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市场是物品交换的场所,因而市场的容量自然也就首先表现为进入市场的物品数量。马克思指出,衡量“市场的规模、贸易的规模,要看它们借以表现为交换价值的商品系列”[22]。进入市场的商品系列越长,商品数量越多,市场规模也就越大。同时,商品的交换关系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关系的表现形式,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因此,市场的容量也表现为进入市场的商品生产者的数量,卖者与买者的数量越多,表明市场的规模越大。
市场的容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需要量,二是社会分工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市场的大小有两层意思:第一,消费者的数量,他们的人数;第二,也包括彼此独立的行业的数量。”[23]这是因为:
第一,消费者数量越多,表明社会对某种产品的需要量也就越大,这就会促进市场的商品数量和买者卖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扩大市场的容量。“这些买者越多,并且他们为购买商品所拥有的价值额越大,这个商品的市场也就越宽广。”[24]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口越密集的地方,越是容易形成大市场。“一种商品越容易变坏,生产出来越要赶快消费,赶快卖掉,它能离开产地的距离就越小,它的空间流通领域就越窄,它的销售市场就越带有地方性质。……它就越不适于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对象。这种商品只有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或者随着产销地点的距离由于运输工具的发展而缩短时,才能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对象。而一种物品的生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和人口稠密的地点,甚至能够为这样一类产品,如大啤酒厂、牛奶厂生产的产品,造成较大的市场。”[25](www.daowen.com)
第二,社会分工越发达,行业的数量越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这就越能够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产品本身越片面,它所交换的商品越多样化,表现它的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的系列越大,它的市场越大。”“例如,当纺纱和织布从家庭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时,所有土地耕种者都成了纺纱者和织布者的市场。同样,后两者由于他们的行业划分现在也互为市场。”[26]可见,社会分工是市场的起源和发展的基础,市场容量与社会分工的发达程度成正比例的发展关系,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市场容量的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