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协同实现的机制探究

协同实现的机制探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1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实现模型在图6-1中,个人协同处于基础地位,是系统实现组织协同的基本条件。即系统要实现组织协同,首先需要系统内各组织的每个成员在微观层面进行协同。反过来,这种宏观层面的系统组织协同,还会因为系统已具有成熟的创新文化环境和良好的协同创新支持机制,而反馈影响系统内的个人协同、团队协同和组织内协同,提升其协同的能力和效果。图6-1中的箭头所示的影响与反馈关系均为正向关系。

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是描述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创新行为,它由多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组成。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任务就是创新,而在系统创新过程中,其最直接、最核心的是各创新主体中的科技创新人员,据此可将系统创新行为分为个人创新、团队创新、组织创新和组织间创新四个层次,也即系统创新的四种表现形式。这四种创新表现形式彼此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部层面。关于个人创新和团队创新,我们很容易理解。除此之外,在面对复杂的系统外部环境背景下,组织创新和组织间创新在系统创新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知识环境下,知识获取来源的多样性和知识整合与应用的必要性,都要求创新主体在注重个人创新和团队创新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创新和系统内组织间创新。

而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演进的实质是创新主体通过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以便更好完成创新任务而进行的组织协同,因此,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是通过个人协同、团队协同、组织内协同和组织间协同四个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得以实现的四个要素。根据反馈机制,这四个要素的协同形成一系列正反馈效应,其耦合带来的创新系统组织协同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充分协调好这四个要素,发挥其整体协同效应,可显著提升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促进创新系统的组织协同效果[93]。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实现模型如图6-1所示。

图6-1 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实现模型(www.daowen.com)

在图6-1中,个人协同处于基础地位,是系统实现组织协同的基本条件。即系统要实现组织协同,首先需要系统内各组织的每个成员在微观层面进行协同。个人因参加团队协同创新活动,使个人协同能力在融洽的团队氛围中得以发挥,进而提升所在团队的协同能力。开展团队协同,积极创造良好的组织协同氛围,又能进一步促进个人协同能力的提升。团队协同则是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协同的主要载体,创新团队通过组织内部开放的创新网络平台,并且因有共同的创新目标和利益目标而自发进行组织内的协同。同时,团队协同还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的核心环节,只有形成多个优秀的创新协同团队,才能体现系统组织协同的良好效果。构建良好的组织协同创新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组织协同条件,又能够影响团队协同和个人协同的效果。组织内协同为组织间协同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系统网络中的创新主体组织意识到系统组织协同的重要性,并且已受益于组织协同时,各创新主体组织便会在系统内自发选择与其他组织的协同以共同实现系统的创新目标,进而实现宏观层面的系统组织协同。反过来,这种宏观层面的系统组织协同,还会因为系统已具有成熟的创新文化环境和良好的协同创新支持机制,而反馈影响系统内的个人协同、团队协同和组织内协同,提升其协同的能力和效果。图6-1中的箭头所示的影响与反馈关系均为正向关系。

从图6-1中还可以看出,如果能够很好把握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实现模型中的各环节,系统而全面地推进组织协同,充分发挥各协同要素的效能,提升各层次的协同效果,那么,整个技术创新系统的协同效果必将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系统的组织协同必将高级有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