其制造需求,全球制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6年已达到每万人74台。按区域进行划分,欧洲平均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人99台,美洲为每万人84台,亚洲为每万人63台/万人。按国别划分,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一的是韩国,其机器人密度为每万人631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但是2016年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也仅为每万人68台,全球排名第23名,仅为韩国的1/10。中国的机器人密度要实现工业4.0的发展目标,面临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的困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为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集约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才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口,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利用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大幅降低能耗和物耗水平,实现清洁、绿色、高效生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3.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应有之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任务和政策方向。“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深化供给测结构性改革,而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有效的制造强国的体制机制,实现制造业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制造业面临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问题。企业层面表现为:企业产品结构无法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不足。产业层面表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间融合度不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程度仍有待提高。区域层面表现为:区域专业化分工需进一步提高,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仍存在壁垒。要解决企业、产业、区域这三个层面的供给结构的问题,就需要推进制造业在每个层面的转型升级,深化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外需低迷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减速。2012年之后GDP进入8%以下的中高速增长轨道,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劳动力成本涨过快的压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基于低成本的数量扩张型工业化路径越来越难以适应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创新培育新的供给能力,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复杂的经济形势产生的倒逼效益和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推动效益,共同促使我国产业整体上向创新驱动的方向升级。应对这些挑战,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培育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新动能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能否抓住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各主要国家抢占未来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核心内容。对我国而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巨任务,如果把握好工业4.0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而且可能实现“换道超车”,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