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城市布局调整实现住与行分散化

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城市布局调整实现住与行分散化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今天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改善居住条件可能是首要要求。因此,可通过对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使城市分散化,把居住区逐步向郊区或远郊区转移,“住”的分散引起“行”的分散,这可能是减轻城区道路负担的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一套住房在市中心和在远郊区之间的差价等于或接近一辆汽车的价格时,那这种选择就已成为客观存在的现实。

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城市布局调整实现住与行分散化

对今天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改善居住条件可能是首要要求。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离开高速便捷的“行”而去解决“住”,那么今后在中国一些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中,人们只能向高空要空间,挤在水泥立柱般的高层住宅中生活。可是,在市中心高层大楼里居住人口过多,人来人往,又会使交通流量过大,甚至导致交通严重堵塞。目前,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就是北京的“向心发展”,就是市中心区域高度发达,导致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失调,中心区交通流量为近郊区的4~5倍。

因此,可通过对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使城市分散化,把居住区逐步向郊区或远郊区转移,“住”的分散引起“行”的分散,这可能是减轻城区道路负担的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

事实上,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都曾经走过或正在走这条路。当然,这种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没有私人小汽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汽车改变了人类支配环境的方式和能力。

汽车最大的好处是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如果维持现有的城市布局结构,大家都挤在城市中心区,那发展汽车的路子就只能是越走越窄——因为汽车不但不能为人们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反而还会挤占本来已不宽裕的空间。那么,目前是否具备调整现有城市布局结构的条件呢?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一套住房在市中心和在远郊区之间的差价等于或接近一辆汽车的价格时,那这种选择就已成为客观存在的现实。

以北京为例,居住地段由二环路转移至三环路以外,离城市中心的车程不过半小时,但住宅价格的差价却不少。也就是说,购买一套远些的住房,省下来的房钱足以购买一辆小型轿车了。可见,把汽车和住房“捆”起来,将汽车引入家庭,改变“住”的布局,已经到时候了。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分散住在郊区和远郊区的居民还需要驾车进城上班或购物等,这也可能引起城市交通拥挤。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目前在德国等很多先进国家开发了一种所谓“新的城市交通系统”。(www.daowen.com)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研究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引起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停车场地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许多驾车者开着车在市区内东奔西跑,试着找到一个停车空位,这不仅增加了车流量,还经常阻碍正常行驶的车辆。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内,再建更多的停车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是绝不可能的。基于此事实,大众汽车公司的专家们以解决停车场问题为突破口,以个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相结合为主要方法,提出了在郊区建立P+R(Park and Ride)中心的建议(见图17-1),意即停放私人车辆,再乘公共交通工具

图17-1 未来的城市交通模式

P+R中心设在市郊的交通枢纽附近,并配有大容量的现代化自动停车车库(车库也可以设在地下,以节省地面空间(见图17-2)。驾驶员只要将车停在地面的设施上,传送带就会迅速、自动地将车停放到预定车位。交费手续也极其简单,只要将一个类似于信用卡的专用卡插入计数器内即可(也可以用此卡交付市内公共交通费用)。进城购物、访友、参观、旅游者将自己的汽车停放在P+R中心,再转乘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进城活动,以个人和公共交通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地缓解市区交通,从而保证在市中心给行人留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图17-2 地下车库

对于那些不愿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他们可以在P+R中心租无污染的电动汽车进城,不过城内停车费用将会很高。对于那些家住城外而在市中心上班的职工来说,他们可以将车停放在P+R中心,然后转乘招手即停的上下班专用面包车,既舒适又方便,避免了上下班交通高峰期的拥挤。此外,他们也可以将私人车辆驶入市区,将其停放在离工作单位较近的、目前只限于周末才能使用的停车场(如体育馆周围),当然,费用要比P+R中心高。为了鼓励人们将车停放在郊外的P+R中心、避免过多车辆驶入市区,大众公司的专家们建议,可改革现行的停车收费标准,除计时外,还应根据停车位置距市中心的远近分等级收费——离市中心越近收费标准越高,而P+R中心的收费标准最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