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ISM模型的分析方法优化

基于ISM模型的分析方法优化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结合4.3节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在系统组织结构、组织功能和运行机制确定后,其组织协同的状态主要受创新组织间相互关系的影响,组织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状态下的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关系。

基于ISM模型的分析方法优化

根据图4-5所建立的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可知,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影响因素是一个具有八级的多级递阶结构,从总体上反映了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影响因素的内在机制及20个因素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这个影响过程起始于政府的主导程度、创新主体间的距离、组织吸收能力、系统技术复杂度以及组织间存在的目标差异,终止于创新主体组织的协同意愿。同时结合4.3节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在系统组织结构、组织功能和运行机制确定后,其组织协同的状态主要受创新组织间相互关系的影响,组织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状态下的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关系。同时,创新主体及系统外部因素也影响系统的协同效果。创新主体组织间的差异因素包括组织间技术水平差异、组织间研发能力差异、组织目标差异、组织资源投入差异、利益分配冲突以及组织文化冲突,正是组织间的这些差异,促使并驱动创新主体组织采取协同行为共同进行系统的创新活动。创新系统自身的因素包括创新任务难度、系统技术复杂度等因素,不同的创新主体对其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进而造成组织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影响着组织对系统创新活动的资源投入,从客观上影响着系统组织协同的进程。创新主体组织自身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障碍、隐性知识占有率及转化率、创新主体间距离、组织的吸收能力、组织的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因素都直接造成组织间在不同领域的差异,进而间接影响组织的协同效果。而政府主导程度、产权制度明晰程度、创新体制健全程度、协同信息平台网络条件等都属于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系统创新主体的组织协同。

总体来看,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系统自身的特性,同时也对系统创新主体组织产生影响;系统自身特性和创新主体组织的相关因素又进一步影响着创新主体组织间的各种差异,进而最终影响各创新主体组织的协同意愿。从宏观层面上看,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影响因素宏观体系如图4-6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要促进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的效果,我们需要从系统外部客观环境、系统自身、子系统(组织)自身、组织间差异等方面致力于改善这五个因素:政府主导程度(1);创新主体间距离(10);组织吸收能力(11);技术复杂度(5);组织目标差异(16)。从根本上促进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协同行为,提升组织协同的效果。

图4-6 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影响因素宏观体系

(1)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在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主导程度,加快明确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健全现有技术创新协同体制机制,避免创新主体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利益分配冲突,从系统外部为系统创新活动创造有利的协同环境。(www.daowen.com)

(2)对于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管理思想,将复杂技术系统分解,并加强技术研制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知识共享,避免信息在各协同创新主体间的不对称流动。同时,运用并行工程等理论与方法分解实现各子系统技术创新,进而减少创新系统的整体技术复杂程度,降低创新研发风险,提高创新成功概率及协同创新效率

(3)对于组织协同的创新主体,要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不断加强组织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改善组织间的信息沟通、知识传递、技术管理的逻辑距离,尽量避免或减少各种可能的信息传递障碍,以促进组织中富有高技术含量的隐性知识的转化、吸收,进而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缩小同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各种能力差异,形成创新综合能力的互补态势。

(4)要在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系统组织协同过程中加强系统的目标管理,运用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协同管理各创新主体,并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各创新主体依据系统目标进行创新资源的投入。保证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具有统一的系统整体目标和系统组织文化,以及和整体目标相一致的组织自身目标,使组织在追求完成系统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达到组织协同的双赢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