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痕迹说到底是人活动的痕迹,房屋的历史自然承载和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形形色色的建筑,构成了城市的外在形象。建筑与文化、艺术、政治、宗教、科学技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银川人还记得,站在鼓楼、玉皇阁凭高远眺,尽收眼底的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低矮土房。不过,即便是低矮土房,依然有许多反映出民居风格并透露出建筑智慧的院落。
老银川的建筑,其结构以海塔房、挑垂房和立木房为主,而尤以海塔房最为普遍。这种房屋墙体厚、屋顶实,冬暖夏凉,且盖起来不需要太专业的建筑知识,成本相对较低,很多老百姓自己就可以顺利建成。与此不同的则是挑垂房,因为建筑工艺比较考究,多是权贵和富人的住宅。银川的挑垂房以坐落于民族南街的民居为代表。这些房屋在建筑过程中都有一套十分讲究的程序,除了“四梁八柱”的基本框架外,手工艺也颇有造诣,雕梁画栋,有人物、有花鸟、有情节,堪称完美。
但是,随着时间的剥蚀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老房子便显现出先天的缺陷,比如抗震性、坚固性和耐久性均较差,特别是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平房已步入危房的范围。这些房屋低矮潮湿,拥挤不堪,采光通风条件差。1958年,国家投入324万元在老城区先后建起了上海新村、和平新村等颇具规模的大型住宅小区。这一年,银川市基础建设委员会抽调劳力2万余人,投入到银川市的住宅建筑施工中,共建成土木结构平房5600间,面积10.16万平方米,解决了3500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到1962年年底,银川市人均住房面积达3.78平方米。一批厂房及其配套建筑物开始兴建。银川市“二五”期间,银川饭店、邮电大楼、百货大楼等一批公用设施拔地而起,幸福新村、上海新村、水电新村等住宅区建成启用。银川市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出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家用于银川市房屋建设的投资有所削减。
改造前的和平新村
银川市第一栋住宅楼
上了年纪的银川人都还记得,1964年矗立于文化街上的一幢三层楼房,后来人们称之为“银川第一居民楼”。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银川市政府为了解决一些无房户的居住问题并改善城市居民住宅环境,决定在文化街投资建设两幢集商业用房、居民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性楼房。经过认真规划和设计,一幢建在了文化街惠民巷口,一幢建在了文化街文艺巷口。当时,施工现场常常围满了人,这些驻足观看的人见证了新楼的崛起。这一现象其实在那个年代并不稀奇,大多数人确实没有见过楼房。所以人们把这样的楼房称为“洋楼房”。
这幢三层楼房,外墙由红砖砌就,一楼是当时在银川颇有名气的银川市糖业烟酒公司的营业部,二、三楼均为住家户。新楼的四周没有围墙和院门,仍然与原来的土坯房和小煤房为邻,当然更谈不上什么绿化了。与现在的楼房不同的是,“银川第一居民楼”的厕所和水房仍然是大家共用的。即便如此,能住到这样的“洋楼房”里,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梦想。直到1994年,随着城市面貌的不断变化,“银川第一居民楼”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被拆除之后,楼里的居民被安置到新的住宅小区——唐徕小区。
东风宾馆(玉皇阁南街)
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到,1953年到1957年,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银川市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投资60.6万元集中整修了银川市城区(即兴庆区)的大街小巷,路面为煤渣三合土结构。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也就是1958年到1965年,银川市街道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新建和扩建新城区的大街小巷。1958年开始,银川市铺设了沥青路面,结束了黄土筑路、碎石铺路的历史,告别了“晴天扬灰,雨天和泥”的土路。此后,银川市政府对解放西街、中山南街、中山北街和胜利街等主要街道进行拓宽和翻建,同时铺设沥青路面。1973年,开始对市区部分街巷进行改造,也是改碎石路面为沥青路面。1966年至1975年,国家用于银川市区道路建设的投资累计达825.6万元。截至1975年年底,银川市实有道路84.8公里,面积达71.1万平方米,其中沥青路面33.5公里,占实有路面的4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川市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重点对城区的道路先后进行了拓宽、改建和翻建。路面的拓宽、改建和地下水排水、供电工程综合设计、同步实施,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也同时施工,城市道路铺筑、建筑物布局及环境美化合理安排。1984年至1985年间,银川市对解放东西街进行拓宽、改建,北环路的改建工程也同时进行。改造后的银川市街道由过去的“一块板”变为“三块板”,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被绿化带分开,人车分流,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极大地保证了出行安全。截至1985年年底,银川市有交通干道、街道136条,长度128.28公里,路面134.66万平方米,形成了连接新城区、老城区的以银新南北路为主干道的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
宁夏第一座高层建筑——银川市西夏大厦于1985年2月2日在银川举行设计方案招标,评标委员会从实用、经济、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估,最后确定宁夏建筑勘测设计院一号设计方案(即主体平面为橄榄形的方案)中标。西夏大厦是银川市建设银行和中房银川分公司合资兴建的一座高层建筑,计划建在银川市解放西街公园街口路南,主楼地上15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总投资1300万元。我们不知道这座楼是不是就是现在的庆丰投资大厦,但如果按地址来看,应该就是它了。不过,昔日的高层,如今看来也成了“小个子”。
也是在这一年,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宁夏科技活动中心——宁夏科技馆动工兴建,1985年8月26日上午,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其时自治区主席黑伯理、副主席马英亮等出席了仪式。
宁夏科技馆(金凤区)
宁夏科技馆是在中国科协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为振兴宁夏经济、发展宁夏科技而兴建的一座大型科技活动建筑。该建筑占地28.8亩,一期工程6000多平方米,主体为7层,高30米,包括一个现代化科技会堂、两个培训讲堂,还设有多功能展览厅、科技信息中心、科技图书馆、新技术实验研究室等,1987年按计划交付使用。二期工程配套兴建了全景电影院、宾馆、餐厅和文化娱乐设施。科技馆的兴建是宁夏人民科技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宁夏科技史上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银川市区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只有62.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5.04万平方米,条件较差。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夕,大批支援宁夏建设的人员汇集银川,致使城市住房紧张起来。为尽快解决支宁人员的住房问题,银川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首的领导小组,领导组织住宅建设。从25个施工单位和市属各系统调集2万多人参加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空地,于1958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和平新村、上海新村、水电新村等住宅区,到年底建成土木结构简易住房5600间,解决了3500户居民的住房问题。1963年之前建设的住房,几乎是清一色的砖基础、土坯墙、草泥屋顶房屋。由于城市排水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土平房使用年限短,维修费用非常高。1963年银川市政府决定,在翻建民用住宅时,将砖基础改为块泥基础,埋入冰冻线以下,每幢房四角加砖柱,挂双面落水的瓦屋面,提高了翻建住宅的结构标准。1964年首次在城区文化街13号、14号新建了两幢砖混结构住宅楼,总建筑面积3915平方米,标志着银川城区住宅开始由平房向多层发展。
红旗剧院
兴建兴庆区政府办公大楼前的拆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银川市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接管的房屋大都是阴湿、低矮、土木结构的平房,这样的危旧房屋占银川市房屋总面积的90%以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翻建、新建砖木结构房屋,撤换土房,同时抽调人力、物力对破旧的房屋、危险房屋以及来不及撤换的房屋进行加固、修葺和维护。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银川市的房屋修缮工作被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当时,除了成立专门的房屋维修队伍(即银川市城建局公房维修社)负责银川市的公房修葺外,还发动用房单位和个人协助维修住房,并对银川市长年失修和房主无力维修、无人管理的危险房屋实行“垫修代管”,对年久失修的私房进行拆迁,另定新居。与此同时,银川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防止倒塌房屋致使人身伤亡损坏什物处理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房屋的管理和维修。在此期间,国家翻建新房7.42万平方米,支出费用1147万余元;维修住宅面积达26.1万平方米,占同期住宅拥有量的17.8%,占同期居住面积的35.6%,支付维修费用718万余元。自此,银川市的危险住宅、多年失修住宅基本得到维修、改建。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建设事业遭受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等非人性化的经济建设口号,国民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不能按计划进行。银川市用于房屋建设的投资总额达4.26亿元,而用于居民住宅建设的投资仅有4637.2万元,占房屋基建投资总额的11%,低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住宅投资比例。1967年是30多年来银川市住宅建设投资最少的一年,仅有11.9万元,占当年房屋基建投资总额的0.38%。其间,银川市新建、翻建房屋面积230.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成面积54.41万平方米,建成楼房88座,面积7.7万平方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川市委、市政府把城市住宅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强了规划、选址、拆迁、征地、材料供应、安排施工力量等方面的领导。针对过去城市住宅建设由国家统包,不能尽快满足需要的情况,银川市委、市政府广开门路,放宽政策,除国家预算内建设外,采用地方财政补贴、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集资统建、私人自建、向银行贷款建商品房等多种形式建设住宅。重视发展建材工业,建设住宅用的材料除钢材、高标号水泥外,其余各类建设材料基本做到自给。市建筑部门为了满足施工需要,先后组建了8个建筑公司。同时,为外省区、区内各市县的建筑队伍到银川施工提供方便条件。市建筑设计院、房地产管理局、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都成立了民用建筑设计室,充实和加强了设计力量,过去那种等设计的状况得到改变。结合城市改造,市政府动员银川市各单位依照城市规划,在解放西街、西门、幸福村等地,拆除低矮平房,新建住宅楼、学校、幼儿园和商业网点,美化市容,方便居民生活。
1981年以来,自治区和银川市政府共拨款740余万元,对银川市老城区的自来水供水系统进行一期改造、扩建。这项工程到1985年基本完成,部分项目陆续投入使用,老城区用水紧张的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短短几年,银川市集中力量对这座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比如城市面积已由初期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9.74平方公里,相当于1949年的3.24倍。一些街道的改扩建也使城市的交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103条大街小巷全部铺上了沥青、水泥路面,铺设人行道砖156.03平方米,路边种草种树,美化了市容。新落成的民族团结碑,给古城的街头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与此同时,银川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解决城市住房问题要改变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办法,发挥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几个方面积极性的方针,结合银川的实际情况,坚持改革,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住宅建设资金的新路子,加快了住宅建设步伐。当时主要的举措有如下几点:一是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各家住房各家建”的原则,动员组织有建设能力的单位自筹资金建设住宅,解决本单位职工住房问题。二是大力开展集资统建住宅工作,一批中小单位有少量资金,但难以自建住宅,由银川市集资统建办公室组织,将这些零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建设住宅,然后由集资单位分配使用。1980年到1982年,共集中各单位资金2392万元。三是实行综合开发,成片建设居住区,积极开发商品住宅,由中房银川分公司和银川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等开发建设了幸福村、湖滨小区、民乐村等7个居住区。四是鼓励组织私人建造住宅。1984年2月,银川市政府发出了关于鼓励个人建造住宅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个人建造住宅,并做好具体组织工作,充分调动个人建造和购买住宅的积极性。当年由银川市房管部门统一征地75亩,开发了双庄子、光华门两个私人住宅小区,组织276户私人建房,建成住宅1.36万平方米。由于采取了以上有效措施,在自治区给银川市切块安排的住宅建设资金由1980年的405万元减少到1981年的168万元、1982年的90万元、1983年的94万元,1984年起不再安排的情况下,银川市住宅建设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市民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六五”期间,银川市竣工住宅面积40多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有四大特点:一是四至五层砖混结构的住宅较多,取代了土木结构的低矮住宅;二是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前后阳台的单元住宅增多,水电设施齐全;三是幸福村、湖滨小区、民乐村、光华门、西大街等住宅小区初具规模,配套设施也同步建成,改变了以往建筑设计“单打一”的状况;四是临街的商店、住宅楼连成一片,一层营业,二层住人,既方便了市民生活,又增加了临街的商业网点。
银川市建成一大批住宅小区,并交付房管部门启用。各工矿企事业单位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用于住宅建设。这些新建住宅大都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具有一定的抗震性,维修量相应减少。住房维修工作也由原来仅限于住宅外部修缮,开始向室内设施维修等方面转变。据有关资料显示,1949年到1985年,银川市城市住宅总投资为12.227万元,房屋建筑面积为81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达333.4万平方米。特别是1979年到1985年的7年间,房屋建筑面积是1978年前30年房屋建筑面积的12.4倍。1978年银川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为4平方米,到1985年已经增加到6.46平方米。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1979年到1985年是银川市继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后城市住宅建设又一个兴盛时期。在此期间,银川市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总额达到33.801万元。建成住宅楼870幢,全市有38%的居民搬进了楼房,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幸福小区、和平新村、北环小区、民乐小区、自强小区、湖滨小区、唐徕小区等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同时,住宅小区的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银川市区内昔日的臭水坑、盐碱滩被代之以林立的住宅楼。(www.daowen.com)
建设房屋的同时,也要重视房屋维修工作。维修工作的规模化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此之前,因为财政困难,国家无力顾及房屋维修,对那些确需维修养护的危旧房屋,主要鼓励承租户自修自养。1958年后房屋维修工作的原则是“以小修为主,重点大修”,保证不倒、不漏。当时采取的办法是:企业用房的维修,由使用单位提出维修申请并测算所需经费,经房管部门核准后,由财政拨款,单位自行维修;居民住房由房管部门雇用季节性临时工统一维修。维修大部分限于排险、补漏,对极少数特别危险的房屋,按原结构、原面积进行翻修。
那时是一个低租金“福利型”的住房制度年代,各类房屋失修状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在私有房屋社会主义改造中接收过来的房屋,失修失养的状况尤为突出。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62年银川市政府筹集资金48万元从市建筑工程队抽调部分工人和银川市房屋维修七社进行合并,组成了100余人的公房维修社。就在当年,维修养护房屋达10万平方米,基本排除了危房险情。此后,银川市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额的房屋维修补贴。1964年,银川市城建局制定了《房屋维修工程施工操作规程及验收质量标准》,促进了房屋维修工程质量的提高。
但是,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断档。比如,1964年到1968年的5年间,银川市财政补贴的140万元及房租收入163万元,都集中用于危旧土平房的修缮养护。自治区和市财政还相继投资225万元,翻建居民住宅达6.85万平方米,大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然而1970年之后的6年间,维修经费总支出仅有182万元,平均每年30.4万元,最少的一年只有17万元。如此一来,房屋的完好率开始逐年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南街房修队由于施工进度快、质量好、信誉高等,受到了群众的赞誉,企业越办越兴旺,《宁夏日报》曾予以表扬。据报道,这个街道房修队成立一年多来,收入达21万元,给国家上缴税金1.5万多元,职工工资标准明显高于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有职工200余人的房修队,待业青年占到90%以上,房修队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承包的任务下达到各施工组,施工组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一年时间,房修队承包了较大的新建和翻建工程18项。银川市公安局新楼落成后,急需修建大门和围墙,和一些国营单位联系,都无暇承担,于是就把这项施工任务交给中山南街房修队。房修队积极组织力量,连续作业,工程很快竣工,用户称赞他们技术好、速度快。这恐怕就是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探索。
至1979年,银川市新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仅20世纪70年代就建起550多座大楼,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一片片工厂新区,一幢幢居民住宅,一座座商场、影剧院平地而起,银川城变得绚丽多姿起来。原来只有4平方公里的市区已扩大到25平方公里,“风吹石头跑,遍地是荒草”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人们也还记得旧银川的面貌:垃圾成山,无人清扫,浊臭满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银川市政府在抓城市建设的同时,狠抓环境卫生改造。随着人口的增加,日产垃圾也逐渐增多,为了做到日产日清,清洁工人拉着清洁车或赶着垃圾清运马车沿街收集、拉运、清理垃圾,工作十分辛苦。之后,银川市环卫部门在银川市街道设置垃圾箱,供居民随时倒垃圾,再由清洁工人定期清理。时年清运垃圾1.5万吨。20世纪60年代后,银川市的垃圾一部分仍靠人力车、畜力车拉运,一部分用汽车转运,堆放在银川市区设置的垃圾站内,再由清洁工人定期清扫,装车外运。那时年清运垃圾2万吨左右,无害化处理垃圾5000吨左右。粉碎“四人帮”以后,银川市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除零散的居民点和清扫街道收集的垃圾用手推车转运外,市区内大部分垃圾转运实现了机械化。环卫部门在市区设置垃圾站582座,垃圾箱648个。那个时候,年清运垃圾12万吨,银川市的环境卫生良好。
1981年2月28日,当时的城区党委、政府发出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部门、单位认真贯彻好中央关于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每年3月作为“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重点是搞好环境卫生,解决一个“脏”字;整顿好公共秩序,解决一个“乱”字;提高服务质量,解决一个“差”字;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解决一个“少”字。1981年10月13日和11月30日,先后两次下达对城区所属地区更名、命名的批复,批准79条街巷的更名和命名。1981年9月4日,城区党委决定在北门第一建筑公司料场建一幢3000平方米的住宅楼,由城区政府负责落实。
到了1995年,城区在整顿城市环境卫生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年初,政府提出大干40天,搞好环境卫生,让市民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3月,组织市容卫生城市管理考察团赴西安、兰州考察取经,回来后提出深化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成立城区创建卫生城市指挥部,由区长任总指挥,开展“创建卫生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宣传活动,投入创建卫生城市方面的经费达500多万元,组织机关130多名干部连续3次下街道苦干30天,彻底清理历年积累的死角垃圾,城区环境有了大的改观。在全国大中城市卫生检查中,城区检查的点占银川市的80%,为银川市获得国家爱卫会颁发的“城市卫生进步奖”做出了贡献,城区被评为自治区级“卫生达标区”和“灭蝇达标区”,获银川市级“争做文明市民、创建卫生区县”竞赛活动优胜奖。辖区涌现出76个卫生先进集体、90个卫生先进个人、22个卫生先进单位。
书写城市的美丽画卷,是当政者的时代责任,也是人民的迫切愿望。银川小吃街的建设,多少体现了银川人的追梦愿望。
在银川小吃街建设工程中,有一个人值得说一说,她就是工程设计主持人徐月明。
动听的歌声离不开优美的曲谱,美观的建筑必须有精巧的设计。如果说银川小吃街的建成是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塞上古城谱写的一首交响曲,那么,它的每个节拍里闪现的音符自然就是设计者倾注的心血和灵感了。
建设银川小吃街的最后方案是1984年12月28日确定的。银川市委和市政府要求这座仿古建筑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必须在1985年6月前竣工。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建成,满打满算也不过180天,在这段时间里,要在240米长的街道两侧建成面积15400平方米的仿古建筑群,这在银川建筑史上是空前的。
“2月底前必须拿出全部施工标准图。”这是1月中旬上级向承担建设任务的银川市房地产管理局提出的明确要求。按照常规速度,设计小吃街及其配套的住宅楼,至少需要4个月,现在却要在一个半月内完成。谁肯承担设计任务?领导们有些犯难。
“我来干!保证按期出图!”徐月明自告奋勇,抢挑重担。尽管有人接受了任务,但有关方面对能不能按期拿出施工图仍然放心不下。因为2月底出图和6月底竣工,这是两个期限,如果超出了这两个期限,就无法向市委、市政府交代。与此同时,徐月明又何尝不是硬着头皮,捏着一把汗!当时,设计仿古建筑缺少资料,缺乏经验,技术人员不配套,设备条件差,一旦不能按期交图,将造成严重后果。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徐月明利用业余时间冒着严寒东奔西跑,向自治区设计院的门博中副总工程师及市建一公司退休木工师傅黄登山等有经验的人虚心请教。她专心致志地和设计室的同志们一起研究方案,绘制图纸,常常加班加点干到深夜。回家躺到床上,她脑子里仍在构思着一幅幅图案,常常彻夜不眠。2月28日,80张施工图经过审定初步通过,可以照图放线施工了。40个日日夜夜,徐月明的付出是难以想象的。
徐月明是1959年从上海建筑工程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宁夏的,在自治区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20余年。她热爱建筑设计,热爱宁夏,从来到宁夏的那天起,就立志要为宁夏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她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坚持自学,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曾先后参加和主持自治区地质局办公楼、自治区党校教学楼、阿拉善影剧院和西吉县影剧院等近百项建筑工程的设计,在自治区城市住宅、农村住宅和县镇文化中心等设计大赛中获奖。
1984年,徐月明从自治区设计院调到银川市房地产管理局住宅设计研究室当领导,这个刚刚搭起的班子,只有六七个人的单位,她来后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她一方面帮助人事部门积极从区内外引进技术人才,一方面克服种种困难,大胆对外承揽设计任务。在她的带动下,经大家共同努力,设计研究室仅半年时间设计产值就达7万余元,1985年又提前7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的承包任务,5个月创设计产值12万元。在成绩面前,徐月明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集体的辛勤劳动和同事们的协助,我个人再能干也会一事无成。”
按照规划,小吃街坐落在中山南街尾端,南门楼成为小吃街的一座天然屏风,沿街铺面是仿古建筑,后边的附属建筑和住宅楼是现代建筑。这些特定的条件要求这一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这就要求既解决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技术问题,又要考虑市容、交通等,增加了设计难度。
徐月明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后,确立了土洋结合、古今并用、推陈出新的指导思想。在不影响仿古建筑外部造型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结构大胆改动,有取有舍,扬长避短。在设计沿街铺面这一关键部位时,在充分汲取明、清古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反复推敲,采用琉璃瓦大屋顶斗拱形式,保留了清式房山顶、琉璃瓦屋面以及由飞檐、雀替、圆柱等组成的外廊部分,改革斗拱的内部结构,以梁、柱、板混合结构取代纯木结构的榫头部分,在屋脊下巧置了一个楼阁层。这样的处理,解决了清式斗拱费工费料费时、不能充分利用空间的问题,不仅节省工程时间,且楼阁层可以住人、储物,提高了房屋的使用价值。铺面一律为条式双开木制门,玻璃窗,木围板,显得整齐、明亮、大方,前厅门中有门,前后两进,内门采用园林小品形式,有花瓶门、月亮门、梅花门等十余种。不同形状的内门与风格各异的小吃相映,内外相关,美观新颖,突出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小吃街一角
小吃街背后的四栋住宅楼,设计上也是独出心裁。一是将六层住宅楼分别以开间为单元进行拼凑,不仅能充分利用空间,而且使用起来方便。二是楼层愈高,建筑标准愈高,以提升高层楼房的吸引力和使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绘图、设计固然要讲究科学技术,但更要讲究艺术效果。能给一个建筑物、一个城市增添光彩,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这才是高明的设计。昨天还是描绘在一张张浅蓝色图纸上的轮廓,今天已奇迹般的矗立在人们的面前。从新华饭店门口向南看,沿中山南街东西对称、长度相等的仿古建筑,浑朴庄重,与南门楼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