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制因素。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体制性分割,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近年来,随着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状态有所缓解,上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我国现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带有明显的身份歧视性,它只为城镇居民而不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种制度显然具有扩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的效应。
2.发展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因为城乡居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起点存在巨大差距,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资金、财产、知识、技能等等,这是一场起点不同的赛跑,结果可想而知。随着经济发展中资金、财产、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马太效应”会日渐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城乡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似乎又具有一些缩小城乡差距的效应。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会不断地流动,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城镇中的资本、技术、信息向农村扩散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3.政策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税收政策导致了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负担的税率较低,而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负担的税率却较高。199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而仅税款一项他们支付的人均额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如果加上农民承担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农民负担的税费相当于城镇居民的近30倍,税收政策无疑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7]政府的价格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明显,如改革开放之初大幅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影响是短期的。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给城镇居民很多补贴,但给农民的补贴却很少,补贴政策具有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www.daowen.com)
4.开放因素。这方面因素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就具体因素而言,有些方面具有扩大城乡差距的效应。比如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农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农产品价格有走低的趋势,这将影响农民收入,从而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