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印度新总理角逐:权力竞争与耐心策略

印度新总理角逐:权力竞争与耐心策略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息刚一传出,印度政坛各派便纷纷出马,试图角逐新总理的职位。当时,争夺总理位置非常有势力的人物是在国大党内最有资历的德赛和当时的代总理南达。当夏斯特里的死讯凌晨3点传到首都时,英迪拉立即召集她的幕僚们商量对策。英迪拉表示了自己要参加这一角逐的决心,并且自信,只要运筹得当,问鼎完全有可能。在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之后,她决定不过早地投入角逐,等到政敌们两败俱伤,各方力量削弱时再予以出击。

1966年1月,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突然逝世。消息刚一传出,印度政坛各派便纷纷出马,试图角逐新总理的职位。

当时,争夺总理位置非常有势力的人物是在国大党内最有资历的德赛和当时的代总理南达。在各派之中,英迪拉虽有其独特优势,但就其政治势力而言,却算不上强大。然而,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英迪拉绝不袖手旁观。当夏斯特里的死讯凌晨3点传到首都时,英迪拉立即召集她的幕僚们商量对策。英迪拉表示了自己要参加这一角逐的决心,并且自信,只要运筹得当,问鼎完全有可能。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呢?在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之后,她决定不过早地投入角逐,等到政敌们两败俱伤,各方力量削弱时再予以出击。

主意已定,英迪拉表面上无意问津,跟谁都不争夺,而暗地里她却在观察形势的变化,并寻求支持。形势的发展果如英迪拉所料。德赛虽是党内元老,资历很深,在议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忠诚于他。然而他却不善于吸取以前的教训。在夏斯特里死后,便以唯一候选人自居,并且似乎总理之位非他莫属。他骄横固执,不愿意跟别人分享权力,他对于在1964年选举中剥夺他的应得权利的那些人怀恨在心,丝毫没有宽恕之意。德赛的表现大伤人心,尤其伤害了党内辛迪加派的感情,辛迪加派在国大党及政府中势力十分强大,并且擅长于幕后操纵。德赛骄横冷漠的表现使得他们十分担忧,因为在1964年,他们是阻止德赛上台的魁首,如果德赛上台,他们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他们决心要阻止德赛上台。然而,他们自己却选不出能与德赛抗衡的候选人。至于南达,他在尼赫鲁和夏斯特里的内阁中都是第二号人物,他的思想无懈可击,他想由代总理直接升为正式总理。辛迪加派对他做了权衡,觉得他还不能击败德赛。

英迪拉所盼望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各派之争到了白热化程度,而且裂痕很深,很难弥合,这对英迪拉非常有利。由于她在一开始就采取了静观的策略,各派对她比较放心,她几乎没有受到攻击,在公众心中仍保留着完美的形象。看准时机,英迪拉决心马上出击。她像救世主一样,来到辛迪加派面前,辛迪加派在她的争取之下,决定支持她参加竞选,因为她现在几乎成了唯一完美的候选人,她是尼赫鲁的女儿,闻名全国,任何地区或党内任何派系都对她没有特殊恶感。凡是那些由于德赛专横刻毒或思想保守而担心他来当政的人,也都认为联合起来拥戴英迪拉最好。英迪拉得到的支持日益增多,势力日益强大。她凭借自己的政治手腕,把大多数党员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德赛的政敌中,那些既不愿支持南达,又不支持恰范(另一位候选人),也不甘心支持辛迪加派的人,似乎颇愿意投英迪拉的票。国大党执政的十个邦的首席部长,经过辛迪加派疏通,也都公开支持提名英迪拉。他们的联合声明实际上是指示他们那几个邦选举出来的议员都投英迪拉的票。南达看到十个邦的首席部长都支持英迪拉,知道自己败局已定,马上退出了竞选。只有德赛仍决心要与英迪拉见个高下。(www.daowen.com)

德赛开始在竞争中对英迪拉进行谩骂和攻击,试图激起英迪拉应战,抓住她的破绽予以进攻。然而,英迪拉让他大失所望。她的态度仍如初始那样谦逊有礼,其风度让公众更加满意。大选终于进行了。果如所料,英迪拉在526名党员投票中,她获得355票,而德赛仅得169(两张废票)。成千上万的印度人聚集在议会大厦外面,庆贺她全面大胜。

狐狸的箴言】

冷静分析形势,不过早投入角逐,等到敌手两败俱伤,再迅速出击,你就能轻松赢得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