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特斯拉电动车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据介绍,在海湾地区,Model S电动车所到之处均吸引来一堆人围观,场景就像是在首发日有人在苹果店门口挥舞着新一代iPhone一样。
但与特斯拉电动车相比,中国本土电动汽车都还停留在示范运营阶段。
与特斯拉相比,我国电动车企业老大——比亚迪,其E6车型的月销量仅徘徊在100辆左右。
众泰是我国第一家获得纯电动车生产许可的汽车企业,但从2010年至今,众泰电动汽车租赁一共也只投放了一百多辆。
事实上,我国政府对电动车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从2009年开始,电动汽车被列为我国国家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之后,工信部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电动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前几年,在我国国内大型汽车展上,每家展台上都摆着电动车。
但我国车企有的是冲着政府补贴而来的,产品也是朝着公共交通的方向发展。由于大部分电动车企业无法克服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等瓶颈问题,且思路始终停留在如何降低成本上,仅仅有补贴也无济于事,也无法生产出能让消费者接受的产品。Coda的失败也证明,走低价低成本发展电动汽车的路子并不容易。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我国的电动车销量为11375辆,在全年超过1800万辆的新车市场中,只占总销量的0.6%。而且,这其中大部分是示范运营的电动公交车、出租车。(www.daowen.com)
现在看来,为打破电动汽车私人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僵局,特斯拉自上而下的商业模式值得仿效。如前所指,所谓自上而下,即先生产豪华型智能电动汽车,用销售豪华车的利润生产消费者能买得起的电动汽车;再用获取的利润生产更便宜的电动车,为购买汽车的私人消费者提供零排放选择。
从我国轿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自上而下的商业模式的确是可行的。据中国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徐兴尧介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打开,徐兴尧他们这些人看到国际汽车业的发展,才发现自己的差距太大,要真正发展轿车,技术不够。中国轿车是从高阶层,而不是从老百姓开始发展起来的。徐兴尧说,“一汽发展轿车是从一汽红旗和奥迪技术引进项目开始的,然后再自上而下地生产老百姓能买得起的轿车”。
为什么目前中国车企生产的各种电动汽车供过于求,购车者寥寥无几,其问题不仅仅在于价格过高,还主要因为中国还没有推出一款像特斯拉Model S这样受消费者欢迎的电动车。Model S为什么一车难求,消费者还得排队抢购,而在中国排名第一的比亚迪E6电动车供销商门前却冷冷清清。另外,广州市宁可购买价格高达50万元一辆的日产聆风电动车作为出租汽车,而不是价格30万元的E6电动车。从产品的性能来讲,这其中奥妙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出漂亮的、高性能的、老百姓喜欢的电动汽车才是第一要义,如果车企仍然把电动汽车看作是省钱的代步工具,那么其未来的结局可能重蹈Coda的覆辙。
另外,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在硅谷而不是在底特律的最大好处是,这里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软件工程师智库,这配得上特斯拉“大逆不道”的创新方式。而目前在我国,传统汽车公司的设计高度趋向于围绕内燃机,而深深怀疑软件与电子技术,从而影响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遭受曲折是难免的,但是既然看准了纯电驱动的智能汽车是未来的方向,那么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着眼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颠覆传统、科学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