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体现我国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体现区域间的差异,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国家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总结第一代领导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国内外的局势,以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格局。
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格局萌芽于“三五”时期的“三线建设”,经过“六五”和“七五”时期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成形于“八五”时期。“六五”时期(1981~1985年),我国在建设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同时把全国粗略划分为沿海、内陆和沿边少数民族三大经济地区,为进一步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加强区域分工与联系、建立不同水平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打下了基础。“七五”时期(1986~1990年),我国政府依据同质性和集聚性勾勒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三分”经济格局,同时将六大经济协作区扩充为十大经济协作区,以充分显示我国区域发展的梯度和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八五”时期(1991~1995年),依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将我国明确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宏观经济区,史称“老三区”,即东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中部地区为9个省、西部地区为10个省,至此,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格局成形[29]。“九五”时期(1996~2000年),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格局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分工与协作、凸显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中央把我国划分为七大协作区[30],由此形成了大区协作与东、中、西三分地带共存的局面。(www.daowen.com)
以开发中西部、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差异为目标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宏观经济格局的划分是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在我国实践的重大突破,其由萌芽到成形的变迁历程凸显了不同区域劳动分工的特点以及我国劳动地域分工的复杂性。另外,东、中、西三大地带宏观经济格局与东部、东南沿海、环渤海等七大经济协作区共存的局面说明了我国的劳动地域分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时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引致的区域变化不断冲击和瓦解东、中、西三大地带宏观经济格局,引导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