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突破创新瓶颈:协同创新理论探究

突破创新瓶颈:协同创新理论探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协同创新理论是由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所决定的。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协同创新的难度,使以单向、线性为主的协同创新无法满足创新管理需求,推动协同创新研究逐步转向系统化。总体而言,协同创新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多主体间跨文化的创新协同行为,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协同创新具有多层次、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关于协同创新内涵的界定主要基于要素、主体、网络和过程四个层面。

突破创新瓶颈:协同创新理论探究

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协同创新理论是由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所决定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技术发展迅猛、创新风险加大、用户需求多样化等特征使企业意识到完全依靠自身资源难以获取竞争优势,而通过协同创新整合外部资源才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活动的多主体行为差异造成的协同不确定性,创新利益难以量化引起的利益分配复杂性,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间交互的非线性等,使协同创新行为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特征[59]。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协同创新的难度,使以单向、线性为主的协同创新无法满足创新管理需求,推动协同创新研究逐步转向系统化。

学者们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点到线和面,由低层次向中、高层次,由短期化、单一化向长期化、多样化的发展过程。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以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以制度和政策创新为核心的政府机构等,已经逐步意识到封闭创新难以满足技术快速迭代、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创新模式开始逐渐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协同创新的系统化和体系化特征日渐受到关注,创新系统、创新网络、创新集群中的组织协同行为、系统化的组织协同路径等得到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近年来,伴随着系统观的不断发展,以系统视角探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复杂本质,利用协同学、系统动力学、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分析创新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揭示其内涵、内在机制、作用机制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关于协同创新形成条件、实现路径、演化过程等研究成果。(www.daowen.com)

总体而言,协同创新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多主体间跨文化的创新协同行为,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协同创新具有多层次、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关于协同创新内涵的界定主要基于要素、主体、网络和过程四个层面。协同创新能促使创新过程中的要素、主体、子系统的联系性和协同性增强,涌现出整体效应,并逐步向着自组织的方向转变,这既继承和完善了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同时也是对系统的整体、发展、联系特性的描述与解释,以此与开放式、合作式创新模式区分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