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了保证本身生产的节奏性,需要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等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要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要以最低成本并以最少消耗保证组织供应物流活动。
(一)供应物流系统的构成
供应物流是生产过程物流的外延部分,受企业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料运输。它是企业物流中独立性相对较强的一个子系统,并且和生产系统、搬运系统、财务系统等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条件等密切相关。
1.采购
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它是依据企业生产计划所要求的供应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层,需要承担市场资源、供货方、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采集和反馈任务。
2.供应
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它是依据供应计划与消耗定额进行生产资料供给的作业层,负责原材料消耗的控制。
3.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供应物流的核心部分,它依据企业生产计划的要求和库存状况制定采购计划,并负责制定库存控制策略和计划及反馈修改。
4.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是供应物流的转折点,负责购入生产资料的接货和生产供应的发货,以及物料保管工作。
(二)供应物流的基本业务活动
根据供应物流系统的构成,供应物流的基本业务活动包括采购决策、供应存货与库存控制等。
1.采购决策
供应物流系统的采购决策内容主要包括:市场信息收集、选择供货方和决定采购批量、确定采购时间等。
(1)市场信息收集。企业采购决策者应对所需原材料的资源分布、数量、质量和市场供需要求等情况进行调查,作为制定较长远的采购规划的依据。同时,要及时掌握市场变化的信息,进行采购计划的调整、补充。
(2)选择供货方。在选择供货方时,应考虑原材料供应的数量、质量、价格(包括运费)、供货时间保证、供货方式和运输方式等,通过与本企业的生产需求比较,最后选定供货方。
(3)决定采购批量。采购批量在采购决策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每次采购的数量越大,在价格上得到的优惠越多,同时因采购次数减少,采购费用相对能节省一些;反之,采购的数量少,采购次数就多,采购费用也就相对大。因此,为了要节省采购费用,就要求采购批量大一些。但是采购批量过大,容易造成积压,从而占压资金,并使企业多支付银行利息和仓储管理费用。所以,为了节省仓储管理费用,采购批量以小为好。
当然,我们不能只考虑采购费用的节省,而不考虑仓储管理费用的节省;或者只考虑节省仓储管理费用,而不考虑节约采购费用。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这两种费用都要求节省。这就要求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一定时期内采购总量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每批采购多少才能使采购费用和仓储管理费用最为节省,选择经济订购批量的目的就在于此。
所谓经济订购批量,就是使采购费用与仓储管理费用之和减少到最小限度的采购批量。经济订购批量的计算有三个假定条件,即需求均衡,销售量比较稳定,变化较小;货源充足,进货容易,并且能固定进货日期;库存储量和资金条件不受限制。
经济订购批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Q——经济订购批量;
K——年订物资需要量;
C——每次订货成本;
P——单位物资的价格:(www.daowen.com)
H——单位物资年存储费率。
【例】 某企业全年需购进某商品1000件,现已知某商品的价格为20元,每次订货成本5元,每件商品年存储费率为20%,求该企业的经济订购批量。
解:将题中所提供的有关数据代入公式:
即该企业的经济订购批量为50件。
(4)确定采购时间。企业为了使库存量保持在保证供应的水平上,就必须选择适当的采购时间。采购时间的确定,涉及很多方面,如供应量的大小,物资种类的复杂程度,供货单位的距离,物资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载重量,货源供求状况以及企业储存条件等,一般可用订货点法来确定采购时间。
所谓订货点法,就是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的时候,就进行订货的一种方法。从订货点开始采购到可以供应,一般需要一定的间隔时间(即订货提前期),不可能随进随供,而存货通过逐日供应在下降。如果存量下降到订货点不开始订货,就要冒停产待料的风险。如果存量尚未下降到订货点,提前采购,就要冒积压的风险。因此,当存货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必须发出订单,以保持应有的存货量。订货点是开始采购的最适当时间。
订货点的计算方法按供货和进货时间情况的不同有两种。一种是在供货和进货时间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订货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订货点=平均供货量×订货提前期
另一种是当供货和进货期时间有变化的情况下,订货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订货点==(平均供货量×最大订货提前期时间)+安全存量
在上述公式中,之所以要加上安全存量,是由于生产需要不是完全静止不变的,同时交货也有延期的可能。如果不考虑这些影响存量的不确定因素,那么,计算出来的订货点,就往往脱离实际,显得过小。
2.供应存货与库存控制
存货就是存储的货物。它一般指库存的原材料、燃料,以及备用品、备件与工具,库存的在制品、半成品,库存的成品等。
(1)存货与库存控制的目的。存货与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适量的库存,用最低的存货成本,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供应,即经济合理的供应。现代库存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库存的种类。按照库存的目的,企业的存货可分为周转库存、保险库存和季节性库存。
①周转库存是指用于经常周转的货物储备,即在前后两批货物正常到达期间,提供生产经营需要的储备。
②保险库存是指为防止或较少因订购期间物资需求增加和到货期延后所引起的缺货而设置的储备。保险库存是一项以备不时之需的库存,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动用。
③季节性库存是指企业为减少原材料季节性生产和季节性消费的影响而储存的原材料或产成品。
(3)库存成本。库存成本是物流总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库存管理成本的大小,而且,企业物流系统所保持的库存水平对于企业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库存成本主要包括订购成本、购入成本、存储成本和缺货成本。
①订购成本是指为订购货物所发生的成本,它包括订购手续费、催货跟踪费、收货费以及有关人员的工资等。订货成本中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
②购入成本是指为了在预定地点获得货物的所有权而发生的成本,即货物本身的成本,它包括货物的购价,运输、装卸费及装卸过程中的损耗等。购入成本的大小与所购货物的品种和规格、供应地点和运输方式、运输路线等有很大的关系。
③存储成本是指为储存货物而发生的成本,即货物从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期间内所发生的成本,它包括存货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存货保险费、仓库保险费和存货损耗费。
④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延迟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甚至失去客户造成企业间接或长期成本的损失。缺货成本的高低与储备量大小有关:储备量大,则缺货数量和次数相对减少,缺货成本低,但存储成本必然增加;反之,储备量小,则缺货成本可能就高,而存储成本必然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