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鼓励购买、限制使用,如何抉择?

鼓励购买、限制使用,如何抉择?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消费全国20%的钢材、12%的铝。这就是说,我们对汽车的态度应该是“鼓励购买,限制使用”。如果在他们拥有了小汽车之后,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特别是在购买汽车和实施小汽车限制使用政策出台有时间差的情况下,就会使小汽车车主产生不满情绪,并会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鼓励购买、限制使用,如何抉择?

鉴于小汽车急剧增多带给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问题,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发出“要限制私人小汽车发展”的呼喊。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这个呼喊声也越来越强烈。

那么,为什么近20多年来,在反对发展私人小汽车的强烈呼声中,就世界范围来说,汽车反而发展得更快了呢?一位发达国家汽车工业专家称:“汽车工业的收缩比它的迅速膨胀带来的社会问题更为紧迫。”

汽车工业的收缩会带来哪些紧迫的社会问题呢?主要问题便是汽车工业以及与汽车相关的行业的衰落。生产汽车要办特大型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产量低于某一数量,就没有国际竞争力,这个数量被称为“最小有效经济规模”。据国外专家反复研究,汽车工业的最小有效规模是年产200万辆。哪里去找这么大规模的市场呢?任何一种商品,如果不进入家庭,其市场就不会广阔;如果不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就不会稳定。但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小汽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交通拥堵就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矛盾。

另外,汽车产业的关联度很大。每辆汽车有2.5万个零件,需要600多种钢材,还有品种繁多的非金属材料。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要带动冶金、材料、机械电子等一大批产业的发展。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消费全国20%的钢材、12%的铝。10%的铜、51%的铅、95%的镍、35%的锌和60%的橡胶。汽车产业开发、原料采购、零部件生产、整车装配、销售……这一系列的环节可以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在美国和日本,与汽车有关的产业中的就业人口超过了总就业人口的10%。因此,尽管世界各国都存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但汽车工业仍在加速发展。

1900年时,全球的汽车年产量不足1万辆;到1990年,世界汽车年产量达5000万辆,90年间增长了5200多倍。今天,世界上每出生一个婴儿的同时,就会生产出0.56辆汽车。汽车的生产目前仍在加速,从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内,世界汽车产量净增2500万辆。

目前,在一些经济强国,汽车工业依旧处于不可替代的“支柱”地位,成为带动众多相关产业不断升级的领航产业。即使时下最新潮的计算机产业,最大的用户也正是汽车工业。新世纪的汽车产品因高技术含量,被称为“轮子上的计算机”。

一般来说,好的轿车上装有7台至10台以上的计算机。事实上,美国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厂商并不是IBM,而是通用汽车公司,美国计算机总产量的60%以上是汽车用计算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作基础,也就很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国,也很难打造出强大的高新技术产业。(www.daowen.com)

今后若干年,汽车工业在裂变中的波及效应,将是中国老百姓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的一大活跃因子。在发达国家,汽车厂的一个工作岗位,可以为冶金、石化、橡胶、机械等上游产业提供两个就业机会,为流通、金融、修理、服务等下游产业提供9个就业机会。而据我国实际测算,汽车业上、中、下游就业人数的比例大约为5∶1∶20,即汽车业中的一个岗位可以为25个人带来工作机会,这样的产业哪里去找?可以说,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大大化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

目前在我国,汽车相关专业的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1/6。因此,从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我们应支持汽车工业继续发展,鼓励老百姓多买私人汽车,但当其买回来以后就要想办法限制汽车使用,以避免增加道路负荷,带来交通拥堵。这就是说,我们对汽车的态度应该是“鼓励购买,限制使用”。

既要鼓励,又要限制,看来似乎不合逻辑,但这就是系统论的思想观点,解决问题的辩证方法。

小汽车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无法限制的,人们只能是适应它的发展,并把它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所谓限制,是指解决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为了更好、更长久地发展。世界上普遍的做法是“放宽拥有”“管好使用”,这可能正是汽车工业和城市交通共同利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不过,在执行这一政策之前,一定要大力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因为就目前来讲,购买汽车仍是家庭中仅次于购买住房的重大支出。对一些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可能要动用多年的积蓄才能实现拥有小汽车的愿望。如果在他们拥有了小汽车之后,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特别是在购买汽车和实施小汽车限制使用政策出台有时间差的情况下,就会使小汽车车主产生不满情绪,并会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大力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取得市民的理解与配合;而且要使市民在决定购买汽车之前充分了解限制政策,以避免盲目购车后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