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产证券化:促进国企改革的新途径

资产证券化:促进国企改革的新途径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国企改革当中的切入点,正在于绑定相关方利益、改进激励方式。具体而言,资产证券化可以起到两类功能:其一,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进行绑定;其二,变相实现对职工的激励。因此,结合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开展国企改革,合理保护职工利益,能够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思路。

资产证券化:促进国企改革的新途径

目前中国的国企改革在“去产能”部署背景下,明确需要“兼并重组改造一批、强化管理提升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9],要求“保人不保企”。尽管与PPP模式相关的平台公司转型和地方国企改革大多并不直接牵涉到“去产能”问题,但其中的改革思想和理念是需要把握和坚持的。

就地方国企改革的利益相关方而言,除了要争取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还要注重保护职工利益。从国有资产流失的角度来看,需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如果现在不改革,那么未来造成的实质性国有资产流失是更为严重的;其二,国企改革中完全不造成短期内国有资产的一定减值也是难以避免的,需要承担改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保护职工利益为先则是另一个重要理念,认识到人是重要的企业资源,同时通过合理保护职工利益,减少改革、改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摩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某种程度上而言,解决好职工问题往往是国企改革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国企改革当中的切入点,正在于绑定相关方(尤其是职工)利益、改进激励方式。具体而言,资产证券化可以起到两类功能:其一,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进行绑定;其二,变相实现对职工的激励。

资产证券化方案可以通过对国企职工定向发行的方式开展,通过将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作为基础资产,将企业未来的业绩表现和职工未来的利益进行绑定,从而达到改变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大锅饭”格局。

此外,通过定向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一方面并不会改变企业原有的股权结构,从而不会使得企业的控制权发生实质性转移,另一方面也无需职工“砸锅卖铁”上缴股本金,但实质上实现了职工能够从企业未来的绩效中“分一杯羹”的结构和激励结构。

因此,结合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开展国企改革,合理保护职工利益,能够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思路。而这种思路不论对于原有地方国企改制,还是对于平台公司转型、吸纳人才都是适用的。

【注释】

[1]李国强,《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见发改委网站:http://www.sdpc.gov.cn/gzdt/201412/t20141204_651014.html。(www.daowen.com)

[3]见国务院新闻办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xczb/xgzc/Document/1448388/1448388.htm。

[4]王童彦,《PPP与政府采购有何关联》,《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2月28日;卢冰,《政府采购中的腐败问题与政府采购透明化制度建设》,国际关系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

[5]财政部官方网站,《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14〕215号文。

[6]陈刚,《浅议PPP项目的招标采购管理模式》,《招标与投标》2015年第6期,第36—38页。

[7]刘小川,《中国政府采购范围制度及其制度协调》,《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3期,第18—21页。

[8]中国证券网,《500亿中央级PPP引导基金获批》,2015年6月6日:http://roll.sohu.com/20150606/n414592443.shtml。

[9]中国证券报,《2016年将成为国企改革大年:强化一批淘汰落后一批》,2015年12月17日:http://finance.chinaso.com/detail/20151217/1000200032880141450312392676876056_1.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