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树立信仰优于一切

树立信仰优于一切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茅忠群认为,帮助员工树立好的信仰是一件先于其他所有事情的大事,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石。信仰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制度执行也将水到渠成。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极其“危险”的人,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企业永远也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说起这一变化的缘由,贾师傅认为是公司的文化感染了他,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

树立信仰优于一切

北师大一位教授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的“盛世”危言》,讲浙江老家见闻。他说,老家到处是新楼、新路、新街道,大家都很有钱,小镇上资产过百万的家庭非常普遍。但与此同时,大片耕地不见了,大量河流和池塘消失了,空气中充斥着有毒气体癌症患者数量大幅上升。没有人关心政治,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作为主流生活态度几乎控制了所有人的思想。

茅忠群看了这篇文章,深有同感。当时的方太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茅忠群总觉得自己高兴不起来。每当有员工因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商业行为规范而被开除,甚至是触犯法律而被移送司法机关时,他深受打击。这种挫败感甚至远远超过了成就感

他感觉自己那几年对员工的信仰教育做得远远不够。现在企业对员工的教育都来自西方的管理理论,如自我实现、激励理论、契约关系、职业观等,结论是企业靠制度来解决一切问题,认为制度才是最为重要的。但现实中,制度往往是有漏洞或呈现滞后性的,常常是出现问题,才想起完善制度。可是员工的错误行为已经发生了,这种错误行为的根源就是错误的价值观,导致员工出现甚至对于犯罪的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错误态度。

所以,茅忠群认为,帮助员工树立好的信仰是一件先于其他所有事情的大事,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石。信仰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制度执行也将水到渠成。

缺乏信仰的制度执行是一种被动的执行,往往执行走样,甚至让执行者心中积怨,而有了信仰的制度执行是一种自觉而有意识的执行,常常事半功倍且能持久。

另外,茅忠群还意识到,目前中国的很多企业文化建设都还停留在浅层。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缺乏真正的信仰,也没有起码的敬畏之心。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极其“危险”的人,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企业永远也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茅忠群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要从方太内部做起,全面导入儒学就是要做一次信仰的冒险,为制度找到灵魂。

不过,他清楚,这种导入如果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肯定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让人信服的前提是对人的真正关心和爱护。企业是由人组合而成的,是人的集合体,人是实的,企业是虚的。在制造业,企业就是由每日劳动在生产线的装配工和其他员工组成的,他们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理想和追求的活生生的人,也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独特心理、情感、精神和情绪的人。企业的一切价值都是由他们创造出来的。

茅忠群把“仁义礼智信、廉耻勤勇严”的人文内涵引入方太的同时,也把更加实在的措施拿了出来:

一方面,实行全员身股制度,不管是扫地的阿姨,还是公司的副总裁,都给予了分红股,只是数量多少不等,这与其他民营企业仅仅给部分员工或关键员工身股不同。因为茅忠群认为,在方太的每一个人都产生着价值,每一个人都不应仅仅与企业是雇佣关系。

另一方面,则实现全员福利制度,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方太的关爱,从车间的阅览室、休息室到休假制度等。

一句说教不如一系列的行动!

他非常注重改造和完善方太的人文环境,希望企业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运营体制和内在凝聚力。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得更远。

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她需要成长,更需要健康。在人或企业的精神世界里,还有些东西不能作为工具来用,它是真正内在的东西,有它自然的规律,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

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还有精神,只有身心都健康,才算是一个健康的人。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健康的外表,而企业的精神追求,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愿景及使命,只有这些都是向善和趋好的,这个企业才是真正健康的。在茅忠群看来,要想企业健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儒家教育。只有接受了良好儒家教育的方太人,才能呈现给人们不一样的精神风貌。

而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熏,是化。员工天天沉浸在你的企业氛围之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比如,在方太餐厅吃饭,服务阿姨都会很自然地提醒你:菜点得差不多啦,别太多,吃不了会剩下。“俭,德之共也”。

很多时候,人的精神健康,比身体健康还要重要。对于企业而言,有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健康的重要标识。

茅忠群对方太健康生态环境的营造,就是在全面打造一个健康的企业。其最大的亮点,是充分体现人性化,给予员工高度信任和关注,尊重并采纳他们提出的建议。

方太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厨电研发中心,建设之初向员工广泛征集意见,让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在方太总部办公楼旁,特意修建了一座可容纳600多人的企业报告厅,现已成为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和表彰优秀员工的场所。北京分公司办公楼层,是方太出资1000多万元购买的,分公司总经理严剑辉当时觉得价位合适,便向茅忠群提出购买建议,茅忠群没有实地查看就批准了。这样的授权和尊重,使员工在企业里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所思所为也处处为企业着想。

方太还有一个阳光计划,目的是培养公司的人才梯队,满足公司的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有“阳光计划”的成员均被称为“阳光学员”,公司要帮助他们了解公司的价值观、理念、发展沿革,熟悉并认同公司文化,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对新员工的职业心态和意志力进行开发,铸造员工成功所需的各种特质。

如何将“仁爱”落到实处?方太人的回答其实很简单:

为他人着想。

1988年出生的贾师傅是甘肃陇南人,2011年7月进入方太,现在是西安办事处的一名服务技师。(www.daowen.com)

入职之初,贾师傅感到非常不适应,他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但是现在,他觉得服务是件快乐的事。这期间他成长了许多,也收获了很多。说起这一变化的缘由,贾师傅认为是公司的文化感染了他,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前者让他感受到了尊重,后者让他体会了快乐。每次看到客户满意的笑容和赞赏的眼神,贾师傅总会特别高兴和满足,这对一个人来讲,就是价值的肯定。慢慢地,他的感动率越来越高,甚至经常有客户点名要贾师傅上门服务,有时,上门需要花费的时间长达两个小时。

作为一名服务人员,贾师傅就是用阳光的心态,真诚用心地做好每一次服务。

对方太人来说,“点名服务”是一种莫大的殊荣,它不仅是对服务技师技能的肯定,更是对服务技师态度的肯定。这其实就是“仁爱”在现实中的体现,平淡之中见真情,小事之中显仁义:不给客户添麻烦,不让客户有麻烦。

方太的儒道文化,不仅熏陶了一拨又一拨的员工,而且也让外围的人受到了信仰的影响。

我们到方太考察,刚走出机场出口,一个长相端正的年轻司机便面带微笑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好,你们是国富咨询来的客人吧?”

我们说,是的。

他依然笑容可掬,说:“我是方太派来的司机,我姓胡,专程来接你们去方太。”

一路无事,我们与司机闲聊起来。

“师傅,你是哪里人?”

胡师傅答道:“我是安徽人。”

“你在方太公司干了多长时间了?”

出人意料的是,司机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不是方太员工,是跟方太合作的司机,他们的司机人少,忙不过来,我过来帮帮忙。”

“我怎么看着你特别像方太人啊?”

胡师傅一乐:“嘿嘿,是吧,为什么呢?”

“感觉你比较有素质,像方太人做事的样子。”

胡师傅又一乐:“是吧。”

看得出来,说他是方太人,他还是蛮自豪的。

胡师傅接着说:“他们做外联的人,非常客气,和他们打交道特别舒服,所以我们愿意为他们做事。”

让人感到舒服,不仅是和人交往的灵丹妙药,而且是“仁”的行为体现。

方太人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特别有礼貌,待人接物都非常温文尔雅,令人如沐春风。可以说,谦恭有礼、和气待人几乎成了方太的标签,那种柔和淡然、坚定温和的气质,是一种久违的传统味道,也是方太的味道。

这种效果恐怕是用制度不能做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