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陇南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济与社会发展

陇南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济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陇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行动的纲领性文件。

陇南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6年4月27日陇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序 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是全市跟上时代步伐、提升综合实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明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落实好“433”发展战略,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陇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行动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总结我市“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发挥好后发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和缩小发展差距。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创新思路、扬长避短、攻坚克难、后发赶超的五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总体布局,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围绕“把陇南市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连通成渝、关中经济区的战略通道和桥头堡,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要的中药材基地、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的奋斗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深化市情认识,凝聚发展共识,集聚发展合力,在扶贫开发、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等方面快速推进,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着力夯实,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等方面集中突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谱写了陇南发展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陇南大地上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专栏1:“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抓住和用好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经济总量、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到“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5.1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关口。大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51.5亿元和25.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和22.2%,财政收支实现双翻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23.0亿元和478.7亿元,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0.6亿元,年均增长26.9%,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197.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8亿元,年均增长14.4%。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405元和18915元,年均分别增长14.6%和11.8%。

——扶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新农村建设等有机融合,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不断创新精准扶贫,制定出台了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把全市25个特困片区、80个特困乡镇、822个特困村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精准实施特困片区连片开发、整村整流域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扶智扶志等扶贫措施,累计解决101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94%;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9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万多户5万多人,彻底改善贫困片区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劳务输转力度,扩大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实现了与扶贫开发的深度融合,闯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促进双联与扶贫深度融合,在1365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推动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30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50.37万人,年均减少约2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3%下降到20.4%,荣获“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走出了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依托资源优势,推进资源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第三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6.3∶28.6∶45.1调整为22.3∶23.2∶54.5,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089万亩,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从“十一五”末的44.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0.3亿元,年均增长6.3%。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十一五”末的25.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1.2亿元,年均增长15.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商贸流通日益活跃,金融蓬勃发展,探索形成“3+1”金融模式,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着眼于打破交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补齐发展短板,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6873”交通突破行动[5],武都至罐子沟、成县至武都、十堰至天水陇南段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实现了陇南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80公里,约占“十二五”时期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一。渭源至武都、两当至徽县高速公路试验段建设进展顺利,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宕昌南河至迭部腊子口、武山洛门至礼县等省道改造顺利完成,普通国道二级公路改造顺利实施,市区长江大道东西延伸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自筹资金打通了武都五马至康县阳坝公路,县乡公路、断头路和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100%的乡镇和89%的建制村公路实现硬化。兰渝铁路、成州民用机场建设快速推进,天水至平凉铁路南延线和阳平关至武都至九寨沟铁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民生水利项目全面推进,启动实施“两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和陇南市大数据政务中心。电网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宽带普及和提速工程稳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9县(区)城区和195个乡镇4G网络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支撑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山水园林城市”目标,积极谋划和协调推进市区、县城、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建设,市区、8县县城和建制镇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城乡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东江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市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各县县城旧城改造、路网建设、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重点市政项目进展良好,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小城镇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专业化、特色化小城镇格局初步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城带乡效应逐步显现,城乡一体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十一五”末的19.7%提高到2015年的28.16%。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事业与民生建设步伐。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年以上。“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22.6%,比“十一五”末提高10.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82.4%,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不断推进。“五险合一”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制度深入实施,农民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有效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5·12地震和8·12暴洪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7·22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完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责任和物价监管等民生实事全面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围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标,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生态工程,积极开展“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文明长廊绿色通道”建设,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39.8%提高到2015年的40.4%。深入实施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建设等工程,加大荒山、荒坡、弃耕地恢复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4万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38.58万亩,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植被恢复良好。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主要河流、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空气质量不断改善,能源资源的节约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处置能力有较大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改革开放迈出实质步伐。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展动力得到有效激发。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重大机遇,在加快全面开放的同时,重点实施向南开放战略,谋划建设兰成渝经济带陇南黄金段,积极探索与接壤区域开放开发、交流合作机制,分别与陕南、川北主要市州签订合作协议,在招商引资、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十二五”期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79个,签约资金1778.6亿元,到位资金1037.6亿元,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专栏2:“十二五”规划主要预期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社会治理基础有效夯实。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社会大局保持持续稳定。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基本实现了乡村两级全覆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建设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档案、地方志、气象、“双拥”、人防、民兵预备役和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慈善、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总结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分析陇南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和阶段性特点,立足陇南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后发赶超的发展理念,适时提出了“433”发展战略,实现了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实践证明,“433”发展战略完全符合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完全契合陇南发展实际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愿,有力促进了“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使陇南在转型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趋势,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总体趋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缓慢复苏,各国产业发展战略加快调整,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兴起,各国区域间合作继续深化,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快速恢复。同时,全球经济仍存在脆弱性,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消除,区域性动荡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产业结构酝酿新形态,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发展重点;新一轮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和投资增长;创新驱动战略必将助推重大科技突破;资源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重点;区域合作力度加大,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改革红利逐步显现。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从发展潜力看,我市矿产水力、农特产品、旅游、文化、劳动力等资源较为富集,资源转化增值潜力大;生态环境良好,生态资源必将会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随着交通瓶颈的进一步打破,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必将成为对接成渝、衔接关中、连接兰白经济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为我市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加快经济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农特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必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的重大投资需求,必将为我市增添巨大发展动力。“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潜力大、发展空间广、发展动力足。

从政策环境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我市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机遇,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全省“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6873”交通突破行动,以及省政府支持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叠加效应正在逐步释放,必将为我市加快发展继续提供政策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不断成长壮大。

从面临挑战看,由于受历史、自然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市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市情仍未根本改变,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小,农业所占比重过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弱小,对外开放程度低;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弱,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大;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更显紧迫;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兴产业、稳增长、惠民生任务十分艰巨;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顺应经济发展大趋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抢占发展先机,发挥后发优势,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扩大发展成果,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章 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基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和发展阶段的判断,“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牢牢扭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和“八个并重”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后发赶超,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努力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始终不渝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始终不渝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四化同步、两个文明并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始终不渝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加快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始终不渝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向南开放,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务实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色产业协作提升、文化旅游链接融合、生态建设共同推进、商贸物流一体繁荣、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始终不渝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公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依据“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今后五年,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预期发展目标。

专栏3:陇南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注:〉为达到以上,[]内为五年累计数。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达到463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水平相适应;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0%左右,投资方向、结构、效益得到优化和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29500元/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年均增长1.37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取得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27.6万。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年均增长12%,达到9525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年均增长8%,达到27792元以上。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乡间、区域间和不同阶层间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以上,未来五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4万人以上。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兰渝铁路、成州民用机场以及渭源至武都、两当至徽县、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公路以及县际联网公路建设、客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同步推进。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和县际公路为主干道、以农村公路为脉络,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80%的乡镇通国省道、农村公路通畅的目标。以防汛、供水和灌溉为主的水利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城乡覆盖面大幅提高,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推动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两江一水”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省上下达任务内;城乡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环保工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稳步发展,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和谐宜居,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取得成效,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行政、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创新迈出坚实步伐。与周边地区沟通衔接、协同协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开放发展新的增长点基本形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民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意识普遍强化,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有效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平安陇南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第四节 重大支撑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对陇南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市情的阶段性特征,立足发展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平台,多元产业协调发展平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平台,合作共赢开放发展平台,城乡一体共享发展平台,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引擎,构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平台。顺应发展新趋势,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加快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步伐,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旅游”等新兴业态,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增强“互联网+”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基本形成以“互联网+”为引擎和动力的经济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着力打造兰成渝经济带陇南黄金段,构建多元产业协调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把陇南建设为兰成渝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西南地区向西开放的黄金走廊。围绕连接兰州、重庆和成都的骨干交通工程,形成“两带一轴”纵向横向齐头并进的产业布局。“两带”是以兰渝铁路、兰海高速为纽带,形成以武都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宕昌县、文县、康县协同发展的以生态旅游、商贸物流、农特产品生产加工、现代中药制药、水电能源等为主的商旅物流经济带;以十天高速为纽带,形成以徽成盆地为中心,辐射带动西和县、礼县、两当县以文化旅游、矿产开发、有色冶金、白酒酿造、建筑建材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一轴”是以平绵高速公路为发展轴,在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同时助推“两带”互动,实现多元产业协调一体发展。

着力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平台。充分发挥生态和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将我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争取和落实生态补偿,着力构建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开发体系、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体系、节约高效的资源能源利用体系、安全可靠的生态环保体系、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体系,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富市、绿色惠民。

着力打造甘肃向南开放桥头堡,构建合作共赢开放发展平台。充分发挥陇南作为甘肃“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凸显的交通优势,深入实施“向南开放”战略,以路网互通为基础、经济合作为依托、产业开发为抓手、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与川渝、陕南地区政治、经济、生态、商贸、旅游、文化、信息等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发展,建好“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

着力打造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构建城乡一体共享发展平台。把扶贫开发作为“十三五”时期陇南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政治和民生工程,聚焦特困片区、紧盯特困人群,整合项目资金、放大投入效应,创新扶贫模式、拓展扶贫途径,打好片区开发、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组合拳,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走出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子,把陇南打造成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共享发展,努力实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五节 战略任务

落实“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必须以打造战略平台为抓手,以解决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快速推进脱贫攻坚,在共享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在绿色发展上走出新路子;快速推进产业培育,在创新发展上彰显新优势;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在协调发展上构建新格局。着力夯实硬件基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着力夯实民生基础,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夯实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电子商务上集中突破,拓宽“互联网+”应用领域;在金融支撑上集中突破,提升经济发展保障能力;在旅游开发上集中突破,引领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4:十大战略工程

1.脱贫攻坚。以全市25个特困片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以2014年建档立卡的1365个贫困村和64.37万贫困人口为主攻目标,实施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创建全国精准扶贫示范区。

2.生态文明。以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与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为抓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5%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60%以上,水域湿地覆盖率达到1.2%以上,生态综合治理率达到80%以上。

3.产业培育。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做大做强有色冶金、白酒酿造、建筑建材、水电能源、现代中药制药、特色农产品、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八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陇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市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4.城乡一体。按照规划设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就业一体化、综合管理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要求,着力提升中小城市建设水平,加快特色城镇建设步伐,构建以市区和各县县城为核心、重点小城镇和建制镇为骨架、村镇社区为脉络、交通信息为纽带、多元产业为支撑的城乡体系,实现市、县、乡、村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5.硬件基础。加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夯实基础、破解瓶颈,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着力构建内外畅通、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强化农田水利、人饮安全、防汛抗旱等水利基础设施,着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镇试点工作,加快“智慧陇南”建设,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民生基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7.执政基础。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平安陇南、法治陇南、和谐陇南一体建设,健全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强化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电子商务。按照“1333”电商发展思路,通过推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把电子商务打造成推介宣传陇南的新平台、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网店达到1.6万家,电子商务综合收入达到60亿元,努力把陇南打造成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和区域性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9.金融支撑。抢抓国家和省上金融政策开放机遇,理顺金融管理机制,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综合实力,做强做优地方金融企业。到2020年,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700亿元,存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

10.旅游开发。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大景区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推动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融合。以大景区建设为龙头,以精品特色景区建设为载体,以强化配套服务设施为基础,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积极融入大九寨旅游区,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亿元,把陇南打造为甘陕川毗邻地区生态休闲度假和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目的地。

第三章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快完善和实施“1+17”精准扶贫方案,推动脱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融合联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创建全国精准扶贫示范区,到2020年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提高扶贫精准度

坚持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六个精准”工作导向,瞄准扶贫对象,找准贫困根源,精确制定脱贫措施,对症实施脱贫策略,定向突破瓶颈制约,聚力补齐发展“短板”,全面提高脱贫工作精准度。以全市25个特困片区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以2014年建档立卡的1365个贫困村和64.37万贫困人口为主攻目标,对贫困人口实行实名制和动态管理,脱贫销号、返贫挂号,并录入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和“853”挂图作业,为实施精准扶贫提供基础依据。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和扶贫力量整合,以项目整合资金,将领导力量和帮扶力量向特困片区倾斜,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扶贫工作,构建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格局。扎实开展整村整乡整片区推进,根据不同区域贫困原因、贫困特点、资源分布状况,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政策和有效措施,确保到“十三五”末,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

第二节 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确瞄准、创新机制,市上协调、县(区)抓落实的基本原则,按照一年完成建设、两年实施搬迁、三年基本实现脱贫的工作要求,对居住在深山林缘、高寒阴湿、半山干旱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统筹安置区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区分轻重缓急,明确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合理确定年度搬迁规模。全力支持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通过采取在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进城入镇货币化安置、投亲靠友插花安置以及依托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多种灵活有效的安置方式实施搬迁,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明显提升,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全面落实国省搬迁补助标准和财政、土地、信贷等各项易地搬迁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多渠道筹措搬迁资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相结合。到2020年,完成全市5.49万建档立卡群众和与其同步整村(社)搬迁的其他农户搬迁任务,力争完成1.97万户7.96万贫困群众的搬迁任务。

第三节 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以补齐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大力实施贫困村路、水、电、房、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制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建制村道路畅通并与县乡道路联网目标,彻底改变贫困乡村出行难的问题。建立健全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保障乡村道路通行能力。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和常态化管理机制,力争2020年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到2016年底解决1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02个自然村)动力电问题,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等资金,加快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积极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加大对生态脆弱贫困村生态建设支持力度,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向25个特困片区倾斜安排,整流域、整片区推进,消除生态致贫,实现生态富民。加强贫困乡村农田水利、小流域和经济林、生态林、防护林综合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加大贫困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力度,整治村容村貌,着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加快整村推进步伐,加强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衔接,到2020年,实现整村推进贫困村全覆盖,全市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村路网服务水平、安全水平、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贫困乡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贫困户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农村住房抗震减灾能力显著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第四节 大力发展富民多元产业

积极推动贫困乡村产业发展,逐步增强贫困乡村“造血”能力,提高贫困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贫困乡村大力发展以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食用菌、茶叶、蚕桑等为主的种植业,以猪、牛、羊、鸡、鸭、兔、鱼、蜜蜂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以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加强劳务输转,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开发生产地方特色产品,带动和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推动贫困户产业增收。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向特困片区倾斜、向贫困村覆盖,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益。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试点,增加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建立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和农业设施、机械等作价入股的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或向合作社增资,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坚持内引外连,培育发展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电子商务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引导贫困群众利用电商扶贫“陇南模式”平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梦想。加强贫困乡村劳务输转,整合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积极推行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模式,不断提高劳务输转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贫困乡村自然、生态、民俗等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2017年底农业特色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村比例达100%;到2020年底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社,贫困户参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

第五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注重引导各类要素向贫困乡村倾斜,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教育扶贫,全面改善贫困乡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努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改薄”任务。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实施医疗卫生扶贫,完善贫困乡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充实乡村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建立引导医疗卫生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政策和机制,鼓励城镇医疗卫生工作者到贫困乡村工作,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加强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促进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健全贫困乡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贫困乡村敬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开展文化和科技扶贫,加大贫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按照标准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贫困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加快贫困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有效配置文化娱乐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加强贫困乡村信息建设和服务,逐步实现网络宽带全覆盖;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服务保障水平。整合市县科技力量,组建科技扶贫队伍,以定点、巡回、技术承包等形式,为贫困村提供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务。加大新型农民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目标。

专栏5:扶贫开发五大工程

1.技术培训工程。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两后生”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务品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示范培训,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形成覆盖贫困村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

2.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到2020年,完成5.49万人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任务,力争完成7.96万人易地搬迁任务,使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明显提升,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3.整村推进工程。整合资源,对25个片区未实施整村推进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和村道硬化工程,对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自然村实施村道硬化,确保片区所有贫困村通水泥(沥青)路,村组道路、村内巷道硬化率和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整流域整片区实施安全饮水项目,解决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片区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实现片区群众居住无危房。

4.农村动力电覆盖工程。继续实施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改造提升动力电已覆盖贫困村的供电能力,到2016年底解决1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02个自然村)的动力电问题,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

5.富民多元产业工程。大力实施贫困村富民多元产业工程,到2017年底农业特色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村比例达100%;到2020年底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社,贫困户参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

第六节 着力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市级财政每年将财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县级财政每年将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列入扶贫攻坚专项预算,每年将90%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涉农资金用于全市25个特困片区脱贫攻坚。强化金融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贫困乡镇、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作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加快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加大扶贫互助资金建设力度,力争到2016年所有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实现村级互助资金全覆盖。融合双联行动,实施干部挂职(任职)锻炼,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帮扶工作计划,负责协调扶贫项目实施、监督扶贫资金使用、督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指导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加强与已开展定点扶贫等扶贫帮扶单位的衔接汇报工作,争取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部委和省上扶贫帮扶力量,鼓励和调动市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按照《关于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的实施办法》、《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施细则》要求,健全精准脱贫评估、正向激励和惩戒约束机制,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第四章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政策机遇,把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着力构建内外畅通、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夯实基础、破解瓶颈,着力强化农田水利、人饮安全、防汛抗旱等水利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着力推进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节 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把陇南建成甘陕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机遇新通道的目标,全力推进“6873”交通突破行动,进一步加快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公路、运输枢纽和站场、内河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提升运输保障能力。

专栏6:陇南市“十三五”交通建设规划

完善交通运输布局。围绕打造以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及县际公路为主干道,水运和管道运输为补充,乡村公路为脉络,运输站场为支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推进以主要县乡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网改造,加快省际、市(州)际、县(区)际国省干线联通路,县城、开发区(工业园区)、4A级及以上重点景区和中心乡镇互通路,建制村(千村美丽示范村社)通畅工程以及客运枢纽(汽车站)和物流园区(货运中心)项目建设。实现市通铁路和机场,县县通高速公路,乡镇通国省道,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邮政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班车,综合交通网对城镇全覆盖、城市公共交通全覆盖、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全覆盖,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车辆超限超载率持续下降,交通设施产品质量、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的“七通、三覆盖、两降、两提升”目标。到2020年,建成以成州民用机场为骨架,覆盖全市的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4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普通省道达到三级及以上通车里程均超过1000公里。

补齐公路建设短板。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渭源至武都、两当至徽县、武都至九寨沟等高速公路;积极推进陕西凤县至甘南合作高速公路西和县长道至礼县分水岭段、景泰至礼县高速公路界牌山至礼县段、成县至康县至陕西宁强等3条省级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建成G567线礼县祁山至康县公路和G247线礼县至武都段,改造G316线城镇瓶颈路段,推进徽县至成县县际通道建设。加快普通省道建设,争取实施40条2587公里调整普通省道建设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施50条4007公里新调整县道改造工程、352个建制村2782公里通畅工程和100个“千村美丽”示范村的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加快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建成十天高速至金徽酒业、康县至阳坝镇、阳坝镇至阳坝景区、西和至晚霞湖、汉王至万象洞、小川至西狭颂景区、宕昌至官鹅沟景区、两当至云屏三峡等8个4A级景区161公里旅游公路及景区内部道路建设。超前谋划,积极开展市区建设轨道交通和快速过境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专栏7: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普通铁路。建成兰渝铁路,积极推进省内规划的天水至平凉铁路南延线、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等普通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2.民航机场。建成成州民用机场,同时启动建设文县、宕昌县、武都区、康县、礼县等一类或二类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为医疗救援、高速公路事故救援、城市消防、紧急事件处置、商业和个人使用等提供临时起降服务。

3.国家高速公路。建成兰海高速渭源至武都段、平绵高速武都至九寨沟段等国家高速公路。

4.地方高速公路。建成两当县至徽县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成县至康县至陕西宁强高速公路、陕西凤县至甘南合作高速公路西和县长道至礼县分水岭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5.普通国省道。加快重点国省道瓶颈路段和断头路建设,加快实施调整新增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推进通乡连镇普通省道建设,优先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干线公路网断头路、出口路、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和重点产业园区连接建设。

6.农村公路。2016年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到2020年建成农村公路(易地搬迁、国有农林场、建制村公路)畅通工程2600公里,农村公路网改善工程2187公里,实现全市乡镇公路、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全面提升公路服务水平、提高公路安全通行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快工业集中区、资源开发区、农业特色产业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公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7.出口路和联网路建设。加大国省干线城镇(包括重点村庄)过境段建设,提高通行能力,增强安全保障。加强县乡联网工程建设,形成互通互联、安全便捷的公路网络。加强公路桥梁建设,切实解决群众过河难问题。

8.旅游公路等建设。加快景区道路改造升级,优先建设阳坝、官鹅沟、万象洞、西狭颂、云屏三峡、晚霞湖、金徽酒等4A级旅游景区旅游一级公路,积极推进其他3A级景区二、三级公路建设。

9.便民桥工程。积极实施全市400座1.4万延米便民桥建设工程,着力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

加快铁路、航空设施建设。加快兰渝铁路建设进度,力争2016年底建成通车。切实加快天水至平凉铁路南延线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扎实推进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成都至兰州铁路、合作至哈达铺至两当至风县铁路、兰州至天水至汉中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加快成州民用机场建设步伐,确保2017年建成通航,启动空港城和武都远程候机楼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与各类航空公司洽谈开设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航线。加快推进《甘肃省“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中涉及陇南市的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时期建成投运。

推进水运体系建设。以白龙江下游及库区航道开发为重点,建成文县碧口、苗家坝和麒麟寺、徽县嘉陵江、康县龙神沟、阳坝、两当西坡等8处240公里航道,初步构建区域水运网络。

加快城乡公共交通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公交,发展城际公交,提高城乡客运通达深度,积极推进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完善公路客运便民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客运班车发展,基本形成“城市公交化、城际快速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全覆盖”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积极开展甘肃省“6363”水利保障行动和水利精准扶贫行动,坚持发展兴水、科学用水、改革活水、依法管水理念,立足兴利与除害结合、防汛抗旱并举、开源节流齐抓、防灾减灾并重、建设管理同步、政府社会协调、夯实发展基础的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环节,狠抓重点流域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利法治,推进水利改革,创新水利体制机制,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

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城乡水源工程建设,划定水源保护范围,设立警示牌、围栏,强化水质监测,推动水资源空间均衡和高效配置,论证实施市域内跨区域调水和水资源调蓄工程,保障重点城镇、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主要产业基地用水需求,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水利服务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利支撑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继续推进江河主要干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道治理项目和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加强抗旱防汛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初步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洪水管理制度,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水库数据化信息观测站点及处理平台,提高现有水库的蓄洪能力、供水能力和监测预警能力。推进抗旱应急水源和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加强干旱高发区、产业集聚区、重要经济区旱情墒情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抗旱调度及应急管理体系。

加大民生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城乡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延伸扩展供水管网覆盖区域,保障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用水需求,改善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条件,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水平,力争2020年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网络。积极争取启动新一轮灌区节水改造、高效节水、“五小水利”建设,加快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更新配套和维修改造,到2020年常规节水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保证率达到95%以上。

扶持库区移民发展和农村小水电建设。着力解决好全市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扶持移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促进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稳妥发展农村小水电,持续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建设,加大农村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继续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建设,大幅度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土壤侵蚀强度,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30平方公里。建成全市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形成基于网络、面向社会的监测信息服务体系。推进规模化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建成甘肃南部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水资源承载能力。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和水资源管理责任及考核体系,依法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建立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岸线补偿制度。健全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动态管理制度、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制度,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强化城乡水环境整治,加快重要河流治理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维护水生态平衡。推进节水型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水利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专栏8:水利建设重点工程

1.“两江一水”综合治理工程。继续推进以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特色农林产业发展、配套工程、农牧民培训六个方面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两江一水综合治理工程,使我市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程。构建六大体系,建设10大示范项目,完成25项试点评价指标,全面完成陇南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任务。

3.城镇供水工程。加快推进云屏水库、永固峡水库、宋家湾水库和高峰水库供水工程,完善成县城区供水配套工程,争取实施武都区、西和县、康县、文县城区自流引水供水工程,提高城镇供水质量。编制9县(区)城区水源地保护规划,建立重点水源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4.农村供水工程。聚焦农村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延伸城镇和乡村供水管网,加大管网覆盖面积,提高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

5.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河谷川坝区灌溉工程建设、山丘区特色农业节水增效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等向贫困村倾斜。支持油橄榄、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的灌溉工程建设,灌溉面积达到110万亩,全面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任务。

6.防洪减灾工程。实施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主要干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一批设防标准较高的堤防工程,着力消除城镇和村庄防汛安全隐患。

推进水利改革与管理。加大水利改革力度,明晰水利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创新组织发动机制、资金投入机制、项目建设机制、运行管护机制,建立事权明晰、权责一致、规范高效、监管到位的水行政管理体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推行水利工程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建立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机制。

第三节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开源、节流、减排并重,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加大资源深度开发和整合力度,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水平。科学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严格规范新建项目审批,加强对已批复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管理,力争早日建成投运。充分发挥我市水资源丰富和北煤南运的通道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热电一体项目。鼓励发展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逐步建立以电力、煤为主,天然气和其他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为补充,多能互补、协调发展的能源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保障。按照适度超前、优化电网结构原则,加强电力外送通道和骨架电网建设,提升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将我市建成甘肃南部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充分利用中卫至贵阳天然气联络线陇南支线,加快建设通达各县(区)的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积极推进天然气户用工程,大幅提升天然气在城镇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例,稳步发展天然气交通运输系统。进一步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动力电覆盖范围,改善农村电网供电质量。积极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农村水资源,加快实施分布式太阳能扶贫项目试点工程,满足农村居民供热、照明等生活用能需求。到2020年,全市原煤年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以上;电力总装机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其中水电16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40万千瓦,年发电总量100亿千瓦时以上。

专栏9:能源建设重点任务

1.电源建设。重点推进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嘉陵江流域段已批复水电项目,新增水电装机25万千瓦以上。适时论证启动火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推进风光互补、水光互补等能源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在武都区千坝和马营乡、礼县上坪乡和固城乡、宕昌县贾河乡和八力乡等区域布点建设风力发电场项目,新增30万千瓦以上;积极推进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徽县、礼县等论证建设装机容量3万千瓦左右的生物质示范发电厂。

2.电网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建成750kv天水变至西和晒金至武都330kvⅡ回输电线路、徽县330kv输变电工程,加强陇南电网与甘肃主网的联络,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加快建设一批110kv送变电工程、35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

3.煤炭生产线建设。重点推进武都区龙沟煤矿15万吨生产线建设和两当县西坡、宏庆、广金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项目,全市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以上。

4.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全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建成通达全市各县(区)的天然气供气网络。规划建设一批CNG、LNG加气站,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在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例,满足地区用气需求。到2020年,实现全市7个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天然气管网全部建成,天然气管道通达部分重点城镇政府所在地。

第四节 加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积极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创业创新、益民服务、普惠金融、便捷交通、智慧环保等重点行动,落实网络提速降费计划,组织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促进信息消费。积极推进4G网络建设,实现4G网络覆盖市县以上城市和大部分乡镇、高速公路等区域。鼓励在城区、景区、车站、广场和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提供免费WIFI服务。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程,积极推进通讯网、互联网、电视网“三网”融合发展。不断促进信息资源共享、部门协同、服务规范的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信息惠民取得明显成效。稳步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等功能的智能化程度。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综合防范水平。加快智慧陇南建设步伐,建成陇南市应急指挥中心、云计算中心、公共基础数据库等建设项目,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第五章 以创新推进产业培育,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新态势,抓住结构调整窗口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按照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与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互动的方针,落实供给侧改革任务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形成“两带一轴”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陇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节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各级财政对创新支持力度,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金融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用先进适用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催生和发展新兴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人力资源素质提高、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围绕优势资源和重点产业,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团体在陇南设立研发机构,吸引院士和专家到陇南建立工作站。努力在矿产开发、有色冶金、白酒酿造、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原始创新、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建油橄榄、花椒、茶叶等国家级或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特色优势产品研发水平。

积极利用现代新技术。构建结构合理、先进适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引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端人才,建立“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以水能、风能、光能、生物质能为主的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依靠创新汇聚优质生产要素,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发展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新产品、新产业和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机制融合发展,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鼓励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和推广应用。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精准扶贫人才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工程创新实训基地,鼓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三农”。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全面落实科技创新的融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专利发明、技术革新、创建名牌和著名商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对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侵权违法行为。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立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侧重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着力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调结构、保质量、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的要求,以农业提质增效为重点,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紧盯市场需求,倒逼生产加工,强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提高粮食综合保障能力。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稳定粮食产量。继续调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稳定冬小麦生产,突出马铃薯和玉米两大高产作物,注重特色小杂粮优化种植,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支撑水平,加快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脱毒种薯、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优质专用品种、种子包衣、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等8项增粮措施,提高粮食单产和综合保障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突出抓好耕地质量建设,实行田、林、路、渠综合配套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加大坡改梯建设力度,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十三五”期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40万亩左右,其中冬小麦130万亩、玉米面积110万亩、马铃薯160万亩、水稻、油料及其他粮食作物4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基本实现市内粮食供求平衡。

促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发挥陇南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把提质增效作为陇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农业特色产业区域布局,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着力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稳步推进木本油料、优质林果、中药材、畜牧养殖、设施蔬菜、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做强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四大长效性主导产业,做优畜牧、蔬菜、茶叶、苹果、马铃薯、银杏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做精食用菌、水产、蚕桑、苗木等地方性特色产品。鼓励发展生态放养鸡、中华蜜蜂(土蜂)养殖,推进科学养殖和品牌创建,把陇南建成全省最大的生态放养鸡基地和中华蜜蜂养殖基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实施高接换优、品种改良、嫁接繁殖、适度密植,深翻改土、防病治虫、调节水肥、整形修剪、调节树体等集约化综合管理措施,改造核桃、花椒、油橄榄、苹果等产业低产园,整体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选育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增产明显的林木良种,加快新品种、专用品种的选育,优化品种结构。加大优良品种和丰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建成一批种质资源保存库,林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大力推进设施栽培、规模化建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无公害、绿色发展战略,加强农产品贮藏、加工、营销体系建设,规范质量标准,创优质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开拓占领市场。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把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田园观光农业、生态旅游风情线、休闲渔业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全市特色农产品总产量达600万吨以上,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积极争取国家省上支持陇南建设绿色生态农产品贮藏、配送及加工基地。按照分类规划、分级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扶持油橄榄、核桃、花椒、中药材、苹果、茶叶、蔬菜、马铃薯、草畜产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从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中选择10户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竞争力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成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在省内或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选择10户规模适中、成长性好、带动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为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第二梯队。选择20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成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成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0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为全省打造千亿元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做出积极贡献。

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6年完成剩余试点乡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2017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并验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及经济利益。到2020年,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发展500—1000亩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80个,发展1000亩以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50个。鼓励引导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带动全市逐渐推行发展土地流转适度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三权”抵押贷款,盘活农村资源,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业重点行业及重点领域建成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综合网络及布局。通过奖励补助、加强培训、引导扶持等多种办法,大力推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示范社建设,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全市建成1100个产业基础优、带动力强、管理民主、经营规模大、影响好的高标准示范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成员达到13万人,带动农户32万户以上。

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强化基础、强化装备为切入点,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信息服务、农民培育等服务体系,切实为农户在品种、技术、农资、农机、市场信息、产业培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施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沃土工程、高产创建和普及推广工程等农业技术推广“五大工程”。加强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引进、示范和推广一批新品种,注重推广强筋和弱筋专用小麦、青贮专用兼用玉米、高蛋白和高油大豆等新品种,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品种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重点加强以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预警与控制体系,加大对高效低毒、可降解农药、生物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低量高效施药技术,提高农民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农药利用率。全面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区针对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以实施集雨保土保肥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农田微型小水源工程为基础,大力推广以全膜覆盖、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和抗旱保水剂应用为主的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因地制宜优化用水配置,不断增强粮食生产的抗旱减灾能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采取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措施,大力提高农田土壤生物肥力,协调农田土壤养分结构和养分平衡关系,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区系,着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确保耕地的持续产出能力稳步提高。不断对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等5大作物优化种植结构、优化主产区域,逐年提高高产创建与普及推广工程面积。以市检测检验中心为依托,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汇集汇总各种监测、产地环境监管数据,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分析、评估和预警信息发布,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理提供决策依据。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全市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65%以上。加强农民培育服务体系建设,教育培训条件和能力明显提高,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含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2000人,农民实用科技培训10万人。加快引进推广实用性农业机械、节水灌溉设备,开展粮食全程机械化和优势农产品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示范,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到202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30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万台,配套农具达到3.3万部,主要农作物耕作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9亿元,主要特色产业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专栏10: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1.经济林基地建设。结合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在全市9县(区)因地制宜建设以核桃、花椒、油橄榄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到2020年,核桃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花椒种植面积达到220万亩,油橄榄种植达到80万亩。

2.中药材基地建设。以宕昌县、武都区、康县、西和县、礼县、文县为主,建设陇南山地亚热带中药材种植区,大力发展当归、纹党、红芪、大黄、半夏、天麻、猪苓、黄连等陇药生产基地。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

3.食用菌基地建设。以康县、武都区、两当县为主,利用当地林木资源,适度合理开发木生菌为主的优势食用菌产业。在其他各地发展以粪草生菌为主的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等。到2020年,食用菌产量达到2800万公斤。

4.畜牧养殖基地建设。以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强化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抓好饲草料生产、良种繁育、精深加工、疫病防控、流通营销等重点环节。到2020年,牛、羊、猪、鸡的年出栏量分别达到22万头、36万只、145万头、1300万只。

5.马铃薯基地建设。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加快新品种、专用品种的选育,优化种薯品种结构,形成完善的脱毒种薯生产、贮藏、供应体系,扩大对外供种能力,确保全市马铃薯生产实现高级别脱毒种薯全覆盖。

6.蔬菜基地建设。建设集约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大力推进设施栽培、蔬菜标准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加强蔬菜产品贮藏、加工、营销体系建设。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努力把陇南打造成甘肃省冬春淡季蔬菜供应基地。

7.茶叶基地建设。抓好无性系良种繁育和基地建设及低产茶园改造,大力发展标准化茶园,培育有实力的茶叶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陇南茶叶品牌,统一质量标准,开拓以西北为重点的全国市场。到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

8.苹果基地建设。建设陇南浅山丘陵苹果优势产业区带,突出良种苗木繁育、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加快老果园改造提升和标准化果园建设,发展专业化防治、标准化生产管理服务组织。到2020年,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

第三节 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立足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创新驱动、制造强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和层次,加快工业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陇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6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4%以上。

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理念改良现有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充分发挥我市铅锌、黄金、铜、锑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优势,引进战略投资,加强风险探矿,加大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和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壮大产业基地、提高生产效率。重点促进以铅锌、黄金等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资源加工型产业由原料加工向产品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开发培育以锌基合金、钛锌板为主的新型合金材料,以黄金饰品、艺术品为主的附加值较高的新型材料产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农产品加工产业方面,立足我市特色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以花椒、核桃、油橄榄、马铃薯、畜牧水产、茶叶、苹果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在白酒酿造产业方面,充分发挥金徽酒业、红川酒业龙头带动作用,扶持纹党参酒、苦荞酒、苹果蒸馏酒、保健酒等其他酒类加快发展,培育发展一批新兴名酒,形成高中低档酒并举、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白酒产业格局,全力打造西北酿酒基地。在水电能源产业方面,充分利用我市水资源富集优势,科学有序开发水能资源,重点抓好装机1万千瓦以上的在建和新开工水电项目建设;适时推进煤炭绿色生产与清洁利用。在现代中药制药产业方面,发挥我市纹党参、当归、红芪、大黄、半夏等中药材资源优势,抢抓国家和省上扶持陇药产业发展政策机遇,抓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开发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配方颗粒产品,研发复方制剂、保健品和日化品等系列衍生产品,重点加快以宕昌县、武都区为中心的大型现代化中药材及其制成品交易市场建设,在现代中药制药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在建筑建材产业方面,稳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培育壮大以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等为主的石材加工业,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绿色水泥材料,在建筑建材产业上实现新发展。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中药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做大一批骨干企业,支持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竞争优势。在清洁能源方面,科学有序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积极论证并实施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项目。在新材料方面,发展以铅锌合金材料、硅石新材料以主的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纳米氧化锌、特种硅、多晶硅、低铝硅钙钡、低碳高纯硅、碳化硅复合材料等新型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方面,发展垃圾发电、农村禽畜粪便和秸秆沼气综合利用、碳氢油等生物质能。在现代中药制药产业方面,加快发展现代中成药研发生产、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保健品为主的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重点抓好铅锌尾渣有价金属回收,硅铁尾尘回收利用,锌冶炼、硅铁冶炼炉余热综合利用,煤矸石、尾矿废渣综合利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废水净化回收循环利用,电子废物、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电动汽车、电动摩托等装备制造业零部件配套、加工制造项目。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加快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专栏11:重点工业产业发展目标

1.有色金属产业。规范采选铅锌矿,实施铅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开发锌基多元合金材料、铅锌管材、板材、带材产品,发展超细氧化锌粉、无汞锌粉、高纯锌、锌钛合金等深加工和延伸产品,深加工比例达到30%。到2020年,铅锌年采选能力达到800万吨。积极推进陇南紫金矿业年产8—10吨黄金冶炼厂项目建设,支持黄金企业生产黄金首饰工艺品,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黄金首饰生产、批发零售的集散中心,到2020年,黄金年产量达到20吨以上。

2.农产品加工产业。

①油橄榄扩能项目: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引进油橄榄系列保健品、化妆品、油橄榄叶提取物等生产线,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②核桃深加工项目:重点利用核桃仁提取核桃油、核桃饮品、核桃蛋白粉、休闲食品、养生食品,不断丰富核桃系列产品种类。充分促进核桃青皮、核桃壳、核桃叶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鼓励利用核桃壳生产抛光材料和滤料产品;到2020年,培育1—3户全国知名品牌,努力建成全国优质核桃主产区、西北地区最大的优质良种核桃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③花椒生产线扩能项目:积极引进花椒茶、花椒芽菜系列风味辣酱、花椒芽菜料包、花椒精油等多个产品生产线,不断丰富花椒系列产品种类;到2020年,研发培育2—3个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品牌,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主产区、产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④茶叶生产线扩能项目:引进茶饮料保健饮片、茶药品、茶食品、茶化妆品、洗涤用品等生产线,不断丰富茶叶系列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茶产品附加值。到2020年,打造“陇南茶”系列名牌产品15个以上,茶叶系列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3.白酒酿造产业。支持白酒酿造企业实施白酒提等升级,开发保健药酒系列产品,努力打造陇南特色保健酒品牌。到2020年,白酒年产量达8万吨,全力打造西北酿酒基地,陇南白酒成为全国性知名品牌。

4.现代中药制药产业。扩大现有中药制药、饮片加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当归、党参、黄(红)芪、黄芩、大黄、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中间体)和配方颗粒产品,研究开发新型复方制剂。发展保健品、日化等系列衍生产品。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平台,完善陇药现代物流体系,把宕昌县、武都区建成甘肃大型的中药材及其制成品交易市场。到2020年,力争开发3-5个创新药物,完成5—10个现有重点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改造升级,形成完整的种植、研发、生产和流通体系。

5.建筑建材产业。大力发展建筑装饰石材成套产品、石文化制品及异型石材加工制品等。重点实施两当县年产400万平方米等一批石材加工项目。到2020年,石材年加工能力突破800万平方米。

6.战略性新兴产业。

①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形成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煤炭竞相开发的格局。科学有序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论证建设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项目。到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60万千瓦,力争建成一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项目。

②发展以铅锌合金材料、硅石新材料以主的金属新材料。到2020年,建成一批重点示范工程项目,推动产业集聚、产品延伸和技术升级,局部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达到中西部地区先进水平,行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

③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农机制造、食品包装机械、节能环保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到2020年,重点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全市制造能力明显提升。

推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按照“集中生产要素、集聚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提高综合效益、培育区域增长极”的总体要求,把园区建设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规范资源开发、优化生产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实施大项目带动、资源型起步、产业链延伸、聚集式发展。加快推进西成经济开发区和徽县工业集中区整合发展步伐,条件成熟后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园区管理和运营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硬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构筑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到2020年,全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

专栏12: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模式和产业定位

1.西成经济开发区(含徽县工业集中区)。立足于整体推动,同步发展,争取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县园区重点发展以铅锌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干法水泥、加气混凝土砌块、商品混凝土、石材、新型墙材等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以白酒酿造、核桃、蔬菜、畜牧水产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徽县园区重点发展以白酒酿造、食品饮料生产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加气混凝土砌块、高密度纤维板、重质碳酸钙等为主的建材产业,以核桃、蔬菜、中药材、畜牧水产生产加工和高效苗木栽培繁育为主的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加工产业。

2.武都区工业集中区。立足于“一区两园”布局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中药材精深加工等生态型主导产业。其中:吉石坝园重点发展以电子商务、仓储、铁路物流配送、商务会展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业,以红芪、纹党、天麻、枸杞、杜仲等为主的现代中医制药业;汉坪园重点发展以核桃、花椒、油橄榄、茶叶等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特产品业,以山地蔬菜、马铃薯、食用菌、山野菜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万象洞风景区和高山戏为主的文化旅游业。

3.宕昌县工业集中区。立足于建设陇南重要的区域物流基地、中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业,以当归、大黄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产业,以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官鹅沟风景区为主的旅游业。

4.康县工业集中区。立足于建设陇南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生物制药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核桃加工基地,陇南对陕南开放的重要窗口。重点发展以独一味、五味子、天麻和杜仲等中药材生产加工为主的中药制药产业,以木耳、核桃、食用菌、茶叶、蚕桑等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以阳坝风景区、茶博园和生态乡村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

5.西和县工业集中区。立足于建设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循环工业、循环农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铅锌、黄金、锑等金属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以马铃薯淀粉精深加工和粗粮挂面、醪糟甜醅饮品、矿泉水、山野菜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半夏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产业。

6.礼县工业集中区。立足于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拓展区域,陇南新兴的有色冶金、建筑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黄金、锑矿开采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产业,以畜牧、苹果、蔬菜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

第四节 全力推动电子商务集中突破

继续把电子商务作为促进结构调整、助推精准扶贫、带动就业创业、增加群众收入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集中突破。贯彻和落实打开思想解放一个总开关,推动网商规模、发展质量、扶贫效益三大提升,完善行政推动、网货供应、配套服务三项体系,强化电商团队、微媒助力、典型引领三轮驱动。巩固以农特产品销售为主的电子商务,积极拓展旅游、文化等应用领域,发展本地生活服务电子商务。逐步健全特色产品开发、包装加工、物流快递等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成覆盖全面、快捷高效的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引进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形成若干电子商务孵化园和产业集聚区。围绕“树品牌、促销售”两条主线,逐步完善溯源追踪体系,培育电商名牌产品。做好线上线下营销工作,推进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动员、社会参与,把电子商务打造成推介宣传陇南的新平台、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到2020年,发展各类电子商务网店1.6万家,批发平台200个,电子商务综合收入达到60亿元,把陇南打造成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和全国区域性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重点,加快现代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积极开展网络提速降费,开拓增值电信、互联网内容产业、网络电视、网络教育、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大力发展互联网和系统集成供应商、网络增值运营商、解决方案服务商,推动移动支付等业务跨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网络销售平台,加快建设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淘宝“特色中国”陇南馆和武都馆、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建立自有平台,实现自主发展。加快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包装服务,大力发展和规范快递物流,助推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举办成县核桃节、武都花椒节、徽县苗木节、宕昌中药材节等特色产品产销对接商贸洽谈会,扩大电子商务效应和地域特色产品知名度,提高地域特色产品销售率。

拓宽电子商务服务领域。拓展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范围,推动移动支付、公交购票、公共事业缴费和超市购物等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流通、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环保监控、物流和旅游服务等领域的试点应用,加强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与各应用领域相关主体的合作,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化协作机制创新。以全市丰富的名优特色产品为主,开发生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网络适销产品,拓展电商产品内涵,扩大电商产品外延,驱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提质增效。创建乡村两级电子“党务、村务、商务、农务”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微博和微信平台建设,发挥电商协会的协调、服务、指导作用,助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创新电子商务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实践,丰富电子商务“陇南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加快O20、B2B等模式发展,充分利用移动多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促进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借助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加快全市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培育电商扶贫名牌产品,创建陇南淘宝示范店、精品店,打造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www.daowen.com)

加强电子商务队伍建设。依托陇南电子商务职业学院和其他培训机构,加强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营销专业知识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整体质量和水平。注重发现典型,通过表彰奖励、评优选先和扩大宣传,把现有经营业绩突出、信誉度好的网店经营者培育成发展电子商务的骨干力量。把发展电子商务欲望强、有技术、具备发展潜能的人员培养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中坚力量。鼓励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有生力量。

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立符合市情的电子商务监管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诚信管理、产品信息共享、电子商务交易安全认证和交易记录备份、投诉维权。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和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市场监管,完善电子商务信用认证、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网络市场主体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工作,加强消费者权益及隐私权和网络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建立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体系,推行电子商务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规范,加强生产、销售、流通服务各环节的行政监管,确保网络供货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和信誉度,推动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第五节 着力强化金融支撑

抢抓国家和省上金融政策开放的机遇,理顺金融管理机制,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综合实力,做强做优地方金融企业。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发挥政策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创新金融模式,积极引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吸引带动社会资金跟进投入,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助推产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全市形成较为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700亿元,存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

扩大金融资本总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信贷结构,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与存款比率,不断增加信贷资金投放量,保持信贷资金较快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采取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借贷等直接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金融体系的弹性,减少风险隐患。积极争取各类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发展,扩大保险资金利用规模。积极引导利用民间资本,激活民间闲散资金。全面推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平台建设,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配置政策,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着力构建“3+1”立体化金融支撑体系,提升企业信用水平,提高银行信贷质量,增进银企互信,实现银企共赢。发展壮大各类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各县(区)增设分支机构。推进普惠金融,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公司,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试点范围。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发行小企业债券,利用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合作金融。加快推进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构建业态齐全、组织多元、服务高效、风险可控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发展,建立功能完善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资金池”试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县(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积极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理财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机构资产类、负债类和中间业务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金融产品市场。深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创新信贷融资产品,探索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间业务合作的途径,稳步发展交叉性金融工具和业务品种,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开发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保险产品,创新保险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加快金融信息服务建设。充分运用电子网络技术,提高金融监管、金融交易和金融服务效率。

推进金融环境建设。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评价体系,加强民间金融监管,建立非法集资风险预警机制,防止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地方信用环境。创新政府各类产业基金使用模式,夯实信用基础,推进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个人建设,增强诚信能力,积极稳妥化解风险隐患。充分发挥金融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桥梁作用,促进金融行业做大做强。

第六节 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依托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四大旅游文化资源,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大景区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大机遇,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整合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内涵,把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用文化包装旅游形象、提升旅游品位、打造旅游品牌。把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弘扬优秀本土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以大景区建设为龙头,以精品特色景区建设为核心,以强化配套服务设施为基础,以搭建投融资平台为支撑,以区域合作为途径,开发旅游产品和商品,丰富旅游线路,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旅游产品由单纯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综合型转变,资源开发由粗放向集约型和精细化转变,旅游服务由低层次向标准化转变。积极融入大九寨旅游区,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跨越发展,把陇南打造为甘陕川毗邻地区生态休闲度假与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市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亿元。

全力建设省市县三级旅游景区。积极打造宕昌官鹅沟省级旅游大景区;加快10个市级精品景区建设,即:武都万象洞国家地质公园、成县《西狭颂》中华书法文化主题公园和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康县阳坝——武都裕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五阳路区域)、礼县秦文化博物馆——秦西垂陵园旅游区、西和晚霞湖中国乞巧文化主题公园、徽县神秘大三滩生态旅游区、宕昌哈达铺红色文化旅游区、两当兵变红色革命文化园;同时,推进10个县(区)级特色景区建设,即:武都姚寨沟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千坝草原旅游区、文县白马风情民俗文化旅游区、礼县祁山——西和长道三国文化园、文县碧口古镇及水上游乐旅游区、两当云屏三峡山地运动与休闲度假旅游区、康县美丽乡村体验旅游区、徽县金徽酒文化生态园、成县杜公祠、西和仇池古国遗址。

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联动周边九寨沟、麦积山旅游大景区,培育精品线路,强化国际标准,全力打造山水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已经建成的国家4A级以上景区为主要目的地,集中力量培育和建设以全市主要景区景点为目的地的6条旅游环线、以九寨沟为目的地的6条过境旅游线路等12条精品线路,形成点线结合、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旅游线路格局。大力发展以陇南山水生态游、秦汉三国历史文化游、陇上江南美丽乡村休闲度假游、陇上江南民族民俗风情游、陇南特产美食文化游、茶乡品茗游、酒乡考察体验游、陇南山地科考探险游等富有陇南主题特色的自驾游旅游线路。以甘肃陇东南地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中医保健人才,积极发展特色养生服务业。结合陇南中医药文化,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业的各类配套设施和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整合优化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全力开发建设中医药旅游生态园区、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商品、具有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的农家乐等,全力打造陇南独特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中、低档相互配套,满足多层次游客需求的原则,提升现有旅游服务设施接待水平,新建一批较高档次的宾馆饭店、旅游度假村和农家客栈,努力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十三五”末全市星级宾馆达到40家。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景区和景点沿线的道路、电、水、通讯、停车场、环卫设施、休息设施、导览标识、电子商务、咨询投诉、医疗应急、安全救援、智能监控等保障设施建设,重点景区和景点逐步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引入多元化投资配备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自行车、游艇和索道等景区交通工具,为游客创造方便、舒适、安全的旅游条件。按照“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强化城市旅游景观规划,加快城市旅游景观建设,完善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康县阳坝、宕昌哈达铺、文县碧口等一批重点旅游城镇建设。积极发展低空旅游,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在适合低空飞行的3A级以上景区(含房车露营地)等场所,建设三类通用机场,发展以直升飞机观光旅游兼顾应急救灾的新业态,并逐步形成全范围、立体化、通票式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体系。

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并重。坚持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双重保护原则,按照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要求,加强古建筑、古遗址保护,开发生产具有陇南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纪念品、工艺品,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在景区、旅游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积极落实国家标准,加强星级宾馆、绿色饭店、国家级旅游景区(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和星级农家客栈的创建、评定和复核工作,推动质量认证,规范游客服务,营造文明旅游软环境,塑造陇南旅游的良好形象。加强旅游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对旅行社、导游、购物点和旅游车船(游艇)等特定对象加强管理,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打造陇南旅游安全诚信新品牌。建立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快引进培养旅游行政管理、项目策划、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优化旅游人才结构,提高旅游队伍整体素质。

专栏13:12条旅游精品线路

1.打造以全市主要景区点为目的地的6条旅游环线。

①兰州—宕昌哈达铺/官鹅沟—武都万象洞—成县西狭/鸡峰山(西和晚霞湖、礼县秦西垂陵园)—天水—兰州;

②西安—天水—礼县祁山武侯祠—礼县秦西垂陵园—西和晚霞湖—成县西狭/鸡峰山—徽县三滩(嘉陵江漂流)—两当云屏三峡—宝鸡—西安;

③西安—天水—礼县祁山武侯祠—礼县秦西垂陵园—西和晚霞湖—成县西狭/鸡峰山—康县阳坝—汉中—西安;

④兰州—临夏—甘南—九寨沟—文县天池—武都万象洞—宕昌哈达铺/官鹅沟—兰州;

⑤兰州—天水—礼县祁山武侯祠—礼县秦西垂陵园—西和晚霞湖—成县西狭/鸡峰山—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甘南—临夏—兰州;

⑥武都—成县西狭/鸡峰山—徽县三滩—嘉陵江漂流—两当云屏三峡—凤县—汉中—康县阳坝—武都。

2.打造以九寨沟为目的地的6条过境旅游线路。

①兰州—宕昌哈达铺/官鹅沟—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

②西安/兰州—宝鸡/天水—成县西狭/鸡峰山(西和晚霞湖/礼县秦西垂陵园)—康县阳坝—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

③西安—宝鸡—两当云屏三峡—徽县三滩—成县西狭/鸡峰山—康县阳坝—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

④西安—汉中—康县阳坝—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

⑤成都/绵阳/广元—略阳—康县阳坝—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江油—广元/绵阳/成都;

⑥广元—文县—九寨沟。

第六章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城乡发展并重,统筹兼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和谐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规划设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就业一体化、综合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同步推进市、县、乡、村四位一体建设,促进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公共基础设施集约建设、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推动市县城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产业开发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发挥区域自然生态、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等特色,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互动发展,增强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到2020年,把市区建成甘肃南部山水生态文化园林名城,把8县县城打造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

第一节 构建新型城乡结构

深入贯彻城乡一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化规划、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围绕“两带一轴”的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全市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和规模形态,加快构建以市区为区域中心、以8县城区为节点,重点小城镇和建制镇为骨架、村镇社区为脉络,交通信息为纽带、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多元产业为支撑,中心突出、体系完善、布局合理、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开放式新型城镇化格局。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的总体要求,加快市域中心(武都区)建设,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努力把武都区建成甘肃南部的山水生态文化园林名城。按照扩大容量、完善功能、增强实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逐步把县城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大力提升重点小城镇和建制镇建设水平,加快特色城镇建设步伐,有序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发展城镇集群。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交通沿线、川坝河谷区人口集聚村镇社区规划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实现市、县、乡、村互促共进、协调发展。争取到2020年,建制镇比例达到60%以上。

第二节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创新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程序,进一步强化规划评估和研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公开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挖掘城市内涵,塑造城市特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坚持城乡建设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加快建立城乡规划“一套图”制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镇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等不同层级规划。加强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形成“多规合一”的建设规划体系。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的约束性制度建设,推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的空间形态与功能结构,遵循“系统性、多元化、城分区、镇特色”的理念,结合城镇历史文化传承和地域特点,塑造不同时代特征和区域多样的城镇风貌,切实改变“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局面。强化城市规划约束和调整变更的程序性,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法制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与土地管理、产业发展、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规划的衔接,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集中居住点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发挥全市9个重点建制镇综合改革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序推进其他74个建制镇综合改革,加强设施建设,培育优势产业,提高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建制镇聚集人口、产业带动、吸纳就业、综合服务能力,使其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快生态文明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步伐,优化村镇布局,重点发展中心镇和中心村,整治空心村。

专栏14:“十三五”城乡规划重点工作

1.控制性规划。进一步完善修订控制性规划,对城市建筑形态、建筑品质和建筑空间等进行详细的技术管控,提出合理控制指标,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城市空间。

2.各类专项规划。加快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供热供气、商业网点、医疗卫生、绿地系统、地下空间、旧城改造、综合防灾等各类专项规划,切实做到各类专项规划系统到位。

3.村庄规划。依据不同村庄功能定位,总结提炼陇南传统民居在院落布局,建筑形式、材质色彩等方面的特色,全力打造不同类型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美丽乡村。

4.名村名镇保护规划。对市内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划定保护范围;同时,广泛调研论证,积极申报一批新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保护。

5.城市设计研究。紧紧围绕市区政治文化交通枢纽中心、徽成经济中心、秦皇故里礼县,人文西和县、羌藏宕昌县、巴蜀文县、红色两当县、绿色康县等各具特色的城市目标定位,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型、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建筑风格等“基因”,努力营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环境。

第三节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要求,统筹城乡交通、能源、水利、信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抓住并利用好各类机遇,坚持以项目为先导,精心论证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抓好项目前期储备,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以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预算内投资及其他专项资金的支持,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市区和8县县城建设,重点抓好市区东江新区开发、吉石坝片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提升,加大两水、汉王片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实施火车站站前广场、滨江体育场、阶州古城等重点项目,实施市区长江大道东西延伸二期工程,迁建东江污水处理厂,新建吉石坝污水处理厂,提高市区污水处理能力。有序推进8县县城旧城区升级改造和新城区开发,抓好城区水电气暖、公共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加快“智慧陇南”建设。整合项目资金,强化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电、路、信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乡村道路硬化工程,完善农村公路网,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电网、信息网络改造升级,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实施环境美化、房屋亮化等工程,大力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共建、城乡互动、城乡联通、城乡共享。

专栏15: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

“十三五”期间,着力提升市域中心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推动各县县城完善功能,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和村镇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新型城乡格局,实现市县城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互动发展。

1.市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南长江大道两水至汉王段建设,谋划北长江大道城市轻轨、北山快速通道等项目。在白龙江上建设多座集交通和观景为一体的大桥,实现城区南北贯通,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实施南北两山绿化及生态公园建设。

2.“两供两处一廊一市一场”建设。

①供水、供气(热)。新建供水管网100公里、改造供水老旧管网50公里,新建户用燃气管道300公里,实施城镇供水设施和集中供热设施3年滚动计划。到2020年,城市供水实现普及率95%和水质达标双目标。

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及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因地制宜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全部达标运行。加强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及转运能力建设,健全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力争到2020年9县(区)城区和重点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③综合管廊。以国家推动实施海绵城市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启动实施武都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管廊20公里以上,逐步消除“马路拉链”和主要街道蜘蛛网架空线现象,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④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建立功能聚集、绿色便捷的农副产品零售市场,“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40个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⑤城市停车场。“十三五”期间,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全市新建300处城市停车设施(包括地上、地下、停车楼、机械立体停车场),总泊位数达到8万个,有效缓解停车供给不足,实现停车规范有序,改善城市环境。

3.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以社区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设施为重点,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加强社区诊所、社区服务站和服务中心、菜篮子和米袋子民生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社区购物中心等商业服务设施,提升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和功能,带动居民消费。力争到2020年实现所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4.村邮站建设。结合村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村邮站,提供函件、报刊、普通包裹投递和受理等基本服务功能,逐步发展其他邮政业务代办受理、票务代售、账户转付、小额存取等助农金融服务、公用事业费用代收代缴等扩展服务功能。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第四节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按照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农村倾斜力度,推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布局。统筹城乡公共卫生资源,促进卫生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创新城乡健康服务模式,发展城乡健康服务业,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建设,努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落实好城镇困难家庭廉租住房补贴,将农村转移进城人口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大农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和训练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发展步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群众性体育事业均衡发展。

第五节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发展原则,按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要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总结和积极推广康县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整合政策资源和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围绕“百村美丽、千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三个层次,同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全面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房屋亮化和改厕、改圈、改灶、改院等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整合周边村、建设中心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培育特色村、搬迁不宜居村的原则,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人口聚集村庄建设中心村,完善村庄功能、改变村庄面貌。大力保护传统村落和民居,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独具陇南特色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建成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2000个环境整洁村。

专栏16:美丽乡村建设重点

1.道路硬化。在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的基础上,推进村内道路和重点产业区道路硬化,具备条件的乡道、村道实现“田路分家”和“路宅分家”,边沟排水通畅。

2.村社绿化。村社道路两侧栽植适地树种、花卉,进行绿化、美化,建设绿色家园。

3.街院净化。到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污水、垃圾基本实现集中收集、运送和处理,实现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村容村貌洁美。

4.用能清洁化。到2020年,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所有贫困自然村通动力电,有效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5.农产品无公害化。到2020年,实现动植物疫病防控全覆盖,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面积比重超过60%,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6.用水洁净化。到2020年,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5%。

7.社会服务便利化。到2020年,村幼儿园、卫生室、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村邮站、商业网点等公益设施基本健全,农村适龄儿童实现就近入学,村内居民就近看病,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农村实现养老设施覆盖。

8.信息网络入户化。到2020年,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60%以上,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率达到90%,部分有条件村实现4G基站覆盖。

9.村民言行文明化。到2020年,实现村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乡规民约,村庄治安良好,乡风健康文明。

10.村内管理民主化。群众议事、群众管事、群众谋事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居民参与村务决策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充分体现,管理权、监督权正确行使。

第七章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新路子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甘肃省实施方案,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底线。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围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5%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等资源环境类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分解目标任务。

第一节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以保护秦巴山地生物多样性和涵养水源为重点,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各类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服务功能。重点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为主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休养生息森林资源,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荒山荒坡和水土流失治理,深入推进以退耕还林还草、长防林建设、环境治理为主的生态修复治理区建设项目,恢复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严重地区生态功能。支持整山系、整流域发展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实施以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林、薪炭林、特色林业产业、花卉产业、野生动物养殖业和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开发区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以山水园林城市、文明长廊公路绿化、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优化区项目建设,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快实施“两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继续强化林地管护,实行封山育林,对天然林区、公益林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区、自然保护区、人工造林区、生态脆弱区、草场重度退化区、飞播造林区等重点生态建设区域实施封山禁牧。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科技支撑、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四大体系建设。加大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维护生态安全。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构建陇南绿色产业经济带,打造新型生态文化品牌,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认真贯彻国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指标约束和责任考核。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到2020年,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60%以上,水域湿地覆盖率达到1.2%以上,各类保护区面积占到国土面积20%以上,生态区服务功能指数提升10%以上,生态综合治理率达到80%以上,建成一批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点。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综合治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共管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强矿山污染和重大工程渣土堆场治理,对矿山采空区、尾矿库全面摸底排查和监测监控,积极开展有效治理和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全面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加强县城污水管网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实现县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突出重要水源地保护,着力解决“两江一水”等主河道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等问题。持续推进农村环境、重点乡镇环境综合治理,控制面源污染,防止土壤污染。加强环境质量监控设施建设,强化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监管能力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控制市区等重点区域大气、噪声污染。加强环保监测执法,积极推动落实市县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完善环保科技和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环保工业、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实施以生态文化教育和推广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生态文化工程,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习惯,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严格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环保督查巡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第三节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牢固树立循环发展理念,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按照社会大循环、区域中循环、产业小循环、企业微循环的思路,促进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度,强化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完善、延伸、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生产模式。在资源开采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大力提倡绿色消费。以基地、园区、产业链为载体,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推动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加强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生态型农牧业布局。加快推进循环产业示范园、低碳产业示范园建设工程,重点实施全市6个工业集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积极构建以西成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以康县工业集中区和西和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区、以武都区、礼县、宕昌县工业集中区为拓展区的“一核心、两重点、三拓展”循环型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平台,促进企业集聚生产、产业集群发展、资源综合开发、废物循环利用。支持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和节点补链项目、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项目、节能新机制推广项目、新能源发展项目,鼓励企业开发使用节能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展绿色清洁生产,推动低碳发展。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重点,积极推进铅锌、黄金、硅铁、建材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绿色化改造,培育5—10户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力争实现示范企业的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开展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行动,在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农业节水节肥节药示范、农业种植(养殖)废弃物再利用、废旧农用地膜和塑料回收利用,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打造生态乡镇和清洁乡村示范村;工业领域,重点加强“三废”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商务领域,重点实施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废旧金属、橡胶、塑料等回收及无害化处理;建筑领域,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重点建立以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交通领域,重点强制报废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营运车辆,推广低排量、小污染的燃气车、电动车,鼓励绿色出行;公共服务领域,重点建立绿色节约型公共机构。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完善节能降耗监测和服务体系,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断提高工业能源利用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绿色消费,实现生态文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双赢。

第四节 全面节约高效利用资源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电、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水平。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等节水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为目的,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用地规模。深入开展企业节矿行动,重点抓好铅锌尾渣有价金属回收,硅铁尾尘回收利用,锌冶炼、硅铁冶炼炉余热综合利用,煤矸石、尾矿废渣综合利用。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雨水资源净化和回收利用,推动电子废物和医疗危险废物回收及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鼓励公共机构节水、节电、节纸、节油等,开展绿色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加快推行阶梯电价、阶梯水价改革,培养公民节约意识。按规定管住公款消费,促进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到2020年,全市矿产、能源、土地、水资源产出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低于省控目标。

第八章 建设特色文化大市,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祖业”、推动事业、发展产业并举,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到“十三五”末,全市特色鲜明、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力争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用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力量。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工程”和“人信人守工程”,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人心,化为行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大力弘扬务实、为民、清廉的廉政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校训育人活动,扎实开展在未成年人心中播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种子”工程,着力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凝聚起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的“正能量”。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实施文明长廊建设工程,开展文明长廊示范段、生态文明村、文明集市、校园文化、医院文化、十星级文明户、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志愿服务,以实现乡风民风、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陇南新媒体矩阵。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产业并举,加强文化人才培育,扶持引导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到202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精神力量更加坚强。

第二节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推进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发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重点保护和传承文县白马民俗、西和乞巧、武都高山戏、宕昌苯教等地方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秦早期文化、汉唐文化、三国文化、仇池文化、茶马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加强古建筑、古遗址保护,实施礼县大堡子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县西狭颂摩崖石刻、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等一批重大人文古迹保护工程项目,推进仇池山、茶马古道遗址保护项目。做好白马文化、氐羌文化等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培育非遗传承人,落实传承人补贴。积极推进乞巧、蜀道等项目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持续发展。加强宕昌县哈达铺镇、文县碧口镇和哈南村、两当县杨店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发展。

第三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按照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阵地、文化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城乡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多层次、多方式、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影院、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推进数字电视入户工程,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直播卫星电视,建立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高效、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支持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实施村级文化活动站(室)、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乡村舞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街道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推进村、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好精准扶贫文化场所建设。加强城乡公共文化队伍建设,鼓励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建立市、县级文化志愿者协会、乡镇(街道)文化志愿者之家,组建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搭建以社区、企业、村镇、校园为载体的群众自娱自乐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创建公共文化新亮点。鼓励群众文艺创作,开发优秀文化产品。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文化快速发展的组织推动机制和配套工作制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完善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特色鲜明、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专栏17: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①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六大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1500个村级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成3201个村级文化室,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②加快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城市社区10—15分钟“文化娱乐圈”工程,实现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全覆盖。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到2020年市县(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建成陇南美术馆。

③大力发展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博物馆网络体系。

2.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向公众免费开放,健全基本服务项目;积极推动学校、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好“一台大戏、一部影视剧、一本刊物、一个文化品牌”工程,开展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等文化精品创作,推进“文化进村入户暖心工程”,积极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到2020年,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第四节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围绕构建“6551”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全市文物、红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文献、非遗项目、自然景观、宗教文化、节庆赛事、饮食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挖掘民间工艺,大力推进西和麻纸和保健枕头、徽县山核桃工艺品和马勺脸谱、成县泥塑、文县白马人沙嘎帽和咂杆酒、武都木雕、宕昌刺绣、礼县竹草编织等产业较快发展。利用富余劳动力,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方式,发展文化产品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与旅游、体育、金融、生态、地产、制造、设计、饮食、养生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媒体兼并重组,形成一批有影响、有品牌、有竞争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支持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依托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动漫影视、数字出版、网络游戏、舞台机械加工、高科技文物修复等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重点围绕工艺美术等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服务示范,加强高新技术与陶瓷、刺绣、雕刻等中国传统工艺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出版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印刷企业转型升级。依托旅游精品景区、名牌景区和一批重点文化景区,引导支持文化旅游名街名镇建设,创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加大知名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力度,围绕秦早期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三国文化、西狭文化,打造人文历史旅游文化品牌;围绕文县白马藏族民俗、西和乞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民俗旅游文化品牌;围绕两当兵变等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鼓励研发和制作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不断丰富特色旅游商品体系,打造旅游商品文化品牌。继续实施农村放映工程,确保全市45个公共农村电影放映点全部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县(区)数字影院全覆盖工程,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数字影院9县(区)全覆盖。做大做优网络在线广播、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积极打造民族风情演出,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按照公司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引导、扶持支持民间艺人利用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民俗工艺产品,发展民俗工艺品加工业。积极培育以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设计、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培育陇南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创意活动,催生出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作品。加大文物、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古籍典籍、书刊和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力度,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积极引进省内外动漫企业,加快创作一批具有陇南历史文化特色的系列动漫产品。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等。充分发掘利用我市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文化底蕴,继续办好文县白马藏族风情旅游艺术节、宕昌官鹅沟藏羌文化旅游艺术节、成县西狭颂文化旅游艺术节、西和乞巧节、礼县秦文化旅游艺术节等活动,提高陇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以特色园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演艺娱乐业、文化创意等为主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建设多功能、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陇南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综合体,建设各类型的陇南特色生态园。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引导文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方式创新,促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休闲农业、文化与养生等业态有机结合,发展文化创意新业态。积极引进外地大型文化企业赴陇南投资,引导文化企业抱团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全市文化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组建市级旅游文化集团公司,构建全市文化产业的招商融资平台、建设运营平台和研发营销平台。到2020年,全市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优势独特的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专栏18:全市“6551”文化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六大类型产业:分别为资源型文化产业、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复合型文化产业、非公有型文化产业、高科技型文化产业及其他类型文化产业。

2.重点扶持五大优势产业:分别为出版发行和印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广播影视产业、演艺娱乐产业、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产业。

3.积极培育五个新型产业:分别为文化创意产业、数字技术、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节庆会展。

4.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陇南段涉及9个县(区),规划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8个,预算投资361亿元,包括特色园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演艺娱乐业、文化创意等门类。

第九章 不断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按照中央和省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产权制度、要素市场、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第一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高效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承接落实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加强网上审批监管。加快推进部门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收费项目清单和政务服务网的“四张清单一张网”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职责权限,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提高政府效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市、县、乡三级政府服务网络,加强绩效管理,强化行政问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保障和优化公共服务。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提高信息公开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依法缩减政府定价范围,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和公开透明,完善政府定价公开听证程序。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政府政府职能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促进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第二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及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支撑。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积极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等权能。深入推进农技推广、兽医、种子、农机等方面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建立健全乡级动植物疫病防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建成农村产权确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及其管理信息系统,推动政策性农业信贷保险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升金融服务农业农村能力。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落实管护主体,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探索推进水权制度、农业综合水价和水务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改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体制机制支持。

第三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按照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的要求,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全口径预算,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资金事前有预算、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逐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全面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健全完善国库管理制度,不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支出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逐步推行非税收入直接缴库管理。全面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逐步扩大改革范围,建立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等财务状况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依法推进政府举债融资体制,逐步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有效平台和机制,建立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不断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范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做好营改增、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和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和手段,改进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切实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节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合实力。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商业金融机构,增加区域金融供给,培育竞争性金融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建立重点企业后备库和制定企业“新三板”挂牌扶持奖励办法,培育各类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和合作发展基金,吸引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参与股权投资,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加强与省股权交易中心交流合作,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等方式筹集资金,扶持培育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搞活资本市场。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向县、乡、村延伸服务网点,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业务,加快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互助社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和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评价体系,积极稳妥化解金融风险隐患。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市县财政和金融机构共担风险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财政以奖代补等措施支持农业保险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新政府投资安排方式,通过股权、债权等形式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为PPP项目提供融资融信支持,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和引导作用。

第五节 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为中心,继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评价考核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行业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完善陇南龙江城乡发展公司、龙江资金池管理公司等国有独资企业管理体制,将信通城市经济发展公司改组为市级旅游文化开发投融资平台,鼓励各县(区)政府成立旅游文化发展公司,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进资本经营管理方式,推动股权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市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支持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改组上市。按照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职代会)等组织机构并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第六节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非公经济集中突破

积极稳妥推进要素市场改革,破解束缚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体制障碍,改进和完善市场监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有序流动,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和制度环境。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完善征地审批、实施、补偿、安置等制度办法。规范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鼓励支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人力资源科学化、市场化配置。建立和完善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估值、质押和流转体系。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企业决策经营的干预,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支持非公经济进入法律未禁止的所有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全面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增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的“两高两难两门”问题,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县(区)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创新创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进入新能源开发、社会事业、战略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和休闲养生等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引导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对在纳税、就业、扶贫、社会帮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等方面贡献突出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表彰奖励。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推进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工作。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主导力量。

第十章 打造甘肃向南开放桥头堡,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抢抓国家实施“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贯彻甘肃省“13685”战略,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陇南打造为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第一节 深入实施向南开放战略

立足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后形成的区位优势,围绕全市全方位开放的重大战略布局和建设甘肃向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在深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同时,大力实施向南开放战略,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推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与周边接壤区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开发和交流合作机制,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共同谋划跨行政区划、覆盖多领域的合作项目,积极发展技术共享、市场互用、合作共赢的特色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平台、文化旅游合作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生产要素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联手建设联网路、打通断头路,促进甘肃南部与四川北部、陕西南部的交通体系接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人文交流,共同打造汉三颂、三国、蜀道、茶马古道、白马民俗等知名文化品牌。围绕甘陕川三省大旅游经济圈,开发大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共同营销、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与周边市州共打生态牌,整合抱团,争取上升到国家层面共同争取项目,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疫病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探索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加强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合作,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群众医疗需求。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探索干部相互挂职、相互培训等办法,加强人才交流合作,为深化协作提供人才支撑。

专栏19:向南开放重点任务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谋划建设康县阳坝至宁强县玉泉坝、康县阳坝至宁强县安乐河、成县毛坝至略阳县西淮坝、成县至略阳县白水江、徽县至略阳县白水江、两当县至勉县等8条省级联网公路建设,打通文县至平武县通道。

2.特色产业协作提升。探索建立跨省联动机制,共同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和项目。建设跨区域的农特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品研发基地,开发绿色天然系列产品。利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水面,谋划实施一批水产养殖等项目。建设十天高速公路沿线工业经济带,重点发展有色冶金、建材、白酒酿造、设备制造等产业;建设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公路)沿线工业经济带,重点发展中医药制造、农特产品加工、电力能源、有色冶金等产业。把西成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平台。

3.文化旅游链接融合。编制甘陕川“金三角”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谋划联片打造陇南五马—裕河—康县阳坝景区—汉中青木川景区—广元白龙湖景区旅游线路、西安—陇南/汉中—九寨沟精品生态旅游线路、绵阳—广元—阿坝—陇南大九寨新环线、三国文化游线路、北茶马古道游线路等甘陕川金三角旅游精品线路,创建市州际双向2—3日游精品旅游短线,联合挖掘、开发、推介连接各市州的生态、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产品(线路)。携手打造“汉三颂”书法品牌,挖掘汉隶石刻文化,筹办相关文化旅游节会;争取蜀道申遗项目,打造白马民俗旅游品牌,举办白马风情旅游节。

4.生态建设共同推进。打造甘陕川毗邻地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强“两江”自然保护区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协作。探索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和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共同争取国家把协作区域纳入生态补偿试验区。实施“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申报争取嘉陵江上游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5.商贸物流一体繁荣。论证、宣传推介一批有条件、有基础、有科技含量项目;共同举办特色产品展销会。吸引川渝地区金融机构到陇南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把向川渝、陕南地区延伸作为电子商务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科学系统编制全市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和各县(区)物流分项规划,协商制定区域性物流优惠政策。

6.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开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合作,建立双方校长、优秀教师交流培养机制;鼓励兴办民营学校和各类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建立友好医院、远程会诊、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联动机制。推动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共同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陇南建设产品研发基地。鼓励科技、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人才合理流动,开展文学、艺术、书画、摄影等团体的互动交流。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会“金三角”地带的地理区位优势,依托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产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易会展、连锁经营等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积极融入关天、成渝等区域物流中心。重点建设成渝、关天经济区节点城市(镇)区域综合性物流中心,加快武都区吉石坝物流中心、宕昌县哈达铺物流中心、成县空港物流中心、礼县南城区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步伐,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健全经营服务网络,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在重点区域建设物流节点,支持新建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整合农村农资流通和配送网点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县级区域和中心乡镇的农资物流配送网络。推进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支持商贸物流企业扩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在配送中心建设、网点开发、车辆保障等方面加大投资和改造力度,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与便利店、企业和社区物业的管理、配送、运输等方面的合作。围绕智能物流网络、快递网络化建设及升级改造,支持智能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积极应用物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物流园区,鼓励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工商企业加速向现代物流领域转变,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充分利用兰渝铁路贯通重庆港口的有利条件,协商制定区域性物流优惠政策,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开辟西北地区大宗物资进出口的新通道。力争到“十三五”末,初步建立起连接甘陕川三省快捷、高效、方便、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有序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

专栏20:各县(区)专业物流发展方向及重点

1.武都区。依托吉石坝铁路物流园区和汉王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以花椒、红芪、橄榄油等地理性标志产品为主导的专业物流,打造全国最大的花椒交易中心,培育发展建材、汽车、粮油等各种专业物流主体。

2.成县。依托成县电子商务孵化园和空港物流园区,重点布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专业物流,辐射周边徽县、西和县、康县、两当县等地,打造陇南专业物流经济发展中心。

3.宕昌县。依托哈达铺物流园区,重点布局中药材专业物流,配套发展以肉畜产品、时令蔬菜等为主的冷链物流,做大中药材交易规模。

4.徽县。依托徽县工业集中区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建材专业物流、商贸配送物流。

5.礼县。依托苹果等农特产品资源,重点发展以苹果为主的专业物流,配套发展中药材、果蔬、粮食、农资等专业物流。

6.西和县。重点发展以土豆、中药材等为主的专业物流。

7.两当县。重点发展以食用菌、狼牙蜜为主的专业物流。

8.文县。依托茶叶、中药材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茶叶、中药材为主的专业物流,做大茶叶贸易规模。

9.康县。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核桃、木耳等为主的专业物流。

第三节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陇南南倚成渝经济区、东连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靠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天水、庆阳、平凉等关天经济区区域的战略合作。加快对接兰白经济圈,加强与兰州、定西在农副产品加工、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领域互动发展与交流合作,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力实施向南开放战略,加强与川渝、陕南地区务实合作,与广元市、阿坝州和汉中市等周边城市协调建立区域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建全互动交流机制、宣传引导机制、规划和项目协同争取机制,加强在扶贫开发、交通建设、产业开发、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开放开发、交流合作格局,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开放发展水平。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编制招商引资专项规划,围绕优势资源转化、产业链条延伸,重点论证、筛选、包装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市场前景好、投资额度在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积极开展“一对一”小分队精准招商,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落地”的原则,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项目包抓责任制,强化招商项目落地建设。把西成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用地储备。以兰洽会、西洽会、渝洽会、西博会、西交会等节会为平台,以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商会等组织为纽带,全面拓展与毗邻市州经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建设毗邻地区经济开放开发共同体,推动经济社会开放发展。

第十一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公平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一节 提高教育质量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民生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加强高等教育;积极发展实用型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支持特殊教育;推动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陇南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工作,抓好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工作。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实现城乡教师合理配置。树立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教育。加大教育免费扶持力度,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实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标准,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高考二本上线率接近或达到全省中上水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稳步推进,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推动创业就业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甘肃省实施方案,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确保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以上,就业技能培训3.6万人以上,职业技能鉴定3.3万人以上,建成18个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全面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推动省级和市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开展“创业陇南”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态的支持。全面落实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促进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残疾人、返乡青年等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加强产业政策和创业项目引导,建立创业项目库。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时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子女、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机构建设,建成市县(区)统一、完善、相对独立的就业创业服务管理机构,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制度,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工作。加强劳动执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专栏21:创业就业五大工程

1.劳动力创业园区建设。新建创业园区100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和设施设备建设。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包括全市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社会保险“金保工程”及其他办公信息化系统硬件配套更新和软件更新维护。

3.农村实用人才高级技能培训。全市选拔250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行高级技能培训,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4.贫困家庭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30000名贫困家庭农民工,帮其掌握技能,提高务工能力,助其增加收入。

5.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市、县(区)各建成一个机制完善、功能齐备、高效运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第三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着力推进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支持,不断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类别和标准,扩大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完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调整。通过居民财产抵押、转让、出售、出租等方式,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人民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四节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策,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保待遇。按照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社保信息政务公开力度。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业务经办制度,改进社保业务经办流程,实行“五险合一、一票核定”制度,扩大医保异地结算业务,适度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大病医疗保险比例,夯实“金保工程”平台,提升社保经办质量和效率。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严格管理基金专户和职业年金专户,规避潜在风险。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逐年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改进个人账户,加强门诊费用统筹,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立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事业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程和就业创业扶贫工程,保障残疾人生存和发展需求。重视鳏寡孤独等特殊社会群体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基本生活需求。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特困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加快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做好棚户区改造,落实好城镇困难家庭廉租住房补贴。到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5%,基本建立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提高医疗服务供给保障能力

统筹城乡公共卫生资源,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引导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应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城市就医新格局和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健康陇南建设,促进健康模式改革,创新健康服务模式,完善基层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确保用药安全。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陇南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建设,促进中医药发展。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型社区养老事业,建成10个卫生服务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10个医养结合养老院,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支持武都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第六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坚持卫生和人口工作融合发展,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坚持男女平等,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积极开展出生儿缺陷干预和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保护残疾人就业创业权益。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农村体育、社区体育、青少年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等群众性体育运动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强竞技体育竞争实力。加快农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和训练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改革完善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体育运动项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第十二章 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保障措施是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本规划经陇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各县(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强化规划执行的保障措施,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狠抓项目谋划和实施,确保完成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专栏22:“十三五”规划项目谋划情况

全市谋划重点项目1058个,总投资7368.2亿元,其中截至“十二五”末已完成投资116.5亿元,“十三五”时期计划投资7251.7亿元(国家投资3463亿元、地方配套149.5亿元、单位自筹758.2亿元、银行贷款510.2亿元、其他投资2371.1亿元)。其中:

1.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80项,总投资4228.6亿元,包括交通项目61项、合计投资3480.9亿元,水利项目82项、合计投资733.4亿元,信息基础设施项目37项、合计投资14.2亿元。

2.“三农”建设项目。共7项,总投资53亿元。

3.精准扶贫项目。共17项,总投资237.9亿元。

4.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项目。共148项,总投资421.7亿元。

5.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共119项,总投资648.7亿元,包括生态建设项目51项、合计投资594.7亿元,节能环保项目68项、合计投资54.1亿元。

6.保障性住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18项,总投资980.9亿元。

7.创新驱动和现代产业体系类项目。共369项,总投资797.3亿元,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项、合计投资10.8亿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151项、合计投资225.8亿元,发展新兴产业项目53项、合计投资42.6亿元,培育服务产业项目111项、合计投资314.3亿元,能源项目51项、合计投资203.9亿元。

第一节 团结动员全市人民艰苦奋斗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激发全市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激发全市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发挥人大和政协在监督、协商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凝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谐。

第二节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加快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对全市所有尾矿库逐一摸排建档,向社会公示责任主体,群策群力加强安全监控和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的生产销售安全监督管理,严格高危行业准入。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重点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加强救援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强化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设施,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健康监管,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继续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建设,做好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大型活动审批、群众自发性节庆聚集和宗教活动风险评估制度,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加强对情绪极端、行为极端人员的教育管控,严防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加强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基层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加大对社会治安薄弱环节和重点地区的防范控制力度,增强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和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积极构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合力防控、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能力。完善视频监控等社会治安防控硬件设施,加强情报信息、刑事犯罪预警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标本兼治方针,保持对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大力实施命案治理、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大力开展毒品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加大禁吸戒毒和缉毒执法力度,强化禁毒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毒拒毒能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第三节 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强市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引领、以实用型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专业为需求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加强与发达地区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完善人才培养、再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行公务员、企业家、教育、卫生、农业服务等领域人才培训和挂职学习的机制,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培养实用型人才。积极引进有真才实学、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逐步建立组织形式完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实现人才自由流动,充分调动各类人才人尽其才、开拓创新、争做贡献的积极性。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育得好、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社会环境,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的政策体系。

第四节 着力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速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持续加强乡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工作运行体制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调解工作,加强公安技术手段建设和反恐基础工作,加快高速交警营房和派出所用房建设。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制度机制,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注重源头预防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健全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体系和情报信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重大社会矛盾和涉稳问题排查化解常态化。

第五节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

坚持依法执政,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全面提高各级组织依据法律法规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主动适应依法治市新要求,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社会,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制轨道目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职责权限,切实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政府依法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和司法监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第六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保障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加强规划衔接。制定“十三五”市级专项规划和县(区)总体规划,要以《中共陇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统领,以本规划为依据,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规划纲要、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坚决贯彻国家和省上委决策部署,落实本规划确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各级各类规划要增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确保目标同向、措施一体、投资安排和政策措施对接。

强化规划落实。加强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督查落实,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把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纳入年度计划,明确规划落实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市政府定期向市委、市人大报告,向市政协通报进展情况,向企业、公众公开信息,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必须对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和行业重大预期性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对纳入本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积极推动实施。本规划确定的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确保如期完成。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对推进规划实施的审计监督作用。

健全规划中期评估和调整机制。在规划实施中期,由市政府组织力量,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价落实进度、分析实施效果、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中期评估后,需要修订的内容由市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情况发生重大偏离时,由市政府提出修正方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激发全市各族人民参与规划实施、建设陇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为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而继续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