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宏观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央在东南沿海地区实施优惠政策和建立经济特区,中国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和选择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态势日见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学者开始提出梯度推移理论。1982年,上海学者夏禹龙、冯之浚提出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一个国家不仅地势有梯度,而且经济技术发展也有梯度。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一定序列的技术梯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梯度即沿海发达地区,这里技术水平先进,工业基础和经济力量雄厚,与国际水平差距小,有条件吸收和发展先进技术;第二级梯度即我国内陆腹地,这一地带的大多数地区是“中间技术”、一般水平;第三梯度即内地和边远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虽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开发也较慢,大片地带仍处于“传统技术”、经济落后的水平上。所以,应当让沿海的先进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按梯度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传递,这样花费少而获利大。通过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1]此后,何钟秀进一步将这种理论概括为“国内技术转移的梯度规则”。[2]自此,梯度理论与梯度推移理论基本形成,而与此同时,对这一理论的质疑与争论也由此展开。
梯度推移战略的提出,有其一定的客观依据。从理论上来看,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受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科学技术、经济基础等多种条件的制约,由于这些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之间的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存在着不平衡性。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其一,就一定范围内的生产力水平的纵向运动来说,总是由低向高逐步提高的;其二,就不同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生产力水平的横向运动来说,是由高向低逐步推移的,由先进带动后进,同时又促进先进向更先进发展。因此,从整体来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就局部来说,有一个由高到低的横向推移趋势。再从实践上来看,历史上,由于封建制度的延续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地区间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十年中,为了消除经济布局畸重畸轻的局面,国家对内地和边远地区投资很大,建设了许多项大型基建工程。但从根本上来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在总体上划分为先进的沿海地区、中等的内陆地区和落后的边远地区,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如果要人为地拉平地区间的经济水平,按地区平均配置生产力,这就会违背客观规律的要求。例如我国的“三线”建设,孤立地在落后地区配置先进的生产力,经济效果很差,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对今天有明显的借鉴意义。(www.daowen.com)
但另一方面,对梯度推移战略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它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