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召开的兴庆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兴庆区首次提出“8531”工作思路,即在2013年甚至更长远的一段时间内,牢牢把握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和滨河新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中心区、银川综合保税区的产业联动区、滨河新区的承载区、“一圈两带”优质特色产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创新社会管理先行区、优质教育文化引领区、综合医疗康体服务区八区建设,重点实施旧城改造道路畅通工程、生态移民逐步致富工程、统筹城乡规模推进工程、洁净兴庆工程、人才培训督察考核工程五大工程,完成招商引资60亿元、上争资金12亿元、财政收入9亿元三项任务,力争实现建设和谐富裕新兴庆的目标。
月牙湖移民新村之一
和谐富裕的新兴庆,离不开生态移民这项浩大而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兴庆区委领导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实施生态移民逐步致富工程,全面完成生态移民最后一批824户安置房建设任务,千方百计解决不同层次移民群众的就业创业问题,多渠道确保移民增收致富,是今后需要下大力下苦功解决的事情。
月牙湖乡因月牙形状的湖而得名,原属陶乐县,2012年3月陶乐县撤销后才划归兴庆区管辖。在人们的脑海中,月牙湖乡是一个既偏远又荒凉的地方。兴庆区接管该乡之后,从着力改善当地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入手,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力求打造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三大产业链。月牙湖乡是兴庆区的一个移民吊庄点,海原县的回民占到90%以上,从目前效果看,成绩非常突出。
《银川日报》记者有过这样的记录:2013年10月20日,气温骤降,时不时还下点蒙蒙细雨。不过,天公不作美却一点都不影响兴庆区月牙湖乡百余户生态移民喜悦的心情。当天,月牙湖乡滨河新村的花卉种植园区内摆起了20桌流水席,百余户移民花农一边大口吃肉、畅快喝酒,一边唠着家常,聊着过去半年种花增收的美事。
2013年3月,月牙湖乡生态移民村由兴庆区劳动就业局牵线,与宁夏周景世荣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银川市首个生态移民出口鲜切花生产基地——怡人花香花卉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移民种植鲜切花,帮助生态移民增收致富。整个基地拥有100栋日光温室和300栋空心棚,全部由移民在专家指导下种植,公司则提供种植过程中所有的种苗、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时隔半年多,300栋空心棚所种植的鲜切花已经采摘了九成以上,只剩下小部分花尚未采摘。已经采摘的鲜切花远销北京、郑州等地,让头一次种花的生态移民们尝到了甜头。“我家种了4栋棚,纯收入能有4万多元,现在已经拿到了2万多元,顶我过去几年的收入。”月牙湖乡滨河一村村民何元录说。怡人花香花卉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志强说,虽然是头一次种花,但有月牙湖乡昼夜温差大的天然优势,再加上技术人员的指导,移民们种出来的花质量还不错,85%的鲜切花能达到一等,而且相比昆明,鲜切花从银川运往北京、郑州的费用更低,故而不用为销路发愁,“花质量好,有销路,自然能挣钱,一等花每扎4元,整个园区110余户种花的生态移民户均可增收2万元到3万元”。
兴庆区花卉市场
“以前,别说种花,连听都没听过,虽然硬挺着种了花,但心里一直打鼓。算了算能挣3万多元,心里才算踏实了。”马志刚说,种花挣了钱,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想多租几栋棚,“刚开始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还不太懂,以后会越种越好的”。
一批203户生态移民的家建在了黄河边上,它们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滨河家园三组。
2014年4月16日,77岁的老人马自路从彭阳县古城镇迁来,从踏上月牙湖那片土地开始,他的笑容就没有从脸上消失。“这是我的号牌,16号,拿着这个就能领钥匙了!”老爷子一下车就着急要领钥匙,直到拿到号牌才安心,“都说新家好,我和老婆子就一直在想到底是啥样,可想不出来,今天搬来了,得好好看看”。说话间,旁边一阵骚动,来自彭阳县新集乡的移民铁玉梅捧着一盆花从车上下来,引得不少人都围过去问这问那。同时搬来的还有马武梅和两个儿子,一共分了3套房,都隔得不远,只有女儿一家搬到了红寺堡的移民区。马武梅对新家特别满意,唯一的顾虑就是自己和老伴上了年纪,过去在老家能种地,在新家不知道干啥。不过很快,她的顾虑便打消了。兴庆区移民办主任丁万福告诉移民,他们搬来后可以得到人均一亩水浇地,托管的奶牛也已入园,从2014年5月1日起便可以每年领到2800元的分红,更主要的是能在家门口打工。据悉,2014年兴庆区农牧局为移民提供蔬菜种苗、枣树苗及种植技术,帮助移民在自家院子里发展庭院经济。而兴庆区与中银绒业合作,在月牙湖乡建立的针织厂已经开工,正式运行后,可解决1000~2000人就业,像马武梅这样年龄偏大的移民便可就近打工。(www.daowen.com)
兴庆区第二期共搬迁生态移民889户、3666人,从2013年4月16日起分批搬迁。待889户生态移民全部搬迁完,兴庆区将完成“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搬迁总任务的50%。
除了让移民们能够安心地住上敞亮的安置房,如何让其尽快致富,是更为重要和迫切的事情。在兴庆区,庭院经济、花卉经济等让移民们尝到了甜头,也更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
兴庆区农牧局为2000户生态移民送去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4种蔬菜种苗20万株,尽力满足移民蔬菜自给需求,引导移民发展庭院经济。“能有这样的好事,当然要积极一点,听说还有技术人员指导呢,机会难得。”发放种苗当天一大早,滨河家园三组村委会门口便像赶集一般热闹,移民们人手一个盆,虽然聊着天,眼睛却盯着拉种苗的车来的方向。
考虑到生态移民在老家从未种植过辣椒等蔬菜,兴庆区农牧局特意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到滨河家园三组,选取几户移民庭院作为示范点,提前整理出菜畦并覆上膜,以便现场示范蔬菜种苗种植技术。“你看,这个辣椒苗要往中间一点,因为中间走水。”“种好后要浇水,要一次性浇透……”技术人员边示范栽植技术,边手把手地向移民们讲解种植技巧,引得移民们纷纷前来,将他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因为技术人员在每个示范户院子内演示的内容都不同,有栽种技巧、打菜畦技巧、覆膜技巧等,许多村民便辗转在相邻的几户人家中,恨不得多长一条腿。
温棚西瓜
一位移民过来开出租车的年轻人说,移民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个叫虎维前的年轻人还说:“我希望政府能够从技能培训、拓宽外出务工渠道、搭建就业平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让我们有更多就业、致富、发展的机会。”2012年4月,虎维前作为首批搬迁生态移民,从彭阳县落户兴庆区月牙湖乡。一年多来,他已适应并喜欢上了新家的生活,而这很大一部分源于“新家发展的路子更广”。“政府牵线,引进花卉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及种苗、肥料等物资,在移民新村建立了花卉种植基地,引导我们种花挣钱。”虎维前说,他自己包了3栋棚,虽然第一年种花没经验,种得不是很好,但还是有16000多元的进账。他回忆说,每一批移民来了,政府都会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招聘会,帮助移民顺利就业。“光我知道的技能培训就有保安、电工、厨师等方面的,有了一技之长,找工作容易了,工资也高了。”虎维前说。不仅年轻人找工作容易,随着月牙湖乡奶牛养殖园区、花卉基地的建设,不少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腰包越来越鼓,生态移民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就说种花吧,现在大家种花挣了钱,都想再多包几栋棚,可是花卉基地就那么多栋棚,没多余的份啊。”虎维前说,生态移民们从闭塞、贫穷的山沟里走出来,致富、发展的愿望比其他人更为迫切,也更愿意靠自己的双手来打拼,“我相信只要党的政策好,我们中的很多人不久也能住楼房、开小车”。
后发奋起千钧力,正是云起云飞时。解决移民问题和解决农民问题一样,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而要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则需要加快“两个转变”,即转变农业发展的思维定势,树立跨越式发展的理念;转变农牧业的增长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跨越。就这一点而言,兴庆区党委、政府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由于兴庆区党委、政府近年来对月牙湖的生态保护,现在的月牙湖湿地不仅是宁夏面积较大的湿地之一,环境优美,且每年都有近20万只候鸟在此觅食、嬉戏。月牙湖乡境内的植物达20余种,有苁蓉、沙葱、沙糜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生长着一种濒临灭绝的植物——冬青。现在,水草丰美的月牙湖以其别具风味的韵致以及周边盛名远扬的黄沙古渡、兵沟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宾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