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管理学的进化史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管理学的进化史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管理科学产生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泰勒同一时代的法国学者法约尔为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古典管理理论在管理发展史上和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到目前,行为科学理论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企业是人们创造的由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组成的系统,以便达成一定目标。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管理学的进化史

由于管理科学产生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经营管理研究的序幕。在其后时间里,也有不少学者对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管理理论最终成形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人际关系学说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最具代表性。

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管理科学形成的标志。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哲学(思想)和管理方法两部分。泰勒将其科学管理思想归纳为四大原则:建立一门严格的科学;科学地挑选工人;把科学方法与工人结合起来;管理当局与工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合作。以这些原则为基础,泰勒将其具体化为一系列的管理方法,主要有制定工作额度制度、计划与执行分离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度等。

1911年10月,泰勒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特别阐明了科学管理的实质。他说:“科学管理是任何公司或产业中劳资双方的一种精神革命……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利的分配上……他们将注意力转向盈余的数量上,使盈余增加到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

在泰勒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投入到科学管理方法的研究中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中,代表人物有吉尔布雷斯夫妇和亨利·甘特等。

与泰勒同一时代的法国学者法约尔为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对管理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泰勒是从工厂往上研究,而法约尔则是从董事会往下研究。他们的研究是相互补充的。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有:他认为搞好企业经营,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活动,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管理活动又包括七项要素,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指挥、协调和控制。他认为当时学校教育只强调技术知识,很不重视对经商、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而学校不重视管理教育的真正原因是缺乏普遍被接受的管理理论。法约尔还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创新精神和团结精神。

古典管理理论在管理发展史上和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目前所谓“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其中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勒及其追随者在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

(二)人际关系学说阶段

人际关系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lton Mayo,1880—1949),他在1933年出版的《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正式创立。

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于“霍桑试验”。这一试验起初是为了证明一种假设: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生产率,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只要照明、通风、温度等各种条件适当,再加上刺激性的工资制度,照明只不过是影响个人产量的诸多因素之一,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影响不大。那么,什么因素对工人生产率产生较大影响呢?于是在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等人参与下,试验继续进行。之后,梅奥从另外角度观察到,试验小组的工人在精神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为参与试验的工人,由工头领导改为由研究人员领导,同时小组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形成一种参与试验计划的意识,试验小组工人之间、工人与研究人员之间互相协作,创造出更加自由和愉快的工作气氛,结果使工作效率提高了。

梅奥等人通过对霍桑试验材料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①职工是“社会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即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要求;②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公司中正式组织是根据“效率逻辑”“费用逻辑”建立起来的,管理当局应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保持平衡;③新的领导方式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管理的目的是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合作,一方面要满足成员物质的、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成员间的自发性合作的社会需要。

人际关系学说创立以后,受到企业界与理论界的普遍重视,以后又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到目前,行为科学理论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www.daowen.com)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认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现代管理理论时代,其特点是各种管理理论和学派形成了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他曾经先后发表题为《管理理论的丛书》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书》的文章,在后一篇文章中,他将管理学派归纳为十一个,分别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经营管理学派等。下面将重点其中介绍几个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目前最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代表人物有法约尔、哈罗德·孔茨等。他们把管理看成一种过程。其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研究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做什么”,以确定管理的基本职能;第二步是研究管理者“怎么做”,由此提出一些实用的原则以及一系列管理技巧。

2.系统管理学派

这一学派将系统理论与控制理论应用于管理,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企业是人们创造的由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组成的系统,以便达成一定目标。它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且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与本身的需要。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它由许多分系统组成,包括组织目标和价值系统、技术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组织结构系统等,而管理分系统联系着整个组织,同时组织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这些子系统在组织中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为管理中的数理学派,也称为运筹学派。这一学派把管理视作计量工具和方法,用来协助管理人员对复杂生产和作业进行决策。他们认为,只要管理,或组织、或计划、或决策是一个逻辑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与运算公式表示出来,运用模型把问题的基本关系和选定的目标表示出来。

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程序是:系统考虑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求解,检验模型,将模型付诸实施。

管理科学具有以下特点:管理科学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决策者的效率;通常应用经济假设来进行特定的决策;应用数学模型;广泛应用计算机。

4.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认为环境变化同管理对策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管理科学和理论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在每一种情况下如何行事的“最好方法”。权变研究方法试图把所有的条件和状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给每一类型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型,以保证各种不同管理方法有成功的机会,从而提出了所谓“稳定—机械式组织结构”与“适应—有机式组织结构”的一般性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