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了解四川省水运管理现状

深入了解四川省水运管理现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四川省航务管理局努力弥补水运工作短板,积极推进运输发展,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大力发展绿色水运,全面加强行业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积极融入南向通道,泸州、宜宾港首次开通至广州、广西钦州港铁水联运班列。全省铁水联运箱量达到3.5万标箱,同比增长25%。全省年内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4起、死亡5人。

2018年,四川省航务管理局努力弥补水运工作短板,积极推进运输发展,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大力发展绿色水运,全面加强行业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弥补发展短板有抓手 一是“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深入开展。紧扣水运高质量发展,聚焦行业发展短板,开展重点课题研究19个,科学系统谋划四川水运发展举措,省港口整合思路等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被省政府和厅党组采纳并实施。二是规划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全省港口岸线普查启动,为非法码头整治和港口岸线保护奠定了基础。加快全省内河水运中长期发展规划、水路交通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十三五”水运规划中期评估调整,4个项目调整纳入交通运输部省规划。渠江航运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岷江成都至乐山段航运发展规划环评编制完成待审。与云南省签署《推进金沙江航运共同发展合作备忘录》,金沙江下游航运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编制工作启动。三是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推进5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长江羊石盘至上白沙段航道整治项目工可报告已完成待审批,生态专题取得预审意见;岷江老木孔枢纽、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工程工可报告取得省发改委批复;渠江风洞子航电枢纽、沱江自贡段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工可批复前置要件土地预审一项正在进行;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项目初步设计取得川渝两省(市)交通部门批复。四是续建项目达到时序进度。落实《2018年续建重点水运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建立项目推进进度清单,加强重点项目跟踪督导,8个续建项目质量、安全等“五大”管理总体受控。2018年全省水路交通完成投资56.98亿元。

·推进运输发展有进展 一是多式联运发展成效明显。积极融入南向通道,泸州、宜宾港首次开通至广州、广西钦州港铁水联运班列。深入拓展东向通道,“天天直航快班(升船机)”和“水水中转航班”持续优化加密,新开通班轮航线2条,10条航线每周发班30余班。主动对接西向通道,“蓉欧+泸州港”班列顺利首发,蓉欧快铁第一条铁水联运线路正式开通。泸州、宜宾港在昆明、攀枝花等地建立无水港,与遵义、毕节六盘水等地签订合作协议,宜宾港进港铁路开工建设。全省铁水联运箱量达到3.5万标箱,同比增长25%。二是通航建筑物运行顺畅。建立嘉陵江船闸联合调度机制,嘉陵江亭子口以下船闸实现联合运行,过闸船舶累计1600艘次。亭子口升船机进入调试阶段。与云南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监管与服务,推动完成向家坝升船机试通航,升船机试运行正常,过闸船舶累计491艘次。三是运力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开展长江上游标准船型研究,研究推广适合嘉陵江、岷江等主要江河航行的标准船型及主尺度系列9型。通过清理注销完成个体客船公司化经营,442艘个体客船成立公司。全省省际运输船舶441艘,千吨级船舶304艘,平均吨位3070吨,比2018年增加80吨,通过三峡船闸船舶标准化率88%。全省省际水运企业79家,万吨以上水运企业31家,三级Ⅳ类以上船舶生产企业58家,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四是运输服务更加高效。泸州、宜宾港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泸州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泸州航运物流交易所完成筹建,“启运港退税+无水港”模式在泸州港先行先试。用好三峡过闸(升船机)绿色通道,全省121艘重点急运物资船舶优先过闸得到了保障。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制定《全省水路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工程实施方案》,下放自贸区省级审批权限7项,支持自贸区建设发展。加强大件运输组织协调,保障126批次3万吨大件顺利通过岷江运输。2018年全省完成港口货运量6862万吨、货物吞吐量5685万吨,同比下降;货物周转量27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7%。

·强化安全监管有创新 一是安全基础更加人性化。从人民群众水路出行需求出发,积极推进渡改人行桥建设,全省新开工建设渡改人行桥66座,已建成33座,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渡口改桥(2016—2020年)建设推进方案中的人行桥建设计划项目提前2年全部下达,全省已撤销渡口184个,渡口总数减少到1143个。试点实施渡船船舶图纸集中专家审查,完成8型公益性渡船后评估并重新优化,启动第三代客渡船标准船型研发。提高旅游船主要技术指标,建立海事、船检、运政联合审批制度,严把客船准入关。强化船员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全省采用“自建+租赁”计算机考场模式,船员考试全部实现无纸化,8家船员培训机构通过部局审核,1.3万名船员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二是监管责任不断体系化。新制定《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响应处置程序》,修订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约谈制度》等4个制度。以流域为单元,在全省6条主要江河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救援联防联动机制,预警响应和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更加规范有效。贯彻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实施意见,省政府安委会7号文精神在全省落地落实,地方政府和涉水部门职责得带理清。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开展中小型船舶、涉砂船等3个专项整治,组织沱江跨区巡航执法,省市联合应急演练2次,省市县三级共组织演练13次。三是监管过程逐步实现标准化。落实水上交通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动态调整和重大风险源联防联控机制,明确全省风险源辨识和分级标准,全省风险源、隐患、监管救助力量分布“两库一图”得到完善。对监管内容再量化,监管流程再规范,全面推广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标准化工作指南。全行业共组织检查组1.3万个,检查船舶3.7万艘次,检查渡口码头8000余个次,巡航里程17.2万公里(含车、艇),发现并整改隐患780起。四是监管手段加快科技化。全面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监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落实省级补助资金1.7亿元,市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县级监管中心启动建设面为24%,省级航务海事平台进入最后开发阶段。圆满完成甘孜堰塞湖抢险救援保障,成功应对嘉陵江、涪江、沱江特大汛情,处置水上交通突发事件37起,救助人命128人次。全省年内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4起、死亡5人。(www.daowen.com)

·推进水运绿色发展有措施 一是内河非法码头整治全面启动。强化督查督导,全面完成长江干线88座非法码头整治,生态复绿37.83万m2,恢复生态岸线12.25公里。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杜绝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死灰复燃。制定全省主要通航河流非法码头整治工作方案并纳入河长制年度重点工作,明确整治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年内各地均启动了整治工作并完成摸底核查。二是分门别类推进船舶污染防治。开展全省船舶摸底调查,建立船舶污染源台账,为“规范新建船舶、治理在用船舶、淘汰老旧船舶”奠定了基础。加强船舶检验工作,严格审查船舶图纸107套,把好了船舶设计源头关。大力推广新能源船型,2套新能源船舶设计图纸即将应用。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回头看,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动态管控。泸州、宜宾等10个市州印发并实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及联合监管制度,攀枝花、绵阳等9个市州完成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其余市州正加快推进。三是港口污染得到有效防治。乐山、内江、自贡等13个市州完成港口与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建设方案编制并由市政府印发,6个市州正抓紧推进。开展危险货物港口企业专项整治,全省从事危险货物经营的港口企业减少至6家。积极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联合省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建立合作保障机制,泸州、南充、宜宾港15个泊位建成岸电系统15套。2018年全省未发生港口和船舶污染事故,环保督查反馈2个问题的8个整改措施全部落实,回头看期间未收到新的问题反馈。

·行业管理见成效 一是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力推动《四川省航道条例》出台,在全省组织“宣传周”系列活动进行宣贯,为加强航道管理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四川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修订)》完成调研论证,《四川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完成立法后评估。对11个市州进行水路交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二是“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规范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审批事项,省本级行政权力全部纳入省政府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以优化服务、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方式,主动服务行业市场主体。省本级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和提前办结率均达到100%。三是惠民工程有效落实。深入贯彻落实调整后的农村水路客运燃油补贴政策,发放燃油补贴5647万元,保障了水路客运稳定。加快推进水路交通“厕所革命”,建成水路客运码头厕所25个,超额完成目标。深入开展行业扫黑除恶行动,重点整治水运建设、运输市场、河道采砂、监督执法等方面乱象,提升行业形象。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全行业选派扶贫干部78人,落实帮扶资金150余万元,帮助527人脱贫致富。四是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全省水上应急救援技能比武成功举办,144名队员参赛展示风采。弘扬四川航务海事核心价值观,全省4名个人、2个集体获部表彰。《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四川部分编纂按交通运输部时序积极推进。《中国交通报》、四川电视台等行业主流媒体专题宣传报道行业发展动态30余次,刊发各类新闻100余件,充分展示了水运行业形象。

(四川省航务管理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