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镇相比,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保障具有应急性,缺乏制度化,基本处于以家庭养老为主的阶段。从农民目前的养老方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其优越性是其他任何养老方式所无法比拟与替代的,因为是这种方式以血缘或姻缘关系为基础的,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承担年老家庭成员赡养义务的养老形式。家庭养老的主要内容包括为老人提供经济帮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的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功能已明显弱化。
(2)土地保障
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其生活保障,具有双重功能。同时,土地保障也是目前我国家庭保障的主要经济基础,但是我国的特殊国情使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严重不足。
(3)农村社区养老
在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低水平的平均主义的养老保障,是典型的农村社区养老。但是,随着土地承包制的实施,这种农村社区养老已经基本解体,二十多年来,农村社区化养老只在少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以社会福利的方式,提供退休费、举办敬老院、建设老年公寓等,但其覆盖范围非常有限。
(4)农村储蓄存款保障
依靠平时的积蓄来防老是很多人的选择。据调查,有近15%的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依靠自己省吃俭用形成一笔储蓄以备防老之用。因此,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的很大一部分将会用于未来的养老保障。(www.daowen.com)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针对农村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一些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最初以乡、村、社区为依托,资金主要由集体负责,按商业模式运行,由于保障层次低,范围小,资金筹集困难,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效果并不显著。
(6)商业养老保险
目前仅在少数发达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缺乏基本保障,商业保险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不可能普遍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通过对我国农村老人养老现状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村老年人目前基本还停留在家庭养老阶段,供养渠道单一,供养类型不够完善,传统养老模式未得到根本改变。除了经济供养,老人的社会、精神、娱乐方面的要求还未成为农村养老的内容。
第二,农村社会化养老虽已开始起步,有的社会化养老形式如五保养老体系、社会优抚体系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总体来说由于养老保障基金完全依赖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个人缴纳,既违背了公平原则,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难以稳定。
第三,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及良性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农村老人养老水平低下,家庭养老负担不断加大,养老风险高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