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将大学之道运用于企业?

如何将大学之道运用于企业?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启迪人心的一种温暖力量与正面教育。致以良知,行以明德,最终止于至善。孔子的学问,主要在于人道,人道以政为大。儒家经典著作中,《大学》作为一部阐明政道的书,是儒家最为重要的人道学问。《大学》提出三纲八目,是儒家管理哲学的总论。

如何将大学之道运用于企业?

大学》首章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古代“大学”的含义是“大人之学”,或指要成为社会中坚骨干必须学什么,或指孩子七岁读小学,十五岁成年则读大学。而上面那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度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茅忠群感慨: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是积极还是消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并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在茅忠群看来,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可是在当今社会,由于《百家讲坛》上某个专家的一句“伪君子不如真小人”,这句话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小人只要在为非作歹之后,说句“我是真小人,不像某些人表里不一,虚伪”,然后就将做坏事推到了光明磊落的地方,好像他自己做了一件伟大崇高且神圣的事情。就这样,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正确的时候,还偏偏去做的真小人倒成为当代人膜拜的对象。在我看来,这正是非明德的表现,一个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的人值得大家崇拜么?再来说这伪君子,何为伪君子?就是那些明知道是非功过,但是心里却闪过一些阴暗念头的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有恶念很正常,如果没有恶念,那也不需要圣人了,因为那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清朝曾国藩,被誉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圣人,他每天通过日记不断地反思自己,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就这样,最后曾国藩几乎成为一个完人,但是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自己也有欲望。

茅忠群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因子。对此,孔孟之学坚持“人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里还是良善为主,所以后天的教育,就是要依靠道德的引导把人性之善开发、鼓励、彰显、践行出来,让德善的力量在每一次观念抉择时都占上风。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以儒家荀子为主的“人性恶论”,在人心善恶的两面性上,他更强调的是人性中天生裹挟的恶之花,要改变人性需要“化性伪”。伪,就是人为的意思。所以他教出的弟子,是韩非子、李斯这样典型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强调“法”的严整,就是不信任人性的自我管束,要用法的手段来惩治人性之恶。

那么,人性既然天生具有善恶两面,最合理、最成功的应对方法,就是采用“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既要依靠德善的引导来实现自律,又要依赖法治的约束来实行他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启迪人心的一种温暖力量与正面教育。一个人如果能学会审视自我、不断地朝着光明前进,那么,这样的修身过程,就是大人之学,就是君子所为,就是大学之道。

致以良知,行以明德,最终止于至善。

有些人会说有至善吗?

茅忠群认为,答案是没有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既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

这也是大学要教给当代人的一个常识,人不应该停下追求完美的脚步。至善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也不会放弃追求真善美的脚步。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这两样都很难达到,但是都很美丽,所以才能震撼人心。

敢于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我们才是人。否则,仅仅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们与禽兽何异?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的最后引用《诗经》感慨地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人,总归要有精神寄托和追求。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志在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孔子的学问,主要在于人道,人道以政为大。儒家经典著作中,《大学》作为一部阐明政道的书,是儒家最为重要的人道学问。《大学》提出三纲八目,是儒家管理哲学的总论。孙中山先生对《大学》也极为赞赏,他说:“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www.daowen.com)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茅忠群认为,就个人来说,明德指良好的“德行”;就社会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儒家宣导修己以安人,明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企业家的明德,就是修善心、行仁事。

方太儒道的根本原则,也是以修己(管理者的良好德行)安人(管理者的良好管理行为)为核心的,明德以求尽乎为己之道,明明德以求近乎管理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在思想上要有一个高标准(明德),逐渐完善个人的修为,从不间断。培养自己的优良品德,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完善自己的管理行为,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发展自己的管理眼光,甚至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如此则具备了一个优秀管理者的良好素养,即做到了管理者的修己。

明德由心生,修己而安人。

管理者修己后,让员工的思想也逐渐得到提高(明明德),对企业的发展路线、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对企业的管理政策,对个人的发展前途以及个人与企业的关系,都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那么员工便可以理解管理的行为,约束自我的行为,并能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一视同仁、等同对待。使其明德于心则人心安,让心指引个人的行为则行为规范,这是管理的一种智慧,类似兵家的攻心为上,可达到老子的无为而治。

管理是明明德的历程。良好的修己,是德行;良好的安人,即为德政。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道理,便是明明德。有了这样的基础,企业便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和向上的凝聚力。如此,企业发展便会无往不利。

为此,方太请过很多国学老师来方太讲学,让员工切身感受大师的魅力。

方太把这种教育课堂称为“明师大学堂”。

明师,而不是名师。

何也?方太请老师讲课,不注重外在名气,更关注是否真的能把道理讲明白,能够悟透儒道。

在茅忠群看来,明明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对员工进行教育的过程。

茅忠群认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拔苗助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他对方太人的教育是通过熏化、感化,是内而化之,始终用春风化雨般的情怀,滋润那一颗颗干涸的心灵。他知道,做教育,浅尝辄止或者急功近利都将欲速而不达,甚至会适得其反。

“明师大讲堂”的目的在于通过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教育让员工学习儒家传统文化。把“育人”上升到高于“读书”“教书”的唯一目标或职责的地位,育人不能只是“教书”,成人不只是“读书”,不只需要知识,更需要德育培养,需要动手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因而需要更多地学习生活、艺术、健体、交际、心品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活动、实践。

如果说关爱是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欲望,那么教育则是开发人性、管理员工的欲望,让员工的欲望更加合理化、适度化、利他化。《三字经》上面说:“养不教,父之过”,所以可能最后要落实到主管部门自己去教育。但是茅忠群也不赞成什么都纳入考核,因为儒家文化还是期待很多工作可以自主自发地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