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国务院批准的《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里,银川市的城市文化定位表现为三大特征:塞上江南,回族风情,西夏古都。2015年的城市规划草案对这三大特征进行了修改,即“塞上湖城,回族之乡,西夏古都”。时至今日,人们欣喜地看到,银川市的湖泊面积已经居西北地区之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湖城。对于兴庆区而言,鸣翠湖、北塔湖、月牙湖等著名湖泊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蜿蜒于兴庆区的唐徕渠、红花渠,经过改造和修缮,恰似两条流动的缎带,缓缓滋润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各族人民。
2006年,兴庆区内迎接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重大工程有中山街回族特色街区、南门广场片区、南关清真寺片区、新月广场片区建设。这些街(片)区的建设,着重体现“塞上江南、回族风情、西夏古都”风格。2007年年底,兴庆区对南关清真寺片区、新月广场片区进行改造。中山街的改造从2006年3月开始,其改造方案经过十易其稿才确定下来,以新华街至北京路为重点区域,全面拆除临街户外、楼顶广告,统一店铺牌匾,建筑物“穿衣戴帽”“洗脸修面”。
新月广场湖面
2006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85岁的生日,银川市组织了庆七一百名市民“看看银川有多美”活动。3辆101路公交车载着100名银川市民,从一个参观点到另一个参观点,领略银川开展“三大战役”近4个月之后的新气象。银川市说唱艺术团退休演员宋雁波的小段子对此作了最好解读:“危房平房全不见,高楼大厦连成片,街道整洁花草艳,全市面貌大改变。”行驶在50里长街,驻足于大团结广场等处,百位市民的眼里,银川的变化的确令人扬眉吐气,大家相信银川向着最适宜居住城市目标迈进的步伐会越来越稳。奋进的几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9.85亿元,新建和改建北京路、上海路、贺兰山路等145条道路共427公里,城市道路的总长增加136公里。城市主干道全部达到八车道,部分道路有十车道,形成以环城高速为外围、以“六横十六纵”为骨架的城市路网体系。
兴庆区在“三大战役”的有力推动下,对辖区内的旧小区进行拆迁改造整治,共拆除各类违章、影响市容的建筑物近140万平方米,特色鲜明、景观优美、适合人居的社区环境初步形成。几名40年前支边来银的老人故地重游,面对银川的变化由衷地感叹:“真没想到,银川这座城市有了南方水乡的灵气!”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2006年银川市提出城市园林绿化战役、环境综合整治战役和道路交通治理战役(号称“三大战役”)后,全市行动起来,全面改造,可谓一次城市的洗礼。尤其是对老城区的触动更大,破除了“小农小城”的经济意识,是银川市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第一步。早几年的城市建设,哪怕是那些看似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其实也都凝聚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向着既定的目标,秉持坚定的信念,努力开拓,奋勇前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银川放在西北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银川市委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综合论证,2005年下半年提出:创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银川市对“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有40字的描绘:经济繁荣、环境宜人、生活舒适、创业活跃、就业充分、教育发达、法制健全、文化先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可通俗地理解为一句话,就是“生活舒适、干事容易”。
唐徕渠周围形成的城中“城”,多少能体现“最适宜居住”的理念。北京路、黄河路等几条主干道把兴庆区和金凤区连成一片,房地产开发商在此区域兴建了大量建筑,代表性的楼盘有领秀一居、西桥名城、水云轩等,地域价值凸显。该区域一是环境较好,人气较旺,交通便利;二是早市热闹,店面较多,绿树成荫,靠近体育馆、光明广场等,适合购物休闲;三是医疗和教育资源丰富,有银川市中医院、自治区医院二门诊、唐徕小学、唐徕中学等。
宁夏体育馆
改造前的解放东街
老话说得好,每一个“第一”都有一段历史。解放街的变迁,实际上就记录着银川市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从1951年的第一条石子路,到1960年的第一条沥青路,再到1984年的第一条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的三块板道路,又到2008年的第一条有地下通道、设施完善、功能现代化的道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路,也是从历史中走来的。“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银川。”这是当年老银川街巷的写照。50多年前,银川的大街小巷全是土路。1951年3月,解放东西大街和中山南北街才修成石子路,当时老百姓纷纷来到街上,感受着这开心的时刻。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条由西门到鼓楼2000米长的沥青路,成为当时最美的风景。把解放街改造成三块板结构,是1984年的大事。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是人性化最明显的标志。后来,以此为样板路,新建的几条主干道,如北京路、清和街、正源街等,都采取人车分离的设计。1997年8月11日开始,解放街民族团结碑到鼓楼段开始改造,电力、电信、交通、园林等部门联手行动,按照“百条文明示范街”的标准,分步分段,第一次在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设计了盲人通道。同时,新安装的240盏路灯夜间全部放亮。2008年的解放街改造,重点放在地下通道上。在拓宽道路的同时,建了公交港湾,增加右转弯车道,安装智能信号灯。老大楼、鼓楼东西两侧建成3个地下通道。老大楼的地下通道呈“工”字形,东西主通道长66米,南北2个通道长22米,整个通道6米宽、3.5米高。地下通道使行人出行更加安全,车辆通行更加顺畅。“三大战役”后的1月至7月,银川市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数全面下降,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8.7%。“三大战役”之一的道路交通治理战役中,银川市先后完成15条主干道、26条小街巷交通标线施划任务,制作安装各类交通标志1557面,新增和调整信号灯10处,提前完成30套电子警察建设任务,并推广应用多相位、大直径、高亮度信号灯。分2批对城市中心区影响主次道路交通的小街巷岔路口实施“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涉及9条主要道路的454个小路口,对市区38个主要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整,对部分路段限制速度,在25条小街巷增设免费停车位950个,市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www.daowen.com)
据统计,兴庆区开展“三大战役”的4个多月,拆迁592万平方米,拆围墙3.3万米,完成拆迁整治点211个,其中绿化16.2万平方米,硬化20.7万平方米,建自行车棚75个1.3万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381件,安置住房困难户90户260人,发放租房补助金9.2万元。
2006年是银川市全力推进“五创”工作的关键之年。“五创”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成功创建自治区节水型城市,建立节水专项财政投入制度,淘汰国家禁用的卫生洁具等,全面启动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工作。创建的4条“六小行业”示范街是创卫工作的继续和延伸。
这里着重就兴庆区的工作进行梳理。
商城的改造是银川市2004年重点商业建设项目,是实施“大银川”战略的重大步骤。旧商城的改造、新商城的建设,对改善商业中心环境、彻底根除银川商城消防和交通等隐患、提升商城品牌和档次、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银川商城自2004年3月13日开始动迁,至2004年4月12日拆迁完毕。面貌一新的商城,成为银川及周边地区老百姓最喜欢去、最方便去的地方。不仅如此,银川商城也为创业者和再就业人员提供了创业就业的空间和舞台。
银川南环高速公路立交桥
银川商城的大规模改造,也为迎接自治区成立50周年作了前期准备。2008年,大庆重点建设项目达41个,项目投资的拉动铺开了建设“大银川”的画卷。重点建设中,新建、续建、改造城市道路15条,建成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5处,开工建设康居77.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1.9万平方米,光华门安置区等工程引人注目。南门城楼、宁园等古建筑的翻新维修,西塔、南关清真寺、新月广场等特色街区的建设均赢得一片赞誉声。对广告牌匾、环境卫生开展“百日行动”整治,城乡新增绿化面积13.6万亩,植树105万株,市区节点绿化70多个。绕城高速景观绿化、览山景观绿化等效果明显,宜居城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2008年8月6日召开的检查50大庆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暨县域经济观摩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强调,项目建设要保时间、保质量,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要再上一个新台阶。
观摩会的前三天,银川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全长78.8公里的绕城高速,环内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是银川市建成区面积的4倍,相当于北京市三环的面积。绕城高速公路共设15个互通立交式出入口,直接与北京路、亲水大街、正源街等主要城市道路相连,并与京藏高速、银青高速、国道109等联网,把银川市置于全国主要公路干线网络中,拉近了银川市与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增加了银川市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008年年初,银川市政府确定的小街巷改造工程,动工早、动作快,前三批33条小街巷到8月中旬全部竣工。列入改造计划的丰安巷、农垦巷、南薰北路等7条小街巷大都是土路,没有路灯,道路两边是拆除的小煤房、平房,环境较差。结合整治,小街巷的给排水设施、路灯以及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管线全部入地,道砖铺装考虑到良好的渗水性能,并与以新华街为中心的商业区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利群街、朝阳街等12条小街巷有商业区的风格。
1997年老城区被自治区爱卫会评为卫生区。1999年、2000年和2003年先后接受全国爱卫会和自治区爱卫会的卫生检查及复查,卫生区的成果得到巩固。银川市接受全国卫生城市的大检查中,兴庆区作为首站接受检查。6天的检查中,兴庆区的卫生工作得到广泛肯定。据统计,3年创卫工作累计投入5096万元,其中环卫投入3800万元,农村改厕投入64.4万元,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到48%,新建的2750座卫生厕所全部建成。辖区有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63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92个,市级卫生达标小区32个。
2002年,银川市城区正式更名为银川市兴庆区,自治区党委确立的“大银川”发展框架,为兴庆区发展成为自治区的“首善之区”提供了新思路。兴庆区确定了建设经济实力最强、发展环境最优、生活质量最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快的核心中心区的目标,其发展进入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