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行业内,国际市场营销学以及翻译研究都为本地化研究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相比而言,对信息本地化讨论较多的还是翻译研究。然而,即使是对本地化研究较早的国际译学界对信息本地化的研究也还不够系统,而国内译学界更是尚未真正开始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以上几点不足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长期制约信息本地化理论的发展,还不利于解决本地化实践中提高本地化产品可用性的现实问题。
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从传播学的视角比较系统地对信息本地化设计展开研究,从传播模式的角度揭示信息本地化的跨文化源发传播本质,提出本地化设计的工作定义,在借鉴技术传播和信息设计等理论的基础上,概括分析本地化设计的要素、过程和方法,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构建本地化设计的基本研究框架。全书共分六章。除绪论和结论外,按照“总(第一章)—分(第二章至第四章)—总(第五章至第六章)”的逻辑论述。
“绪论”置本地化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介绍其行业演变与发展、相关学科的本地化研究现状以及本书的研究意图与思路。
第一章“跨文化传播的本地化模式”首次提出了“源发传播”与“衍生传播”的概念,分析了这两种传播模式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详细论证了本地化与翻译在跨文化传播模式上的本质不同,最后提出了信息本地化的工作定义。
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论述本地化设计中的传者(本地化设计者)、受众(信息产品的最终用户)、讯息(多模态信息)、媒介(电子媒介)、效果(可用性)和社会情境(本地)传播六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章“本地化设计的对象”探讨电子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新特点,明确了本地化设计的对象——信息不再局限于语言符号,而是包括伴语言、图形、图像、色彩、音乐等多模态信息符号。由于媒介和信息载体的变化,跨文化传播的实体也由文本变为电子文档等信息产品。在全球化信息生产的过程中,多模态文档意义的构建与传统单模态文本意义的构建不同,取决于视境中多模态符号的共同作用。
第三章“本地的最终用户”首先论证最终用户在本地化设计中的中心地位,然后分析影响用户使用信息产品的各种内外因素,包括用户所在“本地”的社会文化时空、用户使用信息产品的使用情境以及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与信息接受力等信息特质,最后探讨了解用户的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
第四章“跨文化的信息设计者:译者角色的转变”论述译者要成为本地化设计者需要熟悉跨文化信息设计的可用性理念以及需具备的素养。
第五章和第六章共同提出了本地化设计的具体过程和方法。(www.daowen.com)
第五章“本地化设计中的文档源设计”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全球化跨文化传播方式,指出行业内本地化实践在可用性上的缺陷,由此提出加强文档源的可用性设计,并提出针对全球通用用户重点从信息的理解、获得和利用的有效性上进行文档源设计。
第六章“本地化设计中的目标文档设计”详细论述了目标文档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准备、原型设计和可用性测试三个关键步骤,并通过个案分析说明以上设计步骤与方法对提高文档可用性的有效性。
“结论”总结本地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指出从本地化设计模式的各要素入手可确定今后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本地化设计者研究、本地化用户研究、多模态信息产品及其可用性研究以及用户的本土情境研究,最后指出本书的意义与不足。
【注释】
[1]在中国台湾该词通常译为“在地化”。
[2]“全球化解决产品在全世界销售的商业问题。在高科技产品的全球化过程中,这涉及在适当的国际化和产品设计之后,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支持中把本地化融入公司运营的全过程。”(Esselink,2000:4)
[3]本书把“信息本地化设计”简称为“本地化设计”。
[4]Pym在此处的表述并不严谨,本地化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研究范式,似应表述为“本地化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