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领导垂范:方太员工幸福的关键

领导垂范:方太员工幸福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落地,首先看一把手的决心和行动,领导垂范是方太的基本特点,这是茅忠群领导力心得的枢纽。方太认为,员工即根本,要把员工当家人,成就员工幸福。在物质拥有之外,方太同样以知行合一的文化引导着员工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和奋斗者。对于方太人来说,他们受到这样的感召的氛围太多了。在方太,有两套完全独立的体系,教育和培训各一套。方太早上读经典15分钟这个活动,在制度里并没有强制规定。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点最关键文化落地,首先看一把手的决心和行动,领导垂范是方太的基本特点,这是茅忠群领导力心得的枢纽。他相信,领导者做到了,就能形成上行下效的风气,文化落地就成为自然的过程。

方太认为,员工即根本,要把员工当家人,成就员工幸福。40多项福利、健全的职业发展路径、良好的薪资水平,作为一家不上市的企业,每年拿出利润的一部分给全体员工分配身股……

在方太,每天上班的第一幕场景不是处理邮件、制订工作计划,而是诵读经典。这项由一个部门自发组织的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企业所有员工每日开工前的第一件事。在物质拥有之外,方太同样以知行合一的文化引导着员工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和奋斗者。通过修身养性,明白生命的意义;通过尽本分,了解工作的意义,最终成就圆满幸福的人生。

方太人对人的爱护,更多的是从提升人的心性、素质和品行来着手,他要塑造的是一种学习的氛围,内化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仁爱向善的理念。

方太认为,人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方太要让人在心的指引下,在仁善的感召下,做他自己愿意去做的事。对于方太人来说,他们受到这样的感召的氛围太多了。他们受到感召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修身养性的过程,修养好身心之后,再尽自己的本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在此基础上,方太提出了一个“两者五感”的说法,“两者”就是倡导员工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和奋斗者,同时要求企业为成就员工幸福而搭建一个平台、创造一个环境,也就是“五感”的环境,即安全感、归属感使命感、成长感、成就感

当然,方太并不是把幸福送到员工手上,因为幸福不是一个物件。方太要做的是搭建一个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员工追求幸福的环境,剩下的事情还要靠员工自己去追求、去创造,在成为一个快乐的学习者和奋斗者的过程中去体味幸福。

我们从小被灌输,学习是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思想,但是我们翻开《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是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我们要快乐地学习,要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茅忠群特别强调,我们真的要快乐地学习,因为快乐地学习就是修身养性。如果你学得很痛苦,学得愁眉苦脸,学得心不甘情不愿,甚至是学得满腔怨恨,那是没有效果的,也是不可能真正学进去的。

方太机械部的尚雨是一个不甘清闲的人,总是让自己很忙,忙什么呢?忙着学习,学习新知识,学习车间新进的设备,学习让他充实,学习让他快乐。他经常告诉他的徒弟,刀不磨锋不利,人不学路不宽,不努力学习会被社会淘汰。而且你学习的时候,要抱着积极的心态,这样你才会学得好、学得透、学得有意思、学得有收获。尚雨师傅的学习境界常常让别人自叹不如。他在言传身教中教会了徒弟们如何快乐学习,如何不断进步,如何提高自身价值。他常常告诉徒弟,人最大的快乐在于学习,在于有所得,在于将所学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茅忠群认为,教育不等于培训,方太也不会以培训的方式做教育,因为用这种方式做教育会失败。教育和培训是完全不同的,培训的目的是开发知识技能、动能,而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功能,开发心性的工程,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方太,有两套完全独立的体系,教育和培训各一套。茅忠群的理解是,对于员工培训,有的时候不得不强制执行,但是对于教育,则尽可能地不去做要求和限制,更不会去强制。方太早上读经典15分钟这个活动,在制度里并没有强制规定。晨读最早是从服务部门开始的,后来其他部门觉得这个活动挺好,每天读经典很不错,于是就慢慢传开了,最后全公司都喜欢读了。(www.daowen.com)

茅忠群认为,人,都是带着使命的,所以人生在世,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奋斗的。

从古至今,奋斗都是人生常态。古代农业社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常辛苦。读书人十年寒窗,争取为国效力的机会。普通人如此,圣人亦是如此:孔子为了实现儒家政治理想,周游列国14年,历尽艰险。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竞争无处不在。现代人无论家庭压力还是工作压力都更大,更加需要奋斗。

另外,人生的使命在于修齐治平。《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实现之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阐明人有伟大的使命,这也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所以,人应当要修齐治平,应当要奋斗。

有人认为享受才叫幸福,但如果我们意识到享受的后面有更多的苦难在等着我们,那我们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因为甘尽苦来。所以,惜福积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后面的苦越来越少,福越来越多。行善去恶才有福报,而尽本分是首善,所以要积福就必须要尽好本分。尽好本分不会轻而易举,需要奋斗,要积福,就必须要奋斗。

一般企业都只提倡艰苦奋斗,而方太却提倡快乐奋斗,因为茅忠群不希望看到方太人痛苦地工作,在痛苦中度过人生,这包含了儒家以人为本、方太以员工为本的大智慧。

孔子曾经描述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因为孔子有伟大的人生理想,所以他真正明白了学习和奋斗的意义。茅忠群也强调,当我们真正明白人生需要奋斗的道理,了解奋斗的意义,拥有伟大的梦想,那我们就会积极地拥抱奋斗,就会快乐地去奋斗。人人都向往快乐,但人人都盼着明天快乐、明年快乐、退休后快乐。今天的痛苦是为了明天的快乐,但这样的人往往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大家都没想到当下即可快乐,方法只需转一下念头,每一个当下快乐,那么一辈子都快乐。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快乐学习、快乐奋斗呢?这让茅忠群想起“仁者不忧”,他觉得他过去对快乐学习这个词理解得还不深刻,但自从他接触了“能量”这个概念以后,就更清晰了。这里的能量,指的是正能量。正能量也是这两年大家说得比较多的一个词,一个人如果乐观开朗、自信成熟、积极向上、勇于承担,就会让他人感受到正能量,大家也喜欢与这样的人打交道。

一个人的能量跟什么有关呢?跟他的爱心、他的念头有关。仁者是充满爱心的人,是心中有大爱的人,是心怀美好的人,是行善去恶的人,他的能量是越来越大的,内心也是越来越喜悦的。

茅忠群发现,有的人在处于艰苦的环境时快乐不起来,就是因为快乐还跟个体的能量水平正相关。能量高的人,无论如何都能快乐,所谓仁者无忧。仁者的能量水平相对较高,故而快乐无忧。孔子说过:“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为他们具有善根,在常人看来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感到快乐,他们都是能量极高的人。而能量低的人,即使在很好的环境里也不快乐。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感叹:生活越来越富裕,但却越来越不快乐,这就是典型的能量较低的人。所以,当我们明白道理后也感觉不到快乐时,就要意识到很可能是我们的能量水平不够高,因此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量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