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定西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定西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制定和实施《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市上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西市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6年1月13日定西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前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定西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学制定和实施《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市上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纲要》依据《中共定西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编制,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性蓝图和纲领性文件。

《纲要》立足全市的基本市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对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着力的方向、重点、布局等进行了明确。

《纲要》主要提出了政府工作的思路、目标、重点以及政策扶持的方向,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保护环境职能的重要依据以及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遵循。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十二五”时期,全市发展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震、雹洪、泥石流自然灾害频发,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1.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4.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987元,均为“十一五”末的2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167元和5823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8177元和2780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2.9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分别达到24.35亿元和197.8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4倍和2.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27.86亿元和107.3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和2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96.94亿元和556.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79.3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2倍。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实施“1+16+5”精准扶贫方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累计实施整村、整乡推进项目454个,互助资金项目村达到1137个;建成农村公路6600公里。易地搬迁贫困群众2.8万户14.3万人,改造农村危房11.45万户,新建户用沼气2.03万户,推广太阳灶3.76万台、省柴节煤灶3.39万台。培训贫困家庭“两后生”3.37万名,农村新增“两后生”培训实现全覆盖,年均输转劳动力60万人(次)以上。五年累计脱贫70.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

3.灾后重建顺利完成。积极应对“7·22”岷县漳县地震、“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实施“7·22”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431个,完成投资116.8亿元,重建城乡居民住房6.88万户,维修加固7.95万户,省内异地安置受灾群众1690户;实施“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恢复重建项目293个,完成投资21.7亿元,重建和维修加固城乡居民住房2.24万户。建成了一批集中安置点、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民生项目和水利交通、地质灾害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基础设施加快改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483.7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4倍。兰渝铁路、宝兰客专、兰海高速定西段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定临、文殪等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所有县区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全部乡镇通沥青(水泥)路,高速公路和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67公里和875公里。引洮供水一期及定西市配套工程全面建成,146万城乡居民用上了洮河水,新增灌溉面积16.1万亩;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示范、中小河流治理、水利信息化等重点水利项目顺利推进,1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1.5万亩,新增堤防557公里。110千伏定西新城变等一批电网工程相继建成,所有村社全部通电。天水陇西天然气输气管线建成通气,兰州至定西输气管线即将建成。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快速推进。

图一 扶贫攻坚进展情况

图二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5.产业开发力度加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推广面积分别达到381.97万亩、13.64万亩和51.1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62.15万吨。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1家,增加值达到27.8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开发区建成区面积39.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202家,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安定区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列为全国大型公益性农产品市场,陇西文峰、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列为甘肃省大型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快递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第三方快递物流加盟网点覆盖市县城区和重点乡镇。“中国药都”、“中国薯都”、全省草牧业大市和高原夏菜基地建设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通渭风电基地获批实施,其中华家岭风电一、二期工程并网发电,义岗、陇阳等风电场开工建设;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渭河源景区升格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2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6.城镇面貌明显改观。累计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418个,完成投资497亿元,城镇道路、供排水及垃圾污水处理等一批项目建成使用,扶贫纪念馆、马铃薯博物馆和陇药文化馆全面建成。市区新城区基本建成,旧城区改造稳步推进。各县城区及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市县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2平方公里,新增15.2平方公里。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1%和7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4%,比“十一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建设保障性住房2.94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0%。

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财政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39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9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两基”达标通过国家验收,D级危房全部消除;乡镇中心幼儿园及2000人以上行政村需求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三免三补”政策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施重点卫生项目1300多个,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0个,建成村卫生室1139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病床数和卫技人员数分别达到4.8张和3.32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5万人和17.17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补贴水平逐年提高。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35件。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定西剪纸等三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建成“村村通”30.5万户、“户户通”40万户,市县区本级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农村覆盖率达到7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体育、养老和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治安防控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图三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8.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定西市列入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地区,《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退耕还林23万亩,造林封育84万亩,新修梯田14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9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2.6%,草原植被覆盖度73.5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51.1%。循环经济加快发展,陇西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和通渭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进展顺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到96.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2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

9.改革开放有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调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77项,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活动进一步规范。成立水务投资集团,水务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教育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定西师专整体并入甘肃中医药大学,市人民医院加入兰大第二医院医疗集团合作办院。涉农领域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设立“甘肃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甘肃银行、兰州银行入驻定西,定西农商银行、临洮农商银行成功改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模式逐步推广。陇西县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临洮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省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等试点改革顺利推进。“千亿元大招商”活动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以上;对外贸易水平稳步提升,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5.87%。

回顾“十二五”发展,全市上下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奋力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成绩来之不易,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定不移走项目带动之路。坚持大区域布局、大项目支撑、大工程引领,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大力开展“千亿元大招商”活动,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集中精力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夯实了发展基础。二是必须坚定不移走产业引领之路。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了发展水平。三是必须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之路。加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增强科技创新和“双创”基础能力,多层次多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强化了发展支撑。四是必须坚定不移走民生优先之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就学、就医、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实现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共享,凝聚了发展合力。五是必须坚定不移走务实苦干之路。百折不挠的“三苦”精神是激励全市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奋斗、不断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并大力弘扬,形成全力以赴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些宝贵经验,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广泛共识,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强劲动力。

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和缓慢复苏时期,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和国际治理体系深刻变化,产业分工加快重构,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过剩产能消化、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转型阵痛的“三期叠加”态势明显,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偏远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整体形象由落后状态向后发优势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后劲较强。

对定西而言,“十三五”时期是全市脱贫攻坚的决胜期,转型升级的加速期,改革开放的深化期,发展理念的转变期,政策机遇的叠加期,民生改善的黄金期,生态建设的机遇期,从严治党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趋好,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从发展机遇看,国家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将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工程将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为全市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创造了新机遇;创新驱动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新契机。甘肃省“13685”战略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6873”交通突破行动、“6363”水利保障行动等重大工程计划的实施,为全市破解发展瓶颈、补足发展短板,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兰渝铁路、宝兰客专和临渭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渭武高速定西段和引洮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将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从面对挑战看,全市有贫困村869个、贫困人口45.44万人,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级以上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8.35%,行政村通班车率仅为62%。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化水平比全省低12.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1/5、1/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1.5%,特色优势产业链条短、层次低,转型升级任务更显紧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学校微校化、小班化、空壳化与城区学校择校热、大班额、上好学校难等矛盾比较突出,公共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基础条件差,殡葬、养老、助残及妇儿青少等服务设施不足,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创新创业活力不强,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依然较弱。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复杂,挑战严峻,任务艰巨,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完善发展思路,盯紧抓牢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力争实现速度与质量、基础与结构、改造与提升、扶贫与小康的协同共进。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定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为统揽,坚持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坚持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推进,坚持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协同共建,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共同发力,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推进,坚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效衔接,坚持依法治市和从严治党互促共进,继续弘扬“三苦”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原则

——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突出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优化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改革发展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把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构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合作发展,继续深入开展“千亿元大招商”活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更多的人气、项目、资金参与定西的开发建设,提升向东引进、向西开放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共享发展。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突破口,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注重提高民生服务水平,更加注重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主要目标

按照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要求,综合分析“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增长驱动力,在确保2020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生态建设实现重要突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的目标。

1.经济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拉动能力持续增强,质量效益和人均水平同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2.精准脱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行政村自来水、动力电、硬化路、安全房全覆盖,减少贫困人口45.44万人。

精准脱贫主要预期指标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3.产业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业经济贡献率逐步提高,服务业健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水平稳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产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

4.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水利、能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管道天然气实现县区全覆盖,信息基础设施城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预期指标

5.城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承载功能不断完善,市区、县城、重点小城镇、一般乡镇协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城镇建设主要预期目标

6.社会事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广播电视、体育健身条件有效满足群众需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群众人身安全和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社会事业主要预期指标

7.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差距逐步缩小,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保障面逐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升。

人民生活主要预期指标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8.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加强。

生态建设主要预期指标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9.改革开放。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效。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升,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四、发展定位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和大兰州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东接西拓,进一步推进“一市两都三区五基地”建设,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发展水平。

1.“一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立足地处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的区位条件,发挥连霍、兰海高速和陇海、兰渝铁路及宝兰客专等公铁通道优势,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地区的经贸、技术、产业和人文交流合作,打造城乡协调发展的陇中中小城镇群和陇中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构建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扩大开放合作的开放高地,进一步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

2.“两都”: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仓储和研发为一体的中国药都。大力推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中成药新产品、中药制剂、配方颗粒、饮片加工和养生健康产品等五大领域中医药产品研发,不断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举办好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建设陇西中医药博物馆,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话语权,推动中医药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西部最大的中医药研发推广中心、物流集散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打造集种薯培育、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和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中国薯都。深入推进全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先行试验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马铃薯研发、种植、加工、投资、交流等合作资源,建设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培育基地、实验室和仓储交易市场。积极举办“中国薯都国际论坛”。建设中国马铃薯文化园和地方特色鲜明的马铃薯农场(庄),加强马铃薯美食开发和宣传推介。

3.“三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示范区。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落实“1+16+5”精准扶贫方案,大力推进“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改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开创具有定西特色的脱贫攻坚新模式。国家旱作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以北部半干旱区为重点,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快耐旱作物新品种和抗旱节水综合技术的研发推广,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单产品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快推进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及洮河、关川河、漳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抓好林业、草原、水保、环保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五大体系建设,探索产业开发和生态文明协调共进的发展路径。

4.“五基地”:向西开放的贸易加工基地。加强与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和地区在特色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开发方面的对接合作,支持企业发展外贸加工业,在中西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建立销售基地,积极开展国际劳务合作,扩大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加大优质农产品良种及高端技术设备进口,发展外向型经济。西北中医药养生保健和健康养老服务基地。依托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加大中医药保健品、功能食品和药膳汤料等产品研发生产,建设集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度假疗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综合保健服务基地和养生文化园。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探索推广社会化养老新模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临洮八里铺等养老产业园。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挖掘高原夏菜、小杂粮、牧草和肉、蛋、奶等优质农产品资源,加快推进种植养殖、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加工转化率,建设绿色健康食品生产加工及供销基地。区域性生态和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定南自然风光旅游区、定中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区、洮河流域人文景观和水文化体验旅游区、定东北养生休闲旅游区建设,打造一批区域特色明显、服务功能完善、文化底蕴厚重的休闲度假旅游景点。陇中新能源开发基地。全面推进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光伏发电、水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力争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以上。

五、空间布局

落实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要素集聚程度和环境承载能力,立足全市发展基础和潜力,紧密衔接大兰州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产业、人口、生态等布局,以县城、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小城镇为支撑,以交通干线为纽带,科学配置资源,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和产业布局,培育壮大带状、块状经济集群,沿高速公路和洮河、渭河构建“一圈两带三片区”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1.“一圈”:大兰州经济区定西经济圈。依托兰州—白银—临夏—定西综合城市群建设,争取建成临洮南至渭源路园镇和定西至临洮高速公路,形成兰州—安定—陇西—渭源—临洮—兰州高速闭合环线,促进安定、陇西、渭源、临洮四县区融合互补发展,培育大兰州经济区定西经济增长极。着力提升中医药、马铃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矿产建材、新能源、健康养老等产业开发水平,大力发展兰白核心区配套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2.“两带”: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经济带。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打造兰州—安定—陇西—天水经济带,主要包括安定、陇西县城及安定称钩驿、巉口、李家堡,陇西通安驿、云田、文峰等重点乡镇,带动通渭协调发展。重点提升中医药、马铃薯、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新能源等产业开发水平,促进与兰白都市圈和关天经济区合作发展。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经济带(洮河经济带)。沿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打造兰州—临洮—渭源—漳县—岷县—陇南经济带,主要包括临洮、渭源、漳县、岷县县城和临洮中铺、玉井,渭源会川,漳县殪虎桥、三岔、大草滩,岷县梅川—茶埠、秦许、寺沟等重点乡镇。重点发展生物制药、马铃薯良种、生态旅游、矿产建材等产业,促进与兰白都市圈和成渝经济区的合作发展。

3.“三片区”:河谷川台集聚开发片区。主要包括洮河、渭河、漳河、牛谷河、关川河沿岸地区以及引洮工程受益区的部分乡镇川台区,以促进经济、人口聚集为主,是全市城镇建设的重点区域和工业经济、商贸物流、设施农业等产业集聚开发的优势区域。北部旱作农业片区。主要包括通渭、安定、临洮山区乡镇和陇西、渭源北部乡镇,以生产绿色农产品为主,是全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马铃薯、玉米、特色小杂粮、舍饲养殖等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南部生态农业片区。主要包括漳县、岷县山区乡镇和陇西、渭源南部乡镇,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是全市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中药材、饲草、特色畜产品等综合开发的优势区域。

六、重大工程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实施十大支撑工程,补齐发展短板,破解瓶颈制约,牵引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1:十大支撑工程

1.精准脱贫攻坚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5个。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多元产业开发,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2.基础设施夯实工程。总投资3292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27个。全力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公路、机场、客货站场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引洮二期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提升城镇聚集承载能力和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3.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总投资439亿元,实施重点项目51个。全面落实全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总投资874亿元,实施重点项目93个。持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靠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5.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总投资608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0个。全面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1413”工程,增强渭河源、贵清山/遮阳山等重点景区接待服务能力,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6.现代物流服务工程。总投资50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60个。紧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以陇海、兰渝铁路和连霍、兰海高速为轴线的现代物流通道,推进安定现代物流园铁路专运线工程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7.新型能源开发工程。总投资49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5个。加快建设风电、光伏、水电等新型清洁能源工程,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8.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总投资72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1个。发挥1亿元市级创新驱动发展基金放大效应,在中医药、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科技创新支撑工程,积极融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增强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

9.民生保障改善工程。总投资59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9个。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大力促进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发展,构建现代就业、养老、社保、福利救助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特殊人群的保障扶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0.生态屏障构筑工程。总投资569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9个。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核心,实施渭河、洮河流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坡改梯、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确保生态安全。

第三章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全面落实“1+16+5”精准扶贫方案,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建设,力争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以869个贫困村为重点,集中攻坚易地搬迁、危房改造、通村社道路硬化、卫生厕所达标、自来水普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入户、动力农电改造等重点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所有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实现动力电自然村全覆盖。加快农村公路和客运站点建设,打通断头路、连接村内路、对接出境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班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力度,实现应搬尽搬和贫困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全覆盖。开展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贫困村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提高贫困家庭宽带普及率。

二、发展多元富民产业

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输出和乡村旅游等富民增收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培育1—2个富民增收产业,贫困户富民增收产业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大力提升中医药、马铃薯、草牧、蔬菜及玉米、小杂粮、油料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种养效益,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经济林果、苗木、花卉、森林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和林下经济,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鼓励贫困户以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贫困家庭增收致富,确保贫困人口每年从特色优势产业中增收1000元以上。推进大众创业与能人带动就业,外出务工与就近务工紧密衔接,完成贫困农民培训36万人(次)以上,每年输转城乡劳动力60万人(次)左右。开发城郊休闲型、农业观光型、养生保健型等乡村旅游业态,打造78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加快电子商务扶贫步伐,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每个贫困村至少开办网店1家,实现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的“三有一能”目标。

三、提升贫困村公共服务水平

改善贫困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完善免、减、助、奖、贷、补等多元助学机制,率先免除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努力解决因学致贫的问题。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85个,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和3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着力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全面完成6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和869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加大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力度,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加快贫困村老年日间照料室建设,实现农村特殊群体养老保险全覆盖。落实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政策,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发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对象及特殊人群政策性脱贫。

四、创新精准扶贫机制

建立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市县两级财政用于扶贫的资金逐年增长,达到财政支出的80%以上。积极探索金融扶贫路子,用足用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全面实施互助资金担保增信计划,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入扶贫开发。创新涉农保险产品,让保险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创新农业合作经营模式,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参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组织全覆盖。实施科技扶贫“11151”工程,为每个贫困村选派1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帮助每村建立1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每社培养1名农民技术员、发展5户科技示范户,实现贫困户户均1名科技明白人。创新社会扶贫模式,引导企业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落实“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建立返贫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对脱贫人口的跟踪调查和后续扶贫,确保稳定脱贫。

专栏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村道硬化。实施建制村通畅、“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建设、农村路网改善三大工程,加强贫困村村组道路建设,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4441公里、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701公里。

2.饮水安全。改造提升649个饮水安全不稳定的贫困村供水工程,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3.农电保障。实施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70.47公里、O.4千伏线路577.9公里、配电变压器252台,户表改造8873户。

4.易地搬迁。完成3.87万户17.7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其中建档立卡户1.58万户7.07万人。

5.危房改造。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6.1万户。

第四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制约发展瓶颈

全面落实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和“6363”水利保障计划,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破解瓶颈制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支撑。

一、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按照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的目标,统筹推进立体交通网建设。积极推进铁路建设,续建完成兰渝铁路、宝兰客专定西段,新建兰州至天水至汉中城际铁路、定西至平凉至庆阳快速铁路定西段,加快西延铁路岷县段、陇渭铁路前期工作,7县区实现铁路全覆盖。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45公里,形成比较完善的铁路运输通道。大力推进公路建设,新改建高速公路595.8公里,形成“三纵三横三联”高速路网,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各县、连接周边;新建二级公路2190公里,形成“十三纵八横九联”国省道路网,干线公路结构更加合理,所有乡镇通普通国省道,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大力推进机场建设,同步建设航空快件分拨中心。不断完善邮政基础设施,邮政、快递服务网点乡镇和建制村覆盖率均达到100%。

(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无障碍公共运输工具,调整公共客运结构,发展旅客联程联运,推动城市公交优先向城际公交发展,力争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1000米全覆盖,建成“城市公交化、城际快速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全覆盖”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加快客货运输装备升级,健全交通运输监控网络,完善公路危险品运输全程联网监管系统,增强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

专栏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点

1.高速铁路。建成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定西段,争取开工建设兰州至天水城际铁路定西段、定西至平凉至庆阳客运专线定西段。

2.普通铁路。建成兰渝铁路定西段,加快推进西延铁路(西宁—延安)岷县段、陇渭铁路前期工作。

3.高速公路。建成兰海高速临洮至渭源至武都公路,定西至通渭、定西至临洮、会宁至通渭、陇西至漳县高速公路,景泰至礼县一级公路通渭段;积极推进陕西凤县至合作高速公路岷县段前期工作。

4.国省道。建成G212兰州—龙邦公路殪虎桥至岭峰段、G310连云港—共和公路武山至临洮段;S321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S228景家店—三岔公路、S227头寨子—渭源公路定西段、S222西吉—燕子砭公路新店至成子林段、S209共和—九寨沟公路郭城至巉口段、S323陕西陇县—榜罗公路西坪至榜罗段、S229榆中—陇西公路浦滩至首阳段、S321雷大—什川公路王家沟圈至鸡川段(定西段)、S570虎龙口—北顺公路。积极开展G247景泰—邵通、S229榆中—陇西公路银山至普济寺段公路等前期工作。

5.运输场站。建设一级综合客运枢纽1个、二级综合客运枢纽13个、三级综合客运枢纽7个。

6.机场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定西支线机场、临洮军民合用机场,加快推进岷县支线机场和漳县、通渭、陇西、渭源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一)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水库建设,实施引洮供水定西市调蓄水池、引洮二期及配套工程和通渭、陇西、临洮、岷县等城市供水工程,全面实施7县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加强渭河、洮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增强重点沟道、人口聚居区、产业园区防洪能力。

(二)实施高效节水工程。有效利用引洮水资源,加强引洮受益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疏通田间地头“毛细血管”;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增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14万亩、节水改造20万亩。普及集雨工程,加大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人均发展1亩补灌农田,提高地面水利用率。

(三)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制度。大力推进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建立水资源监测预警和联合防控治污机制,积极开展水权确权登记和用水定额控制,严格执行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强化用水总量管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9立方米以下。

专栏4:水利建设重点

1.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引洮一期定西市调蓄水池等重点水源工程8个,引洮城市供水工程4个,抗旱应急水源调蓄池69座(处);新建通渭县石咀和岷县扎角水库。

2.农田水利工程。加快引洮供水等骨干调水、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小水窖、小水池、水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项目建设。建设临洮洮河灌区、洮惠渠中型灌区、红旗灌区、东干渠灌区、临康渠灌区、民主渠灌区、红星渠灌区,渭源县上湾灌区,陇西渭河灌区及引洮受益区等区域节水改造工程10个,建设小型提灌工程62处,维修改造水窖71万眼。

3.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堤防847.9公里,维修加固堤防50.53公里,治理沟道4620.3公里,治理泥石流易发沟道77条,新建淤地坝217座。

4.水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岷县漳县湿地保护、定西市饮水安全水源地保护及7县区城区面山绿化上水工程等项目17个。建设提水灌溉工程96处,重点水源地保护工程93个。

三、加强能源供应保障

(一)健全能源供应体系。建成兰州至定西、兰州至临洮干线输气管道,新建陇西至渭源、陇西至漳县至岷县、通渭牛坡至通渭县城3条支线输气管道,各县城区实现管道天然气输送全覆盖。建成市县城区民用天然气工程,城乡清洁能源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车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合理布局加气站点,拓展加油(气)站服务区域,加强成品油供应薄弱地区分销网络建设,实现乡镇加油站全覆盖。

(二)提升电网整体输配能力。加快完善城乡电网,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通渭330千伏变电站,建设改造110千伏输电线路262公里、变电站13座,35千伏输电线路400公里、变电站12座,10千伏输电线路2637公里,0.4千伏输电线路4451公里。提升电网整体输配能力和安全性,城镇、农村地区供电半径分别控制在0.6公里和0.8公里以内,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6%,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71%。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整合全市信息资源,构建县级城市多媒体网络,促进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加强光网建设,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兆。加快无线通信塔站建设,新增4G基站1099个,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力争4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

(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培育“互联网+”新业态,推进产业开发、仓储运输、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建设“数字定西”。依托经济开发区和重点骨干企业,建设第三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技术和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智能化,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实现信息技术与工业企业无缝对接。完善市、县两级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村信息服务站,构建农产品仓储流通、价格监测、质量监管等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岷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定西特产电子商务综合体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加快发展电子交易、认证、结算模式,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积极推行“智慧管理”,增强政府大数据运用能力,提升社会治理、经济调节、项目建设、环境监测、公共服务、应急保障等信息化服务水平。

第五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工业强市”战略,开展服务业提升行动,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重点培育4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小杂粮和肉牛、肉羊等110个特色优势产业种养基地,扶持180个示范性家庭农场和5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每年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380万亩,力争设施农业达到50万亩。提升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建设以农耕文化、休闲体验为主题的农庄农场,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布局,力争中药材、马铃薯、玉米、蔬菜、小杂粮等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左右。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和农业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效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10.7万亩,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050万亩以上。保障粮食安全供应,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60万吨以上;加强粮油仓储、流通体系建设,增加流通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确保粮食仓库总容量达到30万吨。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强化农业产地环境监控和投入品监管,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追溯机制。推行“联户联保”种植,实施农产品标识管理,力争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达到80项,“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500个。

(三)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着力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力争农机总动力达到350万千瓦。支持农机制造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组织技术攻关,研发适宜丘陵山区的农机产品,提升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探索农业机械规模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大力推广大中型复式和高性能农机具,推广农机深松整地等先进技术,力争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560万亩、300万亩和30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

二、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促进工业聚集发展。加快提升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市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推进开发区产业耦合,加快建立采购、生产、营销、回收、物流体系,促进产业、园区、企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提质增效。提升大宗工业产品节能环保水平,加强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开发区近零排放。加强与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合作,建设兰州新区定西产业园。争取定西、陇西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二)推动企业集群发展。积极构建龙头引领、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的现代工业体系。发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三高三化五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力争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达到250家以上,其中超过50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超过1亿元的企业50家以上。

(三)提升工业品牌培育和绿色发展水平。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创建行动,引导企业健全品牌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品牌发展意识,争创甘肃名牌产品2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达到7个。鼓励企业推广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力争获得市政府质量奖企业10户、省政府质量奖企业2户。组织实施工业制造能效提升、节水治污、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和重点区域、行业清洁生产提升计划,引导企业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和循环生产方式,淘汰落后装备技术和产能,建设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商务会展、创意设计、科教服务、咨询中介等行业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现代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引导商贸企业向城乡社区延伸,推动企业直销、大宗商品交易、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等商贸模式发展;鼓励农产品向城市社区、企业、超市、学校直供直销,新建和改造提升城乡农贸市场100个。加强金融保险服务,推动地方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县区网点全覆盖,并向重点乡镇延伸,争取农村居民在2.5公里之内能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加大中药材、马铃薯、玉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力度,力争承保面达到95%以上,拓展保险服务功能,促进保险行业规范发展。发展商务会展业,探索“展会+基地+交易”模式,实现会展业向展示与交易一体转型。培育创意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传媒、创意设计、咨询策划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打造一批文化创意基地。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和会计、法律、企业管理等中介咨询服务业。支持培育汽车后市场发展。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服务包装、融资租赁、快递服务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www.daowen.com)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保健养生、休闲餐饮、社区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完善养生保健服务标准,推进中医药特色保健养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等融合互动发展。鼓励休闲餐饮服务业转型发展,有序培育星级酒店和农家乐,精心包装特色餐饮品牌,开发药膳、马铃薯宴等美食菜谱,引导企业建设地方特色餐饮服务场所。提升社区家政服务能力,建设街道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加快发展社区照料、病患陪护等家庭服务业和社区购物、餐饮、医疗等社区服务业。

(三)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引导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与农业、工业融合发展,促进电商延伸到乡镇,推进邮政所进行政村,逐步形成“快递+电商+”等模式。按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引导社会化服务加快向农业领域延伸,构建和完善科技推广、疫病防治、质量检测、市场销售、仓储运输等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实现公益性农业服务全覆盖。引导工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产品售后服务、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付服务等,构建服务型工业体系。

第六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组团发展。

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社会发展四大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基础条件、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四大创新平台。积极融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培育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60家。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创建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20%以上。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政府投入、银行信贷、企业提留为主体的科技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科技创新资金,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重点培育10户优势企业,每年转化科技成果30项。优化技术市场环境,提升科技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水平,技术交易额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三)加大“双创”推进力度。全面落实陇原创业创新千亿元专项规划,推进创业示范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成孵化器15家,培养各类创新创业人员超过2000人。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模式,加快构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新型创孵化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科技资源共享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推进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行动,组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团队50个,建立示范基地100个,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1500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一)中医药产业。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增强陇西省级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道地优势药材品种选育,提升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和标准化种植水平,加快中药材无公害产地认定和GAP种植基地认证,推进中药材种苗良种体系建设,建成并充分发挥陇西县“全国中药材种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带动效应。支持中医药新产品研发和新业态发展,鼓励建设全国连锁的定西道地药材中医养生馆,构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实现中药保健食品产业化、系列化。加大对中医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甘肃名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政府质量奖企业的扶持和“岷归”等品牌保护力度。完善中药材仓储、流通、销售体系,筹建定西中药材商品交易所,推动中药材网上销售。健全中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制定中药材现代化仓储地方标准,培育国际认证检测机构,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制度。力争全市中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提高到27%,建成西部最大中药材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中医药产业中心。

专栏5: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

1.标准化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标准化药源生产基地和种子种苗基地分别达到100万亩和8万亩以上,推广引进中药材新品种15个,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30个,通过GAP基地认证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达到10个。

2.精深加工:中医药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3户、5亿元以上企业5—10户。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达到10户以上,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

3.仓储物流:续建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3个,改造升级6个,新建产地交易市场15个,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50万吨,原药及中药饮片年交易量达到200万吨。

(二)马铃薯产业。全面落实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引进选育推广全粉加工型和主食化新品种,组建马铃薯院士专家工作站,借助马铃薯主食开发产业联盟平台优势,开展主食化技术模式攻关,实施以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休闲食品开发为重点的精深加工项目。支持自主产权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打造马铃薯良种定西品牌,健全良种繁育、推广、流通、质监和检测体系,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薯企业,促进马铃薯产业由商品薯为主向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并重转变。稳定马铃薯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推进马铃薯旱作农业技术的组装和示范推广。提高马铃薯精深加工能力,年加工转化马铃薯300万吨以上,加工转化能力达到40%以上,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占40%。健全马铃薯及其制品仓储物流基地、市场和营销网络体系,加快定西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建设,马铃薯储运损失率控制在15%以下。完善马铃薯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扩大安定区“全国马铃薯知名品牌示范区”带动效应,推动马铃薯企业品牌建设。支持马铃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力争25%以上的加工企业拥有研发中心。加强马铃薯信息网站建设。完善良种繁育、推广、流通、质检、病虫害监测防治体系。力争把定西打造成国家级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核心区、全国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全国商品薯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

专栏6:马铃薯产业发展重点

1.种薯繁育:种薯繁育基地120万亩以上,力争年产优质脱毒苗8亿株、脱毒微型原原种10亿粒、原种30万吨、脱毒种薯400万吨以上。

2.标准化种植: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加工专用薯面积80万亩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率和脱毒种薯普及率均达到100%,平均亩产提高到2000公斤以上。

3.精深加工:培育销售额2亿元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20户。

4.仓储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5户,贮藏能力达到450万吨以上。

(三)草牧业。加快建设全省草牧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草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构建“两条产业带、六个牛羊养殖大县、十大畜禽水产养殖区”的草牧业发展格局,促进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增加草食畜基础母畜总量,健全畜禽疫病防控和兽医服务体系,确保牛羊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畜禽群体免疫率达到98%以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确保多年生牧草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加强青贮饲料配送中心建设,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80%。扶持壮大草牧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成草牧产品加工区11个。建立新型草牧营销体系。草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四)果蔬产业。建设以通渭为主的优质苹果基地,以陇西、漳县为主的核桃基地,以安定、临洮、陇西为主的优质杏基地,以岷县、安定为主的花椒基地,以北四县为主的文冠果基地,以南三县为主的沙棘基地等“六大”林果产业基地,新增经济林果面积56万亩。推进果品储藏库和交易市场建设,培育果品加工龙头企业10个,建成果品专业交易市场7个,健全销售网络体系。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和林下经济,花卉面积稳定在11万亩,新增林下经济面积30万亩。实现农民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林果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科学高效利用引洮水资源,加快发展蔬菜产业,以洮、渭、漳(龙川、榜沙)河灌区、引洮灌区和井灌区为重点,扩大以高原夏菜为主的蔬菜种植规模,增强设施蔬菜生产能力,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产量达到300万吨。积极开发速冻蔬菜产品,努力提高蔬菜精深加工能力,加强冷链保鲜仓储物流设施建设,蔬菜冷藏保鲜库容达到10万吨,吞吐能力达到80万吨。力争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建成全省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加工基地。

专栏7:草牧业发展重点

1.规模养殖:每年培育发展养殖企业(小区)200个、专业村100个、规模养殖户1万户,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2200个,养殖专业村达到100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13万户。

2.精深加工:培育省级以上草牧业龙头企业15户、市级龙头企业100户,力争肉品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饲草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

3.市场建设:建成现代草牧业物流园区7个、畜禽专业交易市场50个,每县建设1—2个大型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新增营业额超亿元的畜牧物资批发零售企业7个,年配送额超5000万元的物流中心7个,连锁直营店覆盖95%乡镇。

4.加工区建设:安定羊肉、乳品、苜蓿草产品及裹包青贮加工区,通渭苜蓿、红豆草产品加工区,陇西肉制品精深加工区,渭源放养鸡加工区,临洮鲜奶、猪肉、鸡肉加工区,岷县蕨麻猪、牛肉、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产品加工区。

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生物医药。完善中药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中药种质资源库,选育优良中药材品种,突破珍稀濒危中药材和关键中药材的品种繁育技术。重点发展中药超微饮片、精制饮片和中药提取物,加快特色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新型药用辅料研制,积极推进片剂、散剂、胶囊剂、原料药、中药制剂等生物医药新产品开发。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等院所合作,开展动物血清、KIU胰蛋白酶、兽药粉散预混剂等新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条。

(二)现代物流。推进现代物流业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定位准确、运营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定西公路港和铁路货运站无缝衔接,打通以陇海、兰渝铁路和连霍、兰海高速为轴线的现代物流通道。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10户,鼓励传统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建成货运枢纽和不同服务类型的物流示范区8个,完善物流服务功能,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鼓励重点物流企业依托供应链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建设定西亿联国际商贸城、军民融合(西北)应急物流基地、铁路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62个,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节点,力争物流业产值占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

(三)文化旅游。以建设陇中特色文化旅游大市为目标,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两大主线,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工程,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中部文化旅游开发示范带、洮河风情旅游专线,实施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园区提升、旅游设施完善、人才队伍培养、产品创意开发、节会展览交流等七大工程,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413”工程建设,加大对新兴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的规划和投入;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健全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新建临洮傩文化保护研究基地、通渭小曲和皮影戏演练厅及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实施漳县汪氏家族墓地等古文化遗址、古建筑保护开发工程13个,促进遗产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利用。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分别达到1100万人(次)和45亿元以上。

专栏8:文化旅游业发展重点

1.文化产业。重点建设临洮马家窑、陇西李氏、通渭书画、岷县洮砚等4大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医药、马铃薯文化产业园,漳县中隆民俗文化产业园,安定区陇中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陇西旅游文化创意园。实施临洮明园影视城、卧龙湾水镇、大王庄休闲基地,陇西大渭河风情园、渭河生态风情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

2.文化传承。突出农耕剪纸、花儿戏曲、洮砚彩陶制作、寻源祭祖和红色教育等区域特色,重点在安定、陇西、漳县打造以马铃薯、中医药、剪纸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在临洮、岷县打造以洮岷花儿和彩陶、洮砚制作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在陇西、渭源打造以探水寻源和寻根祭祖为代表的历史人文传承创新基地。

3.旅游基地。全面推进渭河源大景区建设,力争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优化提升7条跨省旅游线,打造9条精品市内旅游线,建设四大旅游基地。加快建设旅游景区和自驾游营地、房车露营地、景区固定演艺场所,打造特色景区和精品景区,提升景区质量等级,力争4A级景区达到5个、3A级景达到8个、2A级景区达到10个。

4.文旅市场。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加快规模化、集团化、信息化发展,组建一批农村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专业合作社,力争每县区建成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重点文化旅游企业5个、“文化集市”100个以上,每年培育资产规模500万元以上的书画经营企业2—3家。发展四星级饭店5家以上、旅行社及服务网点20家以上,全市旅游服务网点增加到450家,旅游从业人员增加到1.5万人以上。

5.文旅创意。深入挖掘民间民俗艺术表演项目,整合文娱演艺资源,加大舞台剧创排力度,争创书画、剪纸、洮砚、彩陶、文学、戏曲、音乐、影视剧等“八个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旅游礼品,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生产和销售网络。

6.节会展览。高水平举办通渭国际书画艺术节、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节、渭源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节、临洮老子文化节、洮岷花儿会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一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节庆品牌。

(四)新能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争取实施核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电项目,形成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争取新建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并网通渭20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配套建设330千伏和110千伏汇集升压站等工程。以光伏扶贫开发为重点,打造甘肃光伏扶贫产业园,力争新增光伏发电60万千瓦。以洮河流域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小水电开发项目,新增水电开发规模20万千瓦以上。稳妥推进核电开发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各类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等生物质能源开发,积极推进通渭温泉矿区和其他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建成陇中新能源开发基地。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一)有色冶金。以铝冶炼及加工、黄金冶炼和冶金新材料开发为重点,加大节能技改和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循环化发展水平。推进铝电联营发展,实现原铝市内深加工转化。谋划实施氯化提金和黄金工艺品精深加工项目,加大先进选矿工艺应用力度,配套废水循环利用设施,提升低品位、难处理及伴生资源有效利用率。加强冶金新材料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引导冶金材料生产企业拓展产品门类,延伸产业链,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建筑建材。以水泥制造及制品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钢结构生产为重点,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推广工业废渣、劣质煤及其他原料、燃料替代物生产水泥熟料,大力开发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促进混凝土管、建筑墙板、建筑装饰制品在市政、交通、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节能、利废、防火新材料,促进化学建筑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建筑涂料和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无害化、节能化、功能化发展。建立企业联盟,开发适销对路的钢结构新产品,着力提升产业开发效益。

(三)装备制造。以现代农业机械、特种零部件制造为重点,建设现代高端农机具、风电紧固件、数字化脉冲气保焊机、汽车摩托车配件、汽车精密铝铸件、新能源电动车、专用车车厢等装备制造项目19个。支持农机装备产业化,发展农用汽车、农用覆膜机械、收获机械、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精密播种机械等专用农业机械。力争在特种用高强度专用紧固件和高档活塞环的研发生产上取得新进展,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第七章 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优化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镇,打造陇中中小城镇群。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一)完善城镇规划。突出生态环境优先、开发强度合理、城乡一体发展,修编完成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风貌规划,制定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综合管廊建设等专项规划,力争市区、县城和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完成陇西县新型城镇化多规合一试点。提升城市设计水平,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使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富有特色,具有品味、充满活力。

(二)优化利用城镇空间。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坚持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科学划定并严格维护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控制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探索推行“空间换地”、厂房建筑往高走的做法,促进城镇空间高效利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健全城镇体系。依据区位交通、产业关联、人口聚集程度,重点加强“1市6城16重点镇”建设,健全市区为龙头、各县城区为平台、重点小城镇为支撑、一般建制镇为节点的四级城镇协调发展体系。市区依托“兰—白—临—定”综合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市域内外通达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与定西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促进与其他市州实现产业和服务功能互补发展。建设以城市生态走廊为依托的景观、人文活动带,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6县城区突出人口聚集和产业承载功能,按照城市架构优化人口居住、产业聚集、商贸市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布局,促进与县城所在镇区、开发区融合发展,建成人口和产业聚集发展的县级小城市。推进开发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16个重点镇立足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按照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的原则,突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优势产业和城镇风貌等特色,打造带动周边发展的重要平台。支持一般建制镇以服务区域内人口发展和产业开发需求为重点,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建成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持平台。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做大做强中心市区。围绕打造“五宜”城市,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市区河道综合治理,建设美丽水岸,打造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和海绵城市,争创生态园林城市。强化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新城区突出聚集人气,加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引导人口加快聚集;旧城区突出功能完善,加快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和服务功能。力争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27万人。

(二)增强县域经济承载能力。加强各县城区及开发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提升人口聚集和产业承载能力,促进各县城区与开发区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协调互补发展,力争六县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打造陇中中小城市群。大力推进通渭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加快临洮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步伐,推进陇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支持陇西、临洮撤县设市,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渭源县、漳县、岷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打造陇中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促进县域经济协调联动组团发展。

(三)打造特色小城镇。坚持新型城镇化与脱贫攻坚有机统一,因地制宜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城镇化。突出抓好16个重点镇建设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百县中心镇建设试点,打造区域中心城镇。因地制宜发展交通商贸型、资源开发型、加工制造型、文化旅游生态型等多类型特色小城镇,完成安定巉口镇、通渭马营镇、岷县梅川—茶埠镇、漳县殪虎桥—大草滩乡新型城镇化试点。全面实施小城镇就业、社保、户籍管理、土地管理、村镇建设、公共服务等改革,激发小城镇发展活力。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实行点状开发,统筹发展一般建制镇。力争有集中供水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占比分别达到98%、60%和90%,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5平方米。

(四)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城乡一体的道路、自来水供应等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城镇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坚持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特色富民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基层政权六大领域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完善农村公路网,发展农村客运。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居民逐步享受与城市同等的文化体育服务。结合村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开展村邮站建设,完善和拓展村邮站服务功能,发展票务代售、账户转付、小额存取等助农金融服务,以及公用事业费用代收代缴等服务,力争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继续实施村庄整治,积极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实施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探索“生态+”发展新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

三、完善城镇综合承载功能

(一)强化城镇服务功能。坚持以建设强化治理,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设施建设和运营,统筹推进城镇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空间集约利用。实施“两供两处一廊一市一场”建设项目,有效缓解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出行困难、垃圾围城等问题,不断完善城镇基础服务功能。努力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和市民活动场所,发展城市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绿色出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力争中心城市和各县城区人均道路面积分别达到16平方米和14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市区和各县城区建成区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90%和95%以上。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城镇常住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2平方米。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建设,形成全市2城9镇13村24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总体格局。

(二)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宣传教育,制定市民公约和行为规范,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构建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区和责任人制度,重点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建筑施工、车辆停放及宠物饲养、烟花爆竹燃放等方面的管理,着力解决脏、乱、差等城市病。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建立地下管网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城镇供热分户计量、市容市貌数字管理,健全城市公交配套服务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公共服务信息系统。

专栏9: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

1.两供两处一廊一市一场项目。建设供排水项目17个,重点乡镇集中供热站18个;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48个,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01个;地下管廊77公里;停车场76.7万平方米。

2.城镇道路。实施道路桥梁建设项目104个。

3.城镇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7个、充电桩1500个。

4.住房保障。完成棚户区改造1.2万户。

5.社区服务设施。以社区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设施为重点,加快社区诊所、社区服务站和服务中心、菜篮子和米袋子民生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区超市、便得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力争2020年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第八章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布局,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快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改造建设幼儿园1395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建设薄弱学校1374所,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到100%,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创建定西职业技术学院,改造建设职业学校10所,每个县区建成1所以上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加大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建设,做好中高职一体化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力争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对口升学率达到97%以上,打造全省职业教育强市。改造建设普通高中32所,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在城区办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红军长征等内容为主题,建设一批“红色文化”特色学校。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培训。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消除城乡学校信息化教育差距。关爱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教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逐步完善终身教育机制。

(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按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要求,构建健康促进新模式,大力推进健康定西建设。加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备配备,完成市人民医院扩建和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迁建,改扩建县级综合医院11个、中医院9个、妇幼保健院3个、疾控中心5个、采供血屋7个、基层卫生计生人员培训中心7个。建设119个急救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加强疾病防治、妇幼保健、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提高卫生监督、应急救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医疗卫生大专院校毕业生2000名,培养中医药实用人才2000名,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100名、全科医师300名,选派深造基层医疗卫生人员600名。健全村医养老保险和退出机制,每年轮训村医2000名,逐步实现乡医全科化、村医中医化。建立覆盖全市的精神卫生救治防治体系,实现市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县区综合医院设有精神卫生科、乡镇卫生院有专人负责精神卫生服务。

(三)加快发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新建县区文化广场9处,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0个,村级文化广场549个、文化活动室1164个,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积极推进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实施乡镇广播电视站、农家书屋提档升级等工程,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建设成果,健全全市广播影视节目资源库,实现全市广播电视台高清频道制作播出,提高市、县区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推进书报刊物出版技术升级,积极发展电子书刊,扩大发行面和影响力,促进出版发行市场健康发展。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出版和传播活动,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档案事业服务水平。

(四)提升全民健身水平。全面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建成市体育场、渭源县体育馆和临洮体育训练基地,实现市级有体育馆和训练馆、体育场和田径场、体育运动中心“两馆两场一中心”,县区有体育馆、体育场和田径场“一馆两场”。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力争社区全民健身站点覆盖率达到90%,街道、乡镇全民健身场地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95%,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支持各类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户外活动营地,推广普及校园足球等竞技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做大做强通渭和临洮“全国田径之乡”、“漳县贵清山/遮阳山全国攀岩精英赛”、“陇西盘龙山自行车赛”等品牌,争取每县区打造1个以上群众体育品牌。

(五)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建设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纵横联网、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人口健康信息网络。

(六)注重发展妇女青少年残疾人事业。全面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打造青少年服务平台,培育青年“众创空间”,继续实施希望工程,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维护青少年权益,促进青少年事业健康发展。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程、关爱助残服务工程,建成定西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县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社区康复服务站,加快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基本需求。

(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落实民族政策,围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建成民族乡村小康社会目标,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推动外事侨务工作发展。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强化社会保障。统筹完善城乡社保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城乡各类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力度,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实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水平,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做好与大病保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进一步提高。统筹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提高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制度,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万人、13万人和13万人以上。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推进“五险合一”征缴,规范社保基金运行。

(二)提高福利救助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城市低保标准每年增长10%,农村低保标准达到4000元以上;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确保集中、分散供养水平分别达到上年度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0%和80%,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5%。建立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大病救助与医前、医中、医后救助相结合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新建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5个,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7个,婚姻登记大厅7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127个。建设殡仪馆4个,殡葬服务中心5个,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各6座,殡葬服务和公益性公墓实现7县区全覆盖。

三、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夕阳”产业,推进社会化养老和中医健康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基层卫生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鼓励社会资金和群众集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新建老年养护院2所、老年公寓7所、老年人活动中心7所、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4个、中心镇养老院6所、乡镇中心敬老院53个、乡镇老年人活动中心121所、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500个,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信息平台7个,力争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35张以上,养老服务机构城市社区、乡镇、农村社区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和60%以上。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将城乡“三无”老人全部纳入政府供养范围,散居和机构供养的“三无”老人和高龄老年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引导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行业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票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营造尊老、爱老、护老社会环境。

四、稳定扩大创业就业规模

积极推进创业,稳定扩大就业,确保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自主创业。拓展就业领域,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民生实事项目和基层服务项目,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年末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引导劳动者多渠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成8个市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构建覆盖全市重点产业的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免费职业培训行动,提高就业基本能力。建立失业调控长效机制,重点对国有改制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防范和化解失业风险。

五、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落实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健全军民融合发展运行体系,搞好经济动员、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统筹考虑军地需求,推动军用设施向民用开放,开展基础领域军民合建共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巩固现有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成果,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市。贯彻中央和省、市军转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和退役士兵安置等各项优抚政策,加大退役士兵培训力度,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自主择业干部服务管理水平。

第九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水土资源和环境容量保障支撑作用,力争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目标。

一、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加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大力推进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和中幼林抚育、造林补贴等项目,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完成造林封育300万亩、中幼林抚育50万亩、退化防护林改造50万亩,通道和城市面山绿化40万亩,渭河源区生态工程130万亩,种苗繁育面积稳定在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

(二)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沟壑治理步伐,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5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提高到61.5%,新修梯田100万亩,人均梯田由2.5亩提高到2.9亩。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努力建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

(三)推进草原生态建设。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制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划区轮牧,扩大人工草地面积,改良退化草地。推动岷县红三叶、猫尾草等牧草基地建设,推动草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草原防灾减灾体系,加大草原恢复和保护力度,确保草原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5%以上。

(四)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建设陇西县仁寿山、漳县贵清山和秦岭细鳞鲑、岷县双燕山—水生生物和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临洮县洮河湿地等5个自然保护区。对定西南部渭源县、漳县、岷县林业重点工程区、天然林区、人工造林区、宜林荒山荒坡治理区、草场重度退化区和草原湿地保护区实行封山禁牧。加强岷县狼渡滩湿地等湿地保护,恢复水源涵养功能,湿地保有量达到1.04万公顷。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尾菜处理率达到40%。健全废旧农膜治理长效机制,实施临洮、陇西、渭源、漳县和岷县等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深入推进能源生态型循环经济定西模式,完善“种植—养殖—沼气—有机肥还田”循环产业链,力争纳入环境统计的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二)推广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施中药材、马铃薯和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培育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10户,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以基地、园区、产业链为载体,建立完善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完成陇西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着力推进定西、临洮、岷县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按循环经济模式改造通渭、渭源和漳县工业集中区,构建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低碳循环发展。

(三)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回收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建立市区和县城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一)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确保洮河、渭河等重点河流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人饮工程水质监测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确保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加大涉水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污染源监管力度,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整治。探索实施污水中水回用工程,严格落实工业废水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双控和环保黑名单定期公布制度。

(二)严格保护大气环境。加强油气回收治理和城市扬尘综合整治,推广高效油烟净化设施,逐步淘汰黄标车。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防治,推行新改扩建项目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监测天数的80%以上。

(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监管,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土壤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对重污染工矿企业周边等典型区域实施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广应用新型农膜,继续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四)加强其他污染治理。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处理,对简易垃圾处理场进行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加强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规范管理,推进农村、乡镇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加强交通运输、娱乐场所、建筑施工等噪声源管理,开展交通污染源防治,建立放射源管理数据库,有效控制电磁辐射污染。废弃放射源收贮率达到100%。

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以抗震救灾、气象灾害救援、防火救灾和地质灾害治理为重点,加强重点易灾地区灾害预防预警、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设500所中小学地震预警台站和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新改建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70个、雷电观测站点7个;在人口密集场所全面推广应用独立感烟报警器,降低灾害隐患威胁。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成木寨岭和华家岭天气雷达站。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优化矿产开发利用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促进矿产开发创新绿色发展。建设市、县两级综合救灾应急指挥中心8个、救灾物资储备库7600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26.5万平方米,实现救灾物资储备库、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市县和易灾乡镇全覆盖。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和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健全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体制,加大地震、气象、火灾等灾害防治和救灾知识科普力度,加强减灾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提升全民防灾自救能力。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综合减灾协调机制,加强灾害救援装备及设施建设,强化减灾救灾条件保障,建设专业灾害救援队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第十章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其他领域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一、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一)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成陇西县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国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有序推进养殖暖棚、塑料大棚、小型农田水利等农业设施确权颁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及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推进农民资产权益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力争全市供销社连锁经营网点达到1650个。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开展水权交易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监管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落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市场、服务和制度环境,力争非公经济占比达到60%以上。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鼓励优质资本、优势企业跨区域并购和重组,逐步消除小而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国有资本重点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科技进步。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特许经营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参与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加快进入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区域产业开发等领域。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积极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鼓励市内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争取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契合转型升级需要、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项目落地定西。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多元化力量参与公共服务。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与县区、开发区的收入、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实现有效监督。深化税收制度改革,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加快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加快推动新兴金融业发展,支持民营资本设立民营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着力提升地方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能力。争取建成西部内陆地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公平诚信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征地程序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规范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权益。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和技术交易市场。推进水、电、能源等领域价格改革,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加快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健全完善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开展简易注销试点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鼓励专业化市场中介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

(一)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机构,落实民办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办机构同等待遇政策。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全面推开医疗联合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与企业联盟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完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长期在外打工和从事商贸活动在城市居住的农户,按照个人意愿采取购买城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等方式在城镇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大力推进城市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加快向乡镇延伸。落实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健全失业保险金、基本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和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全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改革。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问责等机制,完善民情恳谈、社区听证、社区论证、社区评议等对话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加强森林、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管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执行节能评估、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探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和管理体系,探索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推行重点行业清洁循环生产、工业企业排污许可和清洁生产制度。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开展碳排放市场交易。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制度约束和公众参与机制,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三、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依托大兰州经济区建设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兰洽会等合作平台,紧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争取重点外贸企业享受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争取在霍尔果斯口岸设立定西外贸合作协调机构和企业产品展示窗口,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和特种石油钻采设备、电解铝及铝加工产品扩大对外出口规模。积极与中西亚国家开展劳务合作,推动职教机构开设阿拉伯语及其他适宜专业课程,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及“两后生”赴外工作,发展劳务输出贸易。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化合作交流,支持文化旅游企业设立代办机构或办事处,扩大书画、洮砚、剪纸、彩陶等特色文化产品、工艺品对外出口规模。进一步加大与全国妇联等机构和天津、金华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力度,争取在定西共同建立外贸出口基地。充分发挥民间商会作用,积极参与省际、省部战略合作,与中西亚国家城市争取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大力发展契合中西亚、中东欧市场需求的贸易产品加工业,打造面向中西亚、中东欧的贸易加工基地。

第十一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健全民主法治,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社会。

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协调推进,法治定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制教育、法治能力、司法公平同步提升,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律实施监督,建立备案审查制度,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开展国家宪法日纪念宣传活动、宪法法律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研究制定立法规划,探索在规范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推进立法,加快制定与法律法规相衔接、体现时代特征、富有定西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体系。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规范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快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完善审批制度。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管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设置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落实听证制度,健全决策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试行法律专务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广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建立市、县区政府跨部门统一执法信息平台。

二、提升法治社会建设水平

(一)依法加强社会治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法治城市、县区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诚信守法企业等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完善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重点青少年群体管控体制,推广“两个全员参与”机制,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持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推行城乡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基本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推广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和法治教育学校建设,促进基层依法管理。开展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和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活动,实现每县区至少有一个司法鉴定机构。探索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和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制度,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信访工作法制化,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加强民间纠纷调解。

(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信贷诚信、商务诚信、司法公信、社会诚信等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完善信用制度,制定失信黑名单、公共信用信息指导目录、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信用服务机构管理等制度。加快建立信用信息公共数据库和市县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重点领域互联互通。建设统一的信用信息对外发布查询平台,加快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信用定西”网站,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在招标投标、重大项目审批、投资项目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政府资金补助等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鼓励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利用信用产品和服务防范信用风险,创建信用示范行业。强化信用监管体制,建立部门间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统一高效的联合监管机制。健全信用评价机制,构建多层次守信激励体系,建立失信惩戒的部门联动机制,打造“信用定西”。

(三)深入推进平安定西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突体系。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完成乡镇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反恐维稳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重点加强高危人群和青少年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建设市县区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基地。集中治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立全市网络安全、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和网络舆情社会引导机制,推进网站实名制备案,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和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维护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三、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一)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和追溯制度。健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力争乡镇食药监管所规范化创建率和村级协管员覆盖率达到100%。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农村、学校、医院食堂等重点领域和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监管,确保网格化、外置化、可追溯等监管措施覆盖率达到100%,问题查处率100%。实施“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提升计划”,全面落实药品GAP、GMP、GSP规范标准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

(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三级四层一体化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体系,完成监管执法基础设施及装备标准化建设,乡镇安监站和村社安监室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市级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检验检测机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加强乡镇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建成农村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20%以上,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交通万车死亡率分别下降10%和20%以上。

(三)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质量发展战略,加强质监能力建设,完成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组建定西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成立市县两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指挥机构和调查处理中心,推进特色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和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模以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强制性认证产品认证率达到100%,产品标准覆盖率、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提升全民法治意识,严格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并有效实施普法规划。加强普法讲师团、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运用新媒体普法的水平和效果。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建立企事业单位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完善社区普法工作机制。加强群众性法治文化建设,建设一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一条街等法治宣传阵地,丰富法治文化产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多形式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城乡“道德讲堂”建设,积极开展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工作,筑牢精神文明道德基础。加强法治机构建设,提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规范化水平,力争规范化律师事务所占比达到80%以上,执业律师人数达到100人,各公证机构公证员达到2人以上。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牢固树立改革思维和法制观念,更好地落实政府责任,强化人才支撑,规范社会主体行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落实“3783”主体责任体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经济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的研究,强化经济运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各县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规划中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把握好本地区、本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确定重点工程项目,安排建设资金,将本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县区、本部门年度计划,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强化约束指标和重大任务的组织实施。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规划衔接协调

强化规划纲要引领作用,加强与专项规划、县区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切实发挥专项规划、县区规划支撑作用。评估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平衡、调剂建设用地指标,有效解决建设项目落地问题。引导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合理布局,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人才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以服务产业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为主线,以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为重点,发现、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统筹推进分层分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灵活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鼓励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力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2万人。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间人才双向交流和兼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规划监督评估

各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必须按照重大决策法定程序,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规划实施。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规划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使规划实施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多角度分析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因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因素确需调整修订规划,要依据法定程序审查报批。要进一步强化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力量对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加强审计监督,对年度实施进展、项目建设、重大事项落实情况及时公开并接受督查,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