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天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
序 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策部署,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加快扶贫攻坚、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全面提升我市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天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奠定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目标,坚持“关天经济区引领、国家级园区支撑、现代化城市带动、县区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重点战略深入扎实推进,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创新取得新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不断改善,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一系列重大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53.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9%;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8.6%。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五年实施市级重大项目(上亿元项目)507个,完成投资18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23.2%,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2.4亿元,年均增长14.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投融资平台运营机制不断健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市粮食连续12年实现稳定增产,总产量达到126.95万吨。
——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深入实施双联行动、“1461”扶贫攻坚行动和“1+18”精准扶贫行动,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33.15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47.78万人,五年减少贫困人口85.3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43.3%下降到2015年15.6%,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3266元增加到2015年5580元。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制村生活用电、动力用电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改造危房7.96万户,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点162个,搬迁农户1.22万户6.37万人,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水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0∶38∶42调整为17.6∶33.5∶48.9,其中三产比重提高6.9个百分点,一产下降2.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一五”末34.5%提高到49.6%。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54亿元,年均增长30%。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从0.746吨标准煤下降到0.636吨标准煤(2010价),累计下降14.75%,超额完成“十二五”省上下达的节能目标。“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下降4.5%,氨氮下降3.5%,二氧化硫增加15%,氮氧化物下降3%,分别控制在2.2万吨、0.27万吨、1.19万吨、1.85万吨以内,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减排目标。2015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93天,渭河水质达标率8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3.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以下,达到规划控制目标。
——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加快中心城区、五县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2%,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着眼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大力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6873”交通突破行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4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2公里。市县之间实现二级公路连接,有4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全市所有乡镇和94.5%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公路密度由“十一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70.3公里提高到72.5公里。全市铁路运营里程238公里,天水至平凉铁路建成通车,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加快建设。天水机场开通天水至西安、重庆、天津、大连等航线。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9.18亿元,固定电话用户30.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8.2万户。
——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9元,年均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6元,年均增长16.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规划控制目标范围之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控制在规划目标范围之内。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七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1.92万人、14.21万人、27.66万人、21.59万人、12.46万人、13.3万人和167.53万人。教育结构更趋合理,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6.7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7.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25%。城乡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34%。全市儿童国家规划疫苗接种率97.14%以上,较“十一五”末提高1.14个百分点。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点165个,较“十一五”末增加50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5.2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9.6%。全市公共文化馆建筑面积达13695平方米,公共图书馆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6668平方米,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解决了167.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2002年的1059项削减为163项,累计削减率84.6%。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启动实施了工业企业出城入园计划。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5.1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以财政转移支付、收支两条线、所得税收入分享、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市县乡财政体制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服务水平逐年提升。社会事业改革不断进步,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成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连接陇东南、融入大关中步伐加快。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3.85亿元。
回顾五年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思路,坚持深化市情认识,抢抓机遇谋发展,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富民强市发展目标更加坚定;坚持改革开放促发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的排名持续前移,是我市经济总量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是在自然灾害频发、发展基础薄弱、资源约束加剧的条件下取得的,极大增强了全市上下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属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发展滞后仍是基本特征,国际国内形势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国内经济增长减速换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需提高;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投融资能力仍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水平低,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创新创业活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在“十三五”期间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将是我国全面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较大,仍处在成长上升阶段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我市而言,机遇叠加和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但增长的压力和转型升级的挑战更加突出和紧迫。一是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影响,我市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消费拉动乏力、进出口支撑不足,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工业产品需求不足,资金供应紧张,增长速度回落,利润大幅下滑。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有效支撑,需求不振、经济增速回落等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将延续。二是农业基础脆弱、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突出,工业发展面临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未来几年,以制造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为核心的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我市面临着追赶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加快结构调整的双重任务。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差距较大。天水是国家和省列重点扶贫开发地区之一,有6个县区被国家列为六盘山片区重点扶贫县区,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四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结构体系和布局不尽合理,城市产业聚集及人口水平低,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条件落后,供给总量不足,发展水平指数居落后位次。
同时,我市发展也面临诸多机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将引领我市实现与全国、全省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加快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打造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具有关键意义;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升我市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全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推进精准扶贫、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循环经济等重大政策举措,为我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生态文明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总体上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适应、引领和推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西北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层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精神状态由保守封闭向争先进位转变,趋利避害、奋发有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的部署,牢牢扭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遵循“八个并重”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不松劲,更加突出提质提效、更加突出创新创业、更加突出开放开发、更加突出共建共享、更加突出安定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十三五”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一是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潜能,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为实现转型升级动力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县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三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围绕提升“陇上江南”品牌和打造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南部基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力推动美丽天水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是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大战略机遇,统筹用好国内外市场,着力打造经贸、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并发挥作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是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扶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节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按照与全国、全省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十三五”发展环境、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今后五年,在完成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发展预期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之内,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达到8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达到9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达到4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7.6∶33.5∶48.9调整到“十三五”末的14∶36∶50。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5%,工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2%,到2020年分别达到30000元以上和10000元以上。五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30万人,年均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输转累计达到300万人次,年均60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规范,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结构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教育结构更趋合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高。主体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加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节能降碳工作扎实推进,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全省要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69.6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立方米以下。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力争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在交通对接、产业融合、社会联动、区域协同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到“十三五”末,非公经济比重提高到55%,进出口总额达到28亿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现代市场体系和要素市场不断完善,资源性价格改革和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显著成效,“三张清单一张网”建成运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户籍、土地、社会保障、财税金融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20年,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取得重大突破,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水利建设滞后局面基本扭转。信息基础设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新能源建设推广步伐加快。
——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加强,责任制普遍落实。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意识不断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可追溯制度有效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不断巩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平安天水建设取得新进步。
落实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奋斗目标,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在全省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向西开放大门户、物流集散大枢纽、清洁能源大基地、文明传承大平台、生态安全大屏障”的战略大局中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牵引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中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次核心城市。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引领,以统筹城乡和县域发展为手段,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重点,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双联行动、扶贫攻坚行动,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动力结构转型升级,努力把天水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次核心城市。
在打造向西开放大门户中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统领,依托三大国家级园区平台,打造连接关中、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构建大开放大开发新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天水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
在打造物流集散大枢纽中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发挥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物流运输、公共信息、存储配送三大平台,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形成服务西北、面向全国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努力把天水建成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和陇东南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打造天水国际陆港。
在打造清洁能源大基地中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城市。深入实施《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社会四大循环经济体系,以循环园区为引领,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努力把天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城市。
在打造文明传承大平台中加快建设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保护好文物“祖业”、推动发展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祖脉”文化旅游圈打造,努力把天水建成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和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在打造生态安全大屏障中加快建设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南部基地”,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推动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努力把天水建成最佳宜居环境城市。
第三节 “十三五”重大项目工程
论证、储备“十三五”各类项目2106个,总投资11126.46亿元,涉及农林水利、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保护及循环经济、社会事业、城建及经贸等七大类,对“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专栏2:“十三五”重大项目工程
1.农林水利项目455个,投资1518.03亿元,占总投资的13.64%。主要有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曲溪城乡供水工程、张家川富川水源工程、秦安西小河小湾河水库、秦州关峡水库、花牛苹果产业园、渭河川道区设施蔬菜大棚改造、武山县现代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武山县通济牧业肉牛全产业链项目、秦安陇丰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清水宇新牧业有限公司千头奶牛养殖场、麦积颍川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甘谷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张家川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区,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美丽乡村等项目。
2.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18个,投资2723.33亿元,占总投资的24.48%。主要有兰州至宝鸡客运专线(天水段)、天水至武都铁路(天水段)、天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兰州至天水至汉中城际铁路、G8513平凉—绵阳高速平凉(华亭)至天水段、S25静宁—天水高速张家川至天水段、S323陇县—榜罗公路、宝兰客专秦安站前广场、陕西陇县至通渭县榜罗镇二级公路(天水段)、G310线秦州至甘谷至武山段升级改造、甘谷至渭南镇至麦积二级公路、麦积山大道、秦州大道、天水绕城高速秦州改线段、天水西客站、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等项目。
3.能源项目48个,投资690.16亿元,占总投资的6.2%。主要有天源张家川县风电、汇能秦州区风电、汇能甘谷县风电、甘谷魏家山光伏发电、武山县25万千瓦风力发电、华电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中电投清水2×1000兆瓦火电、清水县太阳能光伏发电、张家川县210兆瓦光伏产业园等项目。
4.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61个,投资707.03亿元,占总投资的6.35%。主要有华天电子科技园、甘肃电科院国家高低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胜华天水电气开关和特种电缆产业园、长城电工天水电工电器产业园、卷烟厂易地技改扩能工程、岐黄药业公司迁建、长控厂出城入园、天水铁路电缆公司出城入园、甘谷冀城工业园、甘谷大唐电厂热电联产项目、张家川三大工业园区、武山县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祁连山集团武山水泥厂异地技改迁建项目、兰州通用机械制造武山分公司建设、清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东柯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入园企业建设项目、太极集团羲皇阿胶生产线扩建(三期)等项目。
5.生态环境保护及循环经济项目180个,投资281.57亿元,占总投资的2.53%。主要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天水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天祥水泥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武山县渭河城区综合治理工程、武山县工业企业循环化改造、甘谷祁连山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清水宇新牧业有限公司大型沼气工程、秦州南部山区循环经济区建设、麦积湿地保护与恢复、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五期”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二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
6.社会事业项目325个,投资1345.58亿元,占总投资的12.09%。主要有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市体育中心、市文化博览城及文化中心(包括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广电传媒大厦等项目)、西部天水华昌城、天水上亿广场、麦积卦台山中华始祖伏羲文化旅游产业园、市工业博物馆、麦积山游客集散中心及文化创意园、秦州南山片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秦安大地湾文化旅游产业园、武山县水帘洞祈福旅游文化产业园、温泉养生度假基地、武山县一中分校建设、甘谷姜维故里三国文化旅游园、张家川关陇古道民族文化旅游综合建设、市一中麦积校区、市三中整体搬迁重建、甘谷县第七中学、全面改薄项目、市卫生学校二期建设、武山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谷县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
7.城建及经贸项目619个,投资3860.76亿元,占总投资的34.7%。主要有秦州新城、成纪新城、麦积新城、颍川新城、东柯新城、中梁空港城、三阳川新城、社棠工业新城、天水国际陆港、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开发区总部经济城、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及二期、武山县洛门渭河大桥、武山县体育中心、秦州区福田城市综合体、佳?水岸小镇、秦安县城南片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开发、市政桥梁、“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
第三章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紧盯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落实全省“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和全市“1+18”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扎实推进“123456”精准扶贫推进行动计划。到“十三五”末,实现全市所有贫困县区脱贫,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扶贫对象年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以全市26个贫困片区、1034个贫困村为重点,完善贫困村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一、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全面解决全市建档立卡的1034个贫困村中饮水不安全的315个贫困村、63350户、289349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到2020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水质达标率比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保证水量、提高水质,使贫困村居民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
二、加大通村道路建设力度
加快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建设工程和农村公路路网改善工程,建设农村公路4000公里以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隐患里程6191公里。到2016年,实现全市2491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比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任务;到2017年,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到2020年,全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养护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三、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
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相结合、各方支持与农户自身奋斗相结合,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有效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每年完成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5万户,到2017年完成4.5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到2019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四、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
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目标,采取易地搬迁、整村推进、整体搬迁、插花安置、就近搬迁等多种方式,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到2017年搬迁群众1万户5万人,建成安置点155个(其中搬迁贫困村93个),到2020年实现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应迁尽迁。
第二节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培育发展特色林果、设施蔬菜、草食畜牧、劳务、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村户致富能力,到2020年,全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收入3500元、劳务产业收入5000元左右。
一、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制定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专项支持政策。重点鼓励扶持发展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到2020年,全市贫困村果园面积发展到7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畜禽饲养量1100万头只,中药材面积25万亩,脱毒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油料(胡麻、油菜)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
二、加强劳动力培训及劳务输转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流动教学、适时鉴定”的方式,依托“羲皇故里”建筑工等知名劳务品牌,开展订单、订岗、定向、菜单式培训,推进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60人,到2020年实现所有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每个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门致富技能。加强有组织劳务输转,拓展新的劳务基地,提高有组织输转比例。
第三节 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到2020年实现全市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全面完成“改薄”任务,贫困县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加强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到2020年,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5名全科医生。加大贫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按照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加快推进贫困村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体育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场所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相对稳定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整合市、县区科技力量,组建科技扶贫队伍,以定点、巡回、技术承包等形式,为贫困村提供便捷有效科技服务。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快县区养老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和社区(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和集中供养率,加快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到2020年底实现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对贫困村全覆盖。
第四章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第一节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社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绩效管理,强化行政问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增强政府执行力。完善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府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制度,推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部下放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权限,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和网上审批监管。深化“宽进严出”措施,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深入开展“先照后证”改革,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健全政府定价制度,缩减政府定价范围,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和公开透明。
第二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优势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推动企业股权多元化,推动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推进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继续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大处置“僵尸”企业力度,倒逼过剩产能退出。按照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要求,加强国有资本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三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和国有林场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探索重大自然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和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第四节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实施普惠化政策,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制度环境。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进入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等领域。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体系,拓宽非公经济融资渠道。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非公企业负担。加快建立有效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
第五节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强化全程监控,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和实行政府偿债准备金制度。规范推进全口径预算编制,将政府采购预算及债务预算纳入预算编制体系,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的预算体系,严格预算约束,推进预决算公开。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衔接落实国家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以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扩大资本市场融资、强化金融基础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重点,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
第六节 创新投融资方式
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和省上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投资、价格等手段,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信贷供给结构。推广使用PPP模式,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加大招行引资力度,争取境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完善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融资,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和挂牌,争取培育10户以上上市企业。引导各类基金及保险资金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推广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发展典当业,积极激活民间资金,规范发展各类融资平台,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第五章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及电子电工电器、文化旅游、特色果品蔬菜三大首位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
第一节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战略为引领,以创业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工程,培育5户年销售收入上50亿元的产业化企业、10户上10亿元的骨干企业、50户上亿元的成长性企业,逐步形成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六大产业集群”,打造年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9%,将天水打造成国家级集成电路封装基地、电工电器装备制造基地和数控机床产业聚集区。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落实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实施方案,培育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三五”末,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电器、工程机械及专用设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在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支持华天电子、长城电工等省级骨干企业利用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加快发展,市级各类专项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和先进的研发中心,谋划储备一批高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群,补齐关键短板,淘汰过剩产能,强化协作配套,构建产业链条,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提升竞争优势。依托华天电子、天光半导体、6913电子、华洋电子等企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设备,建设天水国家级集成电路封装基地。依托星火机床、锻压机床、风动机械、海林轴承、华圆制药设备等企业,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建设天水数控机床产业聚集区。依托长城开关、二一三电器、电传所、长城控制、西电合金等企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智能化输配电装备,形成电气系统集成和输配电工程总承包能力,建设天水电工电器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岐黄药业、羲皇阿胶、成纪药业、天森药业等企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品,加快培育现代中药大品种,推动当地药材精深加工,带动药材全产业链开发。依托众兴菌业、长城果汁、娃哈哈、昌盛食品、奔马啤酒、天河酒业等企业,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打造陇东南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依托中材水泥、祁连山水泥、西北永新甘肃管业等企业,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建材业。实施风力发电、热电联产、火力发电等能源项目,依托现有化工企业和周边煤、气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培育发展精细化工行业,建设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三、促进工业向园区集聚
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出城入园步伐,推进天水铁路电缆公司等33户企业出城入园,拓展城镇空间,提升产业聚集度。推进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完善项目准入与退出机制,提高入园项目标准和质量。县区工业园区重点在壮大主业、配套建设、产城融合上取得新突破,率先培植和发展1—2个主业突出、运转高效的标志性园区。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逐步调整行政管辖范围,加快开发区增容扩区步伐。在“十三五”期间,率先启动冀城工业园开发建设,启动实施供电、供水、供热、路网、桥梁、通信等设施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推进开发区财税和金融体制创新,市财政加大对开发区建设支持力度,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开发区保税仓库,培育以规模、技术、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基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第三产业。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坚持绿色集约发展,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专栏3:八大工业园区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同时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医药食品。
秦州暖和湾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同时发展食品加工,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协作配套。
麦积东柯河工业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武山城关工业园。以农产品深加工、中药饮片、塑料加工为重点,辅助发展现代新型建材、节水材料等。
甘谷六峰工业园。发展以轻工加工为主,新型建材、机械化工为辅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
秦安何川工业园。重点发展果品、塑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及轻纺等产业。
张家川中东西部工业园。重点发展清真食品、生物医药、皮毛加工贸易、畜产品加工等。
清水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能源产业,仓储物流、农副产品加工,辅助发展酒饮及药材加工。
第二节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按照全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要求,以“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为统揽,实施“一十百千”现代农业推进工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到“十三五”末,力争农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5.5%。
一、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方针,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0万亩左右,力争正常年景粮食总产达到120万吨以上。加大旱作农业技术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到2020年,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率达到98%以上,病虫害防治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1%,实现抗旱播种、地膜覆盖、高产优质良种和机械耕种收适宜区全覆盖。
二、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展
坚持以打造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个百亿产业为目标,围绕产业基地化、基地特色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促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扩大果品产业品牌效应,以全市78个果品大镇为重点,国家、省级标准园为引领,带动以花牛苹果、秦州樱桃、秦安蜜桃、麦积葡萄、清水核桃等为主的绿色果品基地转型升级,到2020年,建成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个共2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450万吨,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推进渭河川道区设施蔬菜塑料大棚改造工程,加快航天蔬菜推广力度,到2020年,改造设施蔬菜钢架大棚1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80万吨,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实施标准化和全产业链建设,建成全省一流的猪、鸡标准化生产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优质肉牛和草牧业、蜂产品、特色渔业生产基地,到2020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畜禽饲养总量2838.8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9.6万吨,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00.5亿元。推进劳务产业快速发展,加大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务工增收技能,确保技能型、智能型劳动力输转比例稳步提高,劳务收入持续增长,到2020年,农民工技能培训10万人次,劳务输转稳定在60万人以上,劳务收入达到175亿元。
三、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实施“百强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以果品蔬菜为主的果蔬深加工;以牛羊肉、乳制品、蜂产品为主的畜禽加工;以中药材切片、生产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以种薯脱毒、变性淀粉、粉条为主的马铃薯加工。到202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00家,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骨干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扶持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发展仓储、冷藏保鲜等冷链物流,不断健全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发展农产品直销、连锁、配送等流通业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到2020年,全市创建10个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50个以上星级休闲山庄和农家乐。
四、健全农业科技支撑和安全体系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研发一批生物育种、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天水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1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做大做强航天育种产业,力争年推广航天新品种10万亩左右。到2020年,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以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专栏4: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布局
1.种植类基地
林果生产基地。渭河流域浅山区重点发展花牛苹果基地,葫芦河流域重点发展鲜食蜜桃基地,麦积区渭河流域重点发展优质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基地,秦州区罗峪沟流域重点发展大樱桃基地,清水和麦积浅山区重点发展优质早实核桃基地,秦安等浅山区重点发展花椒生产基地。着力提升“三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全市果园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
蔬菜生产基地。以甘谷和武山渭河川道区、秦州和麦积浅山区、三阳川航天蔬菜生产示范区、五县两区城郊区、清水和张家川高原夏菜生产区等五大蔬菜生产优势区域为重点,突出设施蔬菜、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内工厂化集约育苗程度达到100%,产品无公害认证率达到100%,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马铃薯生产基地。在全市海拔1600米以上高寒阴湿和半阴山区,重点建设淀粉加工薯生产示范基地;在海拔1400—1700米一般干旱山区和半阴山区,重点建设中晚熟鲜食薯生产示范基地;在渭河川道海拔1400米以下川塬区,重点建设早熟菜用和食品加工专用薯生产示范基地。力争脱毒原种或一级种薯利用率达到100%,机械化播种、收获率达到70%以上。
中药材生产基地。渭北干旱区重点建设优质党参、红(黄)芪、柴胡标准化生产基地,秦岭西部林区林缘区重点建设板蓝根、柴胡、半夏标准化生产基地,关山林缘区重点建设优质半夏、黄芩、独活、天麻标准化生产基地。
航天育种示范基地。依托天水国家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航天品种示范基地。鼓励和引导航天种子生产企业向优势产业基地集中。
草产业基地。张家川、清水和全市旱作农业区重点生产紫花苜蓿、红豆草、饲用甜高粱等优良牧草,推广优良紫花苜蓿草种,牧草良种化率达到100%。
2.养殖类基地
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以张家川、清水县牛羊养殖及其他县区猪鸡养殖为重点,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建设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场良种率达到100%,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化水平达到80%以上。
特色渔业养殖示范基地。以武山、麦积、秦州等县区为重点,建设冷水鱼养殖为主的特色渔业示范基地(园区),规模集中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
第三节 做强现代服务业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举措,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转变。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10亿元,年均增长9%。
一、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目标,构建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和包装一批特色电子商务产品和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十强电子商务运营企业落户天水,打造电子商务区域中心。加快“万村千乡”农家店信息化改造,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1个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和接入能力,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5%,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80%以上。
二、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
以国家打造一带一路流通大通道为契机,加快建设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物流运输、公共信息、存储配送三大平台,构建以机械、医药食品、新材料和商贸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体系。支持发展骨干型物流企业,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加快实施天水商贸城、甘谷物流园、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清水兴盛物流园、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武山中乾物流园、天水城市蔬菜仓储分拣中心等重点项目,推进天水汽车博览城、麦积东柯物流园、秦州藉口物流园、天水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等项目开工建设。引导物流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培育一批在全市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自主物流服务品牌,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陇东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级物流节点城市。
三、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挥装备制造业优势,发展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重点骨干及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费用要占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加快实施技术创新重大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争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基础件制造水平得到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发和重点突破。加快培育工业设计企业,促进工业设计成果转化,提高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提升工业设计整体水平。以企业技术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设计机构为依托,发展与工业设计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基础优势明显的设计中心。到2020年全市建成企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5个,省级工业设计企业5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2个。
四、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
以发展中介服务为重点,加快发展会计、审计、证券等财务类服务业,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类服务业,信息、咨询、评估等咨询类服务业,代理、经纪、拍卖、担保等市场交易类服务业。探索按行业建立全市统一的商务服务网络平台,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功能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培育发展一批新型行业协会。积极吸引国内外商务服务龙头企业来我市设立营运管理中心、分支机构或后台支撑部门。大力发展会展业,以伏羲文化旅游节等品牌展会为平台,承办一批国家级品牌节会,将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会展中心。
第四节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一、推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培育5家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行业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产业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和研究院所支撑作用,创新研究机制,组织实施产业重大技术研发,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抓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
二、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有利条件,构建一批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建立专业化孵化器和平台,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和抱团发展。依托特色优势资源,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传媒等领域,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条。鼓励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形成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平台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举,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三、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依托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快人才基地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储备和人才使用,稳步提升人才总量。优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开发投入等政策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十三五”末,全市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公务员达到90%以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0%以上,企业管理研发技能型人才达到30%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队伍不断扩大,高级公共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显著增加。
四、推动质量总体水平全面提升
以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标准引领、技术创新战略,完善质量安全责任和诚信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保险、计量监督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质量公共服务、信用信息、动态监管、技术检测服务、投诉维权、安全教育平台,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整体水平,力争3至5年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增强标准支撑引领作用,建立标准信息平台、标准化专业人才培训服务体系,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率显著上升,重点和优势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引导企业或单位承担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每年制定(修订)甘肃省地方标准3—5项,到2020年,制定(修订)甘肃省地方标准累计达到80个以上。
五、鼓励全社会参与创新创业(www.daowen.com)
鼓励社会机构和个人积极投身创新创业,重点调动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推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逐步普及创业实训,建立大学生创业全程跟踪指导制度,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购买创业服务机制。鼓励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家庭农场。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鼓励科技特派员围绕产业发展进行创业服务。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行动,实施职工技能素质建设工程,创办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提供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六章 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增强发展协调性,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第一节 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坚持基础优先战略,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强化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一、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深入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道建设。以公路、铁路、民航骨干网络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主要出口公路、旅游交通网络和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机场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和现代化,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公路建设503亿元、铁路建设263亿元、民航建设30亿元、道路运输枢纽场站建设34亿元),建成公路、铁路7000公里以上(公路6722公里、铁路303公里),实现全市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三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不足的问题。
1.公路畅通。围绕“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打通出口路”的目标,集中实施一批公路项目,加快全市公路网建设。到2020年,建成公路总里程55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230公里、普通国省道1062公里(普通国道210公里,普通省道852公里)、其他公路277公里(战备公路193公里,旅游公路84公里)、农村公路40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通畅工程2000公里、路网改造工程2100公里)。
专栏5:公路畅通重点任务
高速公路。加快G8513平凉—绵阳高速天水段建设,建设S25静宁—天水高速张家川至天水段、S03天水绕城高速G30秦州区改线段,推进S35景泰—礼县高速公路天水段项目前期工作。
普通国省道。推进G310连云港—共和公路秦州至甘谷至武山段、G247景泰—昭通公路徐家店至十字路段、麦积区潘集寨至温泉段高等级公路,S221泾源—石槽沟公路莲花至石槽沟段、S325张家川—甘谷公路甘谷至渭南镇至麦积段、黄家坪至杨河段等瓶颈路和断头路建设;实施S323陇县—榜罗公路长宁至榜罗段、S218隆德—两当公路黄家坪至前川段、S208马营—马街公路洛门至漆家岘段、S326武山—碌曲公路鸳鸯镇至新寺镇段、S531秦州区玉泉镇至中梁(机场道路)、S536礼辛—谢家湾公路、S529清水—社棠公路、S533娘娘坝—秦岭公路、S304安口—甘谷公路秦安至甘谷段、S225三营—锁龙公路武山至杨家岘段、S222西吉—燕子砭公路通渭至甘谷段、S218隆德—两当公路龙山镇至白驼镇段等调整新增普通国省道建设。
农村公路。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到2016年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推进“三路一危”(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以及危桥)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推进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
主要出口路。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出口公路建设。畅通连接陕西、四川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到2020年新增省际主要出口2个,市际主要出口9个。
旅游公路。实施S218隆德—两当公路马跑泉镇至甘泉镇段、麦积镇至黄家坪段、甘泉镇至麦积山景区高等级公路、麦积山旅游环道、S208洛门至漆家峡公路、麦积区甘泉镇至秦州区娘娘坝段的旅游公路、武山洛门至温泉隧道工程、水帘洞旅游环线等公路。
2.铁路连通。建成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天水段的高速铁路,构建全市铁路网“十”字形格局,形成完善的快速铁路运输通道。到2020年,建成铁路22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3公里,普速铁路60公里,建设兰州—天水—汉中城际铁路天水段。开通天水至西安“天水号”旅游专列,推进天水旅游经济发展。
专栏6:铁路连通重点任务
高速铁路。建成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建设兰州—天水—汉中城际铁路。
普速铁路。开工建设天水—武都铁路。
3.航路广通。按4C级标准迁建天水军民合用机场,预留4D级标准建设条件,争取开通天水至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乌鲁木齐、银川、包头等航线。
4.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发挥天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加快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建设,依托公路、铁路联运,打造三阳川天水国际陆港。以市汽车客运站为主体、县区等级客运站为节点、乡镇客运场站为补充,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规模适宜的客运体系,加快推进天水西客站、高铁南站、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客运场站数量达到22个,公路、铁路、航空客运量分别达到9040万人、1366万人和10.5万人以上。以公铁空联运枢纽为依托,完善以物流园区为骨干、物流中心为支撑、货运集散中心为补充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市公路、铁路、航空货运量分别达到7775万吨、626万吨和4.2万吨以上。
二、加强城乡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抓住国家加大扶持水利建设的政策机遇,以加快推进“6363”水利保障行动为抓手,以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建设为重点,着力破解全市工程性、资源性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谋划和建设一批跨区域、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全面加强城乡水源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和高效配置,保障重点城镇、工业园区用水需求。推进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张川县富川水源工程、秦安县小河湾水利工程、武山县龙台水库、甘谷冀城工业园用水水库、秦州区关峡水库和高桥头引水枢纽建设,启动实施曲溪城乡供水工程、张川县马鹿河供水工程,做好白龙江饮水工程天水受水区等项目前期工作。新增水资源配置能力2亿立方米,县级以上城市和工业园区供水保证率达到95%。
三、加快能源建设
按照全省陇东南煤电、煤化工产业布局,发挥天水中心城市吸引辐射功能,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庆阳、平凉等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建设陇东南煤电化工基地,成为西电东输、北气南输、陇东煤炭西南输出通道。加强电源建设,加快天水2×350兆瓦热电联产、国电投清水2×1000兆瓦火电、华电张家川2×1000兆瓦火电项目建设,加大风能、生物质、光伏发电等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市发电量达到280亿千瓦。推进电网工程建设,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优化110千伏电网结构,补强330千伏电网变电站布点,建设宝兰客运专线配套供电工程。加快管道天然气利用,力争在2020年全市所有县区实现天然气管道供应。
四、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加强高速宽带网络基础建设,加快光网城市和4G网络建设,实施铜缆光纤化改造,推动光纤到户,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支持甘肃广电基础网络建设,推动全市农村广电光缆入乡、入村和部分光纤入户,加快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由乡镇向自然村(组)延伸,到2020年,全市城区、乡镇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所有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推进“三网融合”,按照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求,推动基础信息网络平台互联,提升网络承载传输能力。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在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网站安全系统和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系统基础上,建立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机制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管理机制。
第二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东西延伸、南北优化、相向对接、旧城改造”的总体思路,加快旧城区的整理改造,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打造“一核、三轴、两区”城镇化空间布局,形成五区(秦州、麦积、甘谷、秦安、三阳新区)、三县(清水、武山、张家川)城镇化体系,构建区域中心城市格局,完成四版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各县城、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乡镇、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到2020年,中心城区和五县建成区面积达到160km2,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20万。
一、构建“一核、三轴、两区”城镇空间体系结构
依托主体功能区和交通走廊、资源分布条件,打造“一核、三轴、两区”,“一核”即天水中心城区,“三轴”即沿渭河河谷以及陇海兰新线的东岔—马力东西向城镇发展主轴线、经由陇城—莲花—秦安县城—三阳川新区—市区—皂郊镇—平南镇—天水镇沿天巉公路和十天高速的南北向城镇发展主轴线、市区—清水—张家川县城的东北西南向城镇发展副轴线,“两区”即渭河流域经济区和清水—张家川经济区。
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区域中心城市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古城保护、旧城更新、城中村改造、新区开发”的思路,以中心城区为重点,采取片区统筹开发,综合配套建设,整合做大项目的方式,推进秦州新城、成纪新城、麦积新城、颍川新城、东柯新城、中梁空港城、三阳川新城、社棠工业新城等新城区开发建设。加快建设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秦州大道、岷山厂片区路网工程、三阳川隧道、藉河大桥、罗峪河桥、罗家沟大桥等工程,完善道路、桥梁等城市骨架。加快“两供两处一廊一市一场”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供水设施、集中供热设施、推广普及天然气;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启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消除“马路拉链”和主要街道蜘蛛网架空线现象;推进建设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高效规范的城市综合市场及便民市场;以居住区、交通枢纽站点、医院、学校、旅游景区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地上地下停车场、停车楼以及立体式停车场。规划建设人行天桥、电动车辆充电设施、社区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加快甘肃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秦州热源厂、成纪新城八万吨地下净水工程、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二期、市第三中学迁建、秦州藉口财政易地搬迁等重大项目。做好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三、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格局
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秦州区、麦积区、三阳川新区、甘谷区、秦安区“五区一体”建设,进一步完善武山县、清水县、张家川县城功能,扶持发展鸳鸯镇、滩歌镇、洛门镇、磐安镇、安远镇、郭嘉镇、莲花镇、龙山镇、恭门镇、东岔镇、平南镇、天水镇等12个中心镇,形成层级分明、分工明确、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分类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构建特色产业型、商贸发展型、工业带动型、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等各类小城镇。抓好武山县和甘泉镇、磐安镇新型城镇化试点,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皂郊、天水、甘泉、中滩、磐安、六峰、陇城、莲花、红堡、恭门等镇。给予试点镇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扶持,在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通过试点探索、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市新型城镇化水平。
第三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推进建设美丽乡村
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百村示范、千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的要求,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健全完善农村环境长效治理机制。
1.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天定高速公路、庄天二级公路、310国道沿线三条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片带为重点,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和传统村落保护,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改善行动,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市建成示范村200个以上,80%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
2.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全面开展“一池两改三化”村容村貌整治、“四旁绿化”生态环境整治和“五清五改”环境卫生整治,抓好县城和重点乡镇周围、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交通沿线、旅游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推广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探索农村环境保洁长效机制。
3.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循环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料、生物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使农业生产投入品自身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推广畜禽粪污无害化利用技术、垃圾污水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废旧农膜回收加工技术,推进农业资源低消耗、污染物低排放、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和执法体系。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
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和省关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意见,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争取将张家川县列为建设全国“两个共同”示范县,纳入享受回族聚居区扶持政策范围。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扶持发展清真餐饮服务业,壮大畜牧规模养殖业,搞活商贸流通业,改造民族加工产业,提升矿产开发业,振兴皮毛加工贩运业,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水平和效益。加快古丝绸之路、关陇古道沿线小城镇建设。争取将张家川县列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加大关山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加快秦安县(莲花)—张家川县—陇县(石槽沟)高等级公路、张家川至天水高速公路、风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取消对民族地区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加快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传承和发展回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抓好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节 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落实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天水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军地共建共享共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深化人防应战应急准备,建设高效安全的组织指挥体系、信息保障体系、综合防护体系、人口疏散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统筹考虑军地需求,推动军用设施向民用开放,开展基础领域军民共建共用,抓好地方战备公路建设。支持军工企业开展跨行业合作,加快“军转民”、“民参军”项目建设,推动建立军民两用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科技、建设、交通、气象等领域军地信息融合平台。支持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岷山机械有限公司、中航天水飞机工业公司等军工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丝绸之路双拥文明线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实现双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推动军政军民关系深度融合发展。
第七章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大市
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统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以大景区建设为突破口,走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之路,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文化大市。“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6%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以上。
第一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文化名城
围绕“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陇上江南·宜游宜业宜居生态家园”、“人文天水·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定位,把握国家级公祭伏羲大典、中华根脉文化旅游圈两大战略重点,建设中华伏羲文化城、天水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园、麦积山大景区、大地湾国家考古公园、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影像丝绸之路—天水国际摄影双年展6大平台载体,缔结“关中—天水文化旅游产业联盟、陇东南文化旅游产业联盟、陕甘川宁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联盟”3大战略联盟,实施联合发展、创新提升、区域联动3大发展战略,积极挖掘整理天水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世界华人寻根祭祖旅游目的地、中华根脉文化旅游圈核心地、中国西部休闲养生度假胜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集散地。
专栏8:文化旅游产业布局
1.核心区:包括秦州、麦积两区,以伏羲庙景区、麦积山大景区等核心资源为依托,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强化品牌差异化,提升文化旅游综合竞争力。
秦州区—中华伏羲文化城。以始祖文化为核心,全力实施中华伏羲文化城建设,着力打造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西北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麦积区—麦积山文化旅游大景区。建设一区(麦积山文化旅游大景区)、两核(卦台山文化旅游核心区、麦积山文化旅游核心区)、三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长廊、绿色体育运动旅游长廊、康体养生保健旅游长廊)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2.协作区:包括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张家川五县,加强大地湾、大像山、水帘洞等五县区景区品牌开发推广力度,扩展市域文化旅游体系,延伸游览线路。
秦安县—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建设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重点,加快大地湾文化、女娲文化、三国文化及民间民俗文化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美丽田园—蜜桃之乡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完善凤山文化生态园、葫芦河文化生态园,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甘谷县—华夏第一县。以打造华夏第一县品牌为核心,发掘古冀县、大像山石窟、姜维故里、毛家坪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和古坡草原生态旅游、尖山寺避暑山庄等自然资源优势,打磨提升《姜维》、《睢阳魂》、《像山情》等文艺精品剧目,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像山文化主题公园。
武山县—大福武山·祈福圣地。以“大福武山·祈福圣地”品牌为核心,围绕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等文化资源和卧牛山、老君山、武山温泉等自然资源,重点开发石窟文化、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康体养生等文化旅游品牌。
清水县—轩辕故里。以建设“生态旅游花园”为目标,精心打造“一长廊”,牛头河峡谷观光旅游长廊,做强“两大园区”,轩辕文化旅游产业园、清水温泉生态旅游景区,做大三皇谷、花石崖、小华山、石洞山、充国陵园五大景区,打造轩辕故里、充国故里、《轩辕大帝》、非子封邑、庞公玉石、天河美酒、清水剪纸。
张家川县—回乡风情文化游。以回乡风情文化为核心,打造以《关山月》、《关山魂》、张川花儿、回乡风情园和宣化岗为主的回族文化品牌,以关山风光大道、丝绸之路关陇大道、云凤山风景区等为主的生态旅游品牌,以马家塬遗址、秦亭遗址、张棉驿、长宁驿等为主的历史文化品牌。
3.联动区:包括陇南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宝鸡市、汉中市、固原市、广元市、阿坝州,并辐射到兰州、西安、银川、成都等地。充分利用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关联性,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专栏9:9条旅游文化联动精品线路
1.中华始祖文化寻根祭祖旅游线。以天水伏羲庙、女娲庙、卦台山、大地湾、轩辕谷为主,加强与庆阳周祖陵、宝鸡炎帝陵、延安黄帝陵的联动,打造中华始祖文化寻根祭祖旅游线。
2.丝绸之路石窟文化旅游线。以麦积山石窟、仙人崖、大像山、水帘洞石窟群、南郭寺等为重点,与永靖炳灵寺、武威天梯寺、张掖大佛寺、敦煌莫高窟对接,与庄浪云崖寺、泾川大云寺、庆阳北石窟寺、宝鸡法门寺、固原须弥山等石窟寺联动,打造丝绸之路石窟文化旅游线。
3.道学文化养生旅游线。以天水玉泉观、平凉崆峒山、泾川王母宫、宝鸡龙门洞、周至楼观台、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为重点,打造道学文化养生旅游线。
4.三国古迹文化旅游线。以诸葛军垒、姜维墓、街亭古战场、天水关、木门道等天水三国古迹为依托,与陇南祁山堡、汉中定军山、广元剑门关、成都武侯祠等三国文化旅游景点相对接,利用三国文化和民间传奇,打造三国古迹文化旅游线。
5.茶马古道寻幽探秘旅游线。从文县碧口镇出发,沿陇南至天水境内茶马古道线路开展寻幽探秘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丰富沿线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文化旅游新业态,带动沿线文化旅游整体发展。
6.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线。积极挖掘大秦岭中西线旅游资源,以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秦州区森林公园、百花森林公园、桃花沟森林公园、关山草原、古坡草原、陇南“百峡山水”、宝鸡太白山、西安终南山等自然资源为依托,开发森林科普、环境教育、林业体验等旅游产品,打造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线。
7.高新农业观光旅游线。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麦积南山万亩果品基地、秦安刘坪万亩蜜桃基地、武山洛门科技蔬菜园区、陕西杨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重点,打造高新农业观光旅游线。
8.温泉养生休闲旅游线。以麦积山温泉、清水温泉、武山温泉、平凉泾川温泉、定西通渭温泉、宝鸡汤浴温泉为依托,打造温泉养生休闲旅游线。
9.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线。以伏羲文化、岐黄文化、中医易学文化及中医名家传统理论为指导,以天水、陇南、定西、平凉、庆阳五市中草药种植基地为依托,以当地传统及现代中医技艺为体现,建设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打造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线。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确保每年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建设以“乡村舞台”为主体的农村综合性文化场所,扩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覆盖面,促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向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提升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全市连通的数字化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实现城市数字电影全覆盖,形成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新格局。把握正确创作导向,整合全市演艺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艺术精品。培育大型骨干印刷企业,拓展出版物发行行业辐射广度和辐射深度,强化“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和版权保护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建成天水市图书馆、文化馆、天水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县区档案馆和天水市方志馆。
第三节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编制完善《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天水市城市风貌规划》及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推动秦州古城及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风貌修复、环境整治与开发利用。加强历史街区、文保单位、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及构筑物、考古遗址的抢救性修缮,加强古树名木的复壮保护。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抓好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清水李崖遗址、麦积区放马滩墓群、甘谷毛家坪遗址、华盖寺石窟抢救保护及玉泉观古建筑群、仙人崖古建筑群修缮保护,加大国家级、省级古建筑群“三防”基础建设。完成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总数达到100家,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工作机制更趋完善,博物馆网络服务体系覆盖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科学有效保护。
第四节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推进麦积山大景区、中华始祖文化园大景区、大地湾大景区建设,提升全市4A级景区品质,打造10个精品景区和30个特色景区,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传承祖脉文化,主打“羲皇故里、人文天水、陇上江南”三大品牌,打造武山“祈福圣地?大福武山”、甘谷“华夏第一县”、“清水轩辕文化旅游节暨温泉消夏养生节”等知名品牌。培育麦积山地自行车赛、麦积翠湖龙舟赛、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等品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设数字麦积山,培育做强飞天雕漆、汉唐陶艺、大漠行麻鞋等文化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以“五大文化”、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为内涵的文化产业基地。推进影视传媒、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集市建设,搭建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实现旅游商品和文化创意融合。构建现代文化旅游市场管理体系,积极争取将麦积山石窟、大地湾文管所管理权限下放给天水。加强依法规范管理,依法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健全旅游行业规范标准,建成全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旅游市场体系,确立责权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制保障的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格局。
第八章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
第一节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全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加强饮用水源、河流和风景区环境保护,加快实施农村改水工程。加强生态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防护林、国家公益林管护、中幼林抚育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景区名胜区、绿色通道区,力争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108.7万亩、退耕还林46万亩,封山育林96.1万亩,确保森林面积稳定在7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森林蓄积量达到3034万立方米。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加大草原保护力度,草原植被盖度达到81%。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和全国十大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探索建立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社会四大循环经济体系。以循环园区为引领,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废弃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巩固提升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天水模式”。抓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循环天水”区域发展模式。到“十三五”末,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8%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5.1%,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45%,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率80%,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85%,畜牧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0%以上。
第三节 加强环境保护
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开展渭河干流天水段及其支流藉河、牛头河、葫芦河综合整治。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水资源再利用率。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火电、造纸、水泥、矿产采选、化工、食品、医疗废物处置、机动车等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源达标率达到100%。加强大气、水、土、噪声、固体废物、核辐射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环境执法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实行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第四节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控制不合理土地资源开发活动。实施国土整治,保护性开发利用荒山、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统一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积极开拓新的能源和原材料接续基地。
第九章 加强区域协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紧紧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机遇,突出通道建设、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产业基地、贸易往来五大重点任务,构建向西开放、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三大战略平台”。
第一节 构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
加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聚。支持发展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和高校之间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化,搭建公共服务和技术转让平台,推动自主创新。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组织的友好往来,积极组团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州长国际论坛,加强与沿线国家城市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SCO)、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中西亚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多层面的交流合作,组织市级经贸代表团开展互访活动。促进民间对外友好交往,缔结友好城市,以友好城市为渠道,以人文交流为重点,辐射带动各领域务实合作。
第二节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发挥清真食品、皮毛加工等民族用品加工生产优势,组织优势企业赴中亚西亚国家举办大型推介交流会,发展面向中亚西亚国家的民族工艺品、清真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完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建设远销中东、中亚、南亚等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鼓励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品面向中西亚及中东欧市场扩大出口。大力拓展中西亚国家市场,在出口商品的同时实现技术输出和劳务输出,开展与中西亚国家的金融服务、技术研发和外包服务,促进贸易、资源、技术的融合。积极引进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鼓励知名外贸公司在天水设立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依托机械加工、电工电器等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高效农业、航天育种、食用菌业等领域技术优势,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推广示范基地、跨国技术转移中心。尽快设立天水海关,建立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推动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
第三节 大力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
按照“连接陇东南、融入大关中、合作共发展”的思路,创新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加强省市联动、市市联动,主动加强与关中城市及平凉、庆阳、陇南市的交流对接,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加强中国西电、陕电集团、陕飞集团、陕旅集团、陕西明珠集团、秦川机床等关中企业与我市企业开展合作,落实各项已签订的合作协议。继续争取国家、省上政策支持,争取国家层面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推进机制,争取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列为产业聚集区。落实甘陕两省联席会议制度、战略框架协议及12个专项协议,推动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和实施《规划》工作会议,加强区域协作融合,共同建设关中—天水城市群,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一体化步伐。
第十章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多元投入为支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推进教育协调公平发展
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加强基础能力和保障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构建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学前教育,完成较大行政村幼儿园建设任务,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的学前教育网络。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健全教师流动机制,努力解决城乡、校际师资不平衡问题。建立完善县区内片区联动机制,探索教育集团化、协作化发展模式,促进优质校与薄弱校设施共享、课程共享、人员共享,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中职教育布局,整合优质资源,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优势学校及特色专业。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力争市农校和市卫校创建为高职学院,组建天水农业、卫生两个职教集团,加快实训基地和特色专业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全民终身教育,构建社区教育平台,重视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全面推进特色化普通高中建设,开展特色实验校和省市级示范校创建工作。支持驻市高等院校加快发展,争取建设天水大学。加快教育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天水市实验小学、市幼儿园新建项目,市一中(麦积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市三中搬迁项目。
第二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坚持预防为主,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提升县乡级医院综合能力,到2020年实现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支持社会办医,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总医疗床位数20%以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质量监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卫生监督、健康教育、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推进健康天水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加快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13岁。
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加大体育惠民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十三五”末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继续承办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赛事,建成天水市体育中心。
第三节 大力促进社会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落实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完善就业政策措施,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制度。加强就业援助体系建设,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工作,保障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就业。实施全民创业行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健全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输转市场化、回乡创业服务、输转评估等五大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统筹协调,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工作。
第四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政策。改革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健全完善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争取国家、省上财政支持,做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大力发展养老产业,统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城市养老和农村养老、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养老服务和相关领域协同发展。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升基本医保支付能力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十三五”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动态覆盖率达到98%。
加强社会救助及福利事业。落实优惠政策,完善康复服务网络,提高残疾人就业率、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抓好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增加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消化存量商品房,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解决低收入家庭及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大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三留守’人员、孤残儿童、困境儿童等社会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救助力度,建立健全救助关爱体系。大力培育公益慈善组织,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做好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工作。
第五节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第十一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天水建设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一节 推进基层和城乡社区建设
以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服务功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以社区(村)党组织为核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发挥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全覆盖。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创新村务公开方式,规范村务公开程序,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加强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等监督。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立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第二节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完善多元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协商谈判、公民投票等制度。改革信访工作机制,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机制,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稳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行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建立第三方参与矛盾调解机制。健全群众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劳动工资、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切身利益。
第三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一、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和技术力量,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促进食品药品各类标准规范化管理。建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标准认证机构、风险评估机构、信用评价机构许可制度。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发挥多元主体作用,落实各方责任,形成人人监督、人人参与、共治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重点做好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特种设备、输油(气)管道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加大职业健康监管力度,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推进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安全监管机构、队伍以及基础设施、装备和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力度,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实施安全隐患治理工程,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城市安全体系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健全消防法规制度体系,改革消防监督管理机制,优化消防监管模式,加强消防工作基础建设。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和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健全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三、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执法监察和专项督察。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
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健全减灾救灾工作机制,构建救灾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完善灾害应急救助快速反应机制、社会动员机制、社会捐赠管理机制,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到2020年,实现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县级以上避难场所全覆盖,并向人口稠密、灾害多发乡镇延伸。加强小型水库、抗旱应急水源、引调提水工程、“五小水利”等抗旱应急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推进江河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道治理,构建防控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加强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物资储备、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健全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市行政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全覆盖。加强地震灾害监测和预报能力建设,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五、保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实现城乡安全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网络化、一体化,提高公共安全体系精细化水平,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推行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动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全隐患排查、公共服务代办、基层平安创建和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向末端延伸,实现城乡服务管理扁平化、精细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面巡逻防控网建设。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和深度应用,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到2020年建成覆盖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及市、县区视屏监控系统共享平台。加强治安防控力量建设,到2020年,全市派出所警力在原有基础上增长150%,专业保安员总数达到2.6万名,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大幅增加。全面实行打击预防犯罪新机制,加强政法部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增强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治安治理能力。
第十二章 加强党的领导,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增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与全国、全省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第一节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围绕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党委对经济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的研究,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委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委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强化经济运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党委定期听取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统筹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管理经济活动,加大对经济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考评,支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坚持党管媒体,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询问、质询、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有关部门的工作报告以及预算审查等监督职权,加强对政府财政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支持人民政协按章程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切实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节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公安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尊重司法规律,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社会树立法制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在社会治理和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和依法维权、化解纠纷机制。
第四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人守工程”,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出版和文化活动。办好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专家智库麦积山论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十三章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目标任务落实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分类指导、组织落实、目标考核、监督评估等制度保障,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落实。
第一节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引导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合理布局,强化空间管控,完善管控措施,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突出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发展方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规划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各项建设,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发挥市县区政府主体作用,制定全市及县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方案,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
第二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加大规划推进实施力度,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本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重大建设项目纳入本县区、本部门年度计划,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强化约束性指标和重大任务、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市政府将定期组织考核,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跟踪监测,在规划实施中期和期末分别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县区规划和行业专项规划实施的监测,确保各级各类规划顺利实施。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